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味,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五味能滋养人体,古人早有论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阴”是指五脏而言,说明五脏的资生依赖五味。这正是“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养,以养五气。”人们只要把五味调和得当,机体就会得到充分的营养来源,就能“骨正筋柔气血以疏,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  相似文献   

2.
申申 《家庭中医药》2006,13(6):13-14
五味的最早记载见于《尚书·洪范》:“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神农本草经》序例中提到“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为了与五行属性相应,常将一些味合并,如“淡附于甘”,“涩附于酸”。王好古《汤液本草》中说:“本草五味不言淡……何也?淡附于甘。”后经李时珍、徐大椿等人的论述,“淡附于甘”逐渐发展成一种理论。涩味虽然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如乌梅酸温平涩、何首乌味苦涩、石衣涩冷等,但在讨论药性时,常认为涩是酸的变味,如徐大椿:“矾石味涩,而云酸者,盖五味中无涩,涩则酸之变味,涩味收涩,亦…  相似文献   

3.
气味医学,是现代医学近年所提出的一门新兴学科,认为欢愉的气味对人体有益,厌恶的气味对人体有害,气味的厚薄对人体影内的程度也不同。在中医学中,既往虽没有“气味医学”之名称,但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实早已有其丰富的“气味医学”理论,如《素问·生气通无论》的“阴之所在,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味归形,形归气”等,兹就此探讨如下。1气味生理学人以饮食为本,在生理情况下,饮食人胃后,其五味各归其所喜人的脏腑,以养其脏。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  相似文献   

4.
杂粮保平安     
中医学认为,食物有酸、苦、甘、辛、咸5种味道,五味对人体的作用各有不同,按照人体所需合理调配,以利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必须讲究食物的搭配,注意五味调和,不可偏嗜。只有摄入的食物五味比例协调,百病不生,真元充沛,形体  相似文献   

5.
《内经》中有关饮食护理方面的多,本文作点滴滴论述颇探讨。一、为养生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生理及养生保健方面,首先将饮食按五行学说分成酸、苦、甘、辛、成五类,“粳米牛肉枣葵皆甘,……皆辛。”同时将五味分属五脏,指出饮食五味进入胃后,各归其所喜的脏腑,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阴之所生,本在五味。是故和五味。”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终年,度百发乃去。”以及“毒药改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相似文献   

6.
郑建功 《养生月刊》2006,27(3):201-203
五味是古人对食物与药物从“味”的角度进行概括与分类,以说明其功用及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藉此指导人们养生与防病。五味包括酸、苦、甘、辛、咸五类,实际上还有淡味。《黄帝内经》在叙述五味的功用的同时,常按五行学说将五味分属五脏,进一步说明五味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十分丰富,涉及面也十分广泛,今对其相关论述,尤其是在养生防病方面的论述,作如下探析。《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的论述,最先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其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说味相对于气(性),主要作用是…  相似文献   

7.
1 饮食不当,病之由也 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化生阳气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饮食不节或偏嗜,又可使人体脏腑经络受到伤害而产生疾病,甚至死亡。《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这说明,阴精之所化生来源于饮食五味,而五味偏嗜又可损伤五脏阴精,犹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相似文献   

8.
一、饮食五味,生命之本《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说明饮食五味乃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血阴阳化生之源。《内经》认为,饮食五味与五脏功能攸切相关,谷、肉、果、菜虽食之入胃,然其五味又各归所喜、各有所入,以养五脏。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知识元”探讨五味与归经的内涵。方法以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栽符合标准的药物的五味与归经为研究对象,建立知识元素材库,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结果五味和归经频数经Y。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五味的归经频数上,淡、甘入肺频数最高,涩、成、苦、酸、辛入肝频数最高。从归经所入五味的比例分布看,入心经主要是甘、淡,分别为12.9%、14.81%;入肝经主要是成、酸、甘,入脾经主要是酸、辛,入肺经主要是淡、甘,入肾经主要是成、酸,入心包主要是酸,入小肠主要是涩,入胆经主要是苦,入胃经主要是淡,入大肠主要是涩,入膀胱主要是淡、涩,入三焦主要是苦。结论五味各有所主之经,十二经各有所喜之味。  相似文献   

10.
五味者,酸苦甘辛成也。五味有食之五味和药之五味。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五味调和,则脏腑各有所归,人体就健康,五脏的功能发挥就正常,此生理之常也。五味之味,各走所欲之脏之经。如辛入肺经,能散能行;酸入肝经,能收能涩;甘入脾经,能升能缓;苦人心经,能泻能燥;咸入肾经,能软坚能润下。即所谓“嗜味不同,各有所喜”。若五味偏盛,易致脏腑功能紊乱。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2型糖尿病越来越成为经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不健康饮食导致肥胖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由于缺乏健康常识,人们往往嗜甜厌苦,久而久之就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引起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五味和脏腑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五味各有所入所养,五味太过有所伤。《内经》中五味所入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所入之味可以滋养本脏,为本脏所喜,但五味太过则造成损害。五味所伤: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  相似文献   

