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细胞连接蛋白,是B细胞受体通路的关键接头蛋白。B细胞连接蛋白通过自身的结构特性及蛋白互作网络参与调控 PLC-γ的活性和Ras通路激活,在B细胞受体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参与调控B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及信号传导等过 程,并与过敏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染色体组非整倍体、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对B细胞连接蛋白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B细胞相关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B细胞连接蛋白可与多个效应蛋白协作, 激活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着B细胞的发育成熟及功能调节;B细胞连接蛋白发生功能性突变,会破坏B细胞稳态并影 响B细胞发育成熟,从而导致B细胞相关疾病的发生。全面总结B细胞连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不仅有助于了解B细胞相关疾病 的发生机制,也有望将B细胞连接蛋白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靶标提供新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2.
小鼠脾细胞经两次贴壁除去巨噬细胞,再经两次尼龙毛柱纯化T细胞,尼龙毛粘附的B细胞用抗θ血清加补体去除残余的T细胞后,得到高度纯化的B细胞,在体外用细胞重组实验方法观察B细胞在ConA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静止B细胞和细菌脂多糖活化的B细胞均能非常显著地辅佐T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反应,B细胞这种作用不受组织相容性抗原约束。B细胞还能辅佐T细胞产生IL-2,这证明B细胞具有辅佐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许多实验证明,B细胞不单纯是产生抗体的细胞,在免疫调节中也起重要作用。B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3方面:(1)非IgB细胞可溶性因子,(2)抑制性B细胞和B细胞因子,(3)Ig分子的调节活性。非IgB细胞可溶性因子非Ig B细胞可溶性因子主要指B细胞增强因子,B细胞生长因子,B细胞分化因子和其他淋巴因子,可溶性B细胞增强因子(BEF)是由B细胞释放的非Ig可溶性淋巴因子,又名白细胞介素B 4(IL-B4),Ig并不参与BEF表达的作  相似文献   

4.
B细胞的分化     
已知前体干细胞是在胚胎肝被诱导开始B细胞的分化。在发育后期骨髓承担了生成B细胞克隆的功能,并将细胞输送到全身其他组织。前B细胞是B细胞系发育过程中最早被识别的细胞,前B细胞在有些方面显著不同于B细胞的子代细胞。在妊娠第八周的胎儿肝脏中出现前B细胞,其特点是:分裂快;大的淋巴样细胞;胞浆中含有IgM重链;没有表面Ig以及C_3和Ig的Fc段受体。大的前B细胞进一步发展为小的前B细胞,除大小不同外,两者很相似,后者是开始出现表面IgM的不成熟B细胞的直接前体。发生克隆多样性所需的大多数基因决定在前B细胞的分化阶段表达出来。由于前B细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B细胞淋巴瘤中,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表现为异常活化或恶性增殖。靶向B细胞的免疫治疗包括直接治疗策略和间接治疗策略。直接治疗策略采用抗CD20抗体、抗CD22抗体等与B细胞特异性结合,诱导B细胞凋亡或通过抗体的Fc段介导的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发挥直接的清除作用。间接治疗策略通过干扰其他免疫细胞(如T细胞)与B细胞的作用,阻断B细胞活化所需的第二信号;或者靶向一些能促进B细胞活化、增殖、分化的因子,通过拮抗这些因子的功能间接影响B细胞的功能。本文将简要介绍B细胞靶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microRNA-155(miR-155)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及干预后B细胞表达IgG水平。方法收集66例SLE患者及10例健康人群外周血,分离出B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155在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电转染技术使miRNA抑制剂干预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miR-155的表达,然后以ELISA检测B细胞干预后培养液上清液IgG的水平。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人比较,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中miR-155表达上调(P<0.05),通过miRNA抑制剂下调SLE患者B细胞中的miR-155的表达后,B细胞分泌的IgG水平明显降低。结论SLE患者的B细胞中表达上调的miR-155可能参与了SLE患者B细胞功能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哮喘小鼠模型B细胞产特异性IgE为指标,观察了T细胞及其亚群CD4+T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小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将小鼠的脾细胞制成悬液进行免疫细胞的分离。将T细胞及CD4+T细胞分别与B细胞共同培养,然后采用ELISA法对培养上清中特异性IgE的分泌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哮喘小鼠T细胞和CD4+T细胞分别与自身B细胞共同培养,上清中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高于B细胞单独培养;哮喘小鼠T细胞和CD4+T细胞分别与正常小鼠B细胞共同培养,上清中特异性IgE水平均明显高于B细胞单独培养;正常小鼠T细胞,分别与自身B细胞及哮喘小鼠B细胞共同培养,上清中特异性IgE水平与B细胞单独培养无差别。