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神经内科病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找出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后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服药依从性为81.67%,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提升为9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士工作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陈小丽  张培璐   《护理与康复》2017,16(1):60-62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导致依从性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效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肩关节镜术后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由品管圈活动前的62.01%提高至92.30%,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曹娟  张文霞 《当代护士》2018,(9):181-183
目的运用品管圈方法,探索提高老年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准确性。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运用品管圈方法进行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利用查检表掌握现状,设定改进目标,采用鱼骨图解析主要原因,根据主要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对于效果显著的措施标准化后予以推广。结果应用品管圈方法后老年住院患者服用口服药物准确率由84%提升到94%。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减少了老年住院患者不准确口服药物的发生次数,强化了老年患者对口服药物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口服药物准确率,保证用药安全及治疗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科室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重症患者满意度方面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明确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等待治疗时间和护士巡回)均得到明显改善(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利于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合理有效利用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为品管圈活动主题,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调查,经过头脑风暴、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制订专科用药指引,加强护士药理知识和高血压相关专科知识培训,制订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路径,制订健康教育手册,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对策实施前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结果对策实施后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由39.42%提高至79.59%(χ~2=33.63,P0.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制订的对策有效提高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调查活动前6个月的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开展头脑风暴,分析患者服药依从性低的原因,拟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程序,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差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活动前的9.32%;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95.27%,显著高于活动前的8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29.98%,进步率为62.34%。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内科老年病人及家属压疮护理的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依次按品管圈活动的程序,制订整个活动的步骤,并以全员参与的方式,开展主题活动,通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预期目标,拟定相应对策并实施。[结果]内科老年病人及家属的压疮护理不依从率下降至9%,本次品管圈目标达成率为111%,提高了病人对护理人员满意度。[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压疮护理的依从性,保证了压疮护理的质量,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功能锻炼依从性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乳腺癌患者对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增加了27%,超过目标值18%。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乳腺癌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针对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进行质量控制,全面提升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选取巴南区人民医院骨科2014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和7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各200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生活护理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对生活护理满意度为78.5%,开展后为97.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4.6±1.9)d,开展后为(10.6±1.9)d,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0%,开展后为1.5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护士综合素质,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有效提高患者对生活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老年科口服药到口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6月老年科住院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服药发放护理措施,对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成立品管圈活动组织,选定提高口服药到口率为主题,对老年科住院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寻导致老年患者不能服药到口的主要原因,制定整改方案、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由实施前的72.50%提高到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药服药到口率由实施前的83.55%提高到96.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增强老年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口服药服药到口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增强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活动对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活动前后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的依从性。[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肿瘤病人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依从性为90.0%,明显高于活动前的52.5%(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了肿瘤病人口服止痛药的依从性,且有利于为病人提供全程、连续、优质的护理服务,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麻醉恢复室(PACU)护士皮肤交接班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拟定计划,进行现况调查,原因分析,对策拟定及实施。结果经过品管圈小组7个月的实践,患者入PACU时皮肤交接班依从性从干预前的50.0%升高至89.0%,出PACU时皮肤交接依从性从6.0%上升至8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PACU患者皮肤交接班依从性,有效预防压疮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落实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QCC活动前2014年6月出院患者112名为对照组;于2014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在骨科患者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措施,选取2015年1月QCC活动后出院患者128名为观察组,分别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知晓率的情况。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包括术后伤口管理,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满意率等情况。结果QCC活动后,患者对出院健康宣教的知晓率及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活动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CC活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出院健康教育的知晓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外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活动,对外科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书写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外科出院病历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85%提高至活动后的92.3%。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外科科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还提高了护士护理管理的参与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OPD患者吸入剂使用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5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组圈、组织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对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实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具体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品管圈成员的各项活动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评分前后对比统计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完善的品管圈活动措施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剂的依从性,同时也可提升品管圈成员的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延安里卫生所30例家庭用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组建QCC,确定要解决的问题,把握现况,查找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的原因,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成果,进行讨论。结果QCC实施后,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提高的幅度符合所设目标值,护士的解决问题能力、品管手法、沟通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责任心及团队凝聚力较实施前均有提高。讨论应用QCC活动提高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依从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4日-7月6日之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96人,运用品管圈手法,针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知识讲座、个体化指导、反复教育等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依从率从52.1%上升至81.3%,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品管圈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诱发因素,探讨加强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低血糖护理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分析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要因,有针对性地拟定对策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与干预前比较,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从19.15%降低到8.33%。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针对老年糖尿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点,进一步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提高护士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和专科护理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本科室住院出院后进行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50例为对照组(活动前),选择2009年1-12月在本科室住院出院后进行居家腹膜透析的患者64例为实验组(活动后),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活动,即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课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发生腹膜炎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从28.0%下降到9.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品管圈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找出和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性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量表,对72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出院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估及现况分析,运用专案改善方法制定相应解决办法并实施,评价专案施行后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护理改善专案施行前后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护理专案施行后,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从改善前的54.17%提升至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专案可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出院后用药依从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