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中发生桡动脉痉挛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6年,心累、气紧、双下肢水肿1年,加重1周入院。彩超检查示:二尖瓣瓣口面积0.8cm2,肺动脉内径增宽,主动脉瓣环径22mm。术前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Ⅲ级”。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因"二尖瓣关闭不全"于2008年11月12日入院.既往无过敏史,无家族遗传性病史.入院体检:T36.8℃,P 84次/min,R 20次/min,BP 140/82mmHg,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脏搏动增强,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Ⅲ/Ⅵ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脊柱及四肢活动度正常,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示: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相似文献   

3.
心脏双瓣置换术后卡托普利致顽固性高血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7岁。主因活动后心慌、气短20余年,加重1月,于2003年4月15日入院。经心脏超声、胸片、冠状动脉造影等全面检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房颤、心功能Ⅳ级。入院后准备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术前检查血:Cr122μmol/L,K 4.26mmol/L,给予口服地高辛、氢氯噻嗪、卡托普利、枸橼酸钾等药强心、利尿治疗。13d后,患者心功能好转,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机械辅助呼吸,18h后顺利脱机,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进食后给予口服地高辛、氢氯噻嗪、螺内酯、卡托普利、枸橼酸…  相似文献   

4.
例1,女,58 岁,因心悸、气短及水肿20余年,心律绝对不齐10 a,加重入院.入院时血压90/6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急促、端坐位、唇紫绀.右肺底少许罗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绝对不整,平均100次/分,心尖部闻及3级~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双下肢水肿、腹水征(+).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双心室肥大.心脏超声示双心室肥大,左房径60 mm、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及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入院后给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治疗,效果不满意.1月后因房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而停用洋地黄.2 d后房颤突然自行转为窦性,频率54次/分,P-R间期0.22 s,患者似有所好转,又2 d后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心电图仍为窦性,率可达107次/分,血压70/40 mmHg,不久心电图出现室颤,抢救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缩窄以往均采用手术治疗,我科在国内率先使用主动脉覆膜支架治愈1例主动脉缩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7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0余年于2005-04-04入院。查体:无紫绀和杵状指。测血压分别为:左上肢172/99mmHg,右上肢174/100mmHg;双下肢110/77mmHg。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返流性杂音。X线检查心脏增大,心胸比值0.69。心电图示左心室肥厚,左心房增大。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缺损3mm,二尖瓣脱垂并轻度关闭不全。心脏CT检查示左锁骨下动脉远端处降主动脉管径缩窄。临床诊断为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小型室间隔缺损,二尖瓣脱…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3岁。发热、额颞部疼痛3d后出现右眼睑不能睁开,视力消失而收入院诊治。入院检查:意识清楚,右上眼睑下垂,眼球内斜,瞳孔散大,直径>6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左眼瞳孔直径2.5mm。X线片示蝶鞍大小形态正常。SCT检查示:蝶鞍部骨质无破坏,蝶鞍略扩大,鞍内软组织呈稍高密度阴影,肿块直径1.6cm,向鞍上池突入第三脑室轻度抬高;冠状位,肿块阴影高1.9cm。MRI检查显示:蝶鞍扩大,鞍底下陷,鞍区示20mm×22mm×13mm的不均匀异常信号,T1WI上呈等信号,周围环状高信号,T2WI上呈高低混杂信号,视交叉受压、上抬,海绵窦受压向外移位。胸片、…  相似文献   

7.
<正> 患者女,20岁,因劳累后出现心悸、气短、胸闷5年,于1990年2月14日住院。在院外曾被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家族中祖父有类似发病。患者形体瘦长,臂长过膝,智力正常。上腭高耸。视力:左眼0.6,右眼0.4,晶体无脱位。漏斗胸,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双肾区可闻及血管杂音。四肢指趾呈蜘蛛样,掌骨指数9.25(正常<8)。心电图示“左室劳损”,X线检查心脏呈普大型,脊柱呈“S”侧弯。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左心室扩大,二尖瓣重度脱垂伴关闭不全,主动脉内径在正常范围,其它各心腔大血管无畸形。  相似文献   

8.
我省首例将膜肺应用于心脏双瓣膜置换术,现报道如下。患者女,33岁,体重50kg。反覆关节游走性疼痛20年,近年来症状加剧,伴肝大少尿、心悸、气促已4个多月入院。住院后经X线片、心电图、二维超声心动图等项检查,诊断为风心二尖瓣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Ⅳ级。住院期间曾两次出现右上下肢偏瘫、失语,经丹参、激素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4例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经验,分析二尖瓣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的患者34例,其中包括二尖瓣瓣膜退行性变22例;二尖瓣先天性病变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性病变引起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例。34例患者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反流量轻度7例,反流量中度8例,反流量中到重度12例,反流量重度7例;左心房内径24~71(45.1±09.13)mm,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0~86(60.13±7.89)mm。所有患者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成形术,术中经打水实验及食道超声监测成型效果。结果所选取的34例患者无1例死亡,术中经打水实验及食道超声监测成形效果较好,术后1周复查心脏超声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半年患者心功能均有显著提高。结论根据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病变情况,术中准确判断二尖瓣的病变,采用相应的成形技术,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术中行注水实验和心脏超声监测能为判断手术效果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1 病案摘要患者男 ,2 5岁 ,活动后气促 2 0余年 ,腹胀 ,颜面及下肢浮肿半年。血压 15 2 / 98mm Hg(1mm Hg=0 .133k Pa) ,心率 5 8次 /min;桶状胸 ,心前区轻度隆起 ,P2 >A2 。ECG示 :心房颤动 ,交界性逸搏心率 , 度房室传导阻滞 ,右心室肥厚。心脏彩超示 :先天性心脏病 ,艾森曼格综合症 ,动脉导管未闭 ,二尖瓣前叶脱垂伴中度以上返流 ,主动脉瓣轻度返流 ,三尖瓣重度返流 ,重度肺动脉高压 ,房颤 ,左房血栓形成。经漂浮导管测得右室压 139/0~ 4 6 mm Hg,肺动脉压 15 1/ 6 9~ 97mm Hg。肺功能检查 :通气功能呈限制性减退 ,伴小气道损害。…  相似文献   

