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探讨SP对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SP 50、100、150mg·kg~(~(-1))),腹腔注射给药,取中脑和脑皮层匀浆,利用酶标仪检测小鼠中脑和脑皮层中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结果 SP治疗组小鼠中脑和脑皮层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升高、MDA及过氧化氢含量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硫酸化茯苓多糖(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探讨SP对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PTP组和SP治疗组(SP 50、100、150mg·kg^(^(-1))),腹腔注射给药,取中脑和脑皮层匀浆,利用酶标仪检测小鼠中脑和脑皮层中SOD、GSH-Px、CAT活性、抗超氧阴离子活力、MDA及过氧化氢含量。结果 SP治疗组小鼠中脑和脑皮层3种抗氧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升高、MDA及过氧化氢含量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SP对MPTP诱导的帕金森小鼠中脑和脑皮层神经元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小鼠海马区(hippocampus)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的表达。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建立PD小鼠模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鉴定PD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采用足迹分析法和避暗法分别检测小鼠运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利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in situ hybridization)检测小鼠海马区NGF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TH、NGF水平均降低,行为学指标偏离正常值,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GF可能在PD认知障碍的病理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林鲤洁  温预关 《海峡药学》2004,16(2):102-103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利鲁唑浓度的 HPL C法。 方法  以美国迪马公司 Diamonsil〔 TM〕C1 8反相柱 ( 2 5 0 mm× 4.6mm,5μm)为色谱柱 ,流动相为甲醇 -0 .0 3 mol·L- 1磷酸二氢铵 ( 80∶ 2 0 ,V/V) ,流速为 0 .8m L·min- 1 ,检测波长 2 65 nm,以乙醚为提取剂。结果  利鲁唑高 ( 80 0 ng·m L- 1 、中 ( 10 0 ng· m L- 1 )、低 ( 10 ng· m L- 1 ) 3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3 6%、96.47%、95 .14 %,日内、日间差 RSD均低于 5 %( n=5 ) ;分析方法的定量测定下限为 5 ng·m L- 1。线性范围为 :5~ 10 0 0 ng·m L- 1 ,回归方程为 Y=2 14 .44 x-5 .89,r=0 .999( n=8)。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 ,可用于临床血浓监测和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利鲁唑对吗啡镇痛、耐受和依赖作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利鲁唑对阿片镇痛、耐受及躯体功能的调节。方法 采用冰醋酸扭体 ,5 5℃热板法和热辐射甩尾法观察利鲁唑对小鼠痛阈及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 ;采用小鼠急性和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及小鼠吗啡依赖模型 ,观察利鲁唑对吗啡耐受和依赖的作用。结果 单独皮下注射利鲁唑 2 .5~ 10mg·kg- 1在以上 3种模型无镇痛作用 ,然而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强吗啡镇痛效应。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吗啡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耐受。在小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利鲁唑 2 .5~ 10mg·kg- 1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产生。结论 利鲁唑自身无镇痛作用 ,但能显著增强吗啡镇痛效应 ,并能预防吗啡所引起的耐受和依赖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研究黄芩对鱼藤酮所致帕金森(PD)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葵花油乳化液制备PD大鼠模型;阳性组及不同剂量药物组在每日注射鱼藤酮之前1小时灌胃给药。ELISA法检测大鼠脑硫氧还蛋白(Trx);荧光探针法检测纹状体活性氧(ROS);分光光度法检测纹状体谷胱甘肽(GSH)、黑质丙二醛(MDA)含量。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出现一定程度的行为学变化,模型组Trx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阳性组和低剂量组,药物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结论:黄芩可以提高帕金森大鼠脑内Trx的表达,对鱼藤酮所致帕金森模型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Trx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磁共振波谱扫描(1HMRSI)研究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利鲁唑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海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的急性和慢性作用,探讨NAA变化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16例未经治疗的GAD患者利鲁唑给药前、给药24 h和8周经1HMRSI检测海马NAA浓度。16例患者中10例为应答者,其余6例为非应答者。8名年龄、性别和体重相似的健康受试者同时进行对照研究。双侧海马NAA浓度和焦虑评分变化作为主要研究指标。结果对利鲁唑有应答的患者海马NAA浓度随时间增加,而对利鲁唑没有应答的患者海马NAA浓度随时间降低。治疗8周时,与基线相比,患者海马NAA浓度的增加与紧张焦虑症的改善相关。结论本项初步试验结果显示GAD患者经利鲁唑治疗后症状的缓解与海马NAA浓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类叶升麻苷对MPTP所致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研究类叶升麻苷在MPTP诱导的C57小鼠的帕金森病(PD)模型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自主活动实验和滚筒实验研究动物的行为表现,通过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方法观察脑纹状体多巴胺的变化,通过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yroxine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并对黑质纹状体进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的免疫印迹分析以探讨药物作用机制。结果①经MPTP诱导的C57小鼠,其自主活动次数、滚筒运动潜伏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明显降低(P<0·01);多巴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黑质纹状体α-synuclein蛋白水平下降。②经类叶升麻苷(10、30mg·kg-1)预处理后能明显改善MPTP诱导的C57小鼠的行为学表现,增加脑内多巴胺递质的含量,增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增加黑质纹状体α-synuclein蛋白水平。