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收治且完成苏醒后60 d假愈期随访的102例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假愈期内迟发性脑病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40)和未发生组(n=6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组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未发生组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进一步建立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昏迷时间长、假愈期内贫血、高血压以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急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损伤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与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中度中毒组72例和重度中毒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昏迷时间、碳氧血红蛋白百分比、心肌酶、肌钙蛋白、白介素-6(IL-6)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上述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关系,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重度中毒组的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碳氧血红蛋白百分比、心肌酶、肌钙蛋白、IL-6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均高于轻中度中毒组,昏迷时间长于轻中度中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酸水平、APACHEⅡ评分、昏迷时间、碳氧血红蛋白百分比、心肌酶、肌钙蛋白、IL-6及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均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上述指标均与一氧化碳病情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对患者救治的过程中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81-85+封三
目的分析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患者的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PQ中毒的急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年龄12岁、中毒时间24 h的PQ中毒患者的95例临床资料。按照1个月后的结局分为死亡组53例和存活组42例;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检验指标、血液净化治疗等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Q中毒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结果服毒量、启动血液净化时间、血乳酸为PQ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服毒量58.5 mL、启动血液净化时间5.5 h、血乳酸5.95 mmol/L的PQ中毒患者死亡风险明显升高;对PQ的死亡预测能力从高至低依次为:血乳酸、启动血液净化时间、服毒量。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尽早对PQ中毒患者实施血液净化治疗,迅速、有效降低体内的PQ浓度,有助于提高PQ中毒患者的存活率;同时结合服毒量及血乳酸水平可作为预测PQ中毒患者死亡的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与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9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按照6h血乳酸清除率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及低乳酸清除率组;按照入院后第30天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与高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入院时间较长、SBP及SDP偏低、入院GCS评分较低、APACHEⅡ评分较高、CRP较高、病死率偏高(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入院后6h血乳酸清除率较低,而入院GCS评分较低,APACHEⅡ评分较高(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6h血乳酸清除率降低是重度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乳酸清除率组与低乳酸清除率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6h血乳酸清除率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ROCAUC)为0.841(95%CI=0.585~0.937,P<0.05)。结论:血乳酸清除率水平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近期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患者近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血乳酸清除率水平对于评估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高压氧、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发生迟发性脑病16例;死亡2例.结论 本病预后与患者年龄、中毒程度、中毒时间、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有关;早期足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是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40例,检测其入院时(0天),入院后1天、2天、3天和7天的cTnI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两项指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1天、2天的cTnI及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的诊断敏感性无显著差异,2天后cTnI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K-MB.结论:cTnI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cTnI与CK-MB两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以取长补短,显著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性心肌损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急性肺损伤(AL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其死亡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分别收集MIMIC-III数据库325例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8例ALI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短期可能死亡的列线图模型。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首日最低收缩压降低、血乳酸和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等均为老年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均P<0.05);通过上述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内部验证列线图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12(95%CI=0.656~0.767),外部验证列线图AUC为0.753(95%CI=0.671~0.836),内部与外部校准曲线均接近标准曲线。结论:本列线图模型可用于老年ALI患者预后评估,且具有良好的校准度与区分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2009年我院就诊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做为观察组,入院后即给予常见并发症的早期护理干预,将2004~2006年我院就诊的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做为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82%,对照组为39.73%。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及心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及心功能的影响,对30例患者在行HBO治疗过程中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LD1)、超声心动图进行动态观察。30例患者中有28例(90%)来院时血清LD1即明显升高,中毒后第2天达到高峰,第3天开始下降,10d左右恢复正常。有29例(97%)患者来院时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泵血功能及心脏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中毒后第2天心功能开始恢复,5~7天恢复正常。提示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对心肌和心功能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7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舒血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H-FABP、MDA及SO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FA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优于常规药物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11.
