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 手术是眼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术前受术者的心理变化是手术成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将三年来243例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三年来,眼科手术患者243例,其中白内障134例,青光眼64例,斜视20例,异眼植入2例,慢性泪囊炎7例,眼外伤10例,眼睑脓肿6例,年龄在1.5—84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眼科学的发展,先进的仪器在临床的应用,尤其是一些高、精、尖的仪器,如准分子激光、晶体的置入、角膜移植等眼科手术,不仅要求手术治疗好,临床护理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了解患者,消除手术前后患者一系列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恐惧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280例眼科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由单纯的临床护理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是现代护理模式的需要.结果 减轻或消除了患者的恐惧、焦滤心理,280例病人术中身心均处于最佳状态,无一例发生身心性疾病,安全顺利渡过手术期.结论 重视和加强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4.
眼科手术是一种临床治疗某些眼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患者来讲,是一个严重的心理刺激。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其重要性:“眼里不能揉沙子”,可见其敏感性。因此眼科患者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作为一名护士必须具备熟练的护理技能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5.
眼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眼科患者手术前的心理障碍及心理需求。方法:对150例眼科患者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眼科患者手术前恐惧感98%,焦虑感95%,害怕手术中疼痛23%,担心手术后视力恢复效果80%。146例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能够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完成。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对眼科患者手术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是眼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手术中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对手术本身怀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手术不成功,怕手术感染,怕手术中出现意外等等。由于外伤所致突然失明,特别是需要进行眼球摘除手术的患者,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失明的事实。致使不少患者心理高度紧张,思想压力过大,悲观失望,手术中不能很好地与医生配合,给疾病的预后带来不利影响。现就我院210例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10例。男121例,女89例,年龄12~75岁。手术方式:白内障囊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112例,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39例,斜视矫正术22例,清创缝合术32例,眼内容物摘除术5例。麻醉方法:均采取局麻加强化。2心理特征2.1紧张、恐惧外伤患者发病突然,病情严重,缺乏心理准备,情绪高度紧张。青光眼患者视力急剧下降,害怕失明,对疼痛难以忍受。导致患者紧张、恐惧、食欲减退、血压升高,情绪不稳定。2.2焦虑、抑郁由于手术发生在眼部,患者通常会产生一种本能的恐惧心理,担心一旦手术失败将会带来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对以后的生活忧虑重重,丧失自信心,以为康复的希望渺小而抑郁不安,心理负担重。2.3孤独、失...  相似文献   

7.
吴丽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72-373
眼睛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眼球组织结构精细,每一部分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一旦受到疾病、创伤的损害,会严重影响视功能而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目前许多眼部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是实施手术,为了得到患者很好的配合,提高手术成功率,需指导患者掌握眼科手术的一般知识。  相似文献   

8.
针对眼科手术护理的特点,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人员面对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笔者认为眼科手术的配合需要知识全面化、业务专科化的护士,才能适应学科的发展,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眼科患者最显著的临床特点是因各种原因所致的视力障碍,并由此而导致生活自理困难和精神负担。用眼科病种、用药种类及给药途径较多,护理技术复杂,因而眼科护理工作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术中的配合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同时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患者的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纠纷的不断上升,术中护理在保证患者安全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用合法的权益去维护自身和医院的正当权利,保证医疗护理秩序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0.
吴京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695-4696
<正>失眠是指从睡眠开始的入睡障碍和睡眠的维持障碍[1]。失眠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对眼科手术患者,则有妨碍切口愈合,增加感染的可能[2]。我科对96例手术患者,进行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提供最佳睡眠护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眼科门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试验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对照阶段),对比分析两阶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护理引起的纠纷事件占眼科纠纷百分比的差异。结果:与对照阶段比较,试验阶段患者对眼科门诊护理技术、健康指导、心理护理、热情服务、形象感觉、服务态度等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试验阶段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对照阶段明显提高(P〈0.01)。试验阶段护理引起的医疗纠纷低于对照阶段(P=0.017)。结论:在眼科门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护理服务模式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有利于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和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与作用。方法将舒适护理模式引入到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中来,制定手术室舒适护理服务程序,并将其应用于手术病人,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反馈结果。结果手术室把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融入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结论舒适护理模式的产生和实践加速了传统护理模式的更新,我们将其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中,推动了手术室整体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丰富了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提高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柯城区人民医院老年干部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的护理人员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患者对我科室护理满意情况。结果对比应用PDCA循环管理前、应用PDCA循环管理后护理人员护理理论知识得分由(72.38±8.21)分提高到(81.72±6.92)分,护理操作知识得分由(69.48±7.45)分提高到(86.32±5.71)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41.67%提高到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干部病房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应用中的体会。方法将完善硬件设施、强化护士培训、成立品管圈小组、弹性工作排班、修订岗位工作流程、一对一陪伴分娩、丰富健康宣教内涵、简化护理表格书写等应用于产科临床实践。结果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产科护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保障产科护理服务规范化、流程化,确保优质服务的持续性,并大幅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照护对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55例癌症患者实施出院以后的病情监测、症状的管理、心理护理、疼痛的管理等连续照护的干预,以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和住院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照护干预措施能够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满意度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佳玉  唐婕  何利贤 《西部医学》2011,23(6):1180-1182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服务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在同一时间段的住院院病人、出院病人各160例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采用聘请社会监督员召开病员座谈会、电话调查等形式了解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将病人不满意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责任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及时整改。结果 95%以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或较满意。结论充分发挥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的管理效能,将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在护理管理中,对促进护士理念与行为的变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品管圈是现代护理质量得到持续质量改进的有力保障。本文从品管圈的概述、品管圈在护理中的实施方法以及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新的思路平台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门诊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段期间内收治的患者5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29例,一组为对照组29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率,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发现差异均不显著(P>0.05);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发现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发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门诊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使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急诊患者25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共有1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共有128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在观察组护理态度评分(9.2±0.8)分,环境设施评分(9.6±0.5)分,护理过程评分(9.5±0.6)分,护理结果评分(9.7±0.4)分,均在9分以上,而对照组中各项护理评分则在6~7分之间.128例观察组患者中,0例发生错误,投诉率0.8%,对照组中2例操作失误,投诉率3.9%,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在急诊科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更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良好沟通,有助于提升整体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性脑梗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有30名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满意15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5.74%;对照组中仅有16名患者表示非常满意,满意14例,不满意17例,总满意率为63.83%,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