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田雅娟 《护理研究》2006,20(30):2735-273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然而在穿刺成功后粘贴输液胶布固定时常使输液针头刺穿血管,造成输液失败,给病人带来痛苦。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我科对静脉输液胶布的粘贴方法进行改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第1条胶布横向粘贴针柄,第2条胶布将无菌纱布覆盖针眼,将第3条胶布粘贴面中点轻捏一下再交叉固定针梗,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后用第4条胶布固定,烦躁多动的病人用第5条胶布固定输液器与输液针头接口处。2优点操作简单,固定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将第3条胶布直接绕过针柄下交叉固定针头而带来的因胶布的黏…  相似文献   

2.
巧用输液贴     
曹倩  宋敏 《护理研究》2008,22(8):2114-2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传统固定方法是先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然后再用带无菌棉的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最后用1条胶布固定输液管,此种固定方法易在固定穿刺部位时跨越无菌区造成污染,随着近几年输液贴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科多次应用一种简便、安全的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巧用输液贴     
曹倩  宋敏 《护理研究》2008,22(23):2114-2114
静脉输液是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穿刺成功后传统固定方法是先用1条胶布固定针柄,然后再用带无茵棉的胶布固定穿刺部位,最后用1条胶布固定输液管,此种固定方法易在固定穿刺部位时跨越无菌区造成污染,随着近几年输液贴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我科多次应用一种简便、安全的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巧用输液贴     
张娟 《护理研究》2006,20(25):2274-2274
近两年来,每个输液器都带有输液贴。输液贴已完全取代了原有的胶布在输液中的应用。输液贴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护士的输液工作。输液贴由4条粘贴组成,其中一条带有无菌棉。输液贴沿用原来的胶布固定法:两条固定针柄,一条带无菌棉的固定穿刺部位,最后一条固定输液管。然而临床应用中发现,这种固定方法很容易造成输液管打折,再加上头皮针与输液器接头处的重力,很容易带动已成功穿刺皮下的针头而造成输液失败。经过一段时间临床实践,发现一种既能减少输液管打折又不会因为重力而影响输液质量的方法,即两条按原方法固定针柄,带无菌棉的粘贴带上输液…  相似文献   

5.
改进静脉输液固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永凤 《护理研究》2004,18(11):1027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交叉固定于针柄两侧,一条待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汪永凤 《护理研究》2004,18(6):1027-1027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交叉固定于针柄两侧,一条待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临床实践摸索,对静脉输液针头固定进行改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第一条输液贴横向固定针柄;将带有消毒棉的第二条输液贴横向敷盖针眼;第三条输液贴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固定在第一条胶布上。优点:①操作简便。输液贴横向固定针柄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有效避免传统方法撕揭输液贴时造成患者的疼痛。输液完毕拔针时,只需撕揭第一条输液贴便可同时将第三条输液贴也撤离体表,从而减少撕揭输液贴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②美观舒适。第三条输液贴重叠固定在第一条输液贴上,整洁利落,有效减少了输液贴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从而…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静脉输液头皮针与留置针连接的2种固定方法在输液过程的稳定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1月-10月400例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将胶布横贴以固定头皮针针柄于皮肤,称为"一"字型横贴固定法;改良组采用将胶布横跨针柄下方向上交叉的固定方法,称为"又"字型交叉固定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改良组在针管部分滑出、针头全部滑出、感染及针刺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又"字型交叉固定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固,不宜滑脱,减少职业暴露危险;减少反复插入,避免感染;方便又实用,保证了输液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时,传统的固定方法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用4条胶布固定,一条横形固定针柄,一条自针柄后交叉固定于针柄的两侧,一条将针头上方的软管绕一周后固定在针柄周围,另加一条固定覆盖穿刺点的小纱布.拔针时要去除胶布,人工按压至不出血.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对这一方法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 ,然而 ,由于胶布的粘性 ,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和胶布撕脱法在实际操作中存有不少弊端 ,不但增加静脉输液护理操作难度 ,甚至增添病人的痛苦 ,埋下护患纠纷隐患。我们通过临床实践的摸索 ,对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和胶布撕脱法进行改良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改良法操作方法 第 1条胶布横向固定针柄 ,第 2条胶布将消毒干棉球敷盖针眼 ,第 3条胶布稍短 ,将输液针头的硅胶管盘曲重叠固定在第 1条胶布上 ,使两端各露出一小段第 1条胶布的光面。优点  ( 1)操作简便。胶…  相似文献   

11.
1 材料与方法 将胶布剪成 1cm× 8cm ,静脉穿刺成功后 ,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 ,然后将硅胶管向针头方向盘曲后 ,再用另一条胶布固定硅胶管及针头。对小儿、昏迷等不合作患者 ,可先用此方法固定后再行夹板固定。在临床应用近 2万人次 ,效果良好。 2 讨论 传统的静脉输液针头固定法 ,是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 ,第二胶布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硅胶管盘曲后固定 ,第四条覆盖无菌纱布后固定。此种方法所用材料多 ,且静脉输液完毕后揭胶布取针头时 ,常因胶布粘着牢固 ,甚至连同汗毛一块揭起 ,引起患者疼痛。而两条胶布固定法 ,不但节省材料 ,且可减…  相似文献   

