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瑾 《江西医药》2021,56(9):1425-1427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误诊的措施.方法 对近8年来病初在我院及外院误诊的江西财经大学教职工及家属类风湿关节炎(RA) 22例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中误诊为骨关节炎(OA) 12例,风湿性关节炎5例,痛风性关节炎4例,化脓性关节炎1例.结论 临床工作中,非风湿免疫科医生要提高对RA的认识,熟悉掌握RA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辅助检查,分析病情要全面,打破专科思维,从而早期正确识别疾病,防止误诊漏诊发生.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类风湿关节炎 (15 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6 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 )的患者以及 17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 APF的检测。结果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 APF阳性率 7.5 % ,比健康对照者增高 (1.1% ,P<0 .0 5 ) ,与寻常型银屑病 (3.1% )和非炎症性风湿病 (3.3% )患者阳性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 4 .0 % ,P<0 .0 0 1)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3.4 % ,P<0 .0 0 1) ,3例 APF阳性的银屑病关节炎均为多关节炎累及 ,其类风湿因子阳性。结论  APF检测有助于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和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我院收治强直性脊柱炎(As)15例,在院外均误诊,现将误诊原因作简要分析。 临床资料强直性脊柱炎15例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14-36岁,平均21.2岁。x线表现:骶髂关节模糊、密度减低,关节腔变狭,椎间隙变窄,个别出现椎间盘钙化,椎旁韧带钙化,呈竹节状脊柱。HLA-B27阳性14例,类风湿因子全部阴性,抗核抗体阴性,血沉增高9例,lgG增高7例,c-反应蛋白阳性10例,抗链溶索“O”均阴性,心电图均正常,2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误诊情况分析 本组15例中,误诊时间4个月-5年,误诊病种7种,个别病例误诊2-3种疾病,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7例,风湿性肌炎1例,腰肌劳损1例,类风湿脊椎炎2例,腰部周围肌炎2例,左髂关节炎1例,腰椎结核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 4(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 2017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期间就诊于西安市红会医院的 13例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及 14例确诊为骨关节炎病人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 27例病人的关节滑膜组织中 OLFM4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OLFM4在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 10例,阴性 3例)相对高于骨关节炎病人(阳性 1例,阴性 13例)(P<0.05),且结合病人临床特点可知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标本中 OLFM4表达与病人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P<0.05)。结论 OLFM4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滑膜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类风湿因子表达相关,提示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进行 OLFM4的检测或许有助于成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种新的诊断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误诊漏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误诊漏诊的患儿中误诊为支气管肺炎8例,咽结合膜热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4例,败血症3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积液1例.主要因疾病表现不典型或被其他疾病掩盖而误诊漏诊.结论 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主要疾病是发热性疾病,对那些不能用单一疾病作出合理解释的发热性疾病,应尽早作心脏B超及相应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我院在2009年5月到2011年10月住院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体检资料和各项相关指标,并与非老年组进行对比,观察二组直接的差别.结果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发病存在多部位性,老年组在类风湿因子、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几项指标与非老年组存在显著的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血沉升高,类风湿因子降低,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均降低.  相似文献   

7.
葛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5):124-125
目的 探讨龙藤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用药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本院自拟龙藤方的诊治用药效果,指导实践.结果 4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自拟龙藤方结合辨证论治、中药熏蒸12周后,治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病情复杂,在龙藤方基础上结合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并辅以中药熏蒸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奥沙普秦肠溶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Ⅲ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奥沙普秦肠溶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多中心开放性临床试验812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男性313例,女性499例,年龄46a±s 17a), 每日口服奥沙普秦肠溶片2片(400mg), 4wk为一个疗程,连用2 ~4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7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 主要出现在胃肠道,程度轻微.结论:奥沙普秦肠溶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为长效的抗炎、镇痛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血清及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水平。方法应用ELISA方法对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血清及体外分离单个核细胞刺激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检测后发现,无论是血清还是上清液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IFN-γ的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明显降低(P<0.01);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4的含量比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较低,IL-4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0.
