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概念和诊断方法,阐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的区别。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121例患(原诊断为胃肠道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115例,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6例),全部进行免疫组化标准,标记的抗体为vimentin,CD34.actin和s-100。根据免疫组化表达特征,重新进行诊断分类。结果:121例患中诊为GIST58例。按病理组织学分类方法显示良性23例,恶性27例,潜在恶性8例。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消化道出血。58例均进行手术治疗。随访44例,随访时间平均3年。6例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经再次和多次手术2例存活。44例中8例死亡,均为恶性GIST。结论:GIST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肿瘤,缺乏定向分化,根据其免疫组化特征可与平滑肌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鉴别。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案。对复发和转移的GIST应争取再次手术切除病灶,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中E-cadherin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E-cadherin和Ki-67在GIST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对GIST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8年6月,我院78例GIST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分级以及免疫表达对GIST术后2年复发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患者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51/78),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55.13%(43/78).E-cadherin和Ki-67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的原发部位、直径大小、核分裂象、E-cadherin和Ki-67的表达对肿瘤的预后影响显著(P<0.05).结论:E-cadherin及Ki-67在GIST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E-cadherin表达情况是独立预后因素,E-cadherin可作为预测术后转移及复发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的抗体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最佳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107例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均给予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07例患者中,病灶在胃部59例,在小肠13例,肠系膜13例,结肠124,直肠10例;恶性40例,潜在性恶性31例,良性36例。胃肠道间质肿瘤较常见于50-70岁人群,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多属潜在恶性或者恶性,其组织学形态具有特殊性,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在诊断方面具有显著作用,CD117、CD34在诊断胃肠道是否存在间质瘤方面存在特异性,但不能作为判别良恶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观察57例胃肠道间质瘤HE染色切片,并复习临床病理资料,采用vimentin、SMA、S-100、CD34四种单克隆抗体,对每例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7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26例,小肠28例,结肠3例,其中良性28例,恶性26例,境界性3例;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86%,SMA阳性率45.6%,S-100阳性率31.6%,除S-100蛋白外,vimentin、SMA、CD34在不同部位的GIST或良恶性GIST之间并无明显差异,正常胃肠肌层及对照组的CD34标记均为阴性。结论:胃肠道的梭形细胞肿瘤大多为间质瘤,免疫组化特征为CD34阳性,并可同时部分表达肌源性及神经源性标记物,而良、恶性的鉴别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及核分裂的多少而定。  相似文献   

5.
李莉 《青海医药杂志》2009,39(11):17-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21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应用CD117、CD34、SMA、S-100以及V im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镜下梭形细胞为主型14例(66.7%),上皮样细胞为主型5例(23.8%),混合细胞型2例(9.5%)。其中良性10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7例,CD117阳性表达率85.7%(18/21)、CD34阳性率71.4%(15/2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常见的间叶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最可靠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彭洪  杨祖奎  林中超 《西部医学》2012,24(2):291-29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RhoA的表达及其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G IST标本中RhoA的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RhoA蛋白在GIST组织中呈现高表达,RhoA蛋白变化与NIH分级、肿瘤侵袭转移及黏膜受侵密切相关(P〈0.05)。结论 GIST中RhoA蛋白呈现高表达,并且可能在G IST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报告胃肠道间质肿瘤21例中平滑肌瘤13例,上皮样平滑机瘤1例,平滑肌肉瘤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便血12例(57.1%)、腹痛7例(33.3%)、贫血6例(28.6%);16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内镜检查和消化道造影术前基本确诊;21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行肿瘤局部切除7例(33.3%),行肿瘤及相应部位脏器部分切除14例(66.7%),平滑肌肉瘤7例中4例突破浆膜,2例向腔内生长,1例  相似文献   

8.
