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解糖尿病死亡人群临床特征以及合并用药分布情况,从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糖尿病死亡患者住院信息,运用频数统计以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糖尿病死亡人群的一般信息、合并疾病、联合用药、死亡时间规律等。结果发现糖尿病死亡人群中,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共病频率较高的疾病有高血压病、肺部感染、冠心病、脑梗死、肾功能不全;联合用药规律是西药胰岛素、呋塞米、多巴胺、尼可刹米、碳酸氢钠联合使用的频率最高,中药三七、柴胡等与西药联合使用频率次之,而中药之间联合使用的频率最低。死亡人群中以中老年人居多且男性大于女性;死亡时辰以申时、酉时最多,为阳明欲解时。因此,真实世界中糖尿病死亡人群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居多,临床应注意早期预防;临床用药方案基本符合糖尿病临床治疗指南,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类药物是治疗糖尿病的常用中药。  相似文献   

2.
真实世界大数据冠心病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及分析真实世界中冠心病患者的中西药使用情况,为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药物信息,使用频数及关联方法进行分析。结果:84 697人中男性47564人,女性32 882人,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1岁。76 172人有用药记录,包括278种西药和331种中药。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共51 132例(67.08%),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46 291例,占60.72%)、氯吡格雷(34 030例,占44.64%)等;中成药使用最多者为丹红注射液,共15 174例(19.92%),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10 166例,占13.35%)。药物归类后,西药位于前列者为抗血小板药、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中药使用最多的为活血化瘀注射液,其次为活血化瘀口服药、扶正类口服药、通腑药等。进行关联规则后显示冠心病西药间联合用药最为常见,中西药联合使用中活血化瘀口服药、活血化瘀注射液与西药间的联合用药更为常见,尤其是与抗血小板药、硝酸酸类药物。结论:冠心病的西药治疗符合指南推荐,但使用率较低;中药逐渐成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方法,活血化瘀是冠心病中药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综合医院中1型糖尿病成年患者中药与西药使用种类及联合使用特征,以全国13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2003年12月—2011年7月期间住院的4 602例1型糖尿病成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频数统计及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其使用频率较高的西药和中药以及其联合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发现,临床治疗成年1型糖尿病患者时,西药以胰岛素为最多,共1 539例,占8.47%;中药以三七口服剂常见,共183例,占6.25%;中西药物常联合使用的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支持度为45.93%,其次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降糖药组合,支持度为45.50%;活血化瘀通脉舒络+血管扩张剂+营养剂组合支持度为36.29%。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症特点及联合用药特征。方法基于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医嘱信息,采用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使用Clementine12.0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在使用脉血康胶囊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2453例患者中,年龄中位数为70岁,65~80岁患者数量最多(47.99%),其次为45~65岁(30.47%);住院天数多在15~28天(56.71%);西医合并疾病频数排名前3位分别为高血压病(14.09%)、冠心病(7.79%)和糖尿病(4.96%)。联合用药频数最高的西药为阿司匹林(63.76%),中药为疏血通(45.86%);联合西药药理作用频数最高的为抗凝剂(76.15%),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化瘀剂(84.26%);联合2种西药频数最高的是前列地尔+阿司匹林,中药是银杏叶提取物+疏血通;联合的2种西药药理作用最高的为抗凝血药+血管活性药,中药功效作用为活血通络剂+活血化瘀剂。结论使用脉血康胶囊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病理因素以血瘀多见,其西医合并疾病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相关性,治疗上应注重西医合并疾病的治疗以及活血化瘀法和抗凝法的使用。在联合用药上,中西药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应注重中西药联合应用,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30-2533
目的:该研究对全国20家综合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诊断为骨折患者的住院信息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骨折患者特征及诊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使用频数统计方法对20家临床单位诊断为骨折的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年龄、性别、住院天数、住院费别等方面进行描述分析;使用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患者合并用药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男49832例,女24383例;18~44岁占46.27%;中西药最常使用的种类分别是抗生素、活血化瘀剂。中西药种类以活血化瘀剂、强筋壮骨剂与西药的抗生素间的联合用药更常见;常见原因为事故(49.61%)、创伤(16.22%);2008—2010年的病例进行探析发现夏至(5.01%)、立夏(4.85%)入院率较高。结论:骨折好发于18~44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常合并疾病为事故、创伤;夏至、立夏为该病入院高峰节气;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多在抗炎、解热镇痛、止痛、抗凝血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活血化瘀、强筋壮骨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以全国16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库中2991例银屑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真实世界银屑病住院患者的一般住院信息、合并疾病、中西药联用情况等。结果显示50%的住院患者年龄为18~45岁,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是血热内蕴证,住院时间15~28d者超过1/3,平均住院花费6989.20元。前5位的合并疾病为高血压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上呼吸道感染,血脂蛋白紊乱血症。药物信息分析结果显示有599种西药和341种中药(含中成药),中西药联用普遍存在;甘草提取物最常与其他西药联合使用,其次是复方青黛胶囊和雷公藤多苷;联合应用的西药当中最常见的是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酮替芬、西替利嗪、维甲酸和外用糖皮质激素等;从药物作用类别来看,抗炎保肝、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联合其他西药最为常见,最常和中药联合使用的西药类别为抗过敏、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和维甲酸。