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临床上对于轻中度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其中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其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且临床效果理想。本研究探讨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01-01—2018-03-31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经阴道分娩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产次、治疗前盆底Ⅰ和Ⅱ类肌肌张力及合并临床症状等因素组间均衡的原则选择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联合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盆底肌电压及肌力、简易女性性功能及尿流动力学指标。结果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肌电压为(14.1±1.3)μV,大于对照组的(6.1±0.4)μV,t=37.199,P0.001;Ⅰ和Ⅱ类纤维盆底肌力分别为(4.2±0.3)和(4.2±0.5)级,均高于对照组的(1.4±0.1)和(1.0±0.2)级,t值分别为56.000和37.582,均P0.001。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性欲望(t=31.136,P0.001)、性兴奋(t=26.830,P0.001)、性高潮(t=79.171,P0.001)、阴道润滑(t=76.012,P0.001)和性交疼痛(t=30.589,P0.001)评分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生活满意度为(4.3±0.3)分,高于对照组的(1.7±0.2)分,t=46.034,P0.001。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最大尿流量为(11.2±1.0)mL/s,高于对照组的(9.0±0.6)mL/s,t=11.931,P0.001;膀胱顺应性为(36.2±2.1)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24.1±1.8)cm H_2O,t=27.668,P0.001;最大逼尿肌压力为(17.0±2.0)cm H_2O,大于对照组的(12.0±0.6)cm H_2O,t=287.747,P0.001。结论针对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者实施生物电刺激反馈治疗,能有效改善盆底肌肉功能及膀胱功能,提高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是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脑卒中后患者大部分出现心理障碍并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家庭及患者身心带来沉重的负担.我在多年对脑卒中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总结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加生物电反馈治疗,对促进脑卒中康复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魏敏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12):94-94,96
脑卒中是一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疾病,在我国约分别为219/10万,116/10万及80%[1]。卒中后,半数以上患者遗留各种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早期康复的实施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康复护理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设计了一套强化康复护理方案应用于临床,并与单纯康复治疗基础护理进行了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32例脑卒中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急性期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2年5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76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根据脑卒中偏瘫早、中、后期的病理特点,采用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为主的运动疗法,并配合针灸、按摩、物理疗法、中西药物治疗。采用Bather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价。结果经治疗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ADL评分、肌力等均有明显的改善,尤以下肢功能恢复明显,总有效率97.83%。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功能、肌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脑卒中后构音功能障碍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索。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类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言训练,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使用Frenchay构音功能障碍量表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言语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言语功能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这意味着参与研究的所有脑卒中患者构音功能均有所恢复,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0%,相对于观察组而言,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系统康复治疗效果,并探讨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门诊患者和住院病人70人,经过一个疗程(6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测量其相关指标。结果康复治疗后,患者的上肢、手和下肢功能的Brunnstrom分级得到提升,改良Barthel指数从82.86上升到89.50。结论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对患肢或患侧肢体的功能恢复会有效果。  相似文献   

7.
心理治疗对脑瘫患儿康复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瘫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在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据不完全统计为1.8‰~4%。脑瘫一般不能治愈,且功能恢复慢,脑瘫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易激动和情绪波动等心理疾患。本文的目的是对确诊的脑瘫患儿在常规的康复治疗的同时介入心理治疗,以证实心理治疗在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卒中后抑郁剂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心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早期给予心理治疗与康复治疗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和6周后给予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与心理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以有效的减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收治的6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对照组。结果健康教育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治疗组给予心理治疗和帕罗西汀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HAMD、MESSS、TESS评分,入院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Cor含量。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的脑卒中后抑郁的显效率为71.7%,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4%和66%(P〈0.05);治疗后两组的HAMD和MESS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罗西汀治疗组血浆Cor含量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经帕罗西汀联合心理治疗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血浆Cor含量降低可能是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在发病6个月内恢复较快,如果1年以上肢体功能仍未完全恢复,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出现肢体废用。因此,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意义重大,所谓早期康复治疗是指在发病48h后,如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疾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就开始的康复训练,早期康复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主要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地抽取我院近一年来接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作为实验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以及针灸等物理治疗,对于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外还加入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和神经网络重建仪等治疗,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分别统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FMA评分和改良MBI指数来综合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个月治疗后,实验组的FMA评分和MBI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能力,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3.
在精神疾病中,忧郁症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心理治疗对忧郁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大作用,本文分析郁忧症症状的表现、心理治疗对忧郁症的治疗方法和作用,找出治疗患者的有效途径,旨在帮助郁忧症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统计数据显示,70.00%~80.00%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的社区康复现已被证实对患者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幸存者中约70%~80%残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内囊区病损所致的偏瘫占有较大的比例。本文目的在于研究内囊区病损所致偏瘫的早期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变化,并对早期康复介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家庭康复治疗是否影响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急性脑卒中实行医院和家庭联合康复治疗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治疗组与对照组共51例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 [结果]按吞咽功能障碍疗效评价标准比较,2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疔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训练,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恢复状态。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81.2%,与对照组49.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下的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11月,期间选择入本院接受护理干预的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共计136例。根据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将患者分成组均68例的对照组以及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吞咽训练联合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后两组吞咽情况与满意度。结果经相关护理后,试验组吞咽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更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满意度上亦属试验组患者为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合理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能够获得较单一吞咽功能训练更显著的疗效,利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许楠 《智慧健康》2022,(27):214-217
目的探析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进程中采取积极康复护理的促进意义。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9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康复组以此为基础针对患者各康复阶段辅以相应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结果入院时两组肢体活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性小(P>0.05);8周后再次评价,康复组肢体活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于常规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积极康复护理干预,对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早日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