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咨询门诊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选择实施纯母乳喂养959例产妇及婴儿为纯母乳喂养组,选择实施混合喂养776例产妇及婴儿为混合喂养组,观察两组婴儿42d、4个月、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随诊期腹泻情况。[结果]42d、4个月和6个月婴儿身高纯母乳喂养组分别是(56.34±1.54)cm、(65.83±1.98)cm、(68.07±1.79)cm,混合喂养组分别为(53.42±1.85)cm、(61.54±2.03)cm、(63.73±1.92)c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质量纯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78±0.77)kg、(7.23±0.64)kg、(8.98±1.02)kg,混合喂养组分别为(4.01±0.65)kg、(6.52±0.66)kg、(7.23±1.15)k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腹泻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组2.61%(25/959),混合喂养组6.19%(48/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种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方法]对护理咨询门诊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宣教,选择实施纯母乳喂养959例产妇及婴儿为纯母乳喂养组,选择实施混合喂养776例产妇及婴儿为混合喂养组,观察两组婴儿42d、4个月、6个月身高、体质量及随诊期腹泻情况。[结果]42d、4个月和6个月婴儿身高纯母乳喂养组分别是(56.34±1.54)cm、(65.83±1.98)cm、(68.07±1.79)cm,混合喂养组分别为(53.42±1.85)cm、(61.54±2.03)cm、(63.73±1.92)c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质量纯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78±0.77)kg、(7.23±0.64)kg、(8.98±1.02)kg,混合喂养组分别为(4.01±0.65)kg、(6.52±0.66)kg、(7.23±1.15)kg,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腹泻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组2.61%(25/959),混合喂养组6.19%(48/776),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降低腹泻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HBsAg阳性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分娩的238例HBsAg阳性产妇为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方式宣教;选择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263例HBsAg阳性产妇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及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较好,得分80分以上的占70.5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哺乳≥6个月的产妇占69.75%,哺乳<6个月者占19.75%,未采用母乳喂养者仅占10.5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BsAg阳性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不增加婴儿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率,健康教育路径能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依从性及喂养知识知晓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咨询门诊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建立护理咨询门诊,调查纯母乳喂养产妇(观察组)959例,混合喂养产妇(对照组)776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婴儿产后身高、体重及随诊期腹泻的情况,并分析两种喂养方式对产后42 d、4个月、6个月婴儿发育的影响。结果:产后42 d、4个月、6个月婴儿身高,观察组分别是(56.34±1.54)cm、(65.83±1.98)cm、(68.07±1.79)cm,对照组分别为(53.42±1.85)cm、(61.54±2.03)cm、(63.73±1.92)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体重观察组分别为(4.78±0.77)kg、(7.23±0.64)kg、(8.98±1.02)kg,对照组分别为(4.01±0.65)kg、(6.52±0.66)kg、(7.23±1.15)k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诊期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2.61%,对照组为6.19%,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设立产科护理咨询门诊,能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产后焦虑抑郁与婴儿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复查的产后2月内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和SAS、SDS量表筛查.结果人工喂养组产妇焦虑分值高于母乳喂养组和混合喂养组,且焦虑发病率较高.同样人工喂养组产妇抑郁分值高于混合喂养组,但各组产妇抑郁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筛查产后焦虑与抑郁,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能帮助产妇避免产生焦虑与抑郁,提高母乳喂养率,使婴儿获得最佳的营养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延续护理在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和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84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行常规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的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质量、纯母乳喂养总时间、产后抑郁情况。结果:两组产妇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S(P < 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总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联合配偶支持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3月的160对新生儿父母,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0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由各责任护士根据护理常规,依据自身临床工作经验、知识掌握程度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责任护士严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对产妇及其配偶进行健康教育,整个过程强调配偶对产妇的支持。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父母亲婴儿喂养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产妇自我效能高于对照组(P0.05),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产后1、4、6个月随访两组纯母乳喂养率,产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37,P=0.038)。