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手术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记录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4.05±1.14)min;对照组患儿苏醒时间(19.63±4.21)min,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肢体活动2例,恶心呕吐3例,分泌物增多未发生,术后躁动1例;对照组患儿发生肢体活动10例,恶心呕吐15例,分泌物增多8例,术后躁动7例,组间对比,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应用在小儿短小手术中诱导迅速,苏醒时间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46例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喉罩七氟醚吸入和氯胺酮进行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术中摇头,肢体活动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喉罩七氟醚吸入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喉罩七氟醚吸入组术中无摇头、肢体活动发生,而氯胺酮组有10例发生;但从术后发生呕吐的例数来看,喉罩七氟醚吸入组出现了11例,而氯胺酮组只出现了3例.结论 喉罩七氟醚吸入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可行的麻醉,完全适合用于小儿短小手术.  相似文献   

3.
牛政 《甘肃医药》2015,(3):204-206
目的:探讨吸入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按照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法,将60例外科手术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观察组患儿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氯胺酮静脉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生命体征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麻醉诱导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患儿更为平稳,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能够达到手术麻醉要求,而且明显降低苏醒躁动发生率,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1例实施体表血管瘤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接受单纯静脉注射氯胺酮麻醉;观察组56例,采用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监测两组用药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副作用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HR、RR均低于对照组,术中SpO2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及术后麻醉副作用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血管瘤切除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张清 《中外医疗》2013,32(11):113-113,115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布托啡诺联合辅助七氟醚面罩吸入对于儿科短小手术的麻醉后苏醒时间有何影响。方法选取40例进行短小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儿注射氯胺酮,给予七氟醚面罩吸入来维持麻醉,观察组联合注射丙泊酚和布脱啡诺,给予七氟醚面罩吸入来维持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儿的苏醒时间要明显的比对照组苏醒时间短;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观察组没有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进行短小手术的患儿,联合使用七氟醚、丙泊酚、布脱啡诺可以明显缩短患儿苏醒时间,而且安全有效,还有一定的镇痛、镇静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2例,采用七氟醚进行诱导麻醉,对照组51例,采用氯胺酮进行诱导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插管后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后MAP与HR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麻醉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好,诱导时间与苏醒时间短,能有效稳定麻醉患儿血液动力学变化,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125例小儿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3例,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方式.结果: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R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睁眼或体动时间、出室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R及PETC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方式具有易被患儿接受,且并发症少、苏醒时间短、可调节性等优点,效果优于氯胺酮静脉注射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小儿短小手术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术中静滴维持,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对比两组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8.0±20.8) 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9±3.2) min,完全清醒时间(15.0±3.3) min,术中呼吸抑制率为5.0%,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氯胺酮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在小儿疝气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安塞县人民医院2013-01~2015-01期间收治的70例疝气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咪达唑仑+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诱导,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苏醒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氯胺酮+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诱导不仅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患儿的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婴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探讨适合婴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方式。【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采用七氟醚吸入诱导,术中七氟醚维持麻醉,Ⅱ组患儿静脉给与异丙酚麻醉诱导,术中静注异丙酚维持。两组切皮前具静脉给与氯胺酮1mg/kg,其后静脉间断给与氯胺酮。术中记录诱导前(T1),诱导后(T2),手术切皮时(T3)和手术结束时(T4)的SpO2、HR、Bp值以及氯胺酮的使用剂量,观察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谵妄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Ⅰ组的HR和Bp值在T2时较T1时无显著增加(P>0.05),Ⅱ组的HR和Bp值在T2时较T1时有显著增加(P<0.05),Ⅰ组HR值在T3时较T2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HR值在T3时较T2有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氯胺酮使用剂量明显少于Ⅱ组(P<0.05),Ⅰ组的苏醒时间及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婴儿短小手术较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诱导方式、镇痛效果、氯胺酮剂量、苏醒时间上明显优势,减少术中躁动和术后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