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PCR ,MSP)对 5 0例周围型肺结节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痰脱落细胞p16基因甲基化改变进行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报告相对照。结果 周围型肺癌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 2 7/ 44 ,61.4%)明显高于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 1/ 6,16.7%)及正常人 ( 3 / 2 0 ,15 .0 %) ( χ2 值分别为 4.2 81和11.869,P <0 .0 5 ) ,良性周围型肺结节 p16MSP阳性率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 ( χ2 =0 .13 6,P >0 .0 5 )。鳞癌和腺癌患者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 χ2 =3 .416,P >0 .0 5 )。如果以痰脱落细胞 p16MSP阳性作为判断肺结节恶性的标准 ,其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阳性预测值为 96.4%,阴性预测值 2 2 .7%,灵敏度 61.4%,特异度 83 .0 %。结论 检测痰脱落细胞 p16基因甲基化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T扫描与肺活检后痰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p16甲基化检测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用PCR TRAP ELSA半定量及PCR TRAP银染定性法、甲基化相关的PCR法 ,前瞻性检测 5 5例经CT扫描而发现的肺部孤立性结节 (直径≤ 30mm)、并疑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患者 (T1N0 M0 ) ,行CT导向肺活检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33例 ,经皮肺针刺活检 2 2例 )后 2 4h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16甲基化状态 ,并将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 10 0 % ,但特异性只有 6 1 8% (34/ 5 5 )。端粒酶活性的敏感性为 79 4 % ,特异性为 90 5 % ,准确性为 83 6 % ;p16甲基化的敏感性为 32 4 % ,特异性为 10 0 % ,准确性为 5 8 2 % ,3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 86 1% ,特异性为 90 5 % ,准确性为 87 3%。对照组端粒酶阳性率 9 5 % (2 / 2 1) ,无1例检测到p16甲基化。结论 :CT扫描与端粒酶活性、p16甲基化联合可弥补痰液的细胞学检查的不足 ,提高肺癌痰检的敏感性 ,有助于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和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甲基化及缺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和缺失情况,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甲基化相关的PCR及双重PCR,检测50例肺癌组织和54例正常肺组织中p16基因第1外显子5′端启动子区域CpG岛甲基化及第2外显子缺失情况。结果 p16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甲基化率为32.0%(16/50)。缺失率为28.0%(14/50);54例正常肺组织甲基化率为3.7%(2/54),缺失率为0,二组比较,甲基化率(Fisher's exact=0.000)及缺失率(Fisher's exact=0.000)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甲基化和缺失是非小细胞肺癌p16基因失活的主要形式,检测p16基因甲基化和缺失状态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CDKN2/p16基因5′-CpG岛SmaI位点甲基化与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DKN2 /p16基因 5′端调控序列CpG岛甲基化的状态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对甲基化敏感的核酸内切酶SmaⅠ ,酶切基因组DNA的方法 ,对 89例肺癌标本和 10例正常肺组织的CDKN2 /p16基因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  89例肺癌中 ,CDKN2 /p16基因甲基化者 15例 ,甲基化频率为 16 .9%。 42例p16蛋白阴性的肺癌患者中 ,有 12例发生甲基化 ,甲基化频率为 2 8.6 % ;另有 47例p16蛋白阳性患者中仅有 3例发生甲基化。 10例正常肺组织中均未发现CDKN2 /p16基因有甲基化现象。结论 CDKN2 /p16基因 5′端CpG岛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是肺癌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分子事件之一 ,可能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痰标本p16和MGMT基因甲基化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明  刘俊峰  刘兵  翟福山  王安峰  徐袁秋 《肿瘤》2006,26(11):1020-1023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痰标本中p16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改变情况,评价该指标作为肺癌辅助诊断分子标志物的价值。方法:运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77例原发性肺癌患者痰标本和部分对应肿瘤组织(53例),以及30例正常对照者痰标本中p16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改变。结果:49例(63.6%)肺癌患者痰标本中检测到了pi6基因异常甲基化,34例(44.2%)检测到了MGMT基因异常甲基化,77例患者痰标本中2个基因中至少有1个基因出现甲基化为64例(83.1%),对肿瘤的检出灵敏度较高。长期吸烟史是影响肺鳞状细胞癌痰标本p16(P=0.00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因素。随TNM分期增高,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痰标本中p16基因甲基化比例增高(P=0.021);随TNM分期增高,肺腺癌患者痰标本MGMT基因甲基化比例增高(P=0.023)。对照组正常人痰液标本未发现p16和MGM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结论:痰标本中p16和MGMT基因甲基化是临床肺癌辅助诊断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痰标本p16和MGMT基因的异常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其方例、无创的特点成为目前诊断肺癌的最基本手段之一,然而它的敏感性比较差。近年来分子肿瘤学的理论和技术进展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分子病理学标志物发现早期肺癌的可能。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肺癌中常见的分子水平改变;其包括p16INK4a(p16)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从肺癌病人的痰标本脱落细胞中分离制备DNA,检测了p16和MGMT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的方法,我们对71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的痰标本进行了分析。所有被检NSCLC病人均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肺鳞癌39例,肺腺癌25例,腺鳞癌7例。这71例病人的痰标本仅有31例(43.6%)被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癌。我们的分析资料显示:在71例痰标本中p16基因的高甲基化检出率为83.1%(59/71),MGMT的高甲基化检出率为59.2%(42/71)。在被测痰细胞DNA中,这两个基因(其中一个或两者)的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综合检出率高达90.1%(64/71);而且与相应肿瘤组织中这两个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存在很好的符合率。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SP技术检查痰脱落细胞DNA中p16和MGMT两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一项敏感、无创、易行的方法。