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该研究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人群的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选取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2 857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共1 727例,占69.61%,男性1 610例,占63.59%。治疗上与降脂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血管扩张药等西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剂、清热剂、祛痰剂等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使用频数最高的西药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 528例,53.48%),中药是醒脑静注射液(378例,13.23%);其中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最常用的西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使用率达83.48%,最常用的中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使用率达63.49%。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并用药规律,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药物进行关联分析。临床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27.10%;联合3种西药时,最常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15.90%。结果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基本相符,其在治疗脑梗死时常与西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中药活血化瘀剂等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且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脑梗死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采集全国多个省市共19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第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者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数据,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分析患者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在HIS数据的2 11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中,合并疾病前5位分别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上呼吸道感染、肾功能不全、病毒感染、肾小球肾炎(慢性)。在临床治疗中,西药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抗感染药物如静脉输入头孢类药物常见,中药使用较常见的为活血化瘀类药物,其次为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用药方案中以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清热解毒类药物联合抗过敏药物。提示在真实世界中,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用药以中西医结合为主要治疗方案,活血化瘀是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胃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合并疾病特点、相关中西药联合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全国20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HIS数据库中住院患者诊断信息及医嘱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胃恶性肿瘤合并疾病以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最常见;并发症以浆膜腔积液、肺部感染、肝功能异常多见;在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中50%以上为进展期胃恶性肿瘤;合并良性肿瘤中86.00%部位在消化系统及肾脏,合并症中,消化系统疾病占23.80%;按照关联规则进一步进行数据挖掘,计算出最常使用的联合用药方案为抑酸药物联合扶正和祛邪中药。结论:真实世界中胃恶性肿瘤疾患人群多数为进展期,伴有淋巴结及其他部位的转移;并且多同时合并中医脏腑辨证中的脾肾疾患,应注重关口前移早期干预,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抑酸止血药物联合扶正及祛邪中药的三药联合治疗方案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4.
贾程辉  张寅  谢雁鸣  魏戌  银河  凤博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3):2555-2560
探讨真实世界中四肢骨折的临床用药情况,为肢体骨折合理用药提供临床借鉴。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48 398例四肢骨折患者(2001—2011年)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中西药基本用药情况进行描述,采用关联规则对中西药常用药物组合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纳入病例中男性与女性比为1.83∶1,年龄分段中18~44岁发生四肢骨折患者最多。关联分析显示西药使用频率高于中药,临床医嘱用药统计最常用的中药为鹿瓜多肽、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最常使用的中药类型为活血化瘀药、强筋壮骨药。西药抗生素和活血化瘀中药或者强筋壮骨药联合使用频率最高。基于现有数据分析发现四肢骨折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中青年患者较多,中西药常见的联合用药情况为抗生素+活血化瘀药/强筋壮骨药。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广泛开展前瞻性的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中药或中西药联用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为挖掘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患者的真实世界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从全国共24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12 554例刺五加注射液用药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规范化分析。