李智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12-1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稳定期的康复护理方法,以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的致畸、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0年5月~1998年5月收治的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平均随访1~2年,其中有6例能正常工作,21例能参加轻微工作,有2例患者因不能坚持服药生活不能自理,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对稳定期的出院患者仍进行全方位的康复护理及指导,大大降低了关节功能障碍,减少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药实践》2021,(2):113-115
目的:探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7例设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7例设为B组,两组均开展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总结分析两组临床检验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类风湿因子(RF)、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阳性检出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IgG水平明显高于A组,补体C3与补体C4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诊断,可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丁月红 《海峡药学》2016,(8):140-141
目的 观察类风湿关节炎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甲氨蝶呤注射剂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8月接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46例,大剂量组患者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注射剂治疗,小剂量组接受小剂量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治疗之后,大剂量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时,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注射剂皮下注射治疗时,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比较三组受检者血清抗-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单独检测类风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CCP抗体的特异性显著高于类风湿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血清学指标。血清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检测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与病情预测。  相似文献   

14.
汪辉 《江西医药》2022,57(3):304-306
目的 探讨HLA-DR4、自身抗体ACⅡ和抗Sa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患者HLA-DR4、自身抗体ACⅡ和抗Sa抗体阳性率、3项指标联合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效果。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R4、自身抗体ACⅡ和抗S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健康对照(P<0.05)。3项指标中,自身抗体ACⅡ具有最高的灵敏度、特异性。联合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AUC为0.912(P<0.05)。结论 HLA-DR4、自身抗体ACⅡ和抗Sa抗体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辅助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5.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水平,探讨sICAM-1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sICAM-1的水平.用全自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用魏氏法测定血细胞沉降率(ESR).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s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sICAM-1水平与RP呈正相关(r=0.252).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sICAH-1水平显著升高,sICAM-1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过程,且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越重sICAH-1的水平越高,sICAM-1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常见的风湿性疾病之一。虽然1966年已制定了明确的诊断标准 ,但是目前误诊率仍比较高 ,特别是在地市级以下医院尤为严重。现将我们近几年来搜集的 2 6例 AS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中男 14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3 0岁 15例 ,3 1~40岁 8例 ,41~ 47岁 3例 ,平均年龄 3 1岁。病程 3个月~3 5 a。误诊时间 :最短者 3个月 ,最长者 3 5 a,平均 6a。误诊疾病 :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13例 ,类风湿关节炎 (RA ) 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 4例 ,骶髂关节炎 2例 ,腰肌劳损 1例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1例 ,骨关节炎 (OA)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治疗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05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特点。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中并发肺间质纤维化21例;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ESR增高32例、CRP增高17例、RF强阳性18例、血小板增高15例,出现低氧血症18例。21例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患者,其中限制性通气障碍10例,占47.6%;阻塞性通气障碍9例,占42.3%;混合性通气障碍2例,占10.1%。胸部HRCT都出现蜂窝状阴影和磨砂玻璃状影。结论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与类风湿关节炎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应尽早做肺HRCT及肺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药实践》2013,(11):851-853
目的:探讨生物制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5月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益赛普规范化治疗,并提供相关护理。结果:规范生物制剂临床应用的护理流程及生物制剂治疗中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达到全程治疗的目的。结论:随着益赛普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广泛使用,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专科护理/培养风湿病专科护士是风湿病护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吕艳霞  杨彩根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34-313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在我国并不少见,据统计其患病率甚至高于类风湿关节炎,在自身免疫性风湿病中位居榜首[1].但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首诊症状各异,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早期极易误诊.现将我院自2000年9月~2009年9月收治的有误诊史的38例PSS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基层医院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0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29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血清中IL-20水平.分析IL-20珈水平与RA发病和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血沉的相关性.结果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中,IL-2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IL-20水平与其RF、CRP、血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L-20可能参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提示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