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历报告患者 ,男 ,40岁 ,因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痛 4年于 1999年12月 10日入院。查体 :腹平坦、腹肌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阳性、肝脾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无明显扩张 ,胆总管直径 1.2cm。临床诊断 :①胆囊结石 ;②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剖腹探查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胆囊约 9cm× 4cm大小 ,内有约 2 .5cm×1.5cm结石 1枚。胆总管扩张直径约 1.2cm。胆总管内未触及明显结石及肿瘤 ,常规切除胆囊 ,用 7号针头行胆总管穿刺 ,由于未见脓性胆汁、血性胆汁及胆汁内无泥沙样胆…  相似文献   

2.
<正> 患男,57岁。因右上腹隐痛10月,加重20d于1995年9月13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查体:T36.8C,P70次/min,BP18/10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化验结果:血常规,WBC4.6×10~9/L;NO.71,LO.28;腹部B超结果:胆囊周围呈蜂窝状分布,腔内可探及约0.8cm结石,胆总管宽1.1cm,可探及1.0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胆结石,可疑胆囊占位;腹部CT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右后叶小血管瘤;静脉胆管造影胆囊未见显影。1995年9月26日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萎缩,与周围轻度粘连。经网氏  相似文献   

3.
儿童胆囊结石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六荣  汪远全 《四川医学》2005,26(12):1399-1399
例1,患儿,男,12岁,体型肥胖。因反复上腹疼痛2+年就诊,B超示胆囊大小7.0cm×2.5cm,壁厚0.4cm,腔内有2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3年12月5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例2,患儿,女,4132岁,体型偏胖。2004年12月22日右上腹反复疼痛3个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大小6.3cm×2.5cm,壁厚0.4cm,腔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1个月后在外院行了胆囊切除术,术后诊断:胆囊结石。例3,患儿,女,12岁,体型肥胖。因右上腹反复疼痛6年,再次发作8d入院,B超示胆囊大小13.2cm×3.6cm,胆囊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5年4月15日行了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4.
胆囊腺鳞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胆囊腺鳞癌临床上比较少见。本文报告3例,并就其病理特征、发生机理以及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一、病例报告病例1:患者男性74岁,因右上腹反复发作性疼痛9年,加重IO天,伴发热入院。查体:无皮肤及巩膜黄染,腹平软,右上腹饱满,可触及胆囊底部压痛,肝区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见附表。B超示肝内多个直径1.O~1.7cm无回声区,胆囊颈及胆囊窝处有低回声区,胆囊区约5.Ocm强光声带。CT示肝表面多个散在低密度影,不能被增强。右肝前段及肝方叶内密度减低,呈片状不规则增强,胆囊小,内有高密度点状影。肝动脉造影未见有异…  相似文献   

5.
Mima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式合并炎症以及结石长期压迫胆管引起胆囊胆管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少见,约占胆囊切除术的0.7~1.1%,现将1例罕见的胆囊与肝胆总管完全融合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年,加重2月入院.体查,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尿三胆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该区一片声影,胆总管内径1.4cm,远端1.0cm强光团伴声影.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区存7×5cm大小团块状物,扪其为囊性,内充满结石,周围存粘连、尤其与左侧关系不清.胆囊三角消失,胆总管不能显露,且胃壁紧贴于此处.由囊块右侧分离粘连,将其由肝区上剥离,纵行切开囊壁,共厚约0.4~0.6cm,粘膜粗糙,内充填较大结石,共4枚,其中一枚4×3cm大小,另3枚3×2cm及2×2cm大小,取除后,则囊腔内上方有清亮胆汁由两小孔溢出,该腔向下延续为一管道,探条由此深入,进入十二指肠;囊腔上方两小孔用探条探查,是入左、右肝管.即判断该囊腔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男,67岁。6月前因反复性右上腹疼痛5年,作B超提示:胆囊5.5cm×3.5cm,壁毛糙,腔内可见一1.5cm×1.5cm的强光团,后有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2月前开始服用中药排石,1dl剂。3d前上腹疼痛加剧,遍及全腹,伴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及黄染。查体:全身皮肤及双侧巩膜中度黄染。腹隆起,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黄色胆汁。急症手术探查,腹腔内约有3000ml左右黄色胆汁,混浊,胆囊3.0cm×2.0cm,壁水肿增厚,胆囊腔内无结石,胆囊管及肝总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以“体检发现胆囊结石2 a”为主诉入院。无腹痛,无反酸、嗳气,无发热、黄疸。体检:生命体征平稳,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右肋缘下未触及,Murphysing(-)。2 a前B超提示胆囊炎并胆囊结石。入院后给予相关检查,B超提示:萎缩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于2006年12月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脏形态、色泽正常,在正常胆囊区未见胆囊,胆总管未见扩张,反复查找未见胆囊,疑为肝内胆囊,遂术中B超探查,仍未见胆囊,之后用细针穿刺胆总管,用38%泛影葡胺40 m l造影,胆总管、肝总管左右肝内胆管及分支显…  相似文献   

8.
