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因其发生率高、胫前软组织覆盖困难而一直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我们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一期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创面7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报道应用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27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11例,修复足跟处软组织缺损5例,修复足背处软组织缺损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6例,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及踝关节皮肤缺损各2例。切取皮瓣面积6 cm×5 cm~18 cm×9 cm。结果术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7例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中9例成活良好,1例皮瓣表层小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肢体功能及外形均满意。结论腓肠神经和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中下1/3段、足踝等处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越性。方法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对15例患者的足背、内外踝、小腿中下段、胫前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同时观察腓肠神经及营养血管的走行特点。结果15例完全成活,无一例坏死或部分坏死。转移的皮瓣均于术后6个月恢复感觉。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便,成功率高,最远可达足前中部,是修复足跟、足背、内外踝、及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5.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目的 报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诊或延期施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足跟、踝,跟腱和胫前区骨、肌腱外露的软组织缺损31例。结果 27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部分边缘坏死,经换药自愈,1例皮瓣坏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操作简便。成活率高,损伤轻,是修复足,足跟、踝、跟腱处和小腱下段胫前区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外露的理想供区。 相似文献
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 应用解剖腓肠内侧皮神经在窝内起自胫神经 ,主干在深筋膜深面随小隐静脉下行 ,至小腿中段以下方穿出深筋膜 ,后有发自腓肠外侧皮神经的交通支加入 ,吻合成腓肠神经 ,继续伴小隐静脉下行经外踝后方至足部 ,分布于足背外侧缘和小趾外侧的皮肤[1 ] 。胫后动脉分支腓动脉在外踝后缘近侧 0~ 5cm发出分支营养腓肠神经 ,并通过腓肠神经内供血系统与腓肠神经另一套外供血系统周围肌皮血管穿支相通[2 ] 。临床上据此设计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从后踝外侧缘O′至胭窝中点O″连线 ,下 1 3段为腓肠神经体表投影 ,以此为皮瓣轴心 ,在O′附近 5cm… 相似文献
7.
足部创面是骨科及整形外科经常涉及的创面,因有肌腱及骨外露,须及时修复,但皮肤组织量及弹性有限,局部皮瓣的修复往往比较困难.1992年,A c Masquelet等[1]首次报道使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996年,国内王和驹等[2]开展了临床应用,给此类创面的修复提供了很充裕的供区.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目的 报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应用解剖的基础上设计的腓动脉终末穿支为血管蒂的小腿后部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背皮肢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12例中11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远端皮缘小部分坏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均改善满意。结论 该皮瓣供稳定可靠,变异少,不需要牺牲主要血管,且操作简便。适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 998 - 2 0 0 0年 6月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跟及足背软组织缺损 8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7~ 30岁 ,平均 2 5 2岁。交通事故致足背皮肤缺损 5例 ,外伤足背皮肤感染 1例 ,足跟软组织缺损 2例。创面范围 5cm× 6cm~7cm× 1 0cm ,病程 2个月~ 1年。1 2 手术方法 以腓肠神经行程为轴心设计皮瓣。皮瓣上缘为小腿后侧中上 1 / 3交界处。旋转点在外踝上 2~ 7cm处。先在皮瓣近端向近侧作 2 0cm纵切口 ,显露腓肠神经 ,以其走向为轴心再作准确调整皮瓣位… 相似文献
10.
小腿中下段、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肌腱骨裸露及继发感染,临床修复较为困难。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可重建等优点,临床应用日益广泛。自2002年以来,我们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踝周和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顺行或交腿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8例。结果本组术后皮瓣全部成活,蒂部及皮瓣供区均完全愈合,软组织缺损均修复。术后平均随访12(6~24)个月,20周时感觉功能评定:S28例,S2 6例,S34例;供体神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恒定,变异极少,手术操作简单,动脉供血可靠,静脉回流充分,不牺牲主干动脉,供区损伤少,创面大部分可直接缝合,可重建感觉,皮瓣成活率高,是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创面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应用健肢逆行腓肠神经营养岛状皮瓣桥式移植修复对侧小腿软组织缺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2~48岁,平均36岁。伤后时间21~32 d,平均22 d。岛状皮瓣切取后供区行一期游离植皮修复。结果皮瓣和游离植皮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回流不足,1周后自行消退,没有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8个月~4.6年,平均2.6年,胫、腓骨骨折全部愈合,受区外形较好,供区无明显功能障碍,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这种技术很适宜修复伤肢仅有1条主要血管时伴有的软组织缺损,减轻了对供区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修复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白2005年7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3例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1~41岁,平均19岁;皮瓣面积14cm×8cm~18cm×10cm,均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一期覆盖创面并修复跟腱缺损。结果随访2个月~2年,13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2例皮瓣蒂部浅层坏死,4例皮瓣远端边缘散在浅层坏死,均经短期换药后愈合,患踝及小腿外形满意,提踵有力,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负重及行走不痛,无跛行,AOFAS评分88分,根据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9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腱筋膜复合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能够在修复创面的同时修复重建跟腱的连续性和功能,是修复跟腱区复杂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在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
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交腿皮瓣移植术,研究组给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
皮瓣修复,比较两组皮瓣恢复情况、手术指标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皮瓣恢复优良率为92.00%,高于对照
组的60.00%(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
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52.00%(P<0.05)。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
缺损的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皮瓣恢复,且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应用安全性较高,且患
者对修复效果持满意态度。 相似文献
16.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观察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和报告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观察18具成人下肢标本中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的走行及血供;临床应用修复足踝部缺损9例。结果 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有明确的体表标志线,在小腱下1/6-1/8有多源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9例皮瓣均存活,随访1-36个月,皮瓣供区,受区的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带薄层肌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改进带薄层肌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自2004年7月以来,在原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设计基础上,将皮瓣设计切取携带薄层(0.5~1.5 cm)厚度、小于皮瓣表面积的肌肉瓣临床应用9例:近端蒂2例,远端蒂7例;其中用于软组织缺损伴骨关节裸露、感染的充填修复4例,慢性骨髓炎死腔2例,小腿骨折内固定材料外露2例,胫骨下段骨折骨缺损不愈合1例.皮瓣最大18 cm×12 cm,最小12 cm×7 cm,蒂长4 cm×7 cm,蒂宽2.5 cm×4 cm.结果 切取皮瓣带薄层肌肉面广泛渗血,肉质鲜红,皮瓣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经2月~2年随访,骨折缺损植骨早期愈合,功能外形恢复满意.结论 带薄层肌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血运更为丰富,抗感染率增强,有利于骨感染伤口和骨折愈合.此类型皮瓣是对上述特殊病例的简便、有效且损伤小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腓动脉穿支蒂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修复。其中,以腓动脉终末穿支的升支为蒂19例,以其降支为蒂6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0cm×9cm~4cm×3cm,皮瓣面积11cm×9.5cm~6cm×5cm。结果 23例皮瓣完全存活,另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瘀血。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蒂部无臃肿。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为蒂的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20.
顺逆结合法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顺逆结合法切取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7年6月例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82例(84处),其中采用顺逆结合法切取皮瓣45例(46处),逆行法切取皮瓣37例(38处)。结果70处皮瓣完全成活,14处皮瓣远端部分坏死,顺逆结合法与逆行法切取皮瓣术后完全成活率分别为91.3%(42/46)及73.7%(28/38),差异显著(P〈0.05)。结论顺逆结合法切取皮瓣可准确定位腓动脉肌间隔穿支,必要时可及时调整皮瓣的位置,提高皮瓣的完全成活率,尤其适用于未行或无条件行彩超定位穿支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