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3年5月
~2009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黏液性囊性肿瘤患者(19例)和胰腺浆液性囊腺瘤(13例)的多层CT图像。图像分析包
括肿瘤位置、形态、囊腔直径、囊壁、分隔、钙化、实性成份、胰腺萎缩、主胰管扩张、边界情况等。结果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与胰
腺浆液性囊腺瘤囊腔直径大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9);囊腔直径大于2 cm多见于黏液性囊性肿瘤,与浆液性囊腺瘤之间
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实性成分多见于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性肿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多层
CT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和浆液性囊性腺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胰腺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比较胰腺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癌的肿瘤位置、分房、钙化情况及CT征象。结果:多层螺旋CT对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为75.0%(18/24),对黏液性囊腺瘤/癌诊断准确率为88.9%(32/36)。浆液性囊腺瘤有6例被误诊为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癌被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多集中在胰头颈部位,占75.0%(18/24);黏液性囊腺瘤/癌位置集中在胰体尾部,占66.7%(24/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分房情况、肿瘤钙化灶、囊壁特征、最大囊直径与黏液性囊腺瘤/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癌CT表现不同,可通过多层螺旋CT诊断、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CT诊断胰腺囊腺瘤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8月~2013年8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胰腺囊腺瘤48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30例,黏液性囊腺瘤18例,全部进行多层螺旋CT常规与增强扫描。结果:浆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囊腺瘤在病灶部位、形态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内出现钙化情况在不同肿瘤患者中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肿瘤在囊壁厚薄和强化特征上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液性囊腺瘤的最大囊腔直径明显少于黏液性囊腺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在不同类型胰腺囊腺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胰腺黏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资料。方法将黏液性囊腺瘤28例列入黏液组,浆液性囊腺瘤22例列入浆液组,两组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MSCT影像特征。结果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位于胰体尾部分别27例(96.43%)、10例(45.45%),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为圆形或卵圆形分别21例(75%)、10例(45.45%),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组与浆液组病灶最大囊腔直径〉2cm分别20例(71.43%)、9例(40.91%),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瘤的MSCT影像特征具有差异性特征,对肿瘤部位、形态、大小的鉴别可帮助临床提高两种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骆洪浩  彭玉兰  赵海娜 《重庆医学》2015,(2):201-203,206
目的:探讨超声对胰腺囊腺瘤的诊断以及对黏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胰腺囊腺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记录肿瘤发生部位、测量大小、观察肿瘤的边界、形态,记录囊腔数(多囊型、少囊型)及有无钙化。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胰腺黏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瘤在发病年龄、性别、位置、大小、边界、形态、囊壁情况、囊壁结节无明显差异(P>0.05),两者在有无临床症状、囊腔数、最大囊直径以及有无钙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囊腺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当有临床症状、囊腔数小于6个、最大囊直径大于2cm、边缘钙化时倾向于黏液性囊腺瘤,当无临床症状、囊腔数大于或等于6个、最大囊直径小于2cm、中心钙化时倾向于浆液性囊腺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上皮性囊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加以总结,以此作为鉴别诊断的依据。结果:胰腺上皮源性囊性肿瘤少见.约占胰腺肿瘤的10%。恶性肿瘤中只有2%~4%为囊性。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其中1例为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3例)。除浆液性囊腺瘤外,其他均属于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囊性肿瘤病变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需综合判断,除分析囊腔的大小、形态、囊壁及分隔等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资料。胰腺囊性肿瘤都具有其特征性的CT和MRI征象,可以对大部分肿瘤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胰腺囊腺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及诊断准确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癌的准确率及有鉴别诊断意义的CT征象。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瘤病例(浆液性囊腺瘤12例、粘液性囊腺瘤14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的CT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CT征象,并做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或粘液性囊腺瘤/癌的判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准确率为75.0%,粘液性囊腺瘤/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8.9%。3例浆液性囊腺瘤误诊为粘液性囊腺瘤,2例粘液性囊腺瘤/癌误诊为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瘤位于胰头颈部者占75.0%,粘液性囊腺瘤/癌位于胰体尾部者占66.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肿瘤钙化灶,尤其是中心钙化与浆液性囊腺瘤有相关性(P〈0.05)。最大囊直径大于2cm与粘液性囊腺瘤/癌有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浆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囊腺瘤/癌的CT表现明显不同。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但对于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与胰腺囊腺瘤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胰腺CT扫描且经过病理证实。其中胰腺导管腺癌12例、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20例。分析肿瘤位置、单(多)囊、最大囊直径、形态、囊内容物、囊壁特征、囊内分隔、胰管扩张、胰腺萎缩等影像学征象。结果:同时满足4项CT征象(包括形态不规则,囊肿多发,有壁结节,囊壁局部增厚)对于鉴别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和囊腺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88%)和特异度(74%)。其他CT表现如囊肿的位置、大小、分隔、胰腺萎缩、淋巴结肿大等对病灶的鉴别诊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项CT征象:形态不规则、囊肿多发、有壁结节、囊壁局部增厚对于鉴别具有囊性特征的胰腺导管腺癌和囊腺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裴长志 《海南医学》2014,(3):355-357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行择期囊肿剔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卵巢囊腺瘤患者33例及卵巢囊腺癌患者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术前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对照研究.