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轮换的方法。 方法 选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随机选择注射部位,观察组采用轮换注射表和腹部分区示意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 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及硬结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采用轮换注射表和腹部分区示意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皮下注射,可以明显降低皮下出血及硬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三种不同低分子肝素钠腹壁皮下注射方法在D-二聚体异常升高复发型流产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D-二聚体异常升高复发型流产患者150例,并将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B组采用垂直皱褶注射法,C组采用45°皱褶注射法,观察3组患者注射疼痛、皮下瘀斑、皮下硬结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C组总不良反应低于A、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5°皱褶注射法优于传统注射法和垂直皱褶注射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的两种不同皮下注射方法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选择168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A组),第2次采用改进注射法(B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的瘀斑及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B组方法注射疼痛及瘀斑明显少于A组方法注射。结论:B组方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减少疼痛及瘀斑。  相似文献   

4.
2006年1月~2007年10月。我们对50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LMWH)腹部皮下注射治疗。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竹青  贾晓燕 《护理研究》2009,23(36):3322-332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法.均由1人操作,2人评估,观察对比不同注射法的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法可有效减少皮下淤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竹青  贾晓燕 《护理研究》2009,(12):3322-332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关系,同时找出较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及减小出血面积,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选择神经内科脑梗死病人使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病人12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即首次采用传统注射法,第2次采用改良法。均由1人操作,2人评估,观察对比不同注射法的出血情况。[结果]改良注射法致皮下出血比传统注射法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进的注射法可有效减少皮下淤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方法,减少注射后皮下瘀斑的形成,以使此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1人操作,2人评估,腹部左侧采用A注射方法,右侧采用B注射方法。结果B注射方法致皮下瘀斑比A注射方法明显减少。结论改进的B注射方法可有效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307-30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两种皮下注射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即一次采用传统法注射,另一次采用改进法注射,观察两组疼痛、局部肿胀及皮下瘀血情况。结果:改进注射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及皮下瘀血情况明显低于传统注射法(P<0.01)。结论:改进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肿胀及皮下瘀血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并探讨最适按压时间。方法:58例PCI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据按压时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按压3 min,B组按压10 min,C组不按压,观察各组皮下出血情况。结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出血发生率情况为不按压效果好于按压3 min的A组和按压10 min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压时间对引起皮下出血无明显影响。结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局部不按压引起皮下出血率及出血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2006年6月,我们应用复方三七散按压针眼防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2006年6月,我们应用复方三七散按压针眼防治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局部出血,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保障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方法]选取住院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的病人420例,按病人住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观察组成立流程管理小组,查找文献,确定皮下注射最优流程,按照已确定的流程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按注射部位又分成1/2处和1/3处注射组,然后对每一组病人注射后按压与否再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观察两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处和1/3处注射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按压组与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再造,规范了护士的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20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4.083,P=0.000;P=0.000),皮下出血面积小于对照组(t=7.267,P=0.000)。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能明显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观察集束化护理在减少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不良反应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150例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75例与观察组7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方法,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情况及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面积的影响,找出有效的注射方法,以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缩小出血面积,减轻疼痛。方法选择普外科接受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治疗的47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3例患者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实验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皮下注射法进行注射,观察不同注射方法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结果改良注射法能明显降低注射部位及皮下出血的发生率,减小出血面积,减轻患者的疼痛(P0.01)。结论应用改良注射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有效降低皮下出血的发生,减少皮下瘀斑的形成,减轻患者因皮下注射治疗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致不良反应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分子肝素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疾病,在用于肺栓塞的防治中有显著疗效[1].2008年11月~2009年6月作者对31例肺部疾病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防治肺栓塞,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注射致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钠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疾病,在用于肺栓塞的防治中有显著疗效。2008年11月~2009年6月作者对31例肺部疾病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防治肺栓塞,分析低分子肝素钠注射致皮下出血、瘀斑、硬结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择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减轻不良反应的循证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选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最佳部位,以减少由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40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20例。于预组实施循证护理,确定循证护理问题是选择皮下注射部位.以减少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检索到1994年1月~2005年12月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相关文献41篇,符合纳入标准文献13篇;选择脐周左右10cm部位交替注射,每次注射点间距大于2cm。常规组注射部位选择脐周左右10cm和脐周上下5cm进行顺时针交替注射,注射点间距大于2cm。对两组注射局部疼痛和出血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皮下出血及局部疼痛程度比常规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结论应用循证方法选择合理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部位,能有效减轻皮下出血和局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9.
改进后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法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淑敏  刘春兰郭芳 《护理研究》2007,21(11):3066-3067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在心内科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一般疗程为7d,每日2次皮下注射,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现,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病人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较大面积淤血、肿胀甚至出现血肿、硬结,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不利于其康复。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科对注射方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陶淑敏  刘春兰  郭芳 《护理研究》2007,21(33):3066-3067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新型的抗血栓剂,在心内科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治疗,一般疗程为7d,每日2次皮下注射,其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现,采用常规皮下注射法,病人常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较大面积淤血、肿胀甚至出现血肿、硬结,造成病人心理紧张,不利于其康复。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我科对注射方法进行改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2月—200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共66例,男40例,女26例;年龄42岁~78岁,平均63岁。随机分为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