中老年患者使用居多,心血管内科(22.50%)和神经内科(17.92%)是主要住院科室;2008年以前单次超剂量使用者占93.77%,2011年后仅2.07%;疗程多在8~14 d(32.98%)。西医诊断前3位依次是高血压病(11.78%)、脑梗死(9.47%)、冠心病(8.15%),最常见的中医证候为肝肾亏虚证(18.59%)。临床最常联用的西药为乙酰水杨酸(51.07%)、中药为丹参注射液(9.67%),最常联合应用西药类别是钙通道阻断药(46.88%)、中药类别为祛瘀剂(93.21%),支持度最高的联合用药组合为单硝酸异山梨酯+乙酰水杨酸;出院治愈好转率高(96.81%)。结果表明刺五加注射液联合用药有一定规律可循,在抗凝活血基础上兼顾基础并发疾病,且有扶正调神作用。此结果可拓展对刺五加注射液认识的广度,为临床优化治疗方案提供较详实的真实世界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含甘草、丹参、大黄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处方,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使中西药联用更合理。方法:随机抽取并分析处方中含甘草、丹参、大黄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处方。结果:本次研究共抽查72000张病例处方;其中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的共6217例患者,共计12632张处方。含甘草、丹参、大黄的中成药与西药配伍的处方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共708例。结论:现如今,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配伍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相关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各类药物的理化性质,了解中西药联合用药的配伍禁忌,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使中西药联合应用更合理。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规律,通过数据库查找筛选出26篇(共5 865个病例)关于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的一次文献,并用Excel软件对所出现的西药和27个处方的中药分别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西药联合治疗免疫性不孕具有优越性。西药主要采用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合用,糖皮质激素又以地塞米松使用最多,中药27个处方中包含72味中药,出现频数在1 800次以上的有13味,分别为当归、丹参、赤芍、黄芪、茯苓、红花、黄柏、黄芩、知母、生地、菟丝子、白芍、甘草。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30-2533
目的:该研究对全国20家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骨折患者的住院信息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骨折患者特征及诊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使用频数统计方法对20家临床单位诊断为骨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住院费别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患者合并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男49832例,女24383例;18~44岁占46.27%;中西药最常使用的种类分别是抗生素、活血化瘀剂。中西药种类以活血化瘀剂、强筋壮骨剂与西药的抗生素间的联合用药更常见;常见原因为事故(49.61%)、创伤(16.22%);2008—2010年的病例进行探析发现夏至(5.01%)、立夏(4.85%)入院率较高。结论:骨折好发于18~44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常合并疾病为事故、创伤;夏至、立夏为该病入院高峰节气;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多在抗炎、解热镇痛、止痛、抗凝血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活血化瘀、强筋壮骨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23-28
目的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折常见用药方案,为临床应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折提供借鉴。方法收集26家医院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住院患者13554例,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联用核心中药、联用核心西药、联用核心中西药3种结果。结果基于核心药物复杂网络图、核心药物关联规则图、核心药物2项频繁项集分布表分析,核心药物节点度分布表,显示:鹿瓜多肽注射液多联合应用的中药分别是金天格胶囊、脉血康胶囊、接骨七厘片、跌打七厘片、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等。鹿瓜多肽注射液多联合应用的西药分别是头孢唑林、肝素、七叶皂苷钠注射液、骨肽注射液、甘露醇等。结论复杂网络分析显示鹿瓜多肽治疗骨折最常联用的药物:与中药联合使用前3位分别为金天格胶囊、脉血康胶囊、接骨七厘片。与西药联合使用前3位分别为:头孢唑林、肝素、七叶皂苷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472-2477
目的:了解腰椎滑脱患者的一般住院信息、发病节气、药物治疗等情况。方法:采集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第一诊断为腰椎滑脱的3050例住院患者信息,分析腰椎滑脱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入院科室、住院费用、发病节气、中西医治疗等情况。结果:3050例腰椎滑脱住院患者中,入院科室以骨科为主,71.51%的住院患者的年龄为45~74岁,82.46%患者为体力劳动者,56.35%的患者住院天数为15~28 d,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是肝肾亏虚证和气滞血瘀证,药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在腰椎滑脱治疗中使用到278种西药和331种中药(含中成药),西药中使用最多的是地塞米松,其次依次是甘露醇、甲钴胺、苯巴比妥、青霉素,中药使用最多的是鹿瓜多肽,其次依次是七叶皂苷、血栓通、四磨汤、川芎嗪;药物归类后,西药位于前列者为抗感染药、镇痛药、糖皮质激素、脱水药、营养神经药物,中药以活血剂、补益剂(补肾健骨剂)、清热解表剂、润肠通便剂、脱水剂最为常见。结论:腰椎滑脱疾病中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以女性为主,其中医证型主要是气滞血瘀和肝肾亏虚证型,多发于立夏、寒露时令,西医治疗上以抗感染、镇痛、糖皮质激素、脱水为主,中医治疗上活血、补肾健骨为主。  相似文献   

11.
