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血透室护理流程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效果的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血透室实施护理流程管理干预,采用电脑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血透室收治的57例患者,纳入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血透室实施传统护理管理,采用电脑随机选择该时间段内5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满意率评价、感染发生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vs 15.7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主诉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1.93%vs 49.12%,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1%vs 12.28%,P0.05)。2017年1月-2017年12月,护士对科室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2016.1-2016.12年度评分(P0.05)。结论:在血透室加强护理流程管理制度,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489-3491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化管理对提高血透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收治的128例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常规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流程化管理。比较两组血透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针脱落、下机拔错针、参数设置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透室予以护理流程化管理,对于减少不良事件,继而提高护理质量有积极作用,护理效果理想,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提高血透室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种类及引发因素,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从而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非惩罚性上报护理部的42例护理不良事件,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实施改进措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量管理工具使护理管理者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改进措施,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融入PDCA循环理念对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融入PDCA循环理念。比较两组质量管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消毒隔离、护理安全、文件管理、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融入PDCA循环理念有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血透室实施流程管理,提高工作质量,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方法:按照血透室质量管理标准对血透室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及管理程序进行规范。结果:实施血透室的流程管理后,血透室的布局实现了合理化,规范了血液净化的各项操作流程管理,提高了工作质量,减少了医院感染危险,有效规避了医疗风险,患者的综合满意度由2009年的94.5%提高至2011年的99.8%。结论:完善血透室的布局、规范相关工作流程、严格执行流程、规范化管理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规避医疗风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前瞻性风险管理对肝胆外科不良事件的干预效果,完善院内的护理与管理措施。方法根据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88例肝胆外科患者的护理资料,按照临床管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4人。为对照组中的患者提供常规风险护理管理,干预组中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前瞻性风险管理,对2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治疗结果。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患者对护理评分的平均分为(96.31±2.4)分,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患者对护理评分的平均分为(70.12±1.9)分,对护理的满意度为56.8%。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对比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中使用前瞻性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肝胆外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提高护理和治疗结果,还有助于建立健全的院内护理安全环境,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细节护理干预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收治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其中对照组选取常规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选取细节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与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均得到了优化,且研究组优于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通过细节护理干预的有效开展,有利于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于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领域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9.
郭萍芬 《妇幼护理》2023,3(9):2158-2160
目的 分析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管理模式对其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血透室自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临床调查的研究对象。将 2021 年 8 月至 2022 年 2 月前收治的 60 例患者作为对照 组,2022 年 2 月至 8 月收治的 60 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手术常规护理,研究组手术细节管理。比较两组者的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发生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液透析 患者的手术细节管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姜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0):1381-1384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对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QCC管理小组,对该院急诊科2016年5月1日~12月31日急诊抢救不良事件统一患者收集、整理,通过QCC活动步骤分析不良事件发生率高的原因,制定并实施解决策略,评价实施效果并给予改进。分析QCC活动开展前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和上报情况,比较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统计比较活动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结果QCC活动开展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开展前的5.81%下降至1.26%,同时上报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提高,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活动开展前比较,QCC活动后护理质量总评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能有效降低急诊抢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保证护理质量,同时培养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家属参与式陪护管理是指在患者住院期间家属参与维护患者健康的管理,该理念来源于以家庭为中心的管理理念[1-2].现如今,以疾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已逐渐扩展到以患者及家属为中心的管理模式[3].不良事件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件,临床常见的不良事件主要包括院内感染、压力性损伤、坠床、下肢静脉血栓等[4].目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前产科住院孕产妇114例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2月~2016年7月实施强化安全管理后产科住院孕产妇114例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孕产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1%,同对照组14.04%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沟通能力及处理问题能力各项护理质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74%,同对照组82.4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安全管理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升护理质量,提高孕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5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依据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时间点,将入选者分为管理前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与管理后组(2019年2月—2019年4月实施细节管理),分析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管理后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及操作能力分别为(96.96±2.25)分、(96.65±2.12)分、(97.40±2.22)分、(96.54±3.42)分,均高于管理前组的(80.56±5.75)分、(81.32±5.23)分、(80.28±4.66)分、(82.36±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组消毒物品存在光洁不佳、污渍、异味及异物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2%、0.15%、0.19%、0.12%,均明显低于管理前组的1.67%、1.99%、1.9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细节管理运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具有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优化护理流程对小儿急诊输液室管理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急诊输液患儿8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接受急诊输液流程优化程序。比较两组患儿的急诊输液护理质量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负责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责任心、熟练程度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总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2.68%vs 70.73%,P0.05)。结论:优化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小儿急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及职业警惕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优化护士人力资源配置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科室原有的护士人力资源,结合新入职护士,进行优化配置及岗位管理,并根据人员情况调整排班模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之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团队结构和岗位管理,有利于新入职护士成长,有利于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3年度未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134件护理不良事件与2014年度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85件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比较,内容包括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原因、时间、地点及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年资。结果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后,护理不良事件减少49件,分级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072)。实施护理安全教育后,低年资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降低,相关护理人员年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308);发生原因、时间、地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教育,可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体位管理结合综合性保温对麻醉恢复室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76例麻醉恢复室患者,根据护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麻醉恢复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基础上加施体位管理结合综合性保温.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抢救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及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应急反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应急反应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应急反应时间小于30min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应急反应时间大于60分钟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4%)显著低于对照组(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2%)显著高于对照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采用前瞻性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缩短应急反应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89-190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妇产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减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周福霞 《华西医学》2014,(3):550-552
目的探讨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建立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对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当事人的上报行为采取非处罚的处理原则,并从组织形式、制度、流程上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防范和处置;并就2012年1月-12月与2011年1月-12月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主动上报率显著提升(97.1%,56.1%;Х^2=33.931,P〈0.001),护理质量[(98.56±0.19)、(98.88±0.14)分;t=-4.727,P〈0.001]及患者满意度(99.4%,99.6%;Х^2=9.335,P〈0.001)明显提高。结论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营造和谐安全的护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