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2例TBI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3 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20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并评价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以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N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TBI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患者NDS评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而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醒脑活动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丹参注射液静滴:观察组除采用上述治疗方法外,加服醒脑活血汤,20d为1疗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S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SS、ADL评分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醒脑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活血醒脑汤对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兼痰热瘀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西医常规+活血醒脑汤治疗。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SS-QOL评分、血脂和血流流变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浆粘度、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80.00%(P0.05)。结论:活血醒脑汤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血流流变学指标,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西药常规治疗及口服拜阿司匹林片(10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1次/d,两组治疗均持续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证候积分,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凌敬 《世界中医药》2013,8(3):303-305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口服,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后比较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变,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潘光强  易兴阳 《河北中医》2002,24(10):787-788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5 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组 79例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照组 73例 ,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同时观察 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1 .0 1 % ) ,明显优于对照组 (49.32 % ,P <0 .0 0 5 ) ;2组治疗后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 <0 .0 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陈苡靖 《河北中医》2005,27(6):457-45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参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丹参川芎嗪加常规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给予高压氧治疗1次,每次60 min,20次为1个疗程;同时对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2.2%,总有效率为91.6%,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脑梗死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69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黏附率、血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龙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用通窍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郑挺  王俊青 《新中医》2017,49(1):30-33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脑神经营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脑电图异常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联合脑神经营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消除脑电图异常、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补阳还五汤应用于治疗颅脑创伤(TBI)后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疗效,寻求一种最佳的TBI后脑梗死的治疗方案。方法:30例TBI后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采用高压氧(220k Pa)联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只应用高压氧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D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无明显变化(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ND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TBI后脑梗死较单独应用高压氧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状态,有利于脑梗死的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1∶1随机对照原则,将70例属瘀阻脑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治疗,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比、纤维蛋白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及ADL评分均有改善(P0.05),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血浆内皮素(ET)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发挥抗血栓、保护缺血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13例住院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针刺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法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以评定血液循环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E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情况,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NIESS评分、BI评分、日常生活能力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针刺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醒脑开窍、疏通经络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通窍活血汤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通窍活血汤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除血小板吸附率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辅以通窍活血汤对于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更好,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剂量均为20 mL加人生理盐水250 mL,gtt,1次/d,连续2周.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效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或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确切,毒副作用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2组患者相同的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与此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通窍活血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优(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和出院时的肾镜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比粘度、血小板吸附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较于单纯西药治疗,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风险。  相似文献   

20.
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7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克林澳和银杏叶注射液,对照组单独给予克林澳治疗,两组其他治疗相同,以治疗第14天时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1个月时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标准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14 d前后红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及各项血脂指标改变.结果:治疗组C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差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等各项指标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林澳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