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甲型副伤寒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以下称甲副)引起,是宁波市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流行病学调查,该市的甲型副伤寒以食源性为主,疾病的诱发因素主要与生吃、半生吃贝类海产品有关。对该类海产品的甲副检测,大多数实验室均采用国标方法,但尚无从食品特别是海产品检出甲副的报道。为查明食源性甲型副伤寒病原,提高食品中甲副的检出率,我们应用3种方法同步检测生吃、半生吃贝壳类海产品中甲副,并对增菌方法进行改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从沙门菌属病发现以来,氨苄西林、氯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四环素是治疗该病的传统药物;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上述药物均有抗药者,即多药耐药性(MDR)沙门菌属首先发现于亚洲,此后,喹诺酮类药物成为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但随其在临床及畜牧业中的广泛持续应用,耐药性随之产生.  相似文献   

3.
17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药物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阳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及其变迁,为临床用药、应急药品储备及预防服药等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改良K—B法,对贵阳市2000—2007年部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贵阳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多种抗菌素耐药,合计耐药率93.2%,其中,萘啶酸耐药率最高89.0%,其次是头孢噻吩7.5%,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7%、2.1%和1.4%。头孢噻吩的耐药率呈上升的趋势。双耐药、三重耐药及四重耐药菌株主要采集于甲型副伤寒高流行县区。结论贵阳市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性,可能是其流行原因之一;耐药性日趋严重,提示药敏监测对该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控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肠热症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发展中国家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甲型副伤寒在我国南方某些地区又有暴发流行,并呈持续蔓延与流行倾向,云南某地区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6.
2004年2月7日以来,我县望里镇雅儒村、护法寺村连续出现发热病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确定是一起由水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2008年3月4日从1例右侧卵巢囊性良性畸胎瘤抽出物(脂肪)中分离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46岁,因腰腹疼痛4 d,于2008年2月27日入院。入院时查体:T37℃,R16次/min,BP110/70 mm Hg,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特异相H-a的PCR法.方法选择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H-a基因的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和我省不同地区上送的57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以及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其它菌株;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按10-1~10-9稀释后扩增比较PCR的检测灵敏度.结果所有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均在329bp处出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基因产物,非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PCR结果均为阴性;PCR检测下限为103cfu/ml.结论 PCR比传统细菌检测方法更特异、快速、灵敏、简便,为临床诊断、实验室筛查以及流行病学快速查源、溯源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子、水体及物体表面等外环境中的存活力,为防控甲型副伤寒的流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活蛏养殖在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污染的海水中,观察不同温度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蛏体内的存活时间;在海水、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中加入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后保存,分别观察不同温度情况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在玻璃表面污染适量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自然干燥后,置于不同温度保存,观察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存活时间。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4~8℃养殖的蛏子体内可存活10d以上;在井水、河水、污水中可存活3d,在自来水中〈6h,在27℃以下海水中存活3~5d。在27℃以上海水中可存活1~2d,在干燥非吸水性物体表面存活1~2d。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实验蛏体内可存活至蛏子死亡,在温度较低海水中的存活时问比井水、河水、污水、自来水长,环境温度越高死亡越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门菌1相鞭毛蛋白抗原fliC基因在快速分型鉴定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应用。方法:根据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1相鞭毛蛋白fliC-d和fliC-a基因以及菌体抗原rfbS基因的核酸序列,设计针对fliC-d、fliC-a及rfbS基因的3对特异性引物,采用多重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别在750 bp和329 bp处扩增出2条特异性目的条带,在258 bp处扩增出1条相同条带,非伤寒沙门菌株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均为阴性。结论:fliC基因检测可用于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分型鉴定,而rfbS基因则无助于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11.
耐萘啶酸甲型副伤寒沙门菌gyrA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绍兴地区耐萘啶酸甲型副伤寒沙门菌(SPA)gyrA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对52株SPA进行基因扩增,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用OMIGA2.0软件对DNA促旋酶A亚单位序列进行分析比对,确定gyrA基因突变.结果 耐萘啶酸SPA在gyrA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QRDR)氨基酸残基83或87位点发生点突变;其中51株在83位发生突变,1株在87位点发生突变;未发现两个位点同时突变菌株;gyrA QRDR其他部位未发现突变.结论 gyrA基因83位突变与SPA耐萘啶酸有直接关系,gyrA基因87位单突变也可导致对萘啶酸耐药;绍兴地区近两年耐萘啶酸SPA主要为83位的TCC→TTC(Ser→Phe)突变.  相似文献   

12.
