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云贵腺药珍珠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云贵腺药珍珠菜Lysimachia stenosepala var. flavescen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凝胶柱、中压柱、聚酰胺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云贵腺药珍珠菜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槲皮素(2)、鼠李柠檬素(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2)-β-D-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6)-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木糖苷-(1→2)-O-β-D-葡萄糖苷(8)、山柰酚-3-O-(2-O-α-L-鼠李糖苷-6-O-β-D-木糖苷)-β-D-葡萄糖苷(9)、β-谷甾醇(10)、原报春花素A(11)、β-胡萝卜苷(12)。结论 化合物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89为首次从珍珠菜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红绒毛羊蹄甲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90%乙醇提取,从醋酸乙酯萃取物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中3个为黄酮苷元,8个为黄酮苷,分别鉴定为白杨素(Ⅰ)、木犀草素(Ⅱ)、芹菜素(Ⅲ)、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Ⅳ)、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Ⅴ)、3,5,7-三羟基色原酮-3-O-α-L-鼠李糖苷(Ⅵ)、白杨素-7-O-β-D-葡萄糖苷(Ⅶ)、山柰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Ⅷ)、槲皮素-3,7-二氧-α-L-双鼠李糖苷(Ⅸ)、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苷(Ⅹ)、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Ⅱ、Ⅲ、Ⅵ、Ⅶ、Ⅹ和Ⅺ均为首次从羊蹄甲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三白草全草中分离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1)、槲皮苷(2)、异槲皮苷(3)、槲皮素(4)、槲皮素-7-O-β-D-葡萄糖苷(5)、槲皮素-7-O-α-D-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α-D-葡萄糖苷(8)、芦丁(9)。结论 化合物2、5~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金锦香 Osbeckia chinensis 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与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数据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金锦香全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3-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3, 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2)、3, 3′, 4′-三甲氧基-鞣花酸-4-O- 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L-吡喃鼠李糖苷(4)、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5)、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L-吡喃鼠李糖苷-2″-乙酸酯(8)、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3″, 6″-二-E-(4-羟基)-肉桂酸酯(9)、4′-hydroxyflavone-3-O-(6-O-trans-p-coumaroyl)-β-D-glucopyranoside(10)、山柰酚-3-O- β-D-吡喃葡萄糖苷-6″-E-(4-羟基)-肉桂酸酯(11)、3β-hydroxy-9(11)-fernen-23-oic acid(12)、1, 2-dihydroxy-9(11)-arborinen-3-one(13)、cholest-5-ene-2, 3, 21-triol(14)、β-谷甾醇(15)、胡萝卜苷(16)。结论 除化合物516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云南黄果冷杉Abie ernestii var. salouenensis干燥枝叶中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云南黄果冷杉干燥枝叶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槲皮素(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丁香亭-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3″, 6″-二-反式-对-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黄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牡荆苷(8)、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半皮桉苷(11)、柚皮素(12)、(?)-表没食子儿茶素(13)、(+)-儿茶素(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1113为首次从冷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乌药Lindera aggregata 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运用现代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乌药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quercetin,Ⅰ)、山柰酚(kaempferol,Ⅱ)、槲皮素-3-O-α-L-阿拉伯呋喃糖苷(avicularin,Ⅲ)、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afzelin,Ⅳ)、二氢山柰酚(dihydrokaempferol,Ⅴ)、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astragaline,Ⅵ)、山柰酚-3-O-β-D-木糖苷(kaempferol-3-O-β-D-xylopyranoside,Ⅶ)、山柰酚-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juglalin,Ⅷ)、kaempferol-3-O-(2″-O-β-D-glucopy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Ⅸ)。结论 化合物Ⅲ~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Ⅴ~Ⅸ为首次从山胡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蔓性千斤拔Flemingia philippin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各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蔓性千斤拔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 5, 7, 4′-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6-C-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6-C-β-D-吡喃葡萄糖苷(2)、染料木苷(3)、芒柄花苷(4)、印度黄檀苷(5)和3′-O-甲基-香豌豆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醇碳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千斤拔苷A,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鬼箭羽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鬼箭羽Euonymus alatus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中二氢黄酮及其苷类4个:柚皮素(1)、香橙素(2)、二氢槲皮素(3)、橙皮苷(4);黄酮及其苷类8个:山柰酚(5)、槲皮素(6)、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8)、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9)、金丝桃苷(10)、山柰酚-3, 7-二-O-α-L-鼠李糖苷(11)、槲皮素-3, 7-二-O-α-L-鼠李糖苷(12);黄烷酮醇类1个:去氢双儿茶素A(13)。结论 化合物379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瓦松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瓦松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Ⅰ)、木栓酮(Ⅱ)、2,2-二甲基-色满环-6-羧酸(Ⅲ)、对羟基苯甲酸(Ⅳ)、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Ⅴ)、没食子酸(Ⅵ)、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Ⅶ)、山柰酚(Ⅷ)、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Ⅸ)、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Ⅹ)、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Ⅺ)、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ⅩⅡ)、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苷(ⅩⅢ)、槲皮素(ⅩⅣ)、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ⅩⅤ)、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ⅩⅥ)、2,7-脱水-β-D-阿卓庚酮吡喃糖(ⅩⅦ)。结论 化合物Ⅱ~Ⅴ,Ⅶ,Ⅸ,Ⅺ,ⅩⅡ,Ⅹ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延龄草Trillium tschonoskii根及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反相硅胶C18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延龄草70%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用质谱、一维及二维核磁等波谱学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延龄草醋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分离鉴定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2)、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3)、偏诺皂苷元(4)、薯蓣皂苷元(5)、7, 11-dimethyl-3-methylene-1, 6-dodecadien-10, 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yl-(1→4)-O-β-D