结论类叶升麻苷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能对抗MPTP诱导的C57小鼠PD模型中的神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α-synuclein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然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6,12,24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性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 h后,脑组织GL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LT-1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脑缺血后48 h降至最低(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海马GLT-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LT-1的表达、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然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6,12,24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性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 h后,脑组织GL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LT-1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脑缺血后48 h降至最低(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海马GLT-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LT-1的表达、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然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6,12,24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性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 h后,脑组织GL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LT-1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脑缺血后48 h降至最低(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海马GLT-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LT-1的表达、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然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6,12,24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性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 h后,脑组织GL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LT-1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脑缺血后48 h降至最低(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海马GLT-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LT-1的表达、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单纯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于术前7 d腹腔注射头孢曲松钠200 mg?kg-1?d-1,然后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后3,6,12,24和48 h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性谷氨酸转运体(glutamate transporter-1,GLT-1)水平。结果:局灶性脑缺血3 h后,脑组织GL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并且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LT-1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脑缺血后48 h降至最低(P<0.01)。与单纯缺血组比较,头孢曲松钠预处理组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海马GLT-1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头孢曲松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GLT-1的表达、降低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黄荣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1):1581-1583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所致帕金森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MPTP腹腔注射制备帕金森小鼠模型,银杏叶提取物组(GBE组)、阳性组小鼠每日分别给予100mg·kg^(-1)的银杏叶提取物和75mg·kg^(-1)美多芭灌胃处理,连续15d后观察小鼠行为症状,采用滚筒试验评估小鼠肢体运动功能,色谱法测定纹状体内多巴胺(DA)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对脑组织切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多巴胺能神经损伤情况。结果:成功造模后,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尾僵直及竖毛等症状,滚筒试验中潜伏时间、DA、GSH-Px及SOD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脑黑质TH阳性细胞显著减少;GBE能缓解帕金森小鼠一般行为学症状,增加滚筒实验中小鼠运动潜伏时间,显著升高DA、GSH-Px及SOD水平,降低MDA含量,防止脑黑质TH阳性细胞继续减少。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MPTP所致的帕金森小鼠神经元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裴林  纵艳艳  孙亚锋  张光毅 《药学学报》1996,31(11):812-816
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皮层神经元为对象,以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为指标,研究了谷氨酸兴奋毒性及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10d的皮层神经元置于含10或50μmol·L-1谷氨酸和低糖(1g·L-1)的DMEM培养液中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LDH漏出逐渐增加。在谷氨酸处理前,于培养液中加入氯胺酮或硝苯吡啶,则LDH漏出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氯胺酮和硝苯吡啶并用,LDH漏出量比单独使用氯胺酮或硝苯吡啶下降更加明显。结果表明,谷氨酸对培养的神经元可产生严重损伤。氯胺酮和硝苯吡啶单用或并用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大花罗布麻对MPTP型小鼠的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大花罗布麻叶中槲皮素-3-O-槐糖苷和黄酮富集物对MPTP型帕金森症(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模型的多巴胺能(dopaminergic,DA)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MPTP腹腔注射30mg.kg-1连续5d制备PD模型,口服灌胃给予槲皮素-3-O-槐糖苷25mg.kg-1和大花罗布麻叶黄酮富集物250mg.kg-1,造模前7d开始给药。给药结束后进行自主活动和爬杆实验测试动物行为变化,荧光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石蜡切片观察黑质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分析大花罗布麻对多巴胺能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槲皮素-3-O-槐糖苷25mg.kg-1预先给药1wk,能提升MPTP型PD小鼠的运动能力,提高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轻黑质神经的损伤,增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细胞表达数量。结论槲皮素-3-O-槐糖苷能减轻MPTP对PD小鼠的DA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唑吡坦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对丘脑和下丘脑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 模拟海拔5500 m低压低氧环境,通过阈上剂量(50 mg·kg-1,ip)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翻正反射消失(LORR)实验建立低压低氧致失眠模型。采用LORR实验观察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条件下唑吡坦(0.33,1,3,9和27 mg·kg-1,ip)与戊巴比妥钠镇静催眠阈下(20 mg·kg-1,ip)和阈上剂量的协同效应及唑吡坦(10,13,17,20,23,30和40 mg·kg-1,ip)的镇静催眠效应。运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法测定常压常氧和低压低氧条件下给予唑吡坦(10,20和40 mg·kg-1,ip)1 h后,小鼠丘脑和下丘脑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结果 低压低氧处理1 d显著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LORR持续时间(P<0.05)。与常压常氧溶媒组和低压低氧致失眠溶媒组相比,常压常氧唑吡坦9和27 mg·kg-1组和低压低氧致失眠模...  相似文献   

20.
山梗菜碱是一种亲脂性的非吡啶生物碱,为半边莲属的一个主要成分.山梗菜碱被发现具有对黑质多巴胺能细胞内多巴胺递质分布调节作用,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提高细胞外多巴胺浓度.[1]那么,山梗菜碱是否具有改善帕金森病(PD)的作用是我们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