它将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现,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痰脱落细胞学检查以其方便、无创的特点成为目前诊断肺癌的最基本手段之一,然而它的敏感性比较差。近年来分子肿瘤学的理论和技术进展为我们提供了利用分子病理学标志物发现早期肺癌的可能。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肺癌中常见的分子水平改变;其中包括p16INK4a(p16)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这项研究中,我们从肺癌病人的痰标本脱落细胞中分离制备DNA,检测了p16和MGMT这两个基因的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的方法,我们对71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人的痰标本进行了分析。所有被检NSCLC病人均有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肺鳞癌39例,肺腺癌25例,腺鳞癌7例。这71例病人的痰标本仅有31例(43.6%)被细胞学检查诊断为癌。我们的分析资料显示:在71例痰标本中p16基因的高甲基化检出率为83.1%(59/71),MGMT的高甲基化检出率为59.2%(42/71)。在被测痰细胞DNA中,这两个基因(其中一个或两者)的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的综合检出率高达90.1%(64/71);而且与相应肿瘤组织中这两个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存在很好的符合率。这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SP技术检查痰脱落细胞DNA中p16和MGMT两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一项敏感、无创、易行的方法。它将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早期发现,以及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扫描与肺活检后痰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和p16甲基化检测对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用PCR-TRAP-ELISA半定量及PCR-TRAP银染定性法、甲基化相关的PCR法,前瞻性检测55例经CT扫描而发现的肺部孤立性结节(直径≤30mm)、并疑诊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患者(T1N0M0),行CT导向肺活检(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33例,经皮肺针刺活检22例)后24h内痰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及p16甲基化状态,并将检测结果与组织病理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为100%,但特异性只有61.8%(34/55)。端粒酶活性的敏感性为79.4%,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83.6%;p16甲基化的敏感性为32.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58.2%,3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86.1%,特异性为90.5%,准确性为87.3%。对照组端粒酶阳性率9.5%(2/21),无1例检测到p16甲基化。结论:CT扫描与端粒酶活性、p16甲基化联合可弥补痰液的细胞学检查的不足,提高肺癌痰检的敏感性,有助于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和肺部孤立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FHIT和p16基因甲基化与肺癌的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探讨FHIT和p16基因甲基化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59例原发性肺癌组织,相对应的32例正常组织及11例支气管鳞状化生组织中FHIT基因、p16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况.结果: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FHIT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37.3%(22/59)、0.0%(0/32),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鳞状化生组织FHIT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8.1%(2/11).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p16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0.8%(30/59)、0.0%(0/32),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鳞状化生组织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为18.1%(2/11).肺癌患者吸烟组中FHIT、p16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0.6%(29/32),与非吸烟组(33.3%.9/27)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和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测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手术切除标本和BALF及痰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测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手术切除标本和BALF及痰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47例及同期无呼吸系统疾病又未患任何肿瘤同性别者94例作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等技术,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结果p16基因甲基化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检出率分别为44.7%(21/47)和17.0%(8/4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37例非小细胞肺癌吸烟者中有21例肺癌组织发生p16基因甲基化,而10例非小细胞肺癌非吸烟者中无一例肺癌组织发生p16基因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年龄、饮酒、肺癌病理分型及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p16基因甲基化与吸烟有关。检测p16基因甲基化与否,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肺癌患者组织和痰液中p53基因、K-ras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p53、K-ras基因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痰液中改变情况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9例肺癌组织和14例肺部良性组织及相应痰液,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了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应用PCR-RFLP法对K-ras基因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 p5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突变率为37.3%,K-ras基因在肺腺癌突变率为48.0%,其它类型肺癌突变率仅为8.8%。相应痰液中两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3.8%和44.0%,与组织中的突变率无明显差异,P<0.01。良性组织及相应痰液中两基因均无突变。吸烟患者的突变率(48.7%,68.5%)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的突变率(15.0%,11.1%),P<0.01;两基因的联合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54.2%)明显优于单基因的检测,P<0.05。结论 痰液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率基本相似,即痰液中脱落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能反映肺组织情况。因此以痰液为目标多基因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D44V6及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 44例NSCLC组织、10例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8例肺良性病变中CD44V6和p16的表达情况。