11.
磷霉素致尖端扭转型室速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3岁,患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30 余年,因反复发热、关节酸痛入院。查体:体温39℃血压18/10 kPa,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静脉无怒张。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2次·min-1,律齐,二尖瓣区可闻及Ⅲ级舒张期杂音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明显水肿。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为11.0×109个·L-1,N80%、LI8%、M2%,血沉26.4 mm·h-1,心超提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发现赘生物。入院诊断: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患者既往对…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 ,6岁。因自幼活动后气促 ,加重一年入院。查体 :T 36℃ ,P 96次 /分 ,R 2 8次 /分 ,发育差。心尖部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剑突下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左房、右房扩大 ,右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房、右房、右室均扩大 ,左房 2 5 .3mm,右房 2 6 .1mm,右室 2 9.6 m m。左室腔正常 ,左室腔内见两组乳头肌 ,其位置异常 ,分别位于 7点及 9点处。两组腱索紧靠 ,呈降落伞状 ,使二尖瓣开放受限 ,开放幅度 5 .2 4 mm,解剖面积 0 .839cm2 ,二尖瓣关闭尚正常 ,三尖瓣关闭不全 ,开放正常。房间隔连续性完整 ,室间隔嵴上部连续…  相似文献   

13.
参附注射液致肝功能异常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75岁,因反复气短、胸闷40余年,加重伴咳嗽5h于2007年4月15日入院,查体:T36.5℃,P102次/min,R25次/min,BP100/70mmHg(1mmHg=0.133kPa)。双肺闻及干湿啰音,颈静脉充盈,双下肢轻度水肿,心界向左下扩大。ECG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脏彩超示:二尖瓣重度狭窄伴中度关闭不全。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肝脾未扪及。肝功能检查: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28岁,体质量85kg,因第1胎宫内孕38+5周,头痛伴双下肢水肿,不能平卧1个月,不规律宫缩1h入院。查体:T 36.8℃,HR 110次/min,R 20次/min,BP 180/110mm Hg,呼吸稍促,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室扩大,二尖瓣关闭不全;尿蛋白(++)。血小板90×109/L;肝功能:ALT增高,总蛋白降低;眼底检查示:视网膜水肿,有絮状渗出。  相似文献   

15.
龚建辉  师尚泽 《云南医药》2005,26(6):576-577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女性,年龄36~48岁。病程10~20年,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其中2例并主动脉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并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均有巨大左心房,心功能Ⅳ级,3例有心房纤颤。均有双室肥厚。二尖瓣口面积为0.5~0.8cm^2。EF值为0.32-0.55。4例均有三尖瓣中度或重度关闭不全,肝脏肿大,双下肢水肿,1例并发严重腹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脏彩超声像图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在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住院的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心脏彩超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5例均探及瓣膜上赘生物,其中二尖瓣上赘生物9例,主动脉瓣上赘生物8例,室间隔缺损右室面赘生物5例,三尖瓣上赘生物2例,肺动脉瓣上赘生物1例,两个瓣膜同时有赘生物的有8例;赘生物最大20mm×13mm,最小3mm×3mm,其中15例有基础心脏病变。结论心脏彩超对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的诊断及定位,以及心脏基础病的诊断,对治疗的决策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常天  吴观生 《贵州医药》2011,35(7):617-618
三尖瓣关闭不全是常继发于风湿性心脏病左心瓣膜病变,在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如果未对中或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做相应处理,术后持续的右心功能不全,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同期对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合理处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我科自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在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时,同期行三尖瓣DeVega或Kay’s成形17例,  相似文献   

18.
我院于1995年成功地进行了省内罕见的心胸比例为1:0.94巨大心脏二尖瓣置换术,现将我们对本例患者的术后护理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0岁。因心慌、气短20年,加重2年收住我院。入院时患者呈二尖瓣面容,身体瘦弱,口唇紫绀,气喘不能平卧,伴有咯血史。心功能Ⅳ级,颈静脉充盈、肝脏肿大。入院后经心脏B超及心脏三  相似文献   

19.
梅黎明  程庆春 《淮海医药》2009,27(5):419-420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劳累后胸闷、发憋10余年,加重伴不能平卧1个月。以“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并关闭不全(MI)”收入院。查体:血压95/45mmHg,心律86次/min,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11I/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6级吹风样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彩超示:二尖瓣狭窄(重度)伴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血栓,左心扩大,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41岁,主因劳累后背痛13年,间断胸闷、气短11年于2005年11月入院.患者于13年前劳累后出现背部疼痛,无胸闷、气短,无心前区疼痛,无心悸,无头晕、晕厥,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可平卧,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治疗.11年前开始间断出现胸闷、气短,并逐渐出现不能平卧,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末径72mm,LVEF值47%,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给于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出院未规律服药.2个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就诊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超声示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左室舒张末径80mm,LVEF值25%,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肺动脉高压,民肌受累疾患,建议手术治疗,为改善心功能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