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施胰肾联合移植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胰肾联合移植的体会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310003)郑树森胰肾联合移植(SPK)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IDDM)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胰腺移植之后可获得正常的糖代谢,不需要外源性胰岛素并可逆转糖尿病的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为1例2型糖尿病并尿毒症患者实施胰液肠内引流式胰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患者术后1周内脱离胰岛素及透析治疗,随访4个月,胰腺及肾功能恢复正常。提示胰液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更符合正常生理状态,是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三例体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告3例Ⅰ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接受全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术移植胰及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后,停用胰岛素后,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本组其中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2年。例3因移植肾急性排斥,多器官衰竭于术后第22天死亡。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4.
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期施行的6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6例患者分别于移植胰腺恢复血液循环后23h、第9d、17h、19h、第5d及1.5h停用外源性胰岛素,移植肾功能于术后第2-4d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有排斥反应和血尿,其中1例术后5d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无效,于术后11d切除移植胰、肾,其余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达到胰岛素依赖期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减少各种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了3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经验。患者术后胰腺和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Cr)、尿素氮(BUN)降至正常。2例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流痊愈。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本组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1年11个月。  相似文献   

6.
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前已公认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Ⅰ型糖尿病(IDDM)及其并发症的安全、有效方法。移植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根治IDDM,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消除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由于糖尿病病变的特殊性、移植胰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物丢失率高以及术后免疫抑制剂引起的副作用,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移植后糖尿病(PTDM)等因素,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选择与应用比单纯肾移植更复杂,涉及问题更多。本文就胰腺及胰肾联合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一期联合移植(附2例报道)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 报告2例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平的效果。方法 2000年6-9月,2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患者接受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型吻合,结果 移植后,立即停用胰岛素,肾功能1-5d恢复正常,无外科并发症,未发生排斥反应,患者目前已分别存活5个月和2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的胰液空肠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技术简单、安全,是治疗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8.
胰肾联合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66年首例胰肾联合移植(pancreas-kidney transplants.PKT)在美国Minnesota大学成功实施以来[11.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器官保存技术和手术方式的改进.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率显著提高。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机构(International Pancreas Transplant Registry,IPTR)记录,至2003年全球已实施21208例胰腺移植,其中多数是胰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Ⅰ型糖尿病和部分Ⅱ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胰肾联合移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2月至2001年12月间15例患者进行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方式、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术后并发症以及1、3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进行统计。结果 15例患者中,采用胰肾联合移植(SPK)12例,肾移植后再行胰腺移植(PAK)3例;9例胰腺移植于腹膜外,6例移植于腹腔内;12例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经膀胱引流,3例经肠道引流。患者术后均采用环孢素A或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12例患者(SPK11例,PAK1例)移植后早期的空腹血糖为4.4~7.8mmol/L,无需应用胰岛素;3例应用胰岛素30-40d后,移植胰、肾功能均恢复正常,停用胰岛素。12例经膀胱引流的患者其尿淀粉酶为760-117000U/L,血清淀粉酶为91~480U/L。移植胰、肾共发生急性排斥反应5例次,总发生率为33.3%(5/15)。1年人/胰腺/肾脏存活率(%)分别为60.0/53.3/60.0;3年为33.3/20.0/26.7;1例随访满5年,胰腺和肾脏功能基本正常。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可以有效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术前应对患者作全面检查,制定最佳手术方案,以提高人/胰腺/肾脏的近、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1999年 9月至2 0 0 2年 1月 ,我院施行了 1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 ,包括 6例 1型糖尿病及 7例 2型糖尿病病人 ,胰岛素用量为 0 5~ 1 5IU/ (kg·d) ,13例病人均合并糖尿病肾病 ,及心衰、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并行透析治疗。 13例手术均采用体循环 膀胱内引流式。结果  6例 1型糖尿病病人于胰腺通血后 1 5~ 2 3h后停用外源性胰岛素 ,7例 2型糖尿病病人于术后第 5~ 9天停用外源性胰岛素。 13例病人均于术后第 2~ 4天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出现排斥反应、血尿、感染并发症 ,其中 1例术后 5d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 ,抗排斥治疗无效 ,术后 11d切除移植胰肾。其余均痊愈出院 ,定期随访 ,移植物功能良好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得到缓解。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方法。达到胰岛素依赖期的 2型糖尿病也是胰腺移植的适应证之一。供胰肾原位灌注、快速整块切取、以预防为主、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减少各种并发症 ,取得良好疗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胰腺内分泌门静脉引流、外分泌肠腔引流式(PE)一期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PE一期胰、肾联合移植术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技术和非手术性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3例恢复良好,2例围手术期死亡,分别死于胰漏感染和FK506药物中毒。存活者术后3d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7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结论:PE引流式胰腺移植在生理、代谢和免疫学等方面更具优势和合理性;PE式将是胰腺移植优先选择的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肾联合移植治疗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手术方式及移植效果。方法对1例1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施行胰肾联合移植手术,将肾脏移植于左侧髂窝,胰腺移植于右侧髂窝,胰腺移植采用胰腺外分泌肠道引流、内分泌体循环系统回流的术式(肠道-体循环回流术式);术后常规给予免疫抑制、防治感染、支持等治疗。结果受者手术顺利。联合移植后胰、肾均发挥正常功能,血清肌酐逐渐恢复正常水平,血糖趋于稳定,第14日完全停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受者健康存活,门诊随访移植胰腺、肾脏功能正常。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附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及肾功能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Cr)、尿毒氮(BUN)降至正常,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流痊愈。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病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了3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经验。患者术后胰腺和肾功能均恢复良好,停用胰岛素,血肌酐、尿素氮降至正常。2例术后1周并发胰周脓肿,经引注痊愈。作者认为胰肾一期联合移植可同时纠正糖尿和尿毒症。本组2例胰肾有功能存活分别为3年和1年11个月。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第一例胰腺移植(pancreas transplantation)由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Kelly和Lillehei于1966年完成。该手术的成功使得许多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据推测至201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预计将超过3.5亿,其中5%~10%的患者将因糖尿病晚期出现的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病变和神经末梢病变等并发症而直接影响生命。胰腺移植能增加患者胰岛素分泌细胞,从而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和改善糖尿病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IDDM的有效手段。目前该手术已被美国糖尿病协会接受为1型糖尿病合并终末期肾病(ESRD)的标准治疗方法。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中心(IPTR)记录,截至2006年5月全世界共报道胰腺移植手术24000余例。1989年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所开展国内首例胰肾联合移植以来,至2005年已有20多个单位施行胰肾联合移植。  相似文献   