冯菲  门琼  刘伟强  马大烈  吴瑾瑜  施媛  姚永华 《上海医学》2007,30(9):703-706,F0004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nestin的表达,分析nestin在GIST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116例GIST石蜡标本及其中22例GIST新鲜组织标本中nestin的表达。结果116例GIST石蜡标本中,104例(89.7%)nestin阳性表达。53例良性GIST中,47例(88.7%)nestin阳性表达;63例恶性GIST中,57例(90.5%)nestin阳性表达;良、恶性GIST nestin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和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22例GIST新鲜组织标本中均有nestin的表达,且表达量强于正常胃肠道组织。结论GIST中有中间丝蛋白nestin的高表达,nestin可作为敏感且可靠的诊断GIST的标记物之一,但不能作为判断肿瘤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p53、p27及mdm2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53、p27和mdm2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与GIST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为预测该肿瘤的侵袭潜能提供理论依据和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 收集68例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53、p27和mdm2蛋白的表达,并结合病理形态学及生物学行为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8例GIST中p53、p27和mdm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4.41%和27.94%.p53阳性表达率在极低度侵袭危险性(VLB)、低度侵袭危险性(LR)和高度侵袭危险性(HR)组三组间,细胞核分裂数≤10/50 HPF和10/50 HPF两组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5 cm和5cm两组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27阳性表达率在VLR、LR和HR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5 cm和5 cm两组间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mdm2阳性表达率在细胞核分裂数≤10/50HPF和10/50HPF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3、p27和mdm2蛋白表达与GIST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p53、p27及mdm2表达可以作为GIST生物学行为评价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p16、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制作40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芯片,并进行分组(低度危险组、中度危险组和高度危险组),以40例正常胃肠道肌壁组织为对照,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检测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组及对照组的表达。结果①Ki-67在胃肠间质瘤组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对照组中的表达,而p16的表达情况则正好相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②p16、Ki-67在胃肠道间质瘤各组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低、中度危险组合并后与高度危险组比较时未发现p16的表达差异(P〉0.05),而Ki-67则存在差异(P〈0.05)。结论①p16可能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②Ki-67可作为评价肿瘤恶性潜能的一个重要指标;③应用组织芯片大规模高效检测临床组织样本是可行的,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27和cyclinE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27和cyclinE的表达情况.结果 40例GIST中有22例表达p27,24例表达cyclin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0%和60.0%.p27和cyclinE的表达与GIST的部位、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p27和cyclinE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r=-0.386, P=0.002).结论 p27和cyclinE在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两者可作为判断良恶性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秀荣  郭效忠等 《实用新医学》2002,4(2):103-105,193,19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s)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光镜观察42例GISTs的形态特征,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it,CD34SMA和S-100蛋白在GISTs中的表达情况。结果:GISTs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大部分GISTsc-kit和CD34阳性,小部分病例可表现灶性或个别细胞SMA和/或S-100蛋白阳性。结论: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缺乏定向分化,联合检测c-kit,CD344,SMA和S-100蛋白可协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化疗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许立功 《广东医学》2004,25(3):236-236
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属少见肿瘤。20世纪80年代,由于病理技术条件,主要凭借光镜进行肿瘤分类,大体上将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分为两类。一类为平滑肌源性肿瘤,形态上可呈梭形或上皮样细胞,并可进一步分为良性、交界性或恶性。另一类仅占极少数,为神经源性肿瘤,也即神经鞘瘤或神经纤维瘤。90年代前后,电镜及免疫组化(IHC)等充实了胃肠道间叶性肿瘤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并未显示出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经免疫组化,电镜检查,已证实胃肠道大部分梭形细胞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本文报告3例胃肠道间质瘤,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病例介绍例1女,42岁。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1^WAF1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表达的临床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50例GIST瘤组织中P21^WAF1的表达情况。结果50例GIST瘤组织中P21^WAF1阳性率为48.0%,明显低于瘤旁组织阳性率76.2%。结论 P21^WAF1与GIST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CD117外的GIST的补充指标,对于明确诊断GIST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cl-2、p5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rnal tumor,GIST)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3例GIST组织中bcl-2和p53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性别与bcl-2、p5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IST的瘤体直径、核分裂象差异亦均无统计意义(P>0.05);GIST的恶性程度与p53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ST的恶性程度与bcl-2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恶性程度间与bcl-2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IST恶性程度间与p53表达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GIST恶性潜能的增加,胃肠肿瘤bcl-2过表达可以作为判别GIST恶性程度的参考指标。p53与GIST的形成、发生与发展无关,且其表达率相对较低,特异性不强,作为判断GIST恶性程度的参考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4例胃肠间质瘤组织中CD117、(X)34、Vimentin、S—100、Desmin的表达。结果54例胃肠间质瘤中CD117、(X)34、Vimentin、S—100、Desmin的表达率分别为68.52%。88.89%,100%,7.4%,18.52%。结论胃肠间质瘤光镜下细胞形态相似都为梭形。但其分子免疫学表型却呈异源性,需要做免疫组化检查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2F1、MDM2及P53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中的表达及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23例GIST中E2F1、MDM2及P53的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三者与GIST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3例GIST中108例有三种蛋白均可评估,108例中E2F1、MDM2及P53蛋白三者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0%,43.5%和57.4%.三者表达均与NI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均P<0.001);在不同发生部位、是否坏死及有无转移复发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且三者表达在肠道发生的GIST明显高于胃和肠道外部位(P<0.05),胃和肠道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发生年龄及不同细胞类型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2F1、MDM2及P53表达与GIST预后有关,三者对评价GIST预后是非常有意义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免疫组化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CD34、SMA、Desmin、S-100、NSE、P53及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本组40例中良性17例,交界性15例,恶性8例,以胃(60%)和小肠(20%)为多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阳性率为87.5%,CD34阳性率为72.5%,Desmin阳性率为(12.5%),SMA阳性率为(27.5%),S-100阳性率为(40%),NSE阳性率为(32.5%);P53和bcl-2阳性率分别为65%和8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光镜下形态有时与神经源性肿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相似,难以确诊,需借助免疫组化来辅助诊断,而CD117和CD34的联合应用对于GIST的诊断具有辅助作用;P53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GIST中有显著的差异,而bcl-2则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间质肿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消化道最多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此类肿瘤在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特别是在肿瘤的良恶性判断上有时难于预测。作者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文献 ,对 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作一综述。1 临床特征GIST的发病无性别差异 ,见于各年龄段 ,5 0~ 70岁为高峰年龄组。发病年龄越小 ,恶性机率越大 [1 ]。约 6 0 %~ 70 %发生在胃 ,2 0 %~ 30 %发生在小肠 ,不足 10 %发生于食管 ,结肠及直肠 ,另外网膜和肠系膜也可见类似肿瘤。临床症状无特征性 ,与肿瘤大小、发生部位、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