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肿瘤之一,往往被诊断出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能明显改善预后.虽然当前血清CEA和CA-199等的检测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肠癌的筛选,但其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就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标志物.近年来,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已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应用于肿瘤研究方面,这就为我们发现新的大肠癌标志物提供了崭新的途径.本文对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大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杜洁  杨拴盈  卜丽娜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8):1136-1139
血清蛋白质组学从新的角度研究肿瘤,寻找肿瘤标志蛋白,进而阐明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血清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策略及其在筛选血清肿瘤标志物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组学是系统研究分子体系、亚细胞系、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体等生物体系内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近些年来,它已成为全面分析蛋白质表达变化的有力研究工具,并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疾病研究之中。此文旨在介绍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技术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丁莺  沈雁  吕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2):2227-2230
蛋白质组学是以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为核心, 从整体的角度研究生物机体、组织、细胞甚至细胞器基因编码的全部蛋白质, 在更贴近生命本质的层次上发现和理解生命活动的规律.作为肿瘤研究的新平台, 蛋白质组学对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等消化系肿瘤的早期诊断, 寻找新标志物, 治疗以及药物开发的新靶点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具有潜在、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各种免疫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 ,所检肿瘤标志物越来越多 ,但至今仍没有一种标志物是对肿瘤完全特异的 ,近年来我国学者一致认为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是提高肿瘤诊断阳性率的有效方法。我院自 2 0 0 0年 6月起开展了AFP、CEA、Ferr、β2 MG四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 ,旨在弥补单一检测的不足 ,提高检出率 ,降低漏诊率。本文对这四种肿瘤标志物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作一个探讨。1 材料和方法1 1  仪器 应用西安二六二厂生产的XH 60 10γ 记数器。AFP、CEA试剂盒由焦作解放免疫诊断试剂厂提供 ,Ferr、β2 MG由中国原子能…  相似文献   

6.
蛋白质组学作为后基因组学时代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已广泛深入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完善为风湿免疫病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领域,它不仅可以从组织或细胞蛋白质整体水平这一全新角度来研究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而且能寻找用于风湿免疫病诊断和防治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7.
蛋白质组学是独立于基因组学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前沿学科,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研究一个完整生物体(或细胞)所表达的全体蛋白质的特征,从而在蛋白质水平上全面认识有关生物体生理、病理等过程.该文综述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生物质谱、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及其在弓形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尿蛋白质组学在肾脏疾病生物标志物鉴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肾脏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对血液的超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正常尿液中可含有少量的蛋白成分,如白蛋白、糖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在肾脏疾病中,不仅有尿蛋白量的改变而且可能存在尿蛋白成分的异常。因此,完全有可能将尿中出现的一些特殊蛋白成分作为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用于诊断肾脏疾病或监测疾病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DF)是DM严重慢性并发症,是DM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生物体组织器官及循环中蛋白质的变化可作为疾病发生发展的微观反映,蛋白质组学是探讨疾病发生及治疗,寻找潜在治疗靶点及预后生物标志物的重要技术。本文综述DF相关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即蛋白质分离、鉴定、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及其在血吸虫研究中的现状和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联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检测正常者及肺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差异蛋白,从而筛选出潜在的肺腺癌血浆生物标志物,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正常组),10例肺腺癌患者血浆(腺癌组),应用iTRAQ标记联合LC-MS/MS技术对两组血浆进行差异蛋白组学分析。结果质谱共鉴定到蛋白369种,其中差异表达的蛋白有35种;腺癌组较正常组上调的蛋白有21种、下调的蛋白有14种,其中SCGB3A2、SFTPB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结论筛选出多种与肺腺癌相关的差异蛋白,其中SCGB3A2、SFTPB有望成为潜在的肺腺癌血浆生物标志物,提示iTRAQ联合LC-MS/MS技术可用于肺腺癌血浆肿瘤标志物的筛选。  相似文献   

12.
胰腺癌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恶性肿瘤.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确诊的患者多已处于中晚期,大多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蛋白质组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胰腺癌发病机制、发现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胰腺癌细胞系、组织、血清和胰液等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和对照组血清蛋白的表达差异,探索DCM新的循环生物标志物。方法 使用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IA)技术的质谱分析方法鉴定两组样本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对鉴定出的差异蛋白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真核生物同源组(KOGs)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CM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的蛋白144种,下调的蛋白10种。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参与细胞过程、生物调节、对刺激应答、代谢过程等生物学过程,发挥绑定功能、催化活性、分子功能调节等分子功能。KO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种类以细胞骨架最多。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蛋白富集最多的通路为免疫系统。差异蛋白S10A8、S10A9富集于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CO4A2、SDC1、GPV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交互通路。结论 本研究筛选出154种差异蛋白,可能成为DCM新的循环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高居于癌症致死病的第四位,诊断后5年生存率小于5%,需要寻找新型生物标志物来提高早期诊断,并发现有效的治疗新靶点。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有助于在蛋白水平上更好地理解肿瘤发病机制,进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能力。近来在胰腺组织、胰液、血清、血浆、细胞株的蛋白质组学诸多研究鉴定了胰腺癌的差异表达蛋白,并发现新的潜在诊断生物标志物。本文就近年来胰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及局限性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几种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胃肠道等恶性肿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见肿瘤标志物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含量以及用于协助诊断、评估预后和疗效观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组学在大肠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蛋白质组学的出现,使大肠癌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就国内外蛋白质组学在大肠癌诊断、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发展成为严重脓毒症,病死率较高。尽早诊断,准确评估患者病情,把握抗生素启停用时机,准确评估患者结局,从而提高对患者诊治管理,避免抗生素的滥用,节省医疗资源。文章就生物标志物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病情评估、抗生素使用指导、结局预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认识这些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恶性胸腔积液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问题,研究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蛋白质是否可以用来作为肺癌及其他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志物很有意义.蛋白质组学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并加快了医学研究进展,如今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乃至肿瘤发生机制的探索中担当重要角色,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面有效地分析恶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组分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近年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及恶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威胁人类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耐药菌株不断涌现,临床抗感染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CAP的病死率居高不下,是感染性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CAP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率和病死率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世界各国相关权威机构为了提高CAP的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预后,节约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纷纷出台CAP的诊治指南并不断修订.在CAP整个治疗过程中,病情评估、预后预测、抗生素的使用是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关系到CAP的治疗成败,而越来越多的生物标记物被用于这几个环节中,现对此领域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了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即蛋白质组分分离、鉴定,利用蛋白质组信息学进行结构和功能预测,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