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比较Amsel法、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与细菌性阴道病(BV)Blue法三种阴道细菌检测方法的特点.方法 采用Amsel法、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BV Blue法检测99例阴道分泌物异常患者的白带标本,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sel法检测BV的阳性率为28.28%( 28/99),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为47.47%(47/99),BV Blue法为16.16%(16/99),三种方法检测BV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等指标均较高.结论 三种检测方法均有其优点及缺点,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应对可疑患者进行跟踪检测和确诊,或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革兰染色Nugent评分法的特异度与敏感度等指标均较高,但BV Blue法操作简便、反应迅速,在BV的检测与诊断中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BV唾液酸酶法快速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BV唾液酸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进行方法学评价,同时分析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情况。方法:取阴道分泌物216份标本,分别用BV唾液酸酶快速诊断法、传统Amsel标准参考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悬液镜检进行检测。结果:BV唾液酸酶检测的阳性率与Amsel标准参考方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灵敏性(93.9%)、特异度(97.4%)、正确指数(0.913)均较高;BV合并滴虫感染的患者明显高于单纯滴虫感染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BV唾液酸酶检测方法与Amsel标准参考方法比较,既准确又简便,值得在妇产科及门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Nugent评分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诊断效能及其一致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金标准对照的临床诊断实验设计,收集临床阴道分泌物的有效标本356例,分别使用Amsel法、Nugent评分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与TCT找线索细胞进行检测.以Amsel法作为BV诊断的"金标准",评价4种检测方法诊断效能并比较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356例标本用Amsel法检出BV阳性121例(34.0%),Nugent评分法、唾液酸酶法、多胺法、TCT找线索细胞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5.4%、36.8%、32.3%和44.7%.TCT找线索细胞检出BV阳性率与Amsel标准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msel法比较,Nugent评分法具有极强的一致性,唾液酸酶法与TCT找线索细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多胺法具有中度一致性.结论 4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均适用于临床BV的诊断,其中Nugent评分法与Amsel标准法具有更高的一致性.TCT找线索细胞不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适用于门诊BV的筛查.  相似文献   

4.
1 657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长沙市阴道炎的患病情况 ,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 (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 结果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中 ,检出 BV5 73例 (34.6 4 %) ,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 4 .76 %及10 .0 8%,BV合并滴虫和 /或霉菌感染比率为 2 .96 %。细菌评分与 BV呈明显的相关 (P<0 .0 0 0 1)。 结论 长沙市区妇女中 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 ,且 BV常伴有滴虫和 /或霉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 BV的检查 ,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5.
樊小燕 《药物与人》2014,(10):351-352
目的:研究产后6周妇女阴道檄环境的变化特征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采取切实措施改善产后妇女生殖道健康状况,降低BV发病率。方法:以200例产后6周妇女为产后组,150例普查妇女(普查组)和150例妊娠妇女(妊娠组)为对照组,取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氏染色,接Nugent评分系统对菌群分类,以安图生物生产的细菌性阴道病检测试剂盒快速检测诊断BY,结果:1,产后组中阴道分娩BV发病率(20.9%)高于割言产分娩者(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方式对产后妇女BV发病率无显著影响,(P〉0.05)2,产后组阴道乳酸菌量显著少于普查组和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产后组BV发病率18%显著高于普查组6%和妊娠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妇女阴道乳酸菌量明显减少,菌群比例失衡明显,产后妇女BV发病率较高。措施:预防性使用乳酸杆茼阴道制剂改善阴道内环境,减少BV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和阴道微生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50例,术前常规进行病史采集并取阴道分泌物,利用Nugent评分评价阴道菌群后,分为菌群正常组(307例,占36.12%)和菌群异常组(543例,占63.88%)。根据菌群异常情况,又将菌群异常组分为5组,分别为乳杆菌减少组(325例)、革兰阳性小杆菌为优势菌组(173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26例)、菌群抑制组(11例)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组(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菌群异常组患者中痛经史者的检出率高于菌群正常组(P<0.05),OR值及95%CI为1.38(1.02~1.88)。菌群异常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出率高于菌群正常组(OR=1.82,95%CI为1.09~3.04,P=0.021)。BV阳性组输卵管扭曲的发生率相对较高(OR=5.02,95%CI为2.11~11.94,P=0.000)。结论:积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保护阴道正常微环境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恢复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对保护患者生育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阴道唾液酸酶研究细菌性阴道病(BV)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泉池细菌性阴道病快速检测试剂对来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922例孕妇进行阴道唾液酸酶的检测诊断BV,阴道唾液酸酶阳性诊断为BV,将BV阳性列为研究组,BV阴性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结果1922例孕妇中BV检出率为22%,研究组的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分别是36.64%、18.2%、12.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孕妇的发生率11.87%、4.2%、3.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阴道唾液酸酶检测在BV中的阳性率高,是引起胎膜早破、早产、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应重视孕期检查时BV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唾液酸酶法校正和区分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形态和特性差异,以提高BV的确诊率。