结论全面系统的路径化健康教育有效地强化了配偶对母乳喂养的支持力度,改善了父母双方婴儿喂养态度,增加了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了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最终使产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2017年12月接受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观察组,将2017年1月—2017年6月接受产妇学校常规健康指导的30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成功率及婴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母乳成分知晓率、开奶技巧知晓率、催乳知识知晓率及乳房护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坚持时间、添加配方奶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产后42d、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体重及身高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门诊咨询指导能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率及喂养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有利于婴儿体格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强化父亲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干预策略,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纳入2015年5-10月的175对新生儿父母,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6例,干预组89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强化父亲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的干预策略。结果 :出院时干预组新生儿父母婴儿喂养态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时、产后6周、产后4个月干预组产妇的母乳喂养自信心和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后4个月时干预组产妇对丈夫参与母乳喂养的满意度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强化父亲参与和支持母乳喂养干预,可充分发挥父亲角色在母乳喂养中的积极作用,提高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和母乳喂养行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7):1340-1341
选取我院2013年2~8月出生的96例健康婴儿,抽签随机分为母乳组和混合喂养组各48例。观察两组喂养2、4个月的身高体重、血红蛋白(Hb)含量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喂养2个月两组相关发育指标相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4个月母乳组身高(62.7±1.8cm)、体重(7.2±1.5kg)、Hb(118.5±11.5g/L)、MDI(107.2±5.2分)、PDI(102.4±4.9分)相较对照组(60.3±2.0cm、6.6±1.7kg、112.8±10.8g/L、105.6±8.4分、101.3±7.8分)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早期母乳喂养有利婴儿身高体重智力发育,提高Hb含量和运动能力,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纯母乳喂养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医院内60例出生时间在一周内的健康婴儿,按照喂养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产妇均给予相关的婴儿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混合喂养,观察组给予纯母乳喂养。统计6个月后两组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能发育指数(MDI)等。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体重、身长、头围、PDI和MDI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有条件进行母乳喂养的家庭来说,在婴儿出生后尽早采取纯母乳喂养,可以更好、更快地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澳门住院产妇婴儿喂养态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澳门一间公立医院住院部,采用方便抽样法对468名华裔产妇在产后3天应用中文版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产后3天IIFAS总分为(58.94±6.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有4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产妇持有奶粉喂养意图、产后3天采取奶粉喂养方法、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不充足与母乳喂养态度呈负相关(β=-0.267、-0.101、-0.087,P<0.05)。孕期接受过母乳喂养卫教与母乳喂养态度呈正相关(β=0.103,P<0.05)。产后3天IIFAS总分在产妇的教育程度、年龄、分娩方式、婚姻、家庭月收入、有无产假、是否饮酒、在澳门居住年限和有无喂奶经验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澳门产妇的婴儿喂养态度处于中高水平,婴儿喂养态度总分越高越趋向于采取母乳喂养行动。婴儿喂养意图、孕期母乳喂养卫教、母乳喂养知识和产后早期婴儿喂养方式是影响澳门产妇婴儿喂养态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23):3612-3614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对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应对能力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产子的67例初产妇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2个月的心理状态、应对能力、产妇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产后2个月,两组EPDS、SAS评分均低于产前(P<0.01),且观察组EP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产后2个月,两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产前,消极应对维度得分低于产前,且观察组积极应对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高,消极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首次喂养成功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产后1个月、2个月持续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初产妇不良心理状态,改善应对方式,提高产妇母亲适应能力,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及抚触对新生儿外周血血清IgG、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92例健康新生儿按照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抚触组、人工喂养无抚触组、混合喂养无抚触组各6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散射法免疫浊度,于婴儿出生后3 d、20 d、3个月、6个月检测婴儿体内的血清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比较三组新生儿生长体重、体质量增长速度、贫血事件发生率、不同时间段血清IgG、IgM、IgA以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三组新生儿体质量增长速度、贫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新生儿出生14 d、42 d、3个月、6个月血清Ig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出生6个月血清IgM、Ig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不同喂养方式虽对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并无太大差异,但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给予抚触干预,可提高婴儿体内IgG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为婴幼儿健康发育打下有利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在北京市丰台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67名初产妇及其配偶67名为研究对象,以预产期在2019年10—11月的35名初产妇及其35名配偶为对照组,预产期在2019年12月—2020年1月的32名初产妇及其32名配偶为试验组。