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源于经典古方生脉散,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具有增强心脏收缩功能、延缓心室重构、改善能量代谢、改善微循环障碍以及抗氧化等药理作用。就近10年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内容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处方源于经典古方生脉散,由红参、麦冬和五味子3味中药组成,主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皂苷类、甾体皂苷类、木脂素类、糖类及其他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本文就近10年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化学成分、药材质量评价、产品质量控制方法以及配伍稳定性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上更加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临床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住院病历,设计《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40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初步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安全性问题。结果 在使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240名患者中,药物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对肝肾功能未见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使用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开展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合理性再评价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按月份分层随机抽取某医院2020年度1-12月份真实世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住院病历240份,采用药品说明书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即药物利用指数,drug utilization index for dose/concentration,dDUI/cDUI)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综合方法,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合理性再评价问题。结果: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使用合理性评价指标给药浓度(22.50%)、给药剂量(27.50%)、中医辨病(28.75%)、中医辨证(43.75%)、溶媒剂量(44.17%)相对不高。药物利用研究提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给药剂量明显不足(dDUI=0.76<1),而超浓度使用情况严重(cDUI=1.73>1)。此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未收集到2020年度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国内有关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主要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基于当前真实世界证据,应加强该医院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监测工作,尤其是超浓度使用、滴定速度以及联合配伍冲管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在高龄患者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106例80岁及80岁以上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6例高龄患者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治疗前、后药物对患者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且其余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高龄患者应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是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无菌粉末注射剂,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其治疗心力衰竭取得显著的疗效。收集、分析近十年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理实验和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阐述其可能的药理作用机制、评价其临床疗效,为今后更加深入地进行基础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并为更加合理地应用该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阳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 N 末端脑钠肽(NT - proBN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LVEF 和 NT - proBNP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LVEF 高于对照组,NT - proBNP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进一步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入组1 134例冠心病所致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疗程14 d.结果 受试者心功能提高,显效率为52.83%,有效率为34.63%.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减少,显效率为27.47%,有效率为59.63%.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治疗后较基线改善,心胸比率缩小,胸片异常人数减少,彩超中多项检测指标均有改善.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明显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评级,提高生活质量,对心室重构逆转有辅助治疗作用,能提高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临床用于冠心病劳累型心绞痛属气阴两虚证,以及冠心病导致的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系统疾病,对改善气阴两虚型的心力衰竭的心功能、调节血压疗效显著。综述近10年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改善心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心肌能量代谢及调整血压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核转录因子-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降低心肌损伤、提高T-ATPase、Ca2+,Mg2+-ATPase和Na+,K+-ATPase酶活力改善心肌能量代谢,降低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物异丙肾上腺素及相关血管内皮因子血管紧张素II(AngII)影响],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喆  杨欣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5(11):2379-2385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是在经典名方生脉散基础上制成的中药注射剂,由红参、麦冬、五味子组方,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在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症状缓解、心绞痛,以及急、慢性力衰竭方面效果突出,同时可有效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及低血压和休克等循环系统疾病,另外对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脑肿瘤术后、异常子宫出血、老年不寐等其他疾病也有疗效。收集和整理近年来有关该制剂的临床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情况,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MLHFQ)的影响。方法 选择128例2021年12月-2023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HFpE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最终纳入对照组60例、试验组61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每次5.2 g,用250 mL 5 %葡萄糖注射液或0.9 %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无创心功能相关指标、MLHFQ水平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7 d后,试验组NT-proBNP水平、无创心功能指标中的射血前期(PEP)、MLHF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可改善HFpEF患者的NT-proBNP、无创心功能指标PEP和MLHFQ评分,且未见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可用于治疗冠心病HFpEF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三六三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分钟约40滴,每日1次,疗程14 d。两组均于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血清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LVESD、LVEDD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LVEF显著提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LVE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hs-CRP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降低NT-proBNP和hs-CRP,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在洛阳东方医院治疗的7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垂体后叶注射液,6 U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控制滴速为0.02~0.04 U/min。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缓慢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1 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中。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出血量、止血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血液学指标D-二聚体(D-D)、血红蛋白(Hb)、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清因子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8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2 h、2~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和恶露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D-D、Hb和FI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D-D、Hb和FIB水平降低程度较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OS和NO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NOS和NO水平降低程度较大P0.05)。结论氨甲环酸注射液联合垂体后叶注射液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可以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NOS、NO、D-D、Hb和FIB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及中医症候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淮北市中医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LDL-C等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治疗1周末比较,观察组治疗2周末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LDL-C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中医症候积分显著降低(P<0.05);中医症候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3%)高于对照组(68.6%,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改善情况总有效率(88.2%)优于对照组(70.6%,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能进一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阴两虚证)患者的LDL-C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减少心绞痛发作,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于泰山医学院鲁西医院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5.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和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升高,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降低,两组间治疗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低血压效果理想,患者血压水平升高,心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采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片,首剂量为2片,然后1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5.2 g加入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 L,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和评分、血小板聚集率(MPA)、血小板反应指数(PRI)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MPA均显著降低、PRI均显著升高,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停药12 h后,治疗组患者MPA和PRI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00%,治疗组为1.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5%,显著高于治疗组的2.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