方法 选取细菌性评分≥6分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染色计分,并做唾液酸酶试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染色法≥7分及唾液酸酶法阳性,病原菌镜检以小菌大量增长为主,占86.61%;染色法≥7分而唾液酸酶法阴性,病原菌镜检则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占13.39%。经统计检验,上述两种方法对BV的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性(X^2=2.23,P=0.1356)。病原菌以在高倍镜下呈小菌样大量增长及混合弯曲菌时,唾液酸酶法阳性率达100%;病原菌镜检以小杆菌大量增长为主时,其唾液酸酶活性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唾液酸酶法有助于染色计分法区分阴道菌群临界过渡态和BV态,可用以校正涂片染色法的评分,提高计分的准确性、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的临床价值,并进行阴道加德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别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阴道分泌物查线索细胞,分离培养法,胺试验3种检测方法对208例下生殖道感染患者行细菌性阴道病加德纳菌检测,并进行阴道加特纳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BV、非细菌性阴道病(NBV)患者均经线索细胞检查,BV试验和GV培养,BV患者组三种方法检测到的GV均高于NBV组(P0.05);加特纳菌对万古霉素、菌必治、痢特灵敏感性较高。结论阴道分泌物直接涂片找加特纳菌和线索细胞、细菌分离培养、BV快速诊断等方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加特纳菌检测中较PCR、免疫荧光法等简便易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对复发性和久治不愈的BV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技术在阴道合并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2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酶和白细胞酯酶三项联合测定,同时用生理盐水湿片显微镜镜检。结果:应用BV三项联合技术结合湿片镜检测定352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BV阳性61例,阳性率17.3%。在61例BV患者中合并霉菌性阴道炎14例,占BV患者23.0%,合并感染滴虫性阴道炎4例,占BV患者6.6%。结论:三项联合检测操作简单、快速、准确,从功能上反映了阴道正常菌和致病菌的指标,可作为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项目,通过对阴道微生态的评价,可对阴道合并感染进行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测定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患者阴道冲洗液中IFN-γ和IgE的浓度,探讨RVVC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环境的改变情况。方法 ELISA法检测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uncomplicated VVC)组和RVVC组患者阴道冲洗液中IFN-γ和IgE的浓度,以健康体检妇女为对照组。结果 RVVC组和单纯性VVC组患者阴道冲洗液中IFN-γ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VVC组较单纯性VVC组低(p<0.01)。RVVC组和单纯性VVC组患者阴道冲洗液中IgE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VVC组和单纯性VV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VVC的发病可能与阴道局部免疫环境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张玉蓉  朱秀琼 《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53-2154
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湿片镜检对妇女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取来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医院就诊的阴道炎,阴部瘙痒,做人工流产手术前,引产前,取环、放环,白带增多、变黄等5696妇女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结果霉菌的检出率(24.5%)高于滴虫(4.2%),经u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38,P<0.01);不同季节比较,滴虫与霉菌的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是诊断妇女生殖道感染的最简单、省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阴道微生态检测手段对人工流产术前妇女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并了解阴道炎分泌物菌群分布。方法:选取2012年3月1日~5月3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计划生育门诊欲行人工流产妇女中患阴道炎患者,进行阴道分泌物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407例患者以细菌性阴道病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主,应用阴道微生态检测进行Nugent评分(≥7分)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123例(30.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2例(22.6%),此外还有164例(40.3%)患者没有特异病原体的感染,仅表现为菌群失调或清洁度异常。407例患者中菌群正常占26.5%,菌群密集度++~+++占70.8%,菌群多样性++~+++占65%,pH>4.5占31.7%。患阴道炎妇女中普遍存在异常菌群,主要包括:革兰阳性小杆菌(29.5%)、革兰阴性小杆菌(18.2%)、革兰阳性球菌(12.5%)、革兰阴性球菌(11.8%)。结论:阴道微生态评价体系是对人工流产术前女性阴道炎进行确切临床诊断的一个重要检测手段,能明确指导临床诊断阴道感染,并可能为围手术期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柳州市健康体检的女性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测结果,为女性阴道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体检女性1 097例,取阴道分泌物分别进行盐水湿片直接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观察菌群及病原微生物,综合进行全面微生态评价。结果 1 097例女性阴道微生态失调者586例,占比53.42%,其中BV的发生率最高,占12.49%,其次为VVC占7.75%,阴道微生态失调率、BV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上升,VVC的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微生态失调、BV、VVC的感染率在不同季节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微生态检测有助于阴道感染性疾病的检出,关注并纠正未明确感染的阴道微生态失衡,对预防阴道感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路光升  林婉君  于宁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90-1791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腹膜阴道延长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在行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腹膜阴道延长术,同期单纯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两组阴道长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阴道延长组对性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同时行腹膜阴道延长术,能有效延长阴道长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患者阴道微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价,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2~37周的PPROM孕妇100例,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孕妇70例为对照组,采集阴道分泌物,对阴道菌群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PPROM孕妇阴道分泌物过氧化氢(H2O2)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患病率,无症状及体征的微生态失调状态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ROM孕妇与正常孕妇阴道菌群微生态不同,推测菌群失调可能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