对照组通过微信群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和答疑,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比较两组初产妇产后6周的纯母乳喂养率、简体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BSES-SF)得分、简易共同养育关系量表(Brief CRS)得分及其配偶的中文版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得分。结果试验组产后6周纯母乳喂养率为87.5%(28/32),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2,P>0.05)。试验组初产妇的简体中文版BSES-SF内心活动维度得分为(20.78±5.05)分、Brief CRS总分为(71.84±8.60)分、产妇配偶的中文版IIFAS总分为(63.38±7.25)分,高于对照组的(16.94±4.78)、(67.00±10.94)、(59.89±5.9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2.002、2.166;P<0.05)。结论基于共同养育理论的母乳喂养干预方案可以提高产妇配偶的婴儿喂养态度、初产妇的共同养育感知程度,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干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产妇产褥期健康教育采用歌谣式宣教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产褥期初产妇120例,将产妇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讲授或示范方法为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产褥期知识评分以及产褥期行为状况评分。结果两组护理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较护理前均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研究组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较,研究组产妇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歌谣式宣教卡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产妇的健康生活质量,并且使产妇可以很好地掌握产妇产后一般知识、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母乳喂养知识,促进产妇进行遵医自我护理、婴儿护理和母乳喂养及社会角色转变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母乳喂养的效果,以便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5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30例乳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母乳喂养,对照组120例乳母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喂养指导,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母乳喂养吸吮成功时间和母乳喂养率。结果实验组首次吸吮成功时间距分娩时间(15.91±2.64)h,母乳喂养率96.9%;对照组首次吸吮成功时间距分娩时间(34.72±3.11)h,母乳喂养率73.3%。实验组中的首次母乳喂养吸吮成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的质量,保证婴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进行分析,为提高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震极重灾区2009年分娩的农村产妇进行纯母乳喂养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产妇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和喂养中存在问题等。结果婴儿出生后,76.64%的产妇选择了纯母乳喂养。在采用纯母乳喂养的产妇中,9.48%的产妇纯母乳喂养时间仅坚持了1个月;55.90%产妇坚持到6个月。产妇的教育程度、分娩方式等均影响婴儿喂养方式选择,且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增加体重存在差异。纯母乳喂养产妇存在开奶晚、哺乳技巧不足、缺乏信心、食欲和休息差、外出等问题。结论通过灾后妇幼卫生重建项目健康教育干预,"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纯母乳喂养率提高,应继续通过加强产前教育、产后干预、提高产后访视质量等措施,改善地震极重灾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产妇产后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一般人口学因素的影响及生活质量与产后抑郁的关系,以期为提升住院期间产妇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在上海市某院分娩产妇988例,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等调查其生活质量及抑郁情况等。结果:剖宫产产妇的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R)、精神健康(MH)得分低于顺产产妇(P0.01),经产妇和有流产史产妇与初产妇和没有流产史产妇生理机能(PF)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产妇与非高龄产妇精神健康(MH)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高的产妇生理职能(RP)、GH、VR、情感职能(RE)、MH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产妇(P0.01),本市户籍产妇VR和RE得分高于非本市户籍产妇(P0.01),母乳喂养躯体疼痛(BP)和VR得分高于非母乳喂养产妇(P0.05,P0.01);抑郁与正常产妇PF、RP、躯体疼痛(BP)、GH、VR、社会功能(SF)、RE、MH 8个维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 d内产妇生活质量8个维度中不同纬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理机能最高,精神健康和一般健康状况次之,生理职能最低。结论:住院期间,产妇中剖宫产、初产妇、低学历、流动户籍和非母乳喂养影响产妇生活质量;产后抑郁严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产妇生活质量中生理职能最弱,精神职能其次,故应对产后产妇生理职能和精神职能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携带产妇HBIG应用及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携带产妇的母乳喂养问题。方法:将134例HBsAg阳性产妇分为2组,HBIG组(A组)66例,于孕28、32、36周分别注射HBIG 200IU,非HBIG组(B组)68例不用药。分别检测孕妇外周血、初乳和婴儿0、6个月外周血中乙肝两对半和HBV-DNA。结果:HBIG组与非HBIG组初乳中HBsAg阳性率差别无显著性,初乳中不论HBsAg阳性或阴性,婴儿行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6月龄HBs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BsAg携带孕妇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6月龄婴儿外周血HBsAb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