张鹏娟  吕明芳 《医学综述》2011,17(4):575-576
由于心率是一项易于监测的生命体征,通过对心率节律变化的规律性以及该变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提取和分析,提出了杓型、非杓型和反杓型心率的分类。该分类可以更深入了解心律的变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以及预后的相关性,从而对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者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帮助进一步制订合理的诊疗方案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可危及生命的重要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往的研究资料表明血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但在实际临床中发现部分ACS急性期患者血脂水平正常或低于正常。正确认识ACS患者的血脂状况,通过对血脂代谢变化相关机制的探讨,指导ACS急性期的调脂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解急性胰腺炎急性期局部组织结构所起的作用,采用牛磺胆酸钠逆行胰胆管注射制备大鼠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模型。并观察了模型制备后原发性病变与继发性局部病变以及胰腺病理的变化。大体病理所见:同一时段的模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胰腺水肿或出血坏死和胰周水肿或出血坏死间均存在正相关(P<0.01)。镜下病理所见:同一时段的模型中,除了6h间质出血和脂肪坏死各组间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均差异非常显著(P<0.01)。例外情况的病理所见:2例轻度胰腺水肿或出血与腹膜后间隙广泛浸润:3例重度胰腺水肿或出血坏死与腹膜后局限浸润:5例出血坏死组脾门区病变严重。结果提示,在实验模型制备条件近似相同的情况下,原发性病变越严重,继发性的局部病变也越严重。局部病变表现的差异,可能与局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文科 《河北医学》2010,16(11):1336-133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近五年来手术治疗儿童AA 198例,其中的17例误诊经验,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的特点进行总结报告。结果:我院近五年来手术治疗儿童急性阑尾炎198例,17例术后诊断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占8.6%,17例均切除阑尾并取肠系膜淋巴结送检,病理报告肠系膜淋巴结炎13例,伴慢性阑尾炎4例,其余为正常阑尾。结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是儿童期最常见且最易混淆的疾病之一,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将会导致治疗的延误,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需要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原因和预后.方法:2003年至2006年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37例,按急性胰腺炎病因学及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类,与同期不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对比,以发生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分析其预后.结果:伴有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急性胰腺炎占同期急性胰腺炎病人总数的48.9%,其中胆源性胰腺炎占66.4%.急性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升高(46.3%),或同时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42.6%).入院时病人的血、尿淀粉酶明显升高、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增高与急性胰腺炎急性肝功能受损有关(P<0.05),但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肾功能受损、呼吸功能不全、胰腺假性囊肿的形成等与肝功能损害无关(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病人急性肝功能损害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胰腺外器官功能障碍,其发生可能是由于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的一种结果,与急性胰腺炎的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肺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姜黄素组。采用逆行胰胆管穿刺注射法建立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模型。检测造模后6h各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PaO2和PaCO2、肺湿/干重比值、胰腺与肺的大体及镜下病理改变、肺组织镜下病理评分以及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SAP组、姜黄素组胰腺呈SAP改变,肺呈APAu改变,且姜黄素组病变较SAP组减轻。SAP组血清淀粉酶活性、PaCO2肺湿/干重比值,肺组织镜下病理评分以及NF—κBp65阳性率显著高于姜黄素组(P〈0.01);PaO2显著低于姜黄素组(P〈0.01)。SAP组、姜黄素组肺组织中NF—κB加5的表达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大鼠APALI时肺组织中存在NF—κB的过度表达,并与肺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姜黄素对APALI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NF—κB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晁莉 《中外医疗》2016,(20):6-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应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SAP合并ARF患者4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组:治疗组(n=20)给予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对照组(n=20)给予传统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96 h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清Cr、Lac、CRP水平,并记录两组肾上腺素使用率、28 d死亡率以及24 h尿量。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8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96 h后的APACHEⅡ评分为(17.34±6.05)分,较对照组的(19.01±5.23)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96 h后的血清Cr、Lac、CRP水平分别为(196.87±33.41)umol/L、(53.27±8.52)mg/L)、(3.04±1.13)mmol/L,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上腺素使用率和28 d死亡率分别为30.00%、10.00%,均较对照组的55.00%/45.00%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 h尿量为(1273.35±102.02)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10.87±67.88)mL(P<0.05)。结论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SAP合并ARF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30%白僵菌可湿性粉剂小鼠急性致病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白僵菌致病性强弱。方法 按《微生物农药急性致病性试验方法》(试行)1998执行。结果 小鼠经腹腔染毒后主要中毒症状:被毛蓬松,活动减少,体重减轻。不同时间段处死小鼠巨检可见脾脏肿大,病理组织学镜检脾脏网内细胞增生明显,以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为主,并见有中性白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白僵菌对小鼠具有弱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小儿阴囊急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阴囊急症 (acutescrotum)是小儿泌尿外科的主要急诊 ,其中睾丸扭转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会导致失去睾丸的严重后果。因此 ,正确认识和处理阴囊急症非常重要。阴囊急症的定义小儿阴囊急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的阴囊区疼痛、红肿或有肿块出现。通常有睾丸扭转、睾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