16.
全胰、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总结临床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对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施行膀胱引流式尸体全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采用包括抗淋巴细胞诱导的四联序贯免疫抑制方案,维持免疫抑制彩环孢素A、泼尼松和霉酚酸酯组成的三联方案。结果 术后第4d,移植肾和胰腺功能恢复良好,血肌酐、尿素氮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术后20d,完全停用胰岛素,患者现已存活9个月,情况良好。结论 胰、肾联合移植应  相似文献   

17.
晚期Ⅱ型糖尿病行胰肾联合移植三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胰肾联合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理想方法。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最新统计,至2001年8月,全世界巳做胰移植15710例,其中84%为胰肾联合移植。我们于2000年8月4日至2001年9月实施3例胰肾联合移植术,并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的效果、术式、用药量及并发症。方法 对2例1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治疗。监测胰腺、肾功能恢复。结果 2例患者术后第3—5天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5—10天停用胰岛素,移植胰腺分泌功能正常。例1术后第7天出现FK506中毒,尿量减少,经调整FK506用量及血液透析过度,术后第25天肾功能恢复正常;例2术后第20天并发消化道出血,使用生长抑素及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Ⅶa等治疗痊愈。随访3—24个月,移植胰和移植肾功能均正常,一般情况良好。结论 改良式胰液肠腔引流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的较好术式,优质供体及良好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一期联合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胰液肠腔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探讨联合移植用药量,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1例I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患者施行胰液肠腔引流式一期联合移植,术后早期应用他克莫司(FK506)、霉酚酸酯(MMF)、皮质激素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监测胰腺、肾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第3d,受者血肌酐、尿素氮恢复正常,术后第4d出现FK506中毒,致尿量减少,经调整FK506用量及进行血液透析过度无尿期,术后第10d,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第5d停用胰岛素,移植胰内外分泌功能正常,术后第20d并发消化道出血,使用善得定及施他宁治疗痊愈。无其它外科并发症。结论 (1)胰液肠腔引流术式优于胰液膀胱引流术式;(2)胰液肠腔引流式胰、十二指肠及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并发尿毒症的有效方法;93)优质的供者及良好的配型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改良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道改良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术和其治疗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近期效果。方法2000年6月至2006年8月,共有38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胰肾联合移植,移植胰腺的外分泌液用空肠内引流,不作Roux-en-Y吻合。移植胰腺及肾脏的平均冷缺血时间分别为(10±2.0)h和(7±2.0)h。除1例外,术后早期均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同时以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或抗CD25单克隆抗体诱导治疗。结果受者、移植肾脏和胰腺的6个月存活率均为97.4%,平均停用胰岛素时间为(7±6.9)d,空腹血糖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4±9.1)d。术后3周口服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显示移植胰腺功能完全正常。血淀粉酶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10±7.7)d。肾功能延迟恢复8例,其血肌酐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53±20.0)d;其余30例血肌酐恢复正常的平均时间为(8±7.4)d。术后主要外科并发症为移植胰腺伤口感染、胰十二指肠-空肠吻合口出血和移植肾脏周围出血,3例(7.9%)因并发症再次手术,未发生与胰液引流术式相关的并发症如胰漏、肠漏、腹腔脓肿及肠梗阻等。结论胰肾联合移植是治疗1型和部分2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有效方法;改进的胰液空肠引流术式(不作Roux-en-Y吻合)有助于降低胰液空肠引流术式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受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