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右侧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病理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一例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①患者女,20岁;②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卵黄囊瘤和精原细胞瘤结构。卵黄囊瘤结构复杂,细胞异型性明显,基本结构为网状结构、实性结构、内胚窦样结构、透明小体。无性细胞瘤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有纤细纤维组织分隔及淋巴样细胞浸润。③卵巢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规组织学与未分化癌、颗粒细胞瘤、透明细胞癌、未成熟畸胎瘤有时易混淆,患者年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结论:①卵巢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起源于生殖细胞。②卵巢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可发生误诊,免疫组化检查、年龄、组织学形态等有助于鉴别诊断。③卵巢恶性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具有高度浸润性,易复发。治疗上采取手术治疗加术后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形态,进一步探讨其组织起源、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例面颊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1)患儿,男,3岁6个月。(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病理形态主要表现为不同分化阶段的横纹肌母细胞呈疏密不均的排列。(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与其他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多切片、免疫组化、特染可以鉴别。结论:(1)胚胎性横纹肌肉瘤起源于胚胎间叶组织。(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罕见,容易发生误诊,多切片,特染,免疫组化可帮助诊断。(3)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恶性度高,预后差,临床宜早发现,早治疗,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光镜下观察LESS肿瘤细胞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大小形态较一致,异型性小,均未找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内均有较多的散在性大小和形态不一的薄壁血管和类似螺旋动脉的小血管,其中1例伴性索样分化。结论 LESS是一种少见肿瘤,其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ES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本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为低度恶性,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及下腹部胀痛,病理形态学见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形舌状及岛状浸润,瘤细胞突入淋巴管、血管内生长.免疫组化CD10,Vim,ER,PR 阳性.结论:内膜间质细胞具有多向分化的特点,使LGESS呈现多样的组织形态,要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LESS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HE光镜下,13例LESS均显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并呈浸润性生长,平滑肌组织间隙内可见瘤组织灶状分布,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血管清晰可见,其中5例伴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分化。免疫组化显示,13例标本中肿瘤细胞的CD10及V im en-tin均强烈表达,PR阳性者9例,ER阳性者10例,SMA阳性者4例,CD34和Desm in均阴性。结论 LESS具有多向分化特点,因其组织形态多变,需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的病例特征、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5例女性尿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发现尿道口赘生物,肿瘤组织病理学形态虽不一致,但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随访4个月至3年,其中2例患者因复发或转移死亡,另3例患者健在。结论女性尿道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病理检查应结合病史早期诊治,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对2007年-2014年就诊的125例60岁以上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脂溢性角化病23例,色素痣9例,日光角化病23例,基底细胞癌42例,鳞状细胞癌26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结论:老年人头面部色素痣样皮损病理学类型较多,临床诊断符合率不高,正确诊断必须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MFH)病理形态,对其不同的组织学形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本人收集既往10例BMFH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例BMFH病理形态表现存在一定差异,BM-FH均由骨原始间充质细胞发生并具有组织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多核瘤巨细胞等形态特征。结论:BMFH具有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在形态学上主要同恶性骨巨细胞瘤、分化差的梭形细胞骨肉瘤及骨纤维肉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2例组织病理形态,用ABC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据WHO新分类,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中心母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富于T细胞和组织细胞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间变性大B细胞性、浆母细胞性6种。发病年龄在40~70岁,结内、结外均可发生。镜下:2例肿瘤都呈弥漫性及单形细胞形态为特征,两者均表达CD20、CD79a,而不表达CD45RO、EMA、CK;结论免疫组化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注意与骨髓瘤、未分化癌、神经母细胞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张守成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4):107-107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方法对15例Castleman病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13例为透明血管型,表现为增生的淋巴结内散在分布大型的淋巴滤泡,滤泡中心血管壁玻璃样变,其内可见核成空泡状的滤泡树突状细胞,外套层明显增厚,小淋巴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于血管用围,形成特征性的"洋葱皮"样同心圆结构.2例浆细胞型,特点是滤泡内的毛细血管玻璃样变性和"洋葱皮"样改变不明显,滤泡间可见粉染的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并有大量成熟浆细胞弥漫增生.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诊断时要与反应性滤泡性增生、淋巴瘤等进行鉴别,并注意是否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1.
