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半夏泻心汤系治痞证代表方,按痞证多指湿阻气机,胃脘部(旧指心下)满闷不舒而言,因痞字从病从否,说明病人胃脘难受堵闷痞塞,按之濡软而不痛,有难言之意。痞有虚实之不同,虚痞多由脾胃素虚,或病后气虚,或吐下伤及脾胃,以致中阳不振,运化无权而发生本症。实痞多因食滞、痰热或湿热等邪陷中焦,壅阻于胃而形成本症。伤寒之痞多因表邪误下入里,壅聚于胃,以致中气已虚、寒热互结而成,故多挟虚;而温病多因湿热互结,热重于湿而未经误下,或由痰热凝聚,故多成实痞,此与伤寒致痞有所不同。《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治少阳误下伤中而形成痞证。因痞出自误下,损伤脾胃,邪热内陷,以致脾胃升降失司,或呕或利,寒热错杂,壅阻心下,遂成心下痞硬之证。此证偏虚,  相似文献   

2.
汪惕 《国医论坛》2007,22(1):8-9
半夏泻心汤原出于《伤寒论》,本为表邪未解,邪热入里,或误下损伤脾气,表邪内陷,寒热之邪错杂于中,以致升降失职,气机不畅,形成心下痞满证而设.现用于临床杂病的治疗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验案4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本为治疗伤寒误下后,中焦寒热错杂之痞证而设.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从调理脾胃出发,根据肺与脾胃的关系,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辨证加减,应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并根据半夏泻心汤的组方特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阐述其治疗咳嗽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苦辛法即辛开苦降法,就是将辛味、苦味药物有机地配伍,以开结散邪,降逆泄热。本法源于《素问·脏气法时论》“辛散、酸敛、苦坚、咸软”之说。所谓“辛散”是指辛有发散宣通的作用;“苦坚”是指清热泻泄而达坚阴的目的。而张仲景又首开广泛系统运用此法之先河,配伍极其精妙,匠心独具,得其神韵,广泛用于伤寒及杂病。本文将《伤寒论》运用苦辛法之范例归纳以下数端,供同道参验。和脾胃,复升降太阳病误下,在表之邪乘虚内陷,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气机痞塞,遂成痞证。治疗此证的方剂有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等。现以半夏泻…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配伍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调和脾胃的代表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及大枣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所致的心下痞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生姜泻心汤为该方加生姜,减干姜用量;甘草泻心汤为在此基础上重用甘草.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0):912-914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全方辛开苦降、甘调并用,攻补兼施,配伍精当,是针对寒热之邪痞塞中焦,脾胃升降失和之心下痞而设,其主证为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塞不仅限于因误下少阳后脾胃之气受伤,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其他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出现心下痞满。因此,半夏泻心汤也可应用于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诸多病证。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7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策  王继合 《河北中医》2008,30(5):493-494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伤中而致的痞证,另见于《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脉证并治》:“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用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能调和脾胃气机,治疗上寒下热,寒热互结于中焦之痞塞。临床上只要辨证准确,  相似文献   

8.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重症恶阻36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重症恶阻36例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姚秀琴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恶阻和胃降逆《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9g,黄连3g、大枣12枚组成,主治外证误下、邪陷心下、胃气呆滞、湿浊壅聚所致“但满而不痛”的心下痞...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原为少阳证误下后,脾胃损伤而生寒,外邪内陷而生热,以致寒热错杂于中,脾胃升降失职,气机痞塞所致痞证而设,具有辛开苦降,寒热并用,阴阳并调之功,常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本人临床善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常获良好疗效,现举验案4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半夏泻心汤临证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大枣组成。此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仲景原为少阳证误下,损伤脾胃之气,少阳邪热内陷,寒热错杂之邪干犯于中焦,以致脾胃升降失司,气机痞塞,出现“但满而不痛”、“呕而肠哕,心下痞”等证而设。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只要出现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者,用此方治疗,往往疗效颇佳,现举数例为下。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治疗胸痹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以其主证心下痞而被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应用于脾胃疾病的治疗。但笔者临床观察 ,其在胸痹治疗中疗效确切。本篇主要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胸痹的机制。