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BMI 18~28 kg/m2,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经皮穴位电刺激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percutaneous acupoin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TEAS)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后老年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择期行单侧TKA的老年患者80例,男25例,女55例,年龄65~75岁,BMI 18~32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AS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T组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合谷穴和内关穴行TEAS至手术结束,频率为2~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为患者能够耐受有较强震颤感但无刺痛的强度(约6~10 mA);C组在相同穴位上贴电极片并连接治疗仪但不做电刺激。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6、24、48 h静息和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48 h镇痛方案满意度评分,镇痛泵舒芬太尼用量和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术后6 h静息时VSA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6 h活动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T组术后6、24、48 h舒芬太尼累计用量明显减少(P0.05);T组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48 h满意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行径皮穴位电刺激可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镇痛效果尚不明确。目的:初步探讨TENS对THA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拟行初次单侧THA患者10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TENS组和对照组各50例。TENS组术后第1日开始应用TENS技术直至出院;对照组按同样时间应用,但不产生电流。观察指标:①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术后1周及术后2周时患者静息及活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②住院期间镇痛补救药物(哌替啶)使用率;③TENS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TENS组4例,对照组3例于术后2周失随访。TENS组患者术后24 h、术后48 h的活动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2 h、术后1周、术后2周的活动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S组患者术后镇痛补救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TENS相关不良事件。结论:TENS可有效减轻THA患者术后1~2 d的活动痛,并有效减少镇痛补救药物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THA辅助镇痛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TEAS)对老年全麻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和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在术前1 d、麻醉前和术后1 d,TEAS组在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进行经皮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在相应的非穴位部位进行电刺激。记录患者术后3晚的睡眠情况;记录术后睡眠满意度;评定术后7 d内谵妄的发生率。[结果]最终资料完整者共66例,其中TEAS组32例,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身高、BMI、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前PSQ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睡眠质量监测方面,术后第1~3晚,TEAS组入眠时间、睡眠总时间、睡眠效率、稳定睡眠持续时间、稳定睡眠占比和快速睡眠占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TEAS组术后3 d睡眠总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谵妄主要发生在术后3 d内,TEAS组的总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14.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与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老年患者276例,随机分为电针组(EA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A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92例。麻醉诱导前,EA组和TA组给予电针或经皮穴位电刺激。术后1 d、术后5 d进行谵妄评估;术前1 d、术后1 d、术后5 d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与C组比较,TA组和EA组谵妄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组相比,TA组、EA组术后1 d、术后5 d VAS评分降低,MMSE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1 d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 d、5 d 血清TNF-α、NSE、IL-1β、S-100β浓度升高,SOD浓度降低(P<0.01);与C组比较,TA组、EA组术后1 d、5 d血清TNF-α、NSE、IL-1β浓度降低,SOD浓度升高(P<0.01)。TA组、EA组丙泊酚用量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经皮穴位电刺激均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降低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等数据库,搜集从建库至2020年9月关于TEAS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研究,患者674例,其中TEAS组336例,对照组338例。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术后24、48、72 h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MD=-0.66,95%CI-1.10~-0.23,P0.05;MD=-0.65,95%CI-1.05~-0.25,P0.05;MD=-0.92,95%CI-1.44~-0.39,P0.05),术后阿片类药物消耗量明显减少(SMD=-1.00,95%CI-1.82~-0.18,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RR=0.48,95%CI 0.36~0.63,P0.05),术后头晕发生率明显降低(RR=0.38,95%CI 0.18~0.80,P0.05)。两组术后尿潴留、皮肤瘙痒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EAS可缓解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前睡眠质量与术后谵妄之间联系。 方法回顾性收集在我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90例老年患者,男性46例、女性44例,年龄60~78岁,平均(72±5)岁。其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之间,手术前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每位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睡眠情况将其分成睡眠正常组(n=43,睡眠指数<5分),睡眠障碍组(n=47,睡眠指数≥5分)。每组均使用罗库溴铵、舒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诱导麻醉。分别记录每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观察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手术后1~5 d内NRS得分、QoR-40得分以及术后谵妄出现次数。 结果90例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率100.00%,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3±1.2)个月。睡眠障碍组在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观察时间以及手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高于睡眠正常组(P<0.05);睡眠障碍组手术后1~5 d NRS得分为(3.4±1.1)分、(3.2±1.0)分、(2.7±0.8)分、(2.1±0.6)分、(1.8±0.5)分,均高于睡眠正常组[(2.7±1.3)分、(2.5±1.0)分、(2.2±0.9)分、(1.8±0.7)分、(1.5±0.6)分,P<0.05];睡眠障碍组手术后1~5 d QoR-40得分为(146.1±6.2)分、(149.5±6.3)分、(154.2±6.7)分、(158.5±4.1)分、(162.1±5.2)分,均低于睡眠正常组[(149.2±5.1)分、(152.3±5.1)分、(158.3±5.5)分、(161.2±5.2)分、(165.6±4.1)分,P<0.05)];睡眠障碍组与睡眠正常组手术后1~5 d谵妄总出现率分别是34.04%(16/47)、13.95%(6/47)(P<0.05)。 结论手术前存在睡眠障碍会使患者术后谵妄出现几率上升,并且延长术后住院时间,不利于患者术后机体恢复,需对患者术前睡眠情况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衰弱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拟行胃肠道肿瘤根治术老年衰弱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65~80岁,BMI 18.5~30.0 kg/m 2,ASA分级Ⅱ或Ⅲ级,术前Fried衰弱量表评分≥3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n=30):对照组(C组...  相似文献   

10.