该文探索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青少年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基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构建的全国16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HIS系统收录的1998—2011年住院病例,提取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青少年患者615例。采用Apriori算法建模,使用Clementine 12.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355例)多于女性患者(243例);患者年龄14岁以下最多,平均年龄为9.40岁;住院天数以4~7 d居多;患者多集中于儿科,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以门诊方式入院居多(451例,75.54%);有中医辨证信息的患者中,主要有痰湿内阻证(38.46%)、肝气郁结(15.38%)、气阴两虚证(11.54%)、阳气虚衰证(11.54%)等;患者入院率最多的节气为小寒(13.01%)。临床联合2种化药时,最常联合头孢注射液+维生素C组合(支持度为24.60%);联合2种中药时,最常联合双黄连+感冒清热颗粒组合(支持度4.065%);联合3种化药时,最常联合氯化钾注射液+头孢注射液+维生素C组合(支持度15.93%);联合3种中药时,最常联合双黄连+云南白药+感冒清热颗粒组合(支持度1.138%)。清开灵注射液在青少年患者中亦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患者诊断及使用方法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年龄、节气特点与中医证候高度一致,清开灵注射液联合用药以化药为主,也兼顾使用中药,联合用药比较合理。基于HIS真实世界的研究结果为清开灵注射液在青少年患者中规范用药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助医疗大数据分析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人口学分布、住院特点和合并疾病特征以及用药规律。方法:采集全国9省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IS)中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信息,采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患者人口学信息、出入院情况、合并疾病及用药信息。结果:39 77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年龄中位数为68岁,主要集中于60~74岁年龄段,共12 420例(31.22%),男女比为1.78:1;入院病情急危者6 940例(18.58%),住院天数15~28 d的共14 477例(36.40%),患者主要在夏至及寒露2个节气入院;主要因急性脑梗死住院的共31 176例(78.38%),入院诊断中风痰阻络证701例(74.97%),气虚血瘀证101例(11.76%);合并疾病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21 938例(55.15%),糖尿病8 287例(20.83%),冠心病7 921例(19.91%);西药使用排首位的为阿司匹林,共20 924例(52.60%),中成药使用排首位的为疏血通注射液,共9 015例(22.66%),54.63%的患者住院期间同时使用了活血化瘀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结论: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年龄主要为60~89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入院与节气可能相关,合并疾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中西药物使用排首位的分别为阿司匹林和疏血通注射液,且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与抗血小板药物常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糖尿病死亡人群临床特征以及合并用药分布情况,从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糖尿病死亡患者住院信息,运用频数统计以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糖尿病死亡人群的一般信息、合并疾病、联合用药、死亡时间规律等。结果发现糖尿病死亡人群中,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共病频率较高的疾病有高血压病、肺部感染、冠心病、脑梗死、肾功能不全;联合用药规律是西药胰岛素、呋塞米、多巴胺、尼可刹米、碳酸氢钠联合使用的频率最高,中药三七、柴胡等与西药联合使用频率次之,而中药之间联合使用的频率最低。死亡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死亡时辰以申时、酉时最多,为阳明欲解时。因此,真实世界中糖尿病死亡人群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居多,临床应注意早期预防;临床用药方案基本符合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真实世界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对来源于全国21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4 40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频数及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平均年龄67.62岁,男性居多(共2 533例,占比62.95%),脑血管疾病西医诊断以脑梗死(共2 501例,占比49.14%)最为常见,主要单种联合用药有乙酰水杨酸(共2 479例,占比3.12%)、蛋白水解物(共1 733例,占比2.18%)、阿托伐他汀(共1 636例,占比2.06%),2种联合用药以银杏叶口服制剂+蛋白水解物最为常见;单种中药联合单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为主;单种中药联合2种西药类别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最常见;单种中药联合3种西药类别则以活血化瘀剂+心脏病治疗药+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口腔疾病治疗药最为常见。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适用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临床上常与活血化瘀剂、血液代用品和灌注液、心脏病治疗药、口腔疾病治疗药等联合使用,药物临床使用剂量与药物说明书存在出入,临床医生应谨...  相似文献   

15.