熊昆 《北京医学》2014,(3):205+207-205,207
患者男,89岁,2013年3月17日因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5 d入院。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约4次/min。外院B超示胆囊内充满结石。入院后行CT检查示:肝脏体积缩小,胆囊、胆总管及部分肝内胆管积气,胆囊壁不均匀增厚,边缘毛糙,与十二指肠分界不清、粘连(图1A),胆囊与邻近十二指肠间可见瘘道(图1B、1C),十二指肠升部见一卵圆形团块影,密度不均匀,内见环形同心圆样高密度影,短直径最大值约为3.7 cm(图1D)。初步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伴胆石性肠梗阻;胆囊炎;胆囊、胆总管及部分肝内胆管积气。3月25日行“胆囊切除+十二指肠瘘修补+空肠切开取异物”手术治疗。术中见胆囊与胆总管及十二指肠粘连明显,胆囊体部与十二指肠降部形成瘘道,瘘口直径约2 cm,上段空肠扩张明显,距Treitz韧带70 cm处切开取出结石,结石约为9 cm&#215;6 cm。术后给予抗感染、止血、保肝及营养支持治疗,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70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周身皮肤黏膜黄染10 d,大便陶土色,尿液赤黄,在外院按"肝炎"治疗半月无好转来我院就诊.20年乙肝病史.20年前因患子宫癌已切除子宫.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可触及3cm×3 cm包块,有压痛,无肌紧张,心肺(-),肠鸣音正常.入院诊断:梗阻性黄胆,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囊癌?入院后X线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颈管与总肝管交界处多发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CT诊断:①胆囊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局部与肝脏分界欠清;②肝门区高密度影,胆总管近端占位性病变(胆总管癌?),肝内胆管扩张.入院2 d后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镜见肝内胆管扩张,呈枯藤状,肝总管及胆总管上段完全闭塞,部分呈不规则充盈缺损,长约3.2 cm,考虑胆总管癌;X线摄片,胆总管插管后注入安其格纳芬后可见胆总管近端狭窄长约3 cm,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术中沿导丝在扩张肝外胆管狭窄及闭塞处取活体组织2块送病理.病理结果:极少破碎的胆囊黏膜及少许肠黏液.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40岁。门诊以“胆囊炎.胆囊结石”收住。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坦.右上腹压痛阳性,反跳痛可疑。可们及肿大胆囊,底部位于右肋缘下三横指。B超显示:胆夜130minX49mm,壁欠光,囊内见一25minX14mm强光团伴声影,总胆管smm。入院后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下方有少量淡黄色清亮渗液,胆貌底部及体部1/2位于肝右前叶内,胆囊约15OmmX7OmmX45mm,高度充血水肿。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胆囊内有30mmX20mm:<ZDmm大小结石1枚及6枚ommX50nlmX3mm大小结石。术后7无病人痊愈出院。肝内胆醇是指胆囊部…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1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 年,加重10日”于2004年4月26日入我院。体查:腹肌无紧张,右上腹压痛明显,有反跳痛,莫菲征阳性。B超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囊壁厚0.5cm。入院诊断: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经过:于2004年4月27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术中见肝胆囊三角区炎性水肿,粘连较重,辨认胆囊管及附近解剖关系困难。