方中诸药相配 ,辛苦合用 ,寒温并施 ,共奏除痰开胸之功 ,故用于胸痹之心气亏虚、痰热内蕴者极宜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的疑难问题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证的分析,认为此证的病机非传统的寒热错杂(互结),而是脾胃呆滞、湿浊中阻、升降失常;认为此方干姜与黄芩、黄连的配伍非热以祛寒、寒以清热,而是辛开苦降、舍性取用。半夏泻心汤证临床可见偏于湿热、偏于寒湿、胃热脾寒及非寒非热四种情况。人参、大枣、甘草的意义在于以补为消。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夏泻心汤始由半夏、黄连、黄芩、甘草、人参、干姜、大枣组成,寒热平调,消痞散结,健运脾胃,旺盛气血,补气,清热,和中。该方药简意深,配伍精当,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原治少阳证误下、少阳邪热内陷、寒热郁结中焦等引起的"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等症。今人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胃炎、糖尿病性胃轻瘫、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陈有明 《中医药学报》2011,39(5):109-111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的可行性。方法:对170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随机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中药组90例,给予半夏泻心汤加味;西药组80例,给予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口服。治疗2~4周后,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进行比较,3年后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3.33%,西药组85.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明显改善CG、PU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黏膜的损伤,对HP感染有较强抑菌作用,同时,随访结果显示对阻止或逆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恶变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1小承气汤使用的3个特点:一是以小承气汤"微和胃气";二是以小承气汤测试转失气与否;三是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提示3个问题:一是小承气汤证不一定是燥屎内结,很可能是大承气汤证的前奏;二是小承气汤的攻下力量比大承气汤要弱得多;三是小承气汤不在于泻实而是偏重于行气。2调胃承气汤证多是误治后出现的一些变证,属于邪热在胃,并非有燥屎结滞在大肠。所以关于"燥、实、坚"的说法,"燥""实"尚可,"坚"则无从解释,绝不能因方中使用了芒硝,就断定证中有燥屎结滞。3关于承气汤的命名,"承气",即帮助阳明大肠承接阳明胃的下降之气,与"亢则害,承乃制"没有关系。4调胃承气汤证是邪热还在阳明胃之际,唯恐大肠不能承顺胃气而正常通降,尤须清除胃热以防邪热下传,所以方名叫"调胃承气汤"。"调胃"二字已经明确显示,病在阳明胃而非在阳明大肠,之所以"承气",仍是秉承既病防变,提前截断的治疗思想。5三承气汤证,是阳明胃家邪热亢盛到阳明大肠燥屎内结的一个系统过程。阳明邪热在胃,如不及时清除热邪,就会使邪热进一步加重而耗伤津液,而成阳明大肠燥结,所以尽快用调胃承气汤清泻胃热,截断病情发展。阳明燥屎在肠,潮热、谵语、腹痛,甚则喘冒直视、循衣摸床,说明燥屎已成,所以可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而从阳明胃家邪热到阳明大肠燥屎过程中,虽见有潮热、谵语、腹满,但尚不能确定腑实燥屎的形成,所以用小承气汤进行试探性治疗。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关系密切,归纳为感受寒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脏腑不和,分型为心脾气血两虚、阳虚湿盛、痰瘀互结、肝胃不和四型,临床根据不同证型及临床表现,分别予以归脾汤、苓桂术甘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小陷胸汤、平胃散、柴胡疏肝汤、六君子汤等辨证论治,同时重视健运脾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枳实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湿热中阻型)的疗效。[方法]50例均服用枳实泻心汤,每次150mL,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50例,显效22例,有效24例,无效4例。[结论]枳实泻心汤对于湿热中阻型功能消化不良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狐Huo病辨疑     
对狐Huo病几个较有争议的问题,例如狐Huo与狐Huo之争、因于湿热与因于虫毒之争、白塞病是否等同于狐Huo病以及甘草泻心汤对该病的治疗等,略述了历代有代表性的观点,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中药结合心理疏导治疗痞满证肝胃不和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痞满证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白术芍药散(又名痛泻药方)合半夏泻心汤,治疗组予上方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期8周。入组者治疗前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及痞满证证候评分。结果入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与正常人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证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追踪观察2年,治疗组的再次就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痞满证肝胃不和型的治疗,中药结合心理疏导与单用中药相比,对证候的改善效果相同,在情绪的改善和疗效稳固方面则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门诊及住院寒热错杂证CAG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给服经验方半夏泻心汤;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维酶素片7片/次,猴头健胃灵胶囊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复查胃镜以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0.01),其中观察组胃脘痞满、隐痛、嗳气等症状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分别为52.5%、90.0%,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寒热错杂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