结论哮喘发病过程中,T细胞及CD4+T细胞对特异性IgE的产生有正性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CD5+B细胞表达情况与RA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4月诊断的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患者120例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CD5+B细胞水平、不同严重程度患者的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CD5+B细胞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严重程度与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CD5+B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CD5+B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类风湿性疾病患者的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比例显著高于Ⅱ级患者,Ⅰ级类风湿性疾病患者的CD5+B细胞比例显著低于Ⅱ级患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与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的比例呈现负相关,与CD20+B细胞细比例呈现正相关。结论:CD19+CD24hiCD38hi Breg细胞、CD20+B细胞、CD5+B细胞表达情况与类风湿性疾病患者的相关性显著,可作为患者疾病进展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张军  唐茂芝  潘乾广  赵洪雯 《浙江医学》2020,42(23):2583-2586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SLE/LN)发病与B细胞异常活化相关,其活化可导致病理性自身抗体和炎性细胞因子产生增加。因此,阻断B细胞活化、清除活化B细胞是SLE/LN治疗的新思路。以B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抑制治疗包括抗CD20+、CD22+B细胞靶向治疗,蛋白酶体抑制剂,B细胞激活因子和增殖诱导配体靶点抑制剂,B-T细胞相互作用的抑制剂,雷帕霉素靶点抑制剂等。本文就以B细胞为靶点的免疫抑制治疗在SLE/LN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甲基化诱导沉默基因1(T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及其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不同细胞起源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中CD10、Bcl6和MUM1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类型;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TMS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0例中,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16例,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4例中存在TSM1/ASC基因异常甲基化,其中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2例(12.5%),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12例(50.0%),两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SM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常见,且对非生发中心B细胞起源发生进展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外周血来源B细胞体外长期培养体系,观察培养过程中B细胞的增殖活化及抗原提呈功能.方法 利用重组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刺激人外周血B细胞的长期培养过程中,流式细胞技术检测B细胞DNA周期及B细胞表面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MHC)Ⅰ类及Ⅱ分子的表达状况;观察B细胞增殖情况及B细胞活化后表面分子的表达.采用乙型肝炎病毒(HBV)核心抗原(HBcAg)-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抗原多肽与B细胞共孵育,检测B细胞对抗原多肽的负载能力.结果 人外周血B细胞在sCD40L培养体系中可长期培养达50 d,在此期间,B细胞绝对计数增加近10倍,外周血B细胞比例由8.21%增高到70.67%,活化的B细胞高表达CD80、CD86、MHC-Ⅰ、MHC-Ⅱ,并可负载HBV核心抗原肽.结论 sCD40L培养体系可在体外长期培养人外周血B细胞,并使B细胞增殖活化,具有抗原提呈细胞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分析小鼠B1细胞和B2细胞CD14的表达,探索B1细胞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取正常C57BL/6小鼠的腹腔和脾细胞,anti-IgM免疫磁珠分选B1和B2细胞,提取总RNA后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CD14 mRNA的表达,以anti-CD14抗体、anti-CD19抗体流式细胞仪分析CD14分子在B1和B2细胞表面的表达;进一步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脂多糖(LPS),于不同时间点分选B1细胞,RT-PCR检测CD1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RT-PCR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14在正常小鼠B1细胞有较低水平的表达,而B2细胞几乎没有表达,LPS刺激后B1细胞的CD1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CD14表达于正常小鼠B1细胞,并且可能在B1细胞对LPS的应答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B淋巴细胞是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细胞,在机体发挥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关于B细胞与肿瘤免疫逃逸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B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通过多样化的机制发挥差异性作用。