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05例自发性脑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并经CT证实为脑出血的105例死亡患者。结果 意识障碍82例(78%),出血量〉50ml者63例(60%),破入脑室系统49例(46%),高血压68例(64%),肺部感染56例(53%),高血糖78例(74%),上消化道出血50例(47%),多脏器功能衰竭21例(20%)。结论 脑出血死亡在早期多数为神经系统原发损害而致,在后期则内科并发症为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2.
复发性脑出血的CT检查与病情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发病机理。方法:对我院经CT证实的1450例脑出血病人中的38例复发性脑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8例复发性脑出血病例中,2例为3次脑出血,有高血压史27例(71.05%);1年内出血复发率最高(36.84%),复发时间最短1个月,最长1年;再出血发生于对侧63.24%;基底节出血发生率最高,预后差。结论:复发性脑出血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是防止复发性脑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79年6月~1995年6月间,对127例60岁以上的高血压脑出血患施行手术治疗,术后38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占29.9%,其中死亡15例,死亡率为39.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7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理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7年10月收治的174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16例,死亡58例。结论提高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率的关键在于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及积极治疗脑出血,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 h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了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16例(10.4%),Ⅱ级36例(23.4%),Ⅲ级 38例(24.7%),Ⅳ级22倒(14.3%),Ⅴ级4例(2.6%),死亡38例(24.7%).结论 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经CT定位实施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8例。术后早期死亡17例,再出血13例(均发生在术后24h以内)。术后6个月随访106例,恢复良好45例。立体定向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改善患者愈后,术前证实有出血倾向者慎行该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微创治疗(治疗组),并与同期32例保守治疗的同类患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血肿清除时间提前3~4周,再出血发生率低(6.25%),病死率低(6.25%),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提高(ADL1~3,71.8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徽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的活动性出血──附31例CT连续观察王爱平,李晓琳我们收集了1994年1~6月间31例发病在19小时以内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48~59岁12例,60~82岁19例。均有高血压史,18例有高血压家族史,17例在动态下发生脑出血。就诊...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小脑出血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对老年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 分析32例老年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出血部位、病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老年小脑出血患者以恶心呕吐、眩晕和头痛起病多见,分别为32例(100.0%)、26例(81.2%)和18例(56.2%),年龄≥70岁的患者、出血量≥25m1、伴有脑疝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死亡率高。结论 老年小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为多种多样,确诊应行头颅CT或MRI,早期血肿清除术是减少致残率及病死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是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预后与年龄大小、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29例(43.28%)和肿瘤18例(26.87%)最常见,急性胃粘膜病变12例(17.91%)也占有重要地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34例(50.75%)和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51例(76.12%)多见,易于漏诊、误诊而影响其预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的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前(73.13%),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心律失常47例(70.15%);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25例(37.31%);急性脑血管意外19例(28.36%);多脏器功能衰竭11例(16、42%);死亡15例(22.39%)。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不典型,无痛性心肌梗死和无Q波急性心肌梗死多见,易于漏诊、误诊。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过程中,应警惕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积极加强病因、支持治疗,防治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雷尼替丁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25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雷尼替丁预防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预防组加用雷尼替丁 0.15静滴,2次/天×14天,尔后再同剂量口服7天。结果 预防组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8%和14.5%(P<0.01),脑出血死亡率分别为7.2%和15.3%(P<0.05)。结论 雷尼替丁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43):76-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8例(20.86%)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单纯基底节脑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脑叶、脑干出血者,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出血量≤30ml者;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者(P〈0.05、0.01)。结论出血破入脑室或位于丘脑、脑干及出血量〉30ml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魏春兰 《内科》2009,4(5):801-803
目的总结分析132例脑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展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CT确诊住院治疗的132例脑出血病例.数据处理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转归分死亡、未愈(10d内自动住院)和好转,3周以上出院者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结果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出血100例(75.76%),发病年龄在50—79岁之间114例(86.36%),农民92例(69.70%);好转及存活97例(73.48%),死亡和自动出院35例(26.52%);中重度以上残疾47倒(35.61%);126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6例在保守治疗的同时行锥颅微刨血肿引流。结论高血压为脑出血发病的主要原因。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民高血压脑出血发病率明显增高。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内科治疗配合手术治疗可挽救生命,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洛赛克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将入院时GCS评分为4~8分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男42例,女14例,年龄48~32岁。对照组53例,男40例,女13例,年龄50~82岁。全部病例均根据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及CT检查诊断为高血压脑出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及上消化道出血史者排除在外。两组病人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年龄、性别均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 研究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87例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在CT引导下,依据壳核血肿的形态、大小及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宜的穿刺点、方向,行CT平面导向下的微创液化引流术,清除血肿。结果 187例患者出院161例,死亡26例,病死率为13.9%;对125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7年,以13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患者神经功能,ADL1 52例(41.6%),ADL2 36例(28.8%),ADL3 20例(16.0%),ADL4 11例(8.8%),ADL5 6例(4.8%)。结论 应用微创液化引流术治疗壳核出血,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血肿,避免或减轻并发症,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的发生率,并评价10年来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药物应用的趋势以及药物预防措施的效果。方法:总结我院10年来593例次肝硬化和(或)肝癌单纯EVL治疗的资料,统计接受EVL治疗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的发生率,分析预防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药物应用的趋势以及药物预防措施的效果。结果: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病率为4.7%(28/593),出血后死亡率为64.3%(18/28)。质子泵抑制剂、生长抑素、胃黏膜保护剂和凝血酶的使用,并不能使早期再出血率及出血后死亡率下降。结论:目前的药物预防并未带来EVL后早期再出血及出血后死亡率的下降,出血后是否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影响出血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快速多环食管静脉结扎术并早期再发大出血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目的总结食管静脉曲张多环快速结扎的疗效及早期再发出血的原因。方法63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进行了择期内镜下结扎治疗。本组全部采用Wilson-Cook或Mi-crovasive多环结扎器,结扎次数每例为1~4次,平均1.9次,每次结扎橡皮圈4~12个,每例共扎5~21个圈,平均10.2个圈。结果食管静脉曲张消失和基本消失41例,占65%,并发早期再发大出血8例,占12.6%,分别发生于术中、术后15小时、36小时、3至9天。出血死亡3例,肝衰死亡1例。结论多环快速静脉结扎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早期再发出血值得重视,并对早期再出血的可能原因及预防措施提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部位与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2 6 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CT及生命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血部位以壳核最多占全部病例 5 5 % (12 5 5 )。脑干出血及多灶性脑出血病情更为严重且脑疝发生率高 ,病死率高。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可发生于脑内各部位 ,以脑干出血及多灶性脑出血的生命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19.
在自发性出血性脑卒中中,脑干出血的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文献报道病死率高达70%~80%。我们1997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脑干出血的病例42例,占同期脑出血的6.22%,现结合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特点,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颅脑CT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术后未出血组和再出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影响术后再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经手术治疗后再出血41例,再出血率为18.81%。再出血率在性别、年龄、患高血压年限、是否有糖尿病、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术前原发出血部位、术前是否脑疝、是否彻底清除血肿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血肿量、凝血功能、发病距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过高(收缩压200 mm Hg;舒张压120 mm Hg)、发病后超早期手术(6 h)、凝血功能障碍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入院时舒张压和收缩压过高、发病后超早期手术、凝血功能障碍是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