葛梅  翟晓军  李勇 《中国骨伤》2021,34(8):750-754
目的:探讨收肌管阻滞术(addcutor canal block,ACB)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镇痛及对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选取2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全麻对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T组患儿予持续TEAS两侧合谷和内关穴位,两组麻醉诱导后全凭静脉维持麻醉,术后若患儿出现不能安慰的躁动,则静脉给予芬太尼0.5 μg/kg(T组)或1 μg/kg(C组).于入室时、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以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的变化.记录拔管时,拔管后5、10、15、30 min小儿麻醉后躁动(PAED)评分和疼痛评分(CHIPPS).结果 与入室时比较,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两组患者E、NE均显著升高(P<0.05),且C组显著高于T组(P<0.05);T组插管时、拔管时、拔管后10 min时β-EP高于入室时和C组(P<0.05);T组患者拔管后各时点PAED和CHIPPS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TEAS可减少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活体供肾者(LKD)围术期血浆褪黑素水平和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术的LKD 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18~64岁,BMI 18.5~28.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LKD分为两组:TEAS组(T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帕洛诺司琼对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648例,男28例,女620例,年龄18~50岁,BMI 15~40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T组,n=330)和对照组(C组,n=318)。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时预防性使用地塞米松和帕洛诺司琼,T组于麻醉苏醒后和术后第1天上午TEAS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持续30 min;C组穴位选择同T组,患者连接电针刺激仪,但不给予通电刺激。记录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情况、40项恢复质量评分(QoR-40)、止吐补救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与C组比较,T组术后24 h内恶心、持续恶心、呕吐和呕吐累积发生率、恶心和呕吐最高VAS评分、止吐补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0.05),QoR-40总评分、身体舒适、情绪状态、心理支持、身体独立和疼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术后TEAS双侧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联合帕洛诺司琼可降低腹腔镜非胃肠手术患者PONV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机器人妇科手术术中患者需长时间处于头低位及CO2气腹下,可能增加脑水肿的风险,造成苏醒延迟和躁动。本研究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acupoint stimulation,TEAS)能否改善机器人妇科手术苏醒和恢复质量,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筛选拟在全麻下行机器人妇科手术的患者,年龄18~65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TEAS组(T组)、无关穴位组(N组)和对照组(C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手术结束给予TEAS(足三里、三阴交、跗阳、昆仑)、髋部电刺激和无刺激。测定麻醉诱导前和术毕时血清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 roteinase,MMP)-9(MMP9)和S100β浓度。记录苏醒期、PACU内和术后24h恢复指标。结果与麻醉诱导前比较,术毕时T组APQ4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毕时C组MMP9和S100β浓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T组患者呼之睁眼时间[(18.3±6.7)min]和拔管时间[(19.4±6.6)min]明显短于C组[(21.9±7.3]min和(23.1±7.3)min](P0.05)。T组PACU内最高VAS评分明显低于C和N组(P0.05)。结论 TEAS可缩短机器人妇科手术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改善术后镇痛。脑水肿相关分子AQP4、MMP9和脑损伤相关分子S100β的改变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3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后1、2 d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行TEAS,时间持续30 min;C组在相同时点和穴位贴电极片,不进行刺激。术后3 d采用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进行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术后1个月QoR-15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

结果 与C组比较,T组I-FEED评分、PGID发生率、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术后1、2 d ISI评分和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围术期TEAS能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GID发生率,减轻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程度,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升高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围术期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行内关穴刺激对全麻甲状腺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女性患者72例,年龄18~50岁,ASAⅠ或Ⅱ级。采用可变区组随机化将患者1∶1随机分配入两组:电刺激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佩戴国产经皮穴位电刺激手环,电极对准内关穴。电刺激组开机刺激内关穴,调整强度使患者感觉手部关联区域有麻刺感且可耐受,固定手环后关机;手术结束时立即打开手环,给予麻醉诱导前确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佩戴24 h。对照组同样佩戴24 h,但始终不通电。记录术后24 h内术后恶心呕吐(PONV)例数及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组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差异主要出现在术后1~6 h(P<0.05)。两组不同时间段止吐药物补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穿戴式手环行经皮内关穴电刺激可以有效降低甲状腺切除术后24 h内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内关穴联合膻中穴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早期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153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 Ⅰ或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穴组(内关穴)、双穴组(内关穴和膻中穴)和对照组,每组51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单穴组刺激内关穴,双穴组刺激内关穴和膻中穴,对照组不刺激),采用疏密波2/10 Hz,强度4~11 mA,持续时间30 min。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PACU内和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
结果: 双穴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单穴组和对照组(P<0.05)。双穴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单穴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在PACU内及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单纯电刺激内关穴比较,同时刺激内关穴和膻中穴明显减少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瑞芬太尼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咽喉痛(POST)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择期行双腔支气管插管全麻的手术患者103例,男45例,女58例,年龄18~64岁,BMI 18~28 kg/m2,ASA 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n=51)和对照组(n=52)。TEAS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 在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行TEAS,至患者送至恢复室前停止;对照组放置电极片于相同穴位,但不进行电刺激。记录Mallampati分级、气管插管尝试次数、按压环状软骨、插管时阻力和双腔支气管导管(DLT)留置时间。记录拔管后1、6、24 h POST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咽喉VAS疼痛评分和声嘶发生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TEAS组拔管后1、6、24 h POST总发生率、POST 1级发生率和咽喉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拔管后6 h POST 2级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拔管后1、6、24 h声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天突穴和双侧合谷穴可明显降低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咽喉VAS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