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16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中医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而干预组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干预组吞咽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升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系统化护理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1291例),给予207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常规护理;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住院的卒中患者作为护理组(1541例),针对664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制定并实施卒中后吞咽困难系统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3个月时,护理组吞咽困难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P<0.05),吞咽困难评分下降幅度和显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卒中后吞咽困难,建立系统的护理机制,在临床中可行,并有助于吞咽困难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张光伟  郑丽华 《华西医学》2009,(7):1627-1628
目的:观察中频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生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用药完全一致,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辅以冰刺激和中频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疗程为1月。观察患者吞咽困难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35%,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结论:中频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可推荐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在二级预防中常规应用脑络通的价值。方法12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高血脂症、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降脂、控制血压和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脑络通胶囊,2粒/次,3次/d,连续用1个月为一疗程,每半年服用一疗程。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比较,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服用脑络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中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首次发作脑梗死的患者中,分析吞咽困难在睡眠呼吸暂停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电视透视检查,将5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吞咽困难组和非吞咽困难组两组,比较梗死部位、梗死严重程度对呼吸紊乱的影响,探讨吞咽困难在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可能作用。结果吞咽困难组在急性期的阻塞性事件最为突出(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20.9次/h;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19.1),非吞咽困难组的呼吸暂停事件明显减少(AHI9.5次/h,OAI8.6)。多元相关性分析显示,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与AHI和OAI有一定的相关性(AHI,P=0.018;OAI,P=0.024)。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出现的阻塞性事件的数量和类型,与神经系统损伤后继发的咽喉部肌肉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6.
7.
吞咽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造成病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引起病人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影响卒中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我科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基础上,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实施中医药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标(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较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组患者的抑郁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治疗,能够改善抑郁症状和生活质量,并且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正>吞咽功能障碍是缺血性卒中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造成病人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引起病人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影响卒中病人的整个康复过程。我科近年来在常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基础上,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病人实施中医药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陈强  方兴  吕静波  谢朝艳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71-1072
脑卒中是引起吞咽困难继而发生误吸的主要原因。脑卒中后发生吞咽困难增加了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影响预后,延长住院时间。采用量表评价方法可以找出对脑卒中后吸入性肺炎的预测,但目前尚无接近吞钡检查那样较完美的简便筛选方法。寻找简便、敏感的检测方法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胃管持续泵入法对高龄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10月我科收治的5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胃管持续泵入鼻饲法;对照组28例,采用传统注射器注入法。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前及鼻饲第10天总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以及腹胀、腹泻、反流、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胃部反流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胃管持续泵入法能够明显改善高龄缺血性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招募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6 h内入院且无明显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9例患者入院后1周内发生明显的感染纳入感染组,27例未发生感染者纳入无感染组,收集患者入院后6 h、12 h、24 h、3 d和7 d的血液标本测定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白细胞介素(IL)-6、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LBP、IL-6、IL-10和CRP在感染组与无感染组具有明显不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后6 h时NIHSS、LBP和CRP水平为是否发生感染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4、0.041、0.002)。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入院后6 h NIHSS的AUC为0.97(P<0.0001),LBP的AUC为0.71(P=0.02),CRP的AUC为0.96(P<0.0001)。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感染的早期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各30例,检测2组血清CNTF并比较其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中CNTF差异。结果:观察组的CNT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NTF在不同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NT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的CNTF显著低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CNTF<16.5 ng/m L为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CNTF可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成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严重损害居民健康。I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治疗方法有限。因此,阐明其病理机制对于探索IS预防和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炎症反应在IS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脑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机制中起关键作用,加快了缺血性损伤的形成并影响神经元死亡和神经组织再生过程。在IS的急性期,小胶质细胞激活和外周免疫细胞浸润是炎症反应的主要特点。趋化素样因子1(chemokine-like factor 1,CKLF1)是一种非经典的具有趋化活性的因子,在成熟大脑中几乎检测不到,但在IS后能被重新激活和表达。CKLF1在IS的炎症反应过程中扮演复杂的角色。研究CKLF1在IS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探寻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分别给予规范化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4周后吞咽困难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7.78%(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63±5.41)分,高于对照组的(81.27±6.89)分(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模式在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Effect of tim ing and m ethod of enteraltube feeding for dysphagic strokepatients(FOO D):a m ulticentrerandom ised controlled trial.Lancet2005;365(9461):764-72鼻饲法肠内营养补充的时间及方式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Findings of video fluoroscopic sw allow-ing studies are associated w ith tubefeeding dependency at discharge instroke patients w ith dysphagia.Dys-phagia2005;20(1):23-3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荧光透视录像吞咽功能检查的结果与鼻饲依赖的关系Tim ing and r…  相似文献   

19.
饮食提示卡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饮食提示卡在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00例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饮食提示卡辅助进行饮食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饮食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饮食具体要求的依从行为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饮食提示卡作为一种特殊的健康教育形式,值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的饮食管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