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胆道结石,尤其是胆固醇结石的病因已较明了。一般认为,是由于胆汁内胆固醇的过饱和,胆汁酸和卵磷脂的相对减少,破坏了胆汁内脂质的微胶粒的稳定状态,以致胆固醇发生沉淀逐渐形成结石。溶石疗法就是人们根据胆结石的形成机理给患者使用某些药物使结石溶解,达到治愈的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鹅脱氧胆酸等一系列药物治疗胆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鹅脱氧胆酸:1.作用机理:鹅脱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简称CDCA)能增大胆汁库,提高胆汁中胆汁酸浓度,抑制在肝脏内合成胆固醇的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  相似文献   

2.
正一旦罹患胆结石,许多朋友要么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要么到处求医,从这个医院跑到那个医院,从内科看到外科,从西医看到中医,结果往往是意见不一,莫衷一是。今天,我们就好好聊一聊胆结石的药物治疗。胆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其中胆固醇结石约占75%。当前公认的对胆结石具有溶石作用的药物为熊去氧胆酸类药物,如优思弗和滔罗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发病特点情况及对其采取熊去氧胆酸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获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60例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熊去氧胆酸组对本次就诊者采取熊去氧胆酸治疗,联合治疗组对本次就诊者则在熊去氧胆酸西医治疗同时配合中医六味安消胶囊治疗。比较熊去氧胆酸组、联合治疗组疗效;呕吐消失时间、反酸苦水消失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病情积分和生活积分情况;药物安全性。结果:联合治疗组疗效、呕吐消失时间、反酸苦水消失时间、腹胀腹痛消失时间、胆汁反流性胃炎病病情积分和生活积分情况相比较熊去氧胆酸组更好,P0.05。联合治疗组药物安全性和熊去氧胆酸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采取熊去氧胆酸联合六味安消胶囊治疗获得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排石方对成石性胆汁分泌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胆固醇膳食组、中药组、熊去氧胆酸对照组。动态观察各组胆汁成分变化。结果正常组胆汁成分无明显变化。高胆固醇膳食(饲料中含1.2%胆固醇,喂饲14d)诱发家兔胆固醇结石,胆汁成分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致成石性胆汁的形成。中药排石方能够明显减少家兔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胆汁中总胆汁酸和磷脂含量,从而抑制胆固醇结石的生成。结论中药排石方能够改变胆汁成分,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钱积娣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2936-2937
目的 对比分析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1月期间被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配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共有患者42例,对照组仅服用熊去氧胆酸,共有患者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反应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效果有明显差异,有效治疗率分别为85.7%和76.9%.结论 异甘草酸镁结合熊去氧胆酸胶囊的治疗方法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疾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8例,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熊去氧胆酸胶囊,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的同时,给予活血化瘀的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在治疗结束后复查ALP、GGT、TBIL的含量水平,在治疗前后体征进行记录并换算成积分。结果: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ALP、GGT、TBIL的含量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观察组低于治疗组P0.05;在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体征均有所缓解,对照组临床体征评价积分差与观察组患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应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活血化瘀方剂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和中医体征积分,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为  周军  石江涛 《现代保健》2011,(1):149-150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胆汁反流件胃炎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应用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所有78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经治疗后,显效67例,占85.9%,有效7例,占9.0%,无效4例,占5.1%,总有效率为94.9%。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莫沙必利、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不吃早餐的话,会很容易得胆结石。在讲胆囊结石如何形成之前,先介绍一下与胆结石密切相关的胆汁。胆汁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胆汁是一种消化液,由于进食的脂类不溶于水,需要靠胆汁帮助溶解消化。胆汁由肝脏持续分泌产生,含水、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等多种成分,有脂溶性的也有水溶性的,正常情况下胆汁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帮助均匀溶解于胆汁中,但胆汁比例失调时,胆汁在胆囊浓缩,成分过饱和,就像海水过饱和析出盐粒一样,胆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胆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得不引起我们注意。形成胆结石的病因有多种,比如,不吃早餐和空腹时间过长的人容易患胆结石。因为长时间空腹会使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含量降低,而胆固醇含量却不变,形成高胆固醇的胆汁,胆固醇处于饱和状态,从而在胆囊中沉积而惭惭演变为结石。  相似文献   

10.
胆囊结石初期可能不会有剧烈的症状,但是如果长时间不闻不问的话会产生严重后果。但是,很多患者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治疗不积极,最终导致病情加重。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盐过少,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  相似文献   