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走源于鳞状上皮基底层黑色素母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皮肤和粘膜。为了研究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患者资料鉴别诊断,发现肿物必须行活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特点:①临床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预后差,死忘率高.结论: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在MSCT俯卧位三维重建下的CT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CT诊断为乳腺癌的病人进行CT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其中37例经病理证实,另1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结果:(1)CT诊断率38例乳腺癌CT诊断正确37例,诊断率为97.3%,1例随诊.(2)乳腺癌的主要CT特征为:①肿块边缘不规整,有分叶和毛刺;②强化后CT值平均升高44Hu以上,无包膜;③肿块内有沙砾状钙化;④腋窝淋巴结境界欠光整,可有融合,呈"串珠状"改变;⑤肿块侵犯胸壁等.结论:CT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一种重要方法,并能发现临床扪诊阴性的乳腺病变,为乳腺癌术前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办法。方法:选取2006年-2009年本院就珍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病例80例,随机分组。炎性包块型组:①局部切除+灌洗组;②局部切除+灌洗+拿身用药组;③局部切除+灌洗+局部封闭组;④局部切除+灌洗+局部封闭组+全身用药组;脓肿型组:①局部搔剐+灌洗组;②局部搔刮+灌洗+全身治疗组;③局部搔刮+灌洗+局部封闭组;④局部搔刮+灌洗+局部封闭组十全身用药组。随访时间6个月~2年。结果:除了综合治疗组(局部切除或搔刮+灌沈+局部封闭组+全身用药)没有复发,其余各组均有复发(平均复发率23.3%)。结论:综合治疗非哺乳性乳腺炎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32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与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①采用Young等修订的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SGA)对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②采用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评估患者的腹膜溶质转运特性;③根据患者24h透出液、尿液,测定其肌酐、尿素氮及蛋白值,计算出尿素清除指数(KT/V)、校正蛋白分解率(nPCR),并计算残余肾肌酐清除率(rCcr)。结果:①依据SGA评分,CAPD患者营养不良总发生率53.1%;与营养良好组相比,营养不良组患者的Hb、Alb、BUN、Cr、Ch、TG、三头肌褶厚度、髂皮褶厚度低于营养良好组,CRP明显升高;营养不良组水肿发生率明显增高;②按腹膜溶质转运特性划分高转运组和低转运组,高转运组的血清Alb和nPCR显著低于转运组;③营养良好组KT/V、rCcr及残余尿量均高于营养不良组。结论: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纠正有关影响因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难免流产患者绒毛染色体核型结果与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方法:选择绒毛染色体正常及异常各150例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标准进行证候分类。结果:①绒毛染色体正常组肾虚型和脾肾两虚型80.7%,异常组占77.3%。②肾虚型患者中,既往滑胎史的绒毛染色体异常占7.7%。③异常组中脾肾两虚型占36.7%,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①绒毛染色体正常及异常组,均以肾虚型及脾肾两虚型为主。②绒毛染色体异常与先天禀赋相关。③后天因素对绒毛染色体的畸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126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2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9例(9/29);②凶险性前置胎盘产时产后出血明显多于普通性前置胎盘者,凶险性胎盘者平均出血量高达3026.26±427.5ml.结论:①凶险性前置胎盘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②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身心危害,强调终止妊娠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③严格把握首次剖宫产指针,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126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29例。结果:①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发生率31.03%(9/29);②凶险性前置胎盘产时产后出血明显多于普通性前置胎盘者,凶险性胎盘者平均出血量(3026.26±427.5)mL,③凶险性前置胎盘治疗均采用手术终止妊娠,其中子宫切除率24.1%(7/29),保守性手术局部缝扎、局部切除,宫腔填塞、B-Lynch缝合、阴腹联合缝法和宫动脉结扎等,普通型前置胎盘者子宫切除率1.5%(2/126)。结论:①凶险性前置胎盘应警惕并发胎盘植入;②凶险性前置胎盘导致严重的产时产后出血对产妇造成身心危害,强调终止妊娠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③严格把握首次剖宫产指针,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邹玺  王瑞平  李东  凌博凡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55-2356,2513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凋亡的影响。方法:①应用MTT法检测健脾化瘀方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抑制作用;②运用TUNEL法和AnnexinV/PI法检测LoVo细胞的凋亡率。结果:①健脾化瘀方含药血清高浓度(20%)可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P<0.01);②健脾化瘀方含药血清作用细胞48h后可以诱导细胞凋亡。结论:健脾化瘀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结肠癌细胞LoVo的增殖能力,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