结果 :CD44V6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 68 2 % ,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成正相关 ,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在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及肺良性病变中无阳性表达。p16在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及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0 %和10 0 0 % ,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 4 5 % ,正常支气管黏膜组织与肺癌之间、肺良性病变与肺癌之间的p16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p16阳性表达率随NSCLC分期增加呈下降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 ,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CD44V6和p16是 2个独立因子 ,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 ,可作为判断肺癌预后和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以及相应的外周血浆和痰液中MPDZ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情况,以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49例肺癌组织、20例癌旁正常组织以及相应的外周血浆和痰液中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情况。结果:49例肺癌组织中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67%(33/49),癌旁正常组织中的MPDZ基因甲基化发生率为0(0/20)(P=0.00)。MPDZ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与临床分期相关(P=0.039),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吸烟、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的病理分类无显著相关(P>0.05)。33例癌组织MPDZ基因发生了甲基化的肺癌患者相应血浆的DNA标本中有25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检出率为76%(25/33);痰液标本中有18例发生了甲基化,甲基化检出率为55%(18/33)。16例癌组织MPDZ基因未甲基化的肺癌患者其对应的血浆和痰液标本未检出该基因甲基化。提示痰液和血浆标本中MPDZ基因甲基化能较好地反映肿瘤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状况。结论:MPDZ基因在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血浆中及痰液中均有较高比例甲基化检出率,提示MPDZ基因甲基化可能在肺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痰液细胞中p53和K-ras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Q  Wu X  Hu K  Ding X  Yang J 《中国肺癌杂志》2000,3(5):366-368
目的 检测肺癌组织和肺癌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p53、K-ras基因突变情况,比较联合检测p53、K-ras和单一检测p53或K-ras基因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了59例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14全肺部良性病变肺组织及患者痰液脱落细胞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K-ras基因第1外显子突变。结果 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37.3%(22/59),痰液脱落细胞为3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组织中p16基因CpG岛甲基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ion specific PCR, MSP)检测38例EC组织、20例相应癌旁正常内膜组织(adjacent normal endometrium,ANE)和22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织(normal controls, NC)中p16基因甲基化状态.结果:ANE和NC组织中不存在p16基因全部甲基化, EC及ANE组织p16基因部分甲基化率分别为26.3%(10/38)及30.0%(6/20),EC组织全部甲基化率为31.6%(12/38).EC、ANE和NC组织p16基因甲基化率(全部甲基化与部分甲基化)分别为57.9%(22/38)、30.0%(6/2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21,P<0.01.p16基因甲基化率与EC临床分期(χ2=4.716,P<0.05)及病理分化(χ2=5.739,P<0.05)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甲基化在E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早期的、逐渐发展的事件,可为EC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畸变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鲜的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清标本6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标本25例,健康人血清标本10例。采用PCR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DNA和血清游离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畸变甲基化的状况。[结果]28.99%(20/69)肺癌组织出现p16高甲基化;出现高甲基化的组织标本相对应的20例血清中有15例(75%)出现p16基因高甲基化。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DNA中均未见p16基因高甲基化。血清p16基因高甲基化与肺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状况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或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20.
亢春彦  周慧聪  汤少鹏  肖红 《肿瘤》2011,31(8):729-734
目的:探讨血浆中脆性组氨酸三连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p16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及信号转导通路基因(ras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1A,RASSF1A)等抑癌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 c PCR,MSP)法,检测53例肺癌组织和对应的血浆标本以及2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FHIT、p16、MGMT和RASSF1A4种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肺癌组织中FHIT、p16、MGMT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39.6%(21/53)、49.1%(26/53)、35.8%(19/53)和18.9%(10/53);其对应的血浆标本中这4个基因的甲基化检出率分别为35.8%(19/53)、49.1%(26/53)、28.3%(15/53)和17.0%(9/53),两组标本甲基化检出率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P>0.05)。24例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和血浆标本中分别有同1例(0.04%)出现p16基因甲基化,与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肺癌检测的敏感度(73.6%)和特异度(95.8%)。p16基因在血浆中甲基化检出率与患者吸烟指数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中多个肺癌相关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肺癌筛查、早期诊断简便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