12.
中医理论认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味者,酸苦甘辛咸也。其入于口,各有所走,酸入肝走筋,苦入心走骨,甘入脾走肉,辛入肺走气,咸入肾走血。五味攻邪祛病各有所专,即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故药物功效是以五味为基础的,不同的药物,因所具性味不同而功效各异。五味之中,辛性走窜,动性最著,为诸味之帅,故在此略论一二。辛味药物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故辛味药多用于治疗邪犯肺卫之表证和气血瘀滞之证,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性味学说是中药性能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古代医药学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药物的性味.通常即指四性和五味。所谓四性、即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五味.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中药的运用主要是以四性五味来阐明药物的功效和主治。因此性味学说这部分内容是学习《中药学》的重点内容。其中对于五味中的幸能润、苦能坚这两个问题较难理解.这也可说是学习《中药学》总论部分的难点之一.在此笔者略述己见。对于辛润苦坚之说,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指出:肾苦燥,急…  相似文献   

14.
《神农本草经》序例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古人在长期实践中通过实际品尝和无数次的疗效观察,知道药物有五种味道,而不同味道的药物又各有不同的作用,并将它进行归纳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素问·藏气法时论》)及经后世医家的补充发挥,对五味的作用又有了更全面的概括,如“辛能行能散、甘能补能和、苦能泄能燥、酸能收能涩、咸能软能下”。不但如此,味还是药物归经的重要依据,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素问、宣明五气篇》)。因此,味是中药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解释中药药理作用的说理工具,也是指导中药临床运用的用药规律。可见中药性味学说中的五味同四性一样的重要。遗憾的是:古代本草对某些中药性味的记载很不一致,如郁李仁的味,《本经》载酸,《药性论》载苦辛、《蜀本草》载甘酸;现代的《中药大辞典》、《中药志》、《全国中草药汇编》、高校教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不能离开的生生之本,否则人体气血精气无生化之源而无法维持.但饮食对人体的作用又具有两面性,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即饮食五味既可化生精气,充养脏腑,又可损伤脏腑,导致疾病.老年人因年事已高,各脏器功能呈下降趋势,许多人又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总药量几如饭量,因此,饮食调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问题解答     
问:中药五味(辛、甘、酸、苦、咸)完全是口尝的结果吗? 答:不完全是人口尝的结果,有人亲口尝过285种中药,所尝得的味与中药书籍记载相符的只占78.6%。又有人对365种中药进行了辨味试验,除了有辛、甘、酸、苦、咸五味以外,还有麻、涩、凉、碱、腻、淡六感,尽管中药有五味六感可辨,但习惯上仍称五味。五味是药物作用的标志,如辛有发散、行气、行血或润养的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酸有收敛、固涩作用;苦有泄热和燥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中医药学众多典籍之中,早就有关于食物颜色与养生关系的论述与研究。众所周知,食有五性,即寒、热、温、凉、平;食有五味,即酸、甜、苦、辣、咸;食有五诀,即色、香、味、形、养;食有七色,即白、黑、红、黄、蓝、绿、紫。中医学还有食物五色对应人体五脏之说,即红色人心、绿色人肝、黄色人脾、白色入肺、黑色入肾。中华膳食的精髓就在于将食物的五性、五味、五诀和七色食物搭配融合,达到天人合一、随心所欲、食养同济、大快朵颐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8.
《内经》指出五味的基本性能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其所以不明言补泻者,盖《内经》认为五味皆可补泻,其补泻之义也远在补虚泻实常理之外,本文愿就此从四个方面探求五味与补泻的关系,谬误之处,恳请同仁斧正。一、五味太过不及定补泻饮食、药物皆秉五味,五味可因脏腑“五欲”之不同而各归所喜,它们分别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无疑在生理状况下,各味总是根据五脏之所欲而编入其相应的脏腑,以养五脏六气,此为“物化之常”(素问·至真要大论)。故《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不言而喻,在五味不及的情况下,投以五脏所欲之味,即是补。但五味不可太过,过  相似文献   

19.
李志安  李军赛 《河南中医》2016,(12):2061-2062
健康人对五味的欲望一般是和谐的,只有在患病时,由于脏器本身的病变,对五味的嗜好才会发生变化,甚至出现特殊的喜嗜与忌恶,这是脏腑力图借助于五味以补偏救弊的一种"引味自救"现象,是机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本能需要。五脏所苦,是指五脏在病变情况下,最易发生"急""缓""湿""气逆""燥"五种病证,《黄帝内经》提出了甘缓急、酸收敛、苦燥湿、苦泄气、辛润燥五治则。由于五味各有其作用机制,因而在组方配伍时,或相须相使或相反相成。不同的组合方法可产生不同的临床效用。总结起来有辛开苦降、辛甘发散、辛散酸收、酸苦泄热、甘苦合化及酸甘化阴六种配伍方法,临床中须灵活运用,必要时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20.
一、探源流,沈氏集诸贤大成归经理论早在《内经》书中始有萌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中首先提出药物有五味所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表明药物的五味与不同的脏腑存在着密切联系,并对机体组织的不同部位具有选择性,这对于后世“归经”的创立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最早的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