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纳米介孔材料MCM-41提高尼群地平溶解度,并结合推拉式渗透泵技术使药物达到控释释放。方法 通过溶剂挥发法将药物尼群地平载入MCM-41的孔道中制备载药体系(NDP-MCM-41),并且通过体外溶出试验优化最佳比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药物存在状态进行表征。通过体外溶出实验筛选渗透泵片剂最优处方。结果 药物以无定形形式存在于载体孔道中,当药物与载体的比例为1∶5时,溶出效果最好。以PEO(10 000)作为助悬剂,PEO(600 000)作为助推剂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推拉式渗透泵。各个因素的用量,包衣增重的大小,打孔的大小都会影响药物的释放。结论 纳米介孔材料MCM-41和推拉式渗透泵技术结合显著改善了尼群地平的溶出速率,避免了突释并且延长了药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替米沙坦与介孔硅制备成片剂,并考察片剂的稳定性。方法在处方筛选的基础上,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替米沙坦-介孔硅片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采用示差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和溶出法考察制剂的晶型稳定性。结果替米沙坦-介孔硅分散体66 g、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30 g、微晶纤维素50 g、甘露醇50 g、硬脂酸镁4 g,混合均匀,压制成1 000片,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符合要求,在12个月内替米沙坦稳定性良好,且一直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结论利用自制介孔硅制备固体分散体,介孔硅的孔道使难溶性药物长期以无定型状态存在,故制剂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有序介孔硅胶提高难溶性药物白藜芦醇的溶出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uan GL  Chen B  Wang ZH  Wu H  Huang XT  Wu LN  Wu CB 《药学学报》2012,47(2):239-243
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有序介孔硅胶并考察其作为难溶性药物载体的体外药物释放特点。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合成了有序介孔硅胶, 以白藜芦醇为模型药物,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对载药前后的有序介孔硅胶进行表征, 并考察药物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 合成的有序介孔硅胶比表面积大、粒度均匀, 具有有序六方孔道结构, 载药后药物以无定形态或分子态存在, 释放速率明显提高。有序介孔硅胶有望成为新型的难溶性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扎鲁司特(zafirlukast,ZLST)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提高体外溶出速度。方法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介孔二氧化硅(MCM-41),将其甲基化改性(MCM-41CH3);采用浸渍挥干法将ZLST载入,测定体外溶解速度;并采用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固体分散体进行表征。结果 药物介孔二氧化硅固体分散体可以显著地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ZLST-MCM-41的释放率略高于ZLST-MCM-41CH3;物相鉴定表明,ZLST以无定型或微晶形式分散于介孔载体中。结论 介孔二氧化硅可以作为ZLST优良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介孔硅作为难溶性药物托伐普坦(TOL)的载体材料在提高其溶解性方面的作用。方法:取TOL 6.60 g,溶解于173.40 g甲醇溶液中,分别加入给药硅土8.80、26.40、44.00 g,采用溶液吸附法制备托伐普坦-介孔硅载药物,记为TOL/SLC-1-a、TOL/SLC-1-b、TOL/SLC-1-c;加入给药硅土8.80 g,采用吸附平衡挥干法制备托伐普坦-介孔硅载药物,记为TOL/SLC-2。对比TOL原料药、TOL和给药硅土物理混合物及载药物在0.22%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中60 min内的溶出曲线,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表征载药物的性质。结果:与原料药和物理混合物比较,TOL/SLC-1-a、TOL/SLC-1-b、TOL/SLC-1-c和TOL/SLC-2的溶出速度均增加,其中TOL/SLC-1-a、TOL/SLC-1-b、TOL/SLC-1-c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TOL/SLC-2,且前三者的溶出速度比较接近。TOL/SLC-1-a、TOL/SLC-1-b、TOL/SLC-1-c中的药物为无定形态,TOL/SLC-2中的药物为无定形和结晶态混合形式。结论:介孔硅可成为提高TOL溶出速度的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MCM-41缓释体系,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在碱性和室温条件下制备MCM-41介孔材料;采用浸渍法将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组装到MCM-41的孔道中,通过XRD、IR、低温N2吸附对MCM-41介孔材料及药物组装体进行表征;测定组装体的载药量、载药时间以及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介孔材料MCM-41作为药物载体具有较短的载药时间(7 h)、较大的载药量(46.65%)、较低的释放速率(6 h仅释放35.6%)。结论通过测定组装体在体外模拟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释放速率,结果表明制得了对乙酰氨基酚/MCM-41缓释释放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利培酮为模型药物,制备载药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缓释片。方法:以三嵌段共聚物(PEO-PPO-PEO)为模板,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在酸性环境下搅拌、过滤和焙烧,制得介孔二氧化硅,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表征。载药介孔二氧化硅压片制得利培酮缓释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考察利培酮缓释片的溶出特性。结果:经介孔二氧化硅载药后制备的利培酮片剂具有显著的缓释作用。结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能将利培酮贮存于其内部孔道,并且通过溶蚀效应缓慢释放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制备的介孔碳(CMK-3)为载体载入非诺贝特制备纳米药物分散体系,以期提高非诺贝特的溶出速率和纳米分散药物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吸附平衡法将模型药物非诺贝特载入到碳载体中,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来表征制备载体的形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吸附曲线表征载体的内部孔道结构,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采取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所制备的载药体系的药物溶出速度,并测定其长期稳定性。结果药物已载入碳载体的纳米孔道中,且药物粒子的高度分散和晶型的转变,显著提高了难溶性药物非诺贝特的溶出速率,并且碳载体的刚性结构有效阻止了分散药物粒子的再聚集,物理稳定性大大提高。结论制备的非诺贝特-CMK-3载药体系,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及解决纳米分散药物的物理稳定性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非诺贝特为模型药物,乙基纤维素为缓释材料,黄原胶作为调释剂,通过热熔挤出技术将介孔二氧化硅递药系统与缓控释技术结合,制备介孔二氧化硅/乙基纤维素缓释骨架,介孔二氧化硅SBA-15作为药物载体用以提高非诺贝特体外溶出速率。采用水热法合成SBA-15,以扫描电镜、透射电镜、N2吸附-脱吸附及小角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SBA-15具有有序二维六方介孔结构以及较大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结果表明,非诺贝特经SBA-15吸附后以无定形或分子态存在,药物溶出速率明显提高。缓释骨架中药物释放受乙基纤维素黏度和黄原胶含量的影响。22%黄原胶含量的缓释骨架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体外释放呈一级动力学特征,以不规则释放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制备索拉非尼(sorafenib,SFN)/介孔硅的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内外性质研究。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固体分散体,以溶出度为指标筛选药物和介孔硅比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技术,考察药物存在状态及物理稳定性;通过电镜观察样品形貌;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以自制SFN粉末为对照,对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原料药为结晶态,溶出度<10%;随着介孔硅的比例增大,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增加,当SFN与介孔硅的比例为1∶5时,SFN以非晶态存在,溶出度>90%,在6个月的加速实验中,药物存在状态和溶出度未见明显改变。固体分散体组的cmax是SFN粉末组的1.8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75%。结论 SFN/介孔硅固体分散体物理稳定性良好,能提高SFN的溶出度,改善其口服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