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 研究组ITA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 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淄博市第五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均治疗6周。以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及服药依从性变化。结果研究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从性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有效恢复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首发及复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对首发(研究组)和复发(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自知力教育,并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第4周、第8周、第12周进行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的评定。[结果]入院时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4周,对照组ITAQ总分高于研究组(P〈0.05),但第12周研究组ITAQ总分、服药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知力教育可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住院中后期自知力,服药依从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森田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常规工娱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改良森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自知力状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研究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森田治疗能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提高治疗依从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自知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护理干预,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在忠蕾入组时和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进行评定。结果: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经过治疗和护理后,PANSS总分评定,研究组和对照组在住院4周、8周和12周时,患者的病情比治疗前都有明显的改善,但是不同时期研究组的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12周时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自知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自知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知力教育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次门诊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自知力教育.分别于首次就诊时、2周、4周、8周复诊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ITAQ)测定以及服药依从性评定.结果首次就诊和2周、4周复诊时2组BPRS量表,ITAQ及服药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门诊治疗8周后观察组IT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TAQ与服药依从性,BP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知力教育可以有效恢复患者自知力,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观认知疗法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认知疗法治疗。观察1a。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自制依从性调查表评定自知力及服药依从性,治疗1a末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3个月末,研究组自知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a末,研究组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实施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系统化家庭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BPRS、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总分显著低于自身入组时水平及对照组同期总分,ITAQ总分显著高于自身入组时及对照组同期总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促使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适应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1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2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应心理治疗,对照组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于治疗前、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1年分别进行评定对比.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BPRS、ITAQ、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适应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徐燕  李瑾  常向东 《护理研究》2014,(29):3611-3612
[目的]探讨菜单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知力及药物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某乡镇免费服药精神分裂症病人50例为干预组,由精神科护师进行知晓率评估,由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根据评估结果、病人接受教育的意愿,以小组辅导、个别辅导、自学等形式进行每月1次的健康教育。随机抽取另一个乡镇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对照组,由社区精神病防治医生提供一般性宣教,由免费服药门诊医生提供咨询。在入组时、干预后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药物依从性问卷评估,并对两组ITAQ、药物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6个月两组ITAQ评分、服药持续性、按时按量服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菜单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自知力及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疾病认知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住院病区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疾病认知心理教育(健康教育、发病情景录像回放、心理剧),干预时间为8周。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量表、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临床护理效果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ITAQ评分、BPRS评分比较及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疾病认知心理教育能够帮助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和提高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病情,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4.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2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患者及家属接受相关健康教育。于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定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患者自知力水平;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陪护家属采用治疗依从性问卷评定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和治疗依从性量表评分的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家属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减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家属(P〈0.01)。结论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治疗依从性和病情的康复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家庭对患者的支持度与监护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家庭治疗,对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为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行为治疗对缓解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方面的作用。方法将 96例非急性期的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行为治疗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48例 ,其中脱落 2例 )和对照组 (4 8例 )。对行为治疗组进行行为治疗共 6个月。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 (ITAQ)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行为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的PANSS评分、阴性量表得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得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得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第 6个月末时点与干预前时点评分差值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PANSS分、阳性量表分、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表分的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阴性量表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行为治疗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及其自知力和治疗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康复干预治疗.观察住院全程.于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定临床效果,同时评定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出院时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1),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评分研究组出院时显著高于对照组(t=6.725,P<0.01).6周末,研究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2.243,P<0.01).结论 在精神分裂症治疗过程中实施康复干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8例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就诊顺序编号尾数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对两组病情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自知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BPRS评分、SD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维持治疗联合家庭干预对缓解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家庭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药物维持治疗,家庭干预组予以药物维持治疗和家庭干预。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分别于患者入组时和治疗1年后采用盲法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严重程度、自知力和社会支持情况。结果:1年后家庭干预组患者再住院率、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ITAQ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客观支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的药物维持治疗相比,药物维持治疗联合家庭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1年内的再住院率,更好地维持患者病情稳定,促进自知力的恢复,提高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简单工娱治疗及定岗职业工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影响,采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对两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每组各3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定岗职业工疗可以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而简单的工娱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研究组联合自知力引导性心理治疗,对照组予以一般支持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评定自知力及治疗态度,并统计治疗依从率。结果治疗3周末起两组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6周、12周末研究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83.3%、86.7%、90.0%,对照组分别为46.7%、56.7%、63.3%,治疗各时点研究组治疗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86、6.65、7.62,P<0.01)。结论自知力引导性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知力,改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