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对降低妇科手术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8例妇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团队资源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下肢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团队资源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减少下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预防妇科盆腔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该院进行妇科盆腔术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术前3d、术后1周各凝血功能指标,术后2组DVT的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术后DVT发生率为9.62%,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护理满意度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妇科盆腔术后DVT的形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小丽 《妇幼护理》2022,2(17):3892-3895
目的:探究在妇科手术护理工作中引入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医院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n=55),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另一组额外开展强化血栓预防策略,设为研究组,就两组干预情况展开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64%(2/55),低于对照组16.36%(9/55),P<0.05;护理后,研究组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分别为(18.84±2.86)cm/s、(15.03±2.71)cm/s、(11.44±2.32)cm/s,快于对照组(15.97±2.29)cm/s、(12.13±2.18)cm/s、(8.64±1.75)cm/s,P<0.05;研究组DD、FIB、FDP、PT水平分别为(279.65±18.21)ng/L、(2.36±0.45)g/L、(2.72±0.84)mg/L、(30.21±2.87)s,低于对照组(366.44±23.22)ng/L、(3.11±0.67)g/L、(3.42±1.05)mg/L、(35.86±4.13)s,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18%(54/55),高于对照组81.82%(45/55),P<0.05。结论:对接受妇科手术的患者展开强化血栓预防策略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因子及下肢静脉血流速度,从而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值得推荐引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妇科术后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共200例妇科术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受试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成了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观察组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对护理期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共14例,观察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护理态度、预后效果、并发症预防以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血栓预防策略在降低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妇科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管理体系,成立预防DVT管理小组,落实各级护士相关知识技能培训,设计改良风险评估表和专科护理记录单,全程监控护理实效等,逐步完善预防DVT指引,使各级护士DVT预防的专业护理能力逐步提高,DVT风险评估率、预防措施落实率明显提高,DVT发病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功能操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功能操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2008年5月至2008年9月妇科手术后患者300例,单日手术150例设为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指导患者锻炼;双日手术患者150例设为观察组,指导患者行功能操锻炼。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发生1例,两组比较,X^2=5.61,P〈0.05。结论功能操能有效预防妇科手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物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0例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干预组术中运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设备(IPC)联合梯度加压弹力袜(GCS)进行干预。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对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368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85例)和对照组(18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由护理专案组成员进行专业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认知程度。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18.6%和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认知程度评分为(63.54±2.46)分,观察组患者评分为(82.13±2.13)分,两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护理专案,有效降低了内科住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实现了对患者的高效管理,保障了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妇科手术患者148例,随机分为2组,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分析观察组不同Autar分级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utar各分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Autar量表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妇科肿瘤一直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女性盆腔的解剖特点,妇科肿瘤患者其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加上肿瘤因素、手术创伤的疾病影响以及肥胖、高龄等个体原因,妇科肿瘤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高发人群,是妇科手术近期并发症之一,其中良性子宫肌瘤经阴道切除后,血栓形成发生率6%~7%,经腹子宫切除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12%~15%,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发生率12%~33%[1]。 DVT的临床表现比较隐匿,患者多无明显的不适感觉,漏诊率较高。虽然诊断相当困难,但确诊仍然要依靠临床表现,早期特征性的表现有患侧下肢肿胀、疼痛及不明原因的低热等[2]。一旦发病患者出现严重身心痛苦,甚至因严重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妇科肿瘤手术后特别是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由此继发的肺栓塞发生率明显提高,病死率也相应提高。对妇科肿瘤手术后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患者生命安全,提高生存质量,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3]。现就妇科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护理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深静脉血栓形成指深静脉出现血斑块而且在多静脉瓣上扩展,最后形成血栓,完全堵塞血管~([1])。一些腹部手术的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如果下肢运动不到位,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栓塞,甚至并发肺动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是继发致死性肺栓塞的基础病因,临床上90%肺动脉栓塞是由下肢深静脉血栓引起的~([2])。如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治疗,轻者造成下肢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预防妇科截石位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1 月在妇科进行截石位手术治疗的 9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电脑分 配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 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妇科截石位手 术患者经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 予妇科截石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后,能够减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满 意度。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月-2007年12月,我们对心内科护士弹性排班与人力资源分配相关性进行探讨,旨在从管理者角度出发,通过对心内科护士实行弹性排班与传统周期性排班比较,探讨在人力资源不变的情况下对护士护理时间和基础护理达标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龚冬芳 《全科护理》2012,10(13):1201-120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回流障碍,好发于下肢[1],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可导致肺栓塞致死。因此术后卧床病人应预防DVT,我科近年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妇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8月~2008年2月,我们对132例妇科手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32例,年龄35~57(41.5±3.6)岁.平均卧床时间3~8 d.其中子宫肌瘤66例,卵巢囊肿48例,子宫内膜癌10例,宫颈癌8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巨鹿县医院妇产科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者5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右旋糖酐等溶栓、抗凝、扩容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治愈率为50.0%,显效8例,显效率为28.6%,有效5例,有效率为17.9%,无效1例,无效率为3.5%,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治愈5例,治愈率为17.9%,显效10例,显效率为35.7%,有效7例,有效率为25.0%,无效6例,无效率为21.4%,治疗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继发性出血、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开胸手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久,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高,常合并基础疾病,术后可引起全身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且术后留置多条管道,使患者不敢翻身,再加上患者体力不足及切口疼痛,更使大多数患者不愿意主动活动,因此具有较高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的风险,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预防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及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前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管理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DVT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将自我管理教育应用于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中,对预防DVT形成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苗艳红  刘燕 《家庭护士》2008,6(4):323-324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妇科盆腔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的生命[1]。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对妇科盆腔手术病人328例进行了相应的预防护理,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科40岁以上行妇科盆腔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