Salmonella paratyphi A rates, A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auses of enteric fever in Asia. Most cases are believed to be caused by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 and the remainder by S. Paratyphi A. We compared their incidences by using standardized methods from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in China, Indonesia, India, and Pakista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宁波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型和流行优势型,为探讨传播途径和追踪传染源等提供依据。方法 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确定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用诊断血清确定细菌的血清型;用PFGE方法对细菌的染色体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02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苗可分成9个PFGE型,其中X2型73株,占71.57%。X1型21株,占20,58%,X7型2株,占1.96%,其他6个型各1株,分别占0.98%。其中优势型为X2型,菌株的带型变化在1~3条范围内,表明宁波地区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异不大,有可能是同一克隆系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 PFGE分型对探讨伤寒、副伤寒疫情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该法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结果容易判读,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中国4个甲型副伤寒流行省份的分离株进行标准化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分析。方法对来自4个省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利用XbaⅠ酶切染色体DNA进行PFGE分析,利用BioNumerics建立数据库和进行相似性聚类。结果分离自1998-2002年的89株甲型副伤寒分离株共有11种PFGE带型,这些菌株中具有优势带型。有3种带型相似性在96.3%,这3种带型的菌株占到分析菌株的865%,并在不同省份和年度中出现。结论建立了中国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用于网络监测分析的PFGE技术和数据库,近年中国部分省份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PFGE型别集中,存在同型菌株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5.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变异及其机制。方法药敏检测,采用VITEK-32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或纸片扩散法;基因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含有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的gyrA、gyrB、parC和pare4个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528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率在1999—2006年8年中上升最显著的是喹诺酮类药,其中萘啶酸由20.00升至99.07%,培氟沙星由0升至97.37%(χ^2=259.39,P〈0.01;χ^2=406.20,P〈0.01);青霉素类也有不同程度的耐药。15株耐药菌株上述4个基因序列检测结果,gyrA基因均存在同一个突变位点,即83位氨基酸Ser→Phe突变(TCC→TTC),突变率达100%;其余3个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严重,主要机制是喹诺酮类耐药区gyrA基因的第83位表现出高频单点突变,其耐药表型和基因突变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Lin Y  Shi X  Zhu Y  Qiu Y  Li Y  Lv D  Hu Q 《卫生研究》2011,40(4):514-516
目的 建立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病人标本的猪霍乱沙门菌检测以及沙门菌属C群的鉴别诊断.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霍乱沙门菌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的保守序列(CP000857.1),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优化PCR程序和PCR成分,以11种细菌为对照,建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甲型副伤寒杆菌spaO基因重组表达产物rSpaO免疫性和保护作用,并了解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spaO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方法扩增并克隆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株JH01 spaO基因,构建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分析rSpaO表达情况,Ni-NTA亲和层析法收集rSpaO,采用Western blot鉴定其免疫反应性;采用PCR和ELISA检测98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spaO基因携带和表达频率;观察rSpaO对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感染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克隆的spaO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45%~99.89%和99.01%~100%;rSpaO表达量为细菌总蛋白的75%左右;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能识别rSpaO;rSpaO免疫家兔可产生抗体;94.9%(93/98)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含有spaO基因,91.4%(85/93)spaO+菌株表达SpaO.rSpaO灌喂或皮下注射免疫小鼠(500μg)受甲型副伤寒杆菌50001株攻击后的存活率分别为58.3%和50.0%;若加入5μgrLTB,存活率分别上升88.3%和75.0%.结论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有较高的spaO基因携带率和表达率;rSpaO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可作为甲型副伤寒杆菌基因工程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引起一起传染病暴发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分析,为疫情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采集发热患者血标本547份,市政供水水样188份,学校自备水6份,食品33份,食品、供水从业人员及患者密切接触者粪便1 310份,按GB/T 4789.4-2008和W S/T 13-1996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547份血标本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89株,阳性率16.27%(89/547);1 310份肛拭子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6株,阳性率0.46%(6/1 310);188份市政供水水样和6份学校自备水样均未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市政供水余氯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学校自备水均未检出余氯,但大肠菌群、菌落总数超过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33份食品未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结论引起此次疫情暴发流行的病原菌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自备水源受到污染引发病例和与患者接触传播是引起此次甲型副伤寒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台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株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型情况。方法用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进行分型。结果根据细菌染色体DNA的XbaⅠ酶切图谱,可将台州地区患者中分离的65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成9个PFGE型别(X1~X9)。来自温岭菌株有6个PFGE型,三门菌株有4个PFGE型,玉环菌株仅有2个PFGE型,其中X2为优势菌型。结论分型研究表明,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核型上虽在台州地区存在着县区性差异,但均以X2为主要流行菌型,从而提示了同一个克隆群内的菌株广泛传播可能是造成台州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002-2008年杭州市甲型副伤寒疫情分离株的亲缘性,并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子分型中的应用。方法对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并用K-B法测定菌株抗生素敏感性。挑选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以及稳定性试验。结果 404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可分为6个PFGE型和4个耐药型,P1型和P2型属于同一个克隆系,该克隆系菌株占试验菌株数的99%,分离自临安市的310株菌均为P1型,分离自杭州市西湖区的主要菌型是P2型和P1型。9株甲型副伤寒沙门菌根据SucA位点的差异可分为2个MLST型。结论杭州市2002-2008年的甲型副伤寒疫情由同一克隆系的菌株主导。PFGE、MLST分型方法各有侧重,可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