刘晶  张寅  谢雁鸣  刘艳  庄严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0):1940-1946
为了解真实世界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实际情况,以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9 731例骨质疏松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信息、西医合并病、诊断信息、与发病节气的关系以及治疗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显示骨质疏松症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2岁,60~74岁的女性多见;职业以体力劳动者居多(73.87%);入院方式以普通门诊居多;住院病情以一般者居多(81.61%);患者多从骨科收入院(21.94%);住院天数多在8~14 d(39.96%);34.34%的患者住院总费用在5000~1万元;75.01%的患者享有国家医疗保障政策待遇。合并疾病中以高血压、糖尿病和骨关节炎为多见,其中高血压合并率高达34.67%;中医证候最多的为肝肾阴虚证(36.62%);立夏、夏至及寒露3个节气内入院患者最多;关于治疗药物,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鲑鱼降钙素和碳酸钙,中成药使用最多的为正清风痛宁。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以中老年患者多见,与节气密切相关,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临床应用广泛且具备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腰椎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和用药规律。基于来自全国范围25家大型三甲医院在2004—2014年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疾病的6 990例患者的电子医疗数据,对一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布以45~64岁患者最多(3 883例,55.55%);腰椎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多(5 519例,82.50%),中医证候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日剂量以8~12 m L居多;一般用药疗程是1~3 d。常见联合使用的西药药理作用为高渗脱水药、抗生素、营养神经药等,联合使用的中药类别为活血化瘀剂、补肾壮骨剂、清热解毒剂等。联合使用最多的西药是甲钴胺、腺苷钴胺、利多卡因注射液、甘露醇等。联合使用最多的中药是金天格胶囊、强骨胶囊等。提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腰椎病以中老年患者为主,临床上常与补肾壮骨剂、活血化瘀剂、镇痛药、抗生素等合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真实世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提取全国19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患者的基本信息、中西医诊断信息、医嘱信息、实验室检查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分析真实世界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及联合用药特征。符合纳入标准的8 316例患者的联合用药中,共包含523种西药和148种中药。联合用药频次最高的单个西药是阿司匹林1 908例(22.94%),单个中药是疏血通注射液771例(9.27%);2种中药是仙灵骨葆胶囊+鹿瓜多肽(规则支持度是2.55%),2种西药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关联规则度为10.15%);常与抗生素类、活血化瘀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联合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临床上常与抗血小板药和活血化瘀药联合应用,有助于增强抗血小板聚集和活血化瘀作用;常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注意联合应用时的配伍禁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前提下二者联合用药达到药效增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剂型、用药规律、功能主治。方法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处方信息,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药物数据挖掘。结果符合要求的中成药有153个制剂,包括105种14个剂型,剂型中颗粒剂、片剂、口服液、丸剂多见。成药中涉及195种中药饮片,甘草、黄芩、连翘、桔梗、薄荷、金银花、荆芥、防风、杏仁使用频次较高;核心中药组合为银翘散加减,新方分析得到潜在关联的新方5首。功能主治中风热感冒占绝对数量。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中治疗发热的中成药处方、剂型丰富,基本涵盖临床常见发热疾病,中药西药的科学化配制有利于临床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应充分结合中西医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研究速效救心丸应用的临床特征,探寻联合用药规律线索,为下一步深入探索提供参考证据。方法:提取2001—2015年全国37家三甲医院中使用速效救心丸的患者信息,将所需数据规范化后,描述分析其临床用药情况,以及使用Apriori算法分析联合用药关联规则。结果:23575例使用速效救心丸的患者中女性稍多于男性,平均年龄72岁,主要分布在心内科(19.13%),住院时间多为15~28 d(38.78%);疗程多≤3 d(86.41%);口服(58.98%)比例高于舌下含服(23.97%);剂量范围在4~6粒/次最多(58.22%)。使用患者多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死等疾病。速效救心丸最常合并使用的西药是硝酸异山梨酯,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是复方丹参滴丸;最常合并使用的西药种类是血管扩张药,中药种类是活血化瘀剂;联合2种西药组合是肝素和硝酸异山梨酯,中药组合规律反映多合用活血药物治疗适应证的同时,也联用扶正清肺及兼顾他病药物,符合适应证及其基础疾病的处理,为临床诊治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并发症提供基础思路。结论:真实世界中速效救心丸运用广泛、作用多维,合并用药符合指南推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需加强正确用药途径的宣教。  相似文献   

20.
镇痛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十分常见,常规镇痛药物多为西药,但是通过实际临床应用,反应了西药镇痛的成瘾性和依赖性,这给临床镇痛和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探讨两种有毒虫类中药的镇痛药理,讨论其实际临床应用,为今后的临床镇痛提供更多的选择,为减少西药镇痛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帮助。通过应用,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疾患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