该研究表明银屑病住院患者以青壮年为多,合并疾病以代谢性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临床治疗用药杂,种类多,而且中西药联用普遍存在,甘草提取物最常与其他西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降压西药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已较为普遍,并已显示了明显的优势。降压西药与中药的相互作用,也和其他一切药物的相互作用一样,有其利与弊两方面。为了更好地提高降压西药与中药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笔者试图分析二者的相互作用,供临床参考。降压西药与中药的合理配伍降压西药与中药联用治疗高血压病,包括降压西药与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降压西药与单味中药联用,降压西药与中成药联用,并且还研制成一批疗效独特、使用方便的中西降压成药。复方罗布麻片由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降压水煎剂的降压效果及作用机制及高血压病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课题采用补肾益精、化痰通络的补肾降压方治疗早期高血压病(Ⅰ、Ⅱ期)患者,同时设立西药怡那林(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做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改善,评价中药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同时观察其在肾素、血管紧张素、氧自由基、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方面的作用,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中药组补肾降压水煎剂有明显降低血压的作用,其显效率为87%;有效率8%,总有效率为99%。西药组降压的显效率为80%;有效率20%,总有效率为100%,两组间降压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疗后中药组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如头晕乏力、腰膝酸软、夜寐不安、耳鸣等;疗前舌质以淡红及淡红胖较多,疗后淡红舌占绝对优势,疗前舌苔以薄白及白腻苔为主,疗后薄白苔占绝对优势;疗前脉象以滑、细滑、弦滑为主,疗后脉象无明显变化,舌质、舌苔治疗后也有明显改善。结论:高血压病肾精亏虚、痰瘀互结证的主要相关因素为肥胖、吸烟、遗传、饮酒。主要诱发因素为劳累、情志、受寒、膳食等。补肾降压水煎剂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降压效果越显著,且明显改善中医症状及舌质和舌苔。  相似文献   

9.
肾实质性高血压中医分属于"眩晕"、"头痛"、"水肿"等范畴。病机多为感受外邪,致脏腑功能失调,瘀浊内滞;或肾病日久、肾阴耗损、水不涵木、肝阳上亢。中医药基础研究主要采用单味中药或固定复方,观察对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降压机制和对靶器官保护作用等。辨证论治多以滋阴潜阳、益气养阴、健脾利水、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常用治法,并根据病证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攻补兼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西药联合降压与单纯西药降压对照方面,中西药物联合使用,不仅可平稳降压,尚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人群的临床特征和联合用药规律进行分析。选取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HIS数据库中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2 857例脑梗死患者的住院信息,采用描述分析、Apriori算法建立模型,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规律。结果显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中,65岁以上患者共1 727例,占69.61%,男性1 610例,占63.59%。治疗上与降脂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脑代谢功能促进剂、血管扩张药等西药,以及中药活血化瘀剂、清热剂、祛痰剂等联合使用较为常见。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使用频数最高的西药是阿司匹林肠溶片(1 528例,53.48%),中药是醒脑静注射液(378例,13.23%);其中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最常用的西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使用率达83.48%,最常用的中药合并用药类别是活血化瘀剂,使用率达63.49%。为了更深入地探索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合并用药规律,对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合并药物进行关联分析。临床联合2种西药时,最常联用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27.10%;联合3种西药时,最常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组合,支持度15.90%。结果表明,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脑梗死患者以老年男性为主,常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与指南基本相符,其在治疗脑梗死时常与西药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中药活血化瘀剂等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联合使用,且对合并有其他疾病的脑梗死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大数据84697例冠心病中医证候及其中西药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采集其一般信息、合并疾病、中医证候及中西药使用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在该HIS数据库84 697例冠心病患者中,以男性、老年人居多。年龄中位数为71岁,男女比例约为1.45:1。住院天数多为8~14 d,住院总费用分布多在0.5万~2万元;25~59岁冠心病患者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冠心病死亡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该数据库中患者最常见合并的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血脂蛋白紊乱血症。中医证候以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最为多见;血瘀是比例最高的证候要素,占79.97%,其次为气虚、痰浊、阴虚等。西药使用最多的为阿司匹林,其次为硝酸异山梨酯、氯吡格雷;中成药使用最多为丹红注射液,其次为疏血通注射液;使用活血化瘀药进行中西医联合治疗已经较为普遍,有43.46%的患者共同使用了抗血小板西药及活血化瘀注射液,同时联合硝酸酯类药物的频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以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缺血的基础病理特征更易出现痰瘀等病理因素,目前痰瘀互结证发病率高,病变程度严重,逐渐受到重视。该文介绍了中医学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与血脂、血液流变学、氧自由基、凝血功能、炎症、糖代谢等改变及基因表达差异相关,通过回顾中医治疗的理法方药研究,发现中医通过认识病因病机,结合脏腑辩证治疗痰瘀互阻型冠心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痰瘀同治方药改善了痰瘀互结证的客观指标,将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4.