11.
慕淑珍 《医药与保健》2006,14(11):16-17
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疆结石胆结石由不易溶解的胆汁成分组成,如胆固醇、胆色素、钙等。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代谢产物。胆囊的主要功能是浓缩和排泄胆汁。正常胆囊里的胆汁,胆固醇与胆盐的比例在1∶20~1∶30,这时胆盐与卵磷脂组成稳定的胶态离子,能溶解胆固醇,使胆固醇不致沉淀析出。若某种原因使胆盐及卵磷脂减少,或胆固醇含量增加,使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给予啮齿动物β-甘油磷酸盐可显著地增加肝脏和胆汁的磷脂而不影响胆汁中胆酸和胆固醇的含量。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由β-甘油磷酸盐使磷脂增高,进而使胆固醇性结石溶解,因而推论其临床的意义重大。但未见β-甘油磷酸盐的长期毒性研究报导,为此作者探讨了β-甘油磷酸盐的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作者选用体重为220~225克的雄性Wistar大鼠进行了实验,分为二组,每组动物9只。分别喂饲普通的基础大鼠饲料和含有2.5%β-甘油磷酸盐的同一饲料共33周。从计算饲料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胆道微结石性胆管炎内镜治疗效果与熊去氧胆酸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7月确诊的41例胆道微结石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治疗,根据内镜治疗后是否服用熊去氧胆酸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内镜治疗组(20例)和内镜治疗+熊去氧胆酸组(21例).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胆管炎复发率.结果 41例患者经内镜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2个月,单纯内镜治疗组中,4例胆管炎复发,1例发生胰腺炎;内镜治疗+熊去氧胆酸组中无胆管炎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内镜治疗胆道微结石性胆管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服用熊去氧胆酸可预防胆管炎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对72例胆汁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经食管镜检查证实的胆汁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服用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熊去氧胆酸(250mg,每日1次,睡前服用);B组服用雷贝拉唑(10mg,每日1次),莫沙必利(5mg,每日3次,饭前30rain服用);C组同时服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观察治疗后烧心、返酸、胸骨后疼痛等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有效率分别为84.37%、81.25%和96.87%。C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内胆汁返流消失率分别为75.00%、71.87%、和90.62%,C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可减少食管内胆汁返流,能有效缓解胆汁返流性食管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一、内分泌改变: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不但能促进女性生理特征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也能直接影响肝脏酶的作用,使肝细胞分泌胆汁成分改变,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雌激素还能减弱或干扰胆囊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汁淤积,促使胆结石形成。 二、多次妊娠:多次妊娠、多胎生育的妇女发病较多。妊娠期间血液中胆固醇上升,胆汁中胆固醇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照观察单用糖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在自身免疫性肝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有效降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对胆汁酸代谢和胆固醇胆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血清胆汁酸测定作为一项敏感的指标已开始用于肝病的诊断,而鹅脱氧胆酸溶石疗法亦用于临床治疗,本文仅就有关代谢和发病机理作简要介绍。一、胆汁酸的合成及其调节胆固醇是合成胆酸和鹅脱氧胆酸的唯一前体。在肝内胆固醇首先在7α羟化酶作用下,形成7α羟胆固醇,进一步侧链氧化形成胆酸和鹅脱氧胆酸,然后每种胆汁酸再分别与甘氨酸和牛磺酸结合,形成毒性较低的结合胆汁酸(图1)。人类的甘氨胆汁酸和牛磺胆汁酸的比例约为2~3:1,结合胆汁酸从肝细胞微粒体内经胞浆运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入肠道。游  相似文献   

18.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合适的治疗方法与胆囊结石的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盲目选择治疗方法,将影响胆囊结石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本文着重谈谈各种治疗方法,具体分析如下。1溶石疗法1·1经口胆结石溶解疗法(即口服溶石)优点是:副作用小、非侵入性。缺点是:完全溶石率低、复发率高,疗程长,费用高。目前用于临床上的溶石药物主要有:鹅脱氧胆酸(CDCA)、熊脱氧胆酸(UDCA)。已证明CDCA和UDCA在剂量分别为15 mg·kg-1·d-1和8~13 mg·kg-1·d-1口服时能溶解胆固醇结石,但对钙…  相似文献   

19.
胆石症以中老年女性居多,高出男性2—4倍,这是由于—— 内分泌改变 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直接影响肝内酶的代谢,使胆法的成分改变—胆酸含量减少,胆固醇含量增加。雌性激素还能干扰胆囊收缩功能,使胆汁排出受阻,造成胆法瘀积,促使胆结石形成, 多次妊娠 多次妊娠多胎生育的妇女发病较多。因为妊娠期间血液中胆固醇上升,胆汁中胆固醇亦随之增多,使胆固醇与胆汁、卵磷脂的比例改变,形成一种不平衡状态,胆固醇易沉积引发结石。 缺乏锻炼 中老年妇女家务缠身,又喜静少动,从而使胆囊收缩能力下降,排空时间延迟,导致胆汁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及活性维生素D治疗女性绝经后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绝经后脂肪肝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熊去氧胆酸+活性维生素D (骨化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熊去氧胆酸+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肝脏B超积分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LT、AST、γ-G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LDL-C、T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hs-CRP水平、肝脏B超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熊去氧胆酸、活性维生素D治疗女性绝经后脂肪肝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