为避免正常组织热损伤,关键部位不用电凝,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8年5月至2007年5月共施行腹腔胆囊切除术2262例,发生胆管损伤4例,占0.18%,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摘要 病例1,女、60岁,反复右上腹疼痛不适2月,B超提示胆囊底部病变大小1.2cm×0.5cm,中等回声,无声影,无移动,有糖尿病史8年,入院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LC术中见胆囊与大网膜粘连,囊壁增厚,最厚处达0.6cm,囊腔底部见腺瘤样病变0.4cm×1.0cm,手术经过很顺利,术后50小时出现明显梗阻性黄疸,行剖腹探查术见肝总管横断,两断端分别由钛夹夹闭并回缩,距离约0.5cm,断端距左右肝管分叉部约1.5cm,肝总管直径0.4cm,胆总管直径0.6cm,行胆管对端吻合术,胆管内置T管支撑引流,术后10月,出现黄疸,PTC提示左右肝管汇合下方胆管狭窄,肝内胆管扩张,再次行胆管狭窄部修复术,痊愈.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9岁。因进食差,消瘦2个月,发现上腹肿 物1个月,于2005年4月9日入院。查体:心、肺(-),腹软. 无压痛,无反跳痛,上腹可触及10cm大小肿物。电子胃镜: 胃窦癌伴幽门狭窄。病理示:(胃窦)低分化腺癌。B超:肝左 叶及肝门区占位性病变。于2005年4月21日行胃癌根治术 及肝转移癌局部切除。术中见胃肿瘤位于胃窦约10 cm×10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70岁,退休教师,因间歇性右上腹痛3年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于2012年4月16日收入住院。1个月前患者曾在当地县医院行B超及CT检查,诊断:(1)胆结石;(2)胰头占位。去某三甲医院行腹部MRCT检查,诊断“胆囊结石”,随来我院行手术治疗。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轻压痛,Murphy氏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4%,淋巴细胞43.6%;血沉20mm/h;总胆红素15.2μmol/L,间接胆红素5.8μmol/L,谷丙转氨酶36.7U/L;结核抗体(-);肿瘤免疫标记CA199正常。影像学检查: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胆囊3.6cm×1.2cm,壁厚0.4cm,内部液区消失,见强回声充填,后伴声影,胆总管显示段内经0.7cm,诊断提示:胆囊萎缩,胆囊炎,胆结石;MRCP:胆囊结石,胆总管走行及形态正常。术前诊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2012年4月19日在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被网膜包裹,粘连紧密无法在腹腔镜下分离,中转开腹,开腹后见胆囊与网膜、胃壁粘连致密,仔细分离粘连,见胆囊壁厚,组织较硬,呈皮革状,胆囊内充满结石,术中怀疑胆囊癌,取胆囊组织行快速冰冻切片,排除胆囊癌,怀疑结核。仔细顺肝床用电刀切除胆囊,因胆囊颈与肝十二指肠韧带粘连紧密,无法分离,保留部分颈部胆囊壁,行粘膜电灼烧,胆囊管残端缝扎。切除胆囊后见胆囊体积约13.5cm×6cm×3cm,剖开胆囊见内有多个结石,最大者直径约0.9cm,胆囊壁慢性炎性增生性改变,组织脆硬,胆囊颈部可见一灰白色肿物约4cm×3.2cm×2.2cm,切面灰白,实性,质软,呈干酪样,胆囊壁厚(0.3~1.2)cm。术后石蜡切片:胆囊组织内见大量郎罕氏巨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形成的结核结节,伴干酪样坏死。病理诊断:胆囊结核。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并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51岁。因右上腹隐痛10天于1991年6月17日入院。体查:T36.8℃,P66次/分,R18次/分,BP14/9kPa。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平,右肋下锁骨中线处可触及一半圆形包块,下界肋缘下3cm质硬,无结节感,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B超检查:胆囊5.3X3.6cm,壁模糊,胆囊内见不均匀实质性紊乱回声,无液乎段,胆总管正常。CT扫描:胆囊腔内由实质性肿物所充填,未见胆汁。诊断为胆囊癌于1991年6月28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胆囊约鸡蛋大,质硬,胆囊内充满赘生物,邻近胆囊底周围3cm之肝表面…  相似文献   

16.