冯玉  高月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937-194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目前国内外妇产科学研究的热门疾病之一,中医药在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有其优势性。该研究采用描述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通过对江苏地区确诊PCOS的401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观察及饮食失宜情况调查,探究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与饮食失宜因素的相关性,为该病的进一步病因学探究提供临床依据。该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是以肾虚证、痰湿阻滞证、气滞血瘀证、肝经湿热证及由4种基本证型相兼形成的复合证型构成,且以复合兼夹证型为主(占60.85%);结合中医虚实辨证分析,本病以纯实证证型为主(占46.88%),其次为虚实夹杂证(占45.39%),纯虚证较少见。饮食失宜因素与该病发病有相关性,其中不同饮食失宜情况与中医证型分布呈显著性相关。痰湿阻滞证是该病的主要证型,饮食失宜因素与PCOS中医各证型分布相关性如下:偏食肥甘油腻者以痰湿阻滞的基本证型为主,肾虚型基本证型较少;偏食辛辣刺激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贪凉喜冷者以气滞血瘀的基本证型为主;有节食减肥史者以痰湿阻滞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热瘀痰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三组,辛伐他汀组30例,口服辛伐他汀片治疗;复方丹参片组30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治疗;中药复方制剂组30例,口服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治疗2个疗程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血球压积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中药复方制剂组降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血球压积的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片组与复方丹参片组。中药复方制剂对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血压以及血、尿、便常规均无明显影响。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制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热瘀痰阻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王利芬 《环球中医药》2013,6(2):151-155
本综述回顾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西医病因病机、治疗现状,并展望了该病的可能研究方向。特殊的身体时期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这个内分泌轴发生变化,导致一系列植物神经紊乱为主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肾虚为本,同时肝气郁结、痰瘀内生等密切相关。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疗法为主,大豆异黄酮治疗以及心理治疗也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中医以辨证治疗为主,专方专药、针灸疗法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医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低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充斥,尚无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肯定其疗效。严格的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肺癌西医病位在肺,中医病位在肺、脾、肾三脏,病机为气、痰、湿、血、阴、阳、毒等相互交织,辨证分型以气虚型、痰湿型、血瘀型、阴虚型4类为主,配合西医的分型可初步将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腺癌与阴虚毒热证及气滞血瘀证相结合;小细胞肺癌与气滞血瘀证相结合;肺泡细胞癌与痰湿蕴肺证及气血两虚证相结合,形成相对应关系,相互借鉴参考,以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病机、中医药治疗两个方面,综述心脏x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气滞、血瘀、痰阻,治疗多采用理气活血化痰等法,包括中药辨证治疗、经方治疗及中成药治疗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的相关性。方法:对纳入的94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收集四诊资料,进行证素判断与中医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体质与证素的相关性。结果:病性证素分布依次为:阳虚(28.4%)、内火(20.8%)、阴虚(17.9%)、阳亢(8.3%)、气虚(7.8%)、痰浊(6.4%)、血虚(4.4%)、血瘀(3.6%)、肝风(1.5%)、气滞(1.0%),虚性证素以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主,实性证素以痰浊、血瘀为主;偏颇体质由高至低顺序为:痰湿质(30.6%)阴虚质(28.0%)阳虚质(18.8%)湿热质(12.3%)气虚质(4.7%)瘀血质(3.9%)气郁质(1.2%);以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中医证素与体质差异经检验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25.88,P0.01)。回归分析提示阴虚质与阳亢、阳虚质与阳虚回归系数为正,说明阴虚质患者对阳亢证素呈正相关,阳虚质患者对阳虚证素呈正相关;气虚质与内火、血瘀、阴虚、阳虚回归系数为负,表明气虚质对这些证素负相关。结论:阳虚、内火和阴虚证素为高血压患者主要证素;痰湿质、阴虚质、阳虚质、湿热质为最常见的4种偏颇体质,高血压患者证素与体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