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病率很高,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期频发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未经治疗的1/3发展成脑梗死,4%~8%完全性卒中发生于TIA之后。如形成脑梗死,则致残率较高,亦可致死,因此我们主张联合用药,以防止脑梗死形成。在急性脑梗死的形成因素中,  相似文献   

2.
李玉芳 《医学信息》2009,22(10):2170-217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6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9例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为29.7%.发作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的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增高的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增高。结论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的评价,积极有效地治疗TIA,减少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尿酸(UA)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80例,根据TIA最终是否进展为脑梗死分为A组(TIA未进展为脑梗死者)和B组(TIA在24~48 h经头颅CT或MRA检查证实有脑梗死发生者),每组40例。另选取同期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均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尿酸水平并进行分析,其中A、B两组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均高于A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检出硬斑块15例,软斑块10例;B组检出硬斑块10例,软斑块25例;B组颈动脉软斑块检出率为62.50%,高于A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和血尿酸水平升高及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可能是TIA患者的危险因素,也是TIA患者早期展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血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升高及颈动脉斑块可作为TIA患者的病情评估依据,并对TIA患者是否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故可进行早期干预,进而预防TIA患者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  相似文献   

4.
部分TIA患者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治疗效果差,容易发生脑梗死,称为重症TIA,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近2年我们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重症TIA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TIA住院患者共173例.TIA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标准.重症TIA诊断标准为(1)TIA每周发作≥3次或/和(2)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0min.男116例,女57例.发病年龄47~71岁,平均61.8±10.7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DL-C、Fg、hs-CRP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7d内是否出现脑梗死情况,将患者分为继发脑梗死组(48例)和未继发脑梗死组(72例).同时随机选择同期体检正常者42例为对照组.根据ABCD2评分将继发脑梗死组患者分为低危8例(0~3分)、中危15例(4~5分)、高危25例(6~7分).分析各组患者LDL-C、Fg、hs-CRP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TIA后早期脑梗死风险的预测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继发脑梗死组LDL-C、Fg、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继发脑梗死中危组和高危组LDL-C、Fg、hs-CRP水平明显升高(P均<0.05).继发脑梗死组患者LDL-C、Fg、hs-CRP水平随危险程度加重而升高,低危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Fg、hs-CRP是TIA发展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后继发性脑梗死患者LDL-C、Fg、hs-CRP水平升高,且升高水平与患者危险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TIA患者早期继发脑梗死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和CD147(sCD147)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早期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220例TIA患者,作为TIA组,观察全部TIA患者发病后第3个月内是否发生脑梗死,其中未发生脑梗死作为阴性组(n=179),发生脑梗死作为阳性组(n=41),根据ABCD3评分结果将全部TIA患者分为低危组(n=79)、中危组(n=103)和高危组(n=38),另选取于我院的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入选对象血清sCD40L、sCD147水平,并分析sCD40L、sCD147与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TIA组血清sCD40L、sCD1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危组、高危组血清sCD40L、sCD147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血清sCD40L、sCD147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P<0.05);阳性组血清sCD40L、sCD147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低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5.06%(4/79),中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20.39%(21/103),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42.11%(16/38),sCD40L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r=0.575,P<0.001),sCD147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率同样呈正相关(r=0.488,P<0.001),且危险等级越高,sCD40L、sCD147与脑梗死发生率的相关性越强.结论 血清sCD40L、sCD147水平在TIA患者体内异常上升,且TIA危险等级越高,血清sCD40L、sCD147水平相应越高,较低水平的sCD40L、sCD147可能预示TIA患者良好的早期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脑梗死多发生于脑深穿动脉供血区,而皮质动脉供血区较少,脑梗死不到12h,CT难查出,伤后24h内亦多无阳性表现。我院自1997年5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小儿外伤性基底节脑梗死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门急诊工作中,常常遇到低血糖症病人的临床表现与体征酷似急性脑梗死或颈内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如问诊不详,忽略糖尿病,不做血糖化验,极易造成误诊误治。作者将2000年10月至2007年10月经治的20例低血糖症的临床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出现年轻化。频繁发作的TIA更是神经内科的急症,迅速终止TIA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原则。东菱克栓酶((DF-521))为一种单一成分的酶制剂,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迅速控制TIA发作,疗效确切。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DF-521治疗TIA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经颅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对3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进行检查。结果:38例TIA患者进行常规TCD检查,其中脑动脉硬化26例,占68%,其中血管狭窄14例,占37%,血流速度减慢12例,占32%,血管痉挛8例,占21%,正常4例,占11%,总异常率89%。结论:TCD检测对于诊断TIA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