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和宝乐安(化学名: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8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和宝乐安,2组均不停止母乳喂养。观察2组患儿日均总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变化。结果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为(58.61±26.5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2±25.4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为(4.25±2.68)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6.42±2.7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母乳性黄疸,可迅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妈咪爱口服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对 3 0例母乳性黄疸随机分为“妈咪爱”治疗组 18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12例 ,治疗组予妈咪爱散口服 ,0 5g/次 ,3次 /d ,继续母乳喂养 ,5天为 1疗程 ,4例患儿停母乳 3天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5天各抽 1次静脉血行胆红素 (TSB)及肝功能检查 ,临床观察黄疸消退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黄疸明显减退 ,5天后治疗组测血清胆红素为 95 99± 15 94μmol/L ,对照组测血清胆红素为 84.0 1± 10 .2 8μmol/L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妈咪爱散能有效地促进肠内结合胆红素的排泄 ,减少肠道胆红素的重吸收 ,使黄疸减退或消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日龄>7 d)母乳性黄疸患儿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晚期母乳性黄疸的患儿52例.血清胆红素≥300μmol/L观组30例为住院患儿,对照组22例为门诊随访患儿.观察组予以光疗、静脉补液、停母乳48~72 h,对照组仅停母乳48~72 h.住院儿或门诊患儿均于住院或就诊第2、3日分别作经皮胆红素测定,于第4日测血清胆红素.结果:第2日经皮胆红素测定,观察组胆红素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X23.86,P<0.05),第3日经皮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X2=1.67,P>0.05),第4日血清胆红素测定两组比较,亦无明显差异性(X22.07,P>0.05).结论:正常足月儿晚期母乳性黄疸并非一定要作光疗才能避免核黄疸,但必须密切观察胆红素水平及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共66例,并将所选患儿随机的分为三组(即A、B、C三组),其中A组患儿不再接受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喂养,B组患儿在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同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C组患儿不再进行母乳喂养,改为配方奶喂养,同时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在接受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别观察其治疗的情况,重点观察血清胆红素的数值变化情况,在治疗前后进行统计记录。结果 B组、C组分别和A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具有显著的差异,而B组、C组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对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光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母乳性黄疸5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母乳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中较常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新生儿黄疸的增多,对母乳性黄疸的认识提高.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 共收治53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现作报道. 相似文献
6.
<正> 我院1987年3月至1989年9月收治母乳性黄疸1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例均为足月儿,母乳喂养,全身皮肤及巩膜黄疸明显,但无病态表现。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选择2001年~2005年20例黄疸患儿,其中18例门诊患儿2,例住院患儿,进行诊断性试验,停喂母乳48 h,黄疸明显减退,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对门诊患儿停止母乳喂养,口服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住院患儿给予综合治疗,随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患儿通过治疗后1,8例患儿平均治疗7 d2,例住院患儿,其中1例治疗4 d1,例治疗5 d,血清胆红素降至安全范围,无一例发生核黄疸。结论: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为停止母乳喂养(黄疸减轻后继续母乳喂养)、蓝光照射,并辅之药物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病因是多种因素作用的,但愈后良好,一般不会发生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8.
赵振芹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6(1):65-66
目的 探讨思密达冲剂对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2 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6 2例 ,对照组 5 8例。对照组输注维生素C 30 0mg/(kg·d) ,连用 5d ,蓝光照射每d 12h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冲剂 1 5g口服 ,每d 3次。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 (4 5± 2 1)d ,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为 (5 5± 2 4 )d ,(P <0 0 5 )。结论 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随着爱婴医院的建立 ,母乳喂养日益普及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有所增高 ,光疗虽然有一定疗效 ,但需住院 ,传统的治疗药物如鲁米那疗效不佳。我们自 2 0 0 1年 10月 - 2 0 0 2年10月应用思密达治疗母乳性黄疸 30例 ,效果显著。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思密达组 30例 ,男 19例 ,女 11例。全部为纯母乳喂养 ,皮肤出现黄染时间为生后 5~ 7d,黄疸日渐加深 ,精神、反应、吃奶、活动、大小便均无异常 ,无其它阳性体征或并发症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黄疸。测血胆红素 2 39.1~32 4 .9μm ol/ L,直接胆红素均在正常范围。另选 30例母乳性黄疸作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鲁米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观察。方法:思密达每次1克,一日三次口服,鲁米那2,5mg/kg/次,一日两次,7天为1疗程,重者配合蓝光照射1—3次。结果:用药4天后黄疸明显减轻,7天后20例完全消退,5例继服7天,黄疸也完全消退,有效率100%。结论:思密达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口服后分布于肠腔表面,有效地阻止了胆红素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减少了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鲁米那是生物酶活性诱导剂,在体内能激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使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从体内排出.二者联合应用,效果好,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母乳性黄疸98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中药加妈咪爱治疗,B组为妈咪爱治疗。结果黄疸完全消退率,A组为90.00%(81.68%~98.32%),B组为47.92%(33.78%~62.05%),A组优于B组(χ2=10.680,P=0.002)),且黄疸完全消退平均时间,A组短于B组(t=6.353,P=0.000)。结论中药、妈咪爱配合停母乳治疗,比单服妈咪爱配合停母乳治疗时间缩短,且消退后再哺乳,黄疸未发现反弹,此方法值得在门诊推荐。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母乳性黄疸有增高的趋势 ,同时也被人们逐渐认识。我科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6月收住母乳性黄疸 6 1例 ,经思密达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母乳性黄疸患儿 6 1例中 ,男 36例 ,女 2 5例。汉族 40例 ,维吾尔族 2 1例 ,孕 38~ 40周 ,自然分娩 ,无窒息史。出生后纯母乳喂养 ,乳量充足 ,于生后 3~ 6 d皮肤出现黄疸 ,持续 2周以上不消退。出生后体重增长 ,平均为 (1.11± 0 .44 )kg。精神反应好 ,吃奶好。就诊时日龄 17~ 6 0 d,平均 (32 .96± 10 .80 ) d。入院后查血培养、母子血型、肝胆 B超 ,除外…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诊断母乳性黄疸的110例新生儿(日龄3-28d)随机分为两组,即益生菌制剂"妈咪爱"治疗组(58例)和常规治疗组(52例),两组均继续母乳喂养及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妈咪爱"0.5g,口服,每日3次,5d为一疗程,分别于住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集静脉血做胆红素测定.结果 两组新生儿在第1d和第3d总胆红素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但在黄疸消退时间及第5d总胆红素浓度水平上差异显著."妈咪爱"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对照组(5.5±2.5)d,两组差异显著(t=3.49,P<0.01).结论 妈咪爱能抑制肠道中活性,减少肠道中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20.
茵陈三黄汤治疗母乳性黄疸5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和爱婴医院的广泛建立 ,母乳喂养率逐年提高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加。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母乳性黄疸病儿 5 1例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辅以茵陈三黄汤口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 1例母乳性黄疸患儿 ,男 2 8例 ,女 2 3例 ,均纯母乳喂养 ,生长发育正常。就诊时日龄 14~ 2 1天 19例 ,2 1~ 2 8天 2 9例 ,>2 8天 3例。入院时黄疸持续时间 5~ 14天 2 5例 ,14~ 2 1天18例 ,>2 1天 7例。入院时血清胆红素水平 10 2 5umol/L~2 0 5 2umol/L 10例 ,2 0 5 3umol/L~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