三级淋巴结构中的B细胞促进肿瘤的免疫杀伤作用,而调节性B细胞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靶向B细胞的抗体药物是肿瘤免疫治疗潜在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B16细胞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盐酸小檗碱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利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盐酸小檗碱作用于B16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通过测定细胞黑色素含量及B16细胞体内成瘤能力观察小檗碱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盐酸小檗碱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B16细胞的增殖;经盐酸小檗碱处理后的B16细胞形态呈趋向分化成熟的方向变化,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内的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强。体内成瘤能力降低。结论:小檗碱有较强的体外抗B16肿瘤活性作用,并能诱导B16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明确过表达NF-κ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分为正常对照组、NF-κB过表达组和空载组。通过构建NF-κB过表达载体,转染HA-VSMC细胞后,通过MTT检测各组HA-VSMC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HA-VSMC细胞凋亡情况,WB 检测各组HA-VSMC细胞NF-κB相对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酶切验证证明NF-κB过表达载体构建正确;成功转染HA-VSMC细胞后,MTT检测结果显示NF-κB被激活可以抑制HA-VSMC细胞增殖;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也证实NF-κB激活可以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NF-κB表达升高会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淋巴细胞分化标志的研究,对淋巴增生性疾病的起源、病理、临床表现和预后都有很大意义。例如,淋巴细胞可为T、B、非T非B(或称Null)细胞。可为前T或前B细胞。T细胞可为辅助T细胞或抑制T细胞。B细胞还可转变为浆细胞。T和B细胞都可转化为原始免疫细胞。标志的方法学也多种多样,包括多种免疫学技术和细胞化学。不同分化期的不同类细胞所形成的白  相似文献   

17.
人CD5 B1细胞是B细胞的一个分支,通常根据B细胞的发育来原可将B细胞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两类,根据是否表达CD5分子,又可将B1细胞分为Bla和Blb两种亚型,表达CD5分子的为Bla细胞即CD5 B1细胞,B2和Blb不表达CD5分子.CD5 B1细胞以其独特的表型、争议的来源、多特异性抗体的分泌以及在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CD5 B1细胞可产生IgM类多反应性抗体(polyreactive antibodjes),可识别多种细菌表面抗原,包括细菌表面的多糖、脂多糖(LPS),因而能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是机体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1,2].  相似文献   

18.
调节性B细胞的免疫应答是通过对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这种B细胞被称之为调节性B细胞。调节性B细胞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分泌TGF-B和IL-10等调节性细胞因子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所以,知道调节性B细胞的活化机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生物学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甲氧基雌二醇(2-Methoxyestradiol,2-ME)对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B16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小鼠MM B16细胞用不同浓度(10、20、40μmol/L)的2-ME处理。未经任何处理的小鼠MM B16细胞,记作B16-negative。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ME处理小鼠MM B16细胞2周后的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方法观察药物在体外对细胞趋化侵袭能力的影响。观察药物在体外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经10μmol/L 2-ME处理MM B16细胞24h后划痕愈合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的2-ME处理MM B16细胞后克隆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2-ME组细胞侵袭能力及迁移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证实对照组的MM B16细胞经过24h后几乎迁移至所有的划痕区域,而实验组MM B16-10μmol/L的划痕区域仅有部分由MM B16细胞占有。结论 2-ME对小鼠MM B16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MM B16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2-ME可以抑制小鼠MM B16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盐酸小檗碱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 以MTT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对B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克隆形成实验、细胞黑色素含量的测定以及B16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测定观察盐酸小檗碱对B16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 盐酸小檗碱对B16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使B16细胞生长缓慢,平铺不重叠,呈正常上皮样细胞分化,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降低,细胞内的黑色素生成能力增强,C57/BL小鼠体内成瘤能力降低。结论 盐酸小檗碱对B16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