12.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屡次遇到输液结束拔针时,输液贴不容易从皮肤上揭下的情况,延长了拔针的时间,用力用指甲分离还容易触痛患者,因此我科自2005年1月起将输液贴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避免了上述弊端,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方法静脉穿刺成功后,打开一次性输液贴袋,取出输液贴,在针头处粘贴一条,针头上部粘贴一条,针柄处粘贴一条,三条呈平行关系。粘贴时按常规方法依次从左到右进行粘贴,只是最后在输液贴的右上端近1cm处,向下折一小角。输液完毕拔针时,从此小角处开始揭输液贴。2体会目前临床上均使用…  相似文献   

13.
杨红兰 《现代护理》2003,9(4):310-31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固定方法为 :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 ,即用三条胶布固定针头 ,即第一条固定针头握持柄 ,第二条作交叉固定 ,第三条将塑料管盘曲后固定。我们按此固定法操作经常会穿刺好后面的患儿 ,前面刚穿刺好的患儿针被拉出来了。由于小儿好动 ,再加上穿刺疼痛、挣扎 ,往往一身汗 ,这给胶布粘贴增加了难度 ,或是患儿头部转动牵拉而使固定好的管子拉出或折叠 ,引起输液障碍而需重新穿刺 ,因此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又增加了我们护士的工作量。经过摸索 ,我们现在用四条胶布固定法。即其中三条胶布如上述常规粘贴 ,另一条胶布则将头皮针…  相似文献   

14.
杜丽 《护理研究》2006,20(25):2278-2278
在隔离病房工作时,常需要戴手套为病人输液,按常规方法既容易粘手又易在粘贴过程中牵拉造成针头脱出血管外致药液外渗。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方法能又快又稳地贴好胶布。首先打开3条装输液贴外包装,取出输液贴。撕去粘在第3条上右端的背纸一角(见图1),把裸露在外的右端胶布粘在治疗盘上,捏住并提起带着背纸的第1条、第2条胶布的右端使左端与背纸分离。由于手套抓着带有背纸的右端而不会粘手,把两条带有黏性的左端输液贴固定在针眼和针柄处,顺势撕下剩余的右端的背纸,并用手指抚平两条胶布,松开手,盘好输液管,撕下粘在治疗盘上的第3条胶布固定…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行头皮针静脉输液时,采用石膏固定针头,经61例次临床应用,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一、石膏的配制与使用方法静脉穿刺前用少量石膏粉加适量温水(35~40℃)调匀呈糊状备用。选好血管,剃净周围皮肤汗毛或头发(以免拔针时引起疼痛)。常规穿刺成功后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另一条胶布固定针尾,呈“V”字型压在前条胶布上。把备好的石膏敷于针柄、胶布及穿刺点周围皮肤上,范围3~4cm(原胶布露出少许)。1min 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静脉输液均使用胶布固定针头 ,一般都在静脉穿刺前将胶布一条一条撕下来 ,不是贴在治疗车上、床头柜上就是贴在输液架上 ,以备静脉穿刺结束之后使用 ,这样既不卫生也不雅观 ,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根据这一现象 ,笔者巧用一次性输液袋贴胶布使用近一年 ,效果很好 ,深受护士欢迎 ,现介绍如下。1 材料医用橡皮膏 ,一次性输液袋。2 制作方法取出输液器后将输液袋留下 ,在治疗室内剪成 4cm× 10cm塑料片数张 ,再将胶布剪成固定针头需要的长度 ,一条一条贴在塑料片的内面 ,每张塑料片贴 3~ 4条 ,注意贴胶布时 ,不要用力 ,以防过紧不…  相似文献   

17.
头皮针的固定在小儿输液中至关重要,针对患儿血管细、好动、不配合、针头不能完全贴在头皮上等特点,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实用的固定方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方法:撕3条宽1cm、长7cm的医用胶布,酒精棉球挤干后撕成薄片待用。静脉穿刺成功后,迅速将酒精棉球塞于针柄下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针头的固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面积烧伤患者静脉输液的针头很难固定,为此,我们对15例此类患者输液针头采用新式固定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无菌方形纱布1块(2 cm×2 cm),无菌凡士林纱条1条,长15~20 cm、宽5 cm(与绷带同宽),胶布2条(5cm×1.5 cm)。局部聚维酮碘消毒,不系止血带行静脉穿刺,将备好的无菌凡士林纱条环绕在穿刺点连同针柄之上,然后取无菌方形纱布覆盖于针柄上,外用绷带缠绕2~3圈,最后用2条胶布固定于绷带上。2体会方形纱布放于针柄上,予以绷带适当加压固定,稳定性好,避免了针头滑动。使用凡士林纱条,可防止破损创面上的渗出液…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胶布固定是临床护理操作之一。在工作实践中作者发现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在固定交叉那条胶布时或液体输毕后拆除固定胶布时,都会不同程度地给患者造成疼痛,严重时还能造成针头穿透血管事件,从而影响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情绪。采用新方法固定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输液时两种胶布黏贴法及拔针后两种按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越来越多的病人需要输液治疗,静脉穿刺在临床治疗、抢救病人和试验检查时,都成为最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很多病人在输液后由于胶布粘贴方法和输液完毕拔针后按压方法不当而引起皮下淤血,局部血肿、疼痛不适等,以至于护士再次为病人输液时造成困难,甚至穿刺失败,为了保护病人的静脉,减少不适,同时增加静脉穿刺成功率,以便于治疗,护士对输液病人输液时分别采用了传统的胶布黏贴法和不交叉粘贴胶布法,拔针后采用指压法和大鱼际按压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输液时采用不交叉胶布粘贴法,拔针后采用大鱼际按压法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