结果 33例良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23例、黏液性10例,9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浆液性6例、黏液性3例,均以浆液性居多.CT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浆液性、黏液性卵巢囊腺瘤患者之间,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单房/多房)及投影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良、恶性卵巢囊腺瘤之间,CT值、瘤体直径、瘤体边缘、瘤体形态(实性/囊性、单房/多房、规则/不规则)及投影密度等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特征各具代表性,亦存在一定的重合性,在结合患者临床体征的基础上,对各CT指标进行综合性考察,对卵巢囊腺瘤和囊腺癌的鉴别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超声对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盲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临床上及部分病理证实的胰腺囊实性肿瘤病例的EUS影像,记录肿瘤位置、分房情况、钙化情况、囊壁特征、囊壁乳头及最大囊直径等EUS影像,并做出内镜超声的诊断。结果胰腺囊腺瘤的EUS诊断敏感性为100%,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72.2%,胰腺黏液性囊腺瘤/癌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3.2%,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的EUS诊断准确率为66.7%。胰腺囊实性肿瘤的EUS诊断准确率59.7%。胰管扩张是易患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瘤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胰腺囊实性病变的EUS表现有其特性,结合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及EUS血流检查可提高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为胰腺囊性肿瘤的MSCT资料,其中浆液性囊腺瘤8例、粘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腺癌4例、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4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转移瘤2例。所有患者均行上腹部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8例浆液性囊腺瘤中,6例表现为"微囊型",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病灶边界清楚,由数个直径约1mm~2cm的小囊组成,中心有星状纤维瘢痕;2例表现为"大囊型",病灶由单个薄壁大囊构成,中心无星状瘢痕;6例粘液性囊腺瘤均表现为多房大囊性病变(直径〉2cm),类圆形或形态不规则;4例粘液性囊腺癌表现多房大囊性病变,囊壁厚并见壁结节,局部形成软组织肿块;4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表现为多发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伴胰管节段性扩张;3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表现为肿瘤内大范围囊变、坏死低密度区,囊壁厚薄不均匀,囊内见软组织密度样突起;2例胰腺转移瘤原发病均为肺癌,胰腺病灶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结论胰腺囊性肿瘤较为少见,掌握胰腺囊性肿瘤的不同MSCT征象,有助于我们对其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表现,探讨MSCT对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56例胰腺囊性病变的MSCT表现。结果 (1)假囊肿18例:单房囊性病灶,10例壁薄,无强化;8例壁厚,均匀线样强化。(2)真囊肿2例,单房囊性病灶,无强化。(3)肠源性囊肿1例,单房囊性病变,壁略厚且有强化。(4)8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中央可见星芒状钙化,增强后分隔强化;6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增强后病变无强化。(5)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表现为单房囊性病灶,3例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增强后壁有强化。(6)囊腺癌5例,肿瘤呈多房分隔囊性病灶,其中4例伴肝脏转移,1例伴邻近血管受侵征象。(7)实性假乳头状瘤10例,3例为囊实混合性,4例以实性为主,3例以囊性为主。其中2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门静脉期延时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2例,囊性病变与扩张胰管相通,病灶内可见壁结节。(9)胰腺癌伴囊变4例及胰腺囊性转移瘤1例。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很好显示胰腺囊性肿瘤内部结构及邻近脏器、血管受累改变,对其诊断及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囊性肿瘤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浆液性囊腺瘤4例,病灶较小,囊内有分隔,强化时呈蜂窝状,中心瘢痕为其特征性表现,无壁结节.粘液性囊性肿瘤8例,囊性肿块较大,肿块平均直径超过10 cm,可由较厚的纤维壁分隔成多房囊肿.其中黏液性囊腺肿瘤5例边界清楚,无壁结节;而黏液性囊腺癌3例浸润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边界清晰,有较厚包膜,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构成比例不一,实性部分逐步强化.[结论]CT对胰腺囊性肿瘤具有高度敏感性,不同病变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对术前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卵巢囊腺瘤与囊腺癌的CT影像特点,并与病理对照,旨在提高CT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及囊实性占位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其CT表现和特征,并和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结果20例中囊腺瘤7例,其中浆液性囊腺瘤1例,黏液性囊腺瘤5例,混合性囊腺瘤1例,囊腺瘤表现为薄壁的单房或多房囊性肿物,形态规则,囊液呈均匀的液体密度,无壁结节。交界性囊腺瘤4例,以囊性为主,伴有分隔。囊腺癌7例,其中2例为双侧,共9个病灶,其中浆液性囊腺癌8个,粘液性囊腺癌1个,以囊实性为主,多不规则形,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呈结节状。子宫内膜样腺癌2例(其中有1例并发对侧粘液性囊腺瘤),分型不明的腺癌1例,均以囊实性为主。结论CT能显示卵巢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特征,并能与一些常见的较典型的卵巢囊实性病变相鉴别,可为临床提供手术和治疗方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33个病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MRCP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1例,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潴留性囊肿2例,均与胰管相通,其中1例伴发胰头囊腺癌.假性囊肿2例、坏死性包裹4例,均有胰腺炎病史,2例假性囊肿囊壁均匀,囊内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4例坏死性包裹囊壁厚薄不一,囊内信号不均.浆液性囊腺瘤5例,囊壁及间隔纤细,各囊腔之间信号相同,3例呈蜂窝状.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可见壁结节,3例患者各囊腔间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癌5例,均可见壁结节,各囊腔间信号不一.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呈与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病灶.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3例为囊实性,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MR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卵巢囊腺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卵巢囊腺瘤的MRI表现,提高MRI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28个卵巢囊腺瘤,对其MRI表现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28个卵巢囊腺瘤中,浆液性13个,黏液性15个,其中良性25个,交界性或恶性变3个。良性表现为囊壁光整,囊内分隔薄而规则;交界性或恶性表现为囊壁及囊内分隔厚而不规则,可见囊壁结节。结论多房性囊腺瘤具有较典型的MRI表现,诊断不难;单房性囊腺瘤缺乏特异表现,囊壁强化是与其他囊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征象,MRI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