1病例介绍
  主诉:腹上区和脐区疼痛10d。患者男,65岁。因腹上区和脐区疼痛10d,于201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30余年前因消化道溃疡于外院行胃大部切除术。此次上腹呈持续性闷痛,伴阵发性加重,解黑便,伴纳差,无恶心、呕吐,体质量减轻约5kg。外院胃镜检查:胃体巨大溃疡,中央覆污苔,周围组织充血,吻合口黏膜水肿。初步诊断:残胃癌。病理检查:残胃低分化腺癌。体格检查:腹部平坦,中上腹见一长约15cm 手术切口瘢痕,愈合良好,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无明显紧张,腹上区和脐区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阴性,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5肋间,肝区和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min,未闻及气过水声及血管杂音;肛门指诊未触及包块,指套退出无血染。腹上区 CT 检查:原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改变,残胃充盈不佳,壁稍增厚(图1)。AFP208μg/L,CEA726μg/L,糖类抗原CA72-4312μg/L。术前诊断:残胃癌。手术情况:患者于2011年12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残胃吻合口处一质地坚硬包块,胃壁局部明显增厚,包块侵犯左肝外叶脏面,小肠、横结肠与腹壁切口粘连,近端小肠与邻近组织粘连,小肠吻合口系膜内可触及一大小约25cm ×35cm 的淋巴结。胆囊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侧,被周围组织粘连包裹。遂行残胃切除+食管空肠 Roux -en -Y 吻合+左肝外叶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予心电监测、氧、预防感染、抑制消化液分泌、止血、保肝、补液等治疗。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残胃低分化腺癌,浸透肌层达浆膜,周围淋巴结转移,肝脏受累及。患者术后恢复尚可,体温362~368℃, WBC948×109/L,进半流质饮食。2012年1月6日患者突发右季肋区烧灼样疼痛。体格检查:腹平软,腹部切口干燥无红肿,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肾区无叩击痛,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上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饱满,胆汁淤积可能,考虑为胆囊炎可能性大。予抗炎、抑酸、补液等治疗。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腹痛症状无缓解。2012年1月7日患者切口中段突然裂开,长约3cm,见100ml 胆汁样液体溢出。体格检查:腹平软,右季肋区腹肌稍紧;右季肋区压痛,无反跳痛;墨菲征阳性。再次急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胆囊增大,胆囊内沉积物,胆囊窝积液,肝肾隐窝积液。考虑为术后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切口部分裂开。完善术前准备后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再次行手术探查,术中见胆囊坏死,呈墨绿色,张力高,胆囊内胆汁淤积。胆囊体中部近胆囊床处见一直径约3mm 的穿孔口并与邻近组织粘连,局部充血、水肿、粘连严重。右季肋区腹壁及腹膜后组织水肿、黄染。原手术切口中段皮层裂开约3cm,无脓性分泌物。行胆囊造瘘+腹腔引流术。术后诊断为急性坏死性胆囊炎并胆囊穿孔、局限性腹膜炎、切口部分裂开。术后监护生命体征,予以抗炎、抑制消化液分泌、制酸及对症支持治疗。术后1个月夹闭胆囊造瘘管后患者无不适,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遂予拔除造瘘管,转肿瘤内科进一步治疗。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76岁。主因右上腹痛2d入院。查体:腹膨隆,腹肌软,右上腹可触及胀大的胆囊,肝脾未及,右上腹压痛反跳痛明显,Murphy征阳性,肝区叩击痛,腹部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弱。B超示:胆囊多发结石。术中见:胆囊增大,胆囊变薄约0.1cm,内为结石数枚。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们收治了1例临床罕见的胆囊完全钙化(“瓷胆囊”)病人,现报告如下。患者,女性,54岁,肥胖。因反复右上腹隐痛不适7年于lop年8月7日入院。B超检查发现:胆囊轮廓清晰,未见胆囊腔回声,见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宽大声影,提示胆囊结石或胆囊钙化。CT片见胆囊呈椭圆型高密度全层钙化影,诊断为胆囊钙化。术前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钙化。于1997年8月18日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剖腹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肝脏是脂肪肝样表现;胆囊约scmx4cm,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嵌入肝脏;胆囊壁厚,完全钙化,外覆极薄的浆膜。术后病人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19.
施平声  曾超 《重庆医学》2002,31(6):466-466
患者 ,男 ,74岁 ,因“B超发现胆囊结石 10余年 ,伴息肉 4个月” ,于 2 0 0 1年 3月 6日入院。发现结石以来 ,皮肤巩膜未出现黄染 ,体重无明显下降 ,无呕血、便血、黑便史。体格检查 :皮肤、巩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心肺阴性。腹平软 ,未扪及包块 ,肝脾未扪及 ,肾区无叩痛。肛门、直肠未见异常。辅助检查 :B超提示胆囊结石、胆囊息肉 ,综合以上病情 ,诊断为 :胆囊结石伴息肉。于是行胆囊切除术 ,术中见胆囊肿大 ,中部变细、变硬 ,周围有数个米粒大小硬节 ,将胆囊分成 2个大小约 4cm× 5cm和 3cm× 3cm的囊腔 ,腔内可扪…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8岁。左中上腹痛伴呕吐4d。查体:左中上腹压痛。既往胰腺炎病史10年余。B型超生:胆囊结石。CT平扫:胆囊内见直径约0.5cm小圆形高密度影。胰头饱满,边缘模糊。肠系膜上静脉密度增高,长径约1.2cm。周围脂肪呈云雾状。左肾前筋膜增厚。左上腹部分小肠管壁弥漫性增厚,厚达15mm,密度减低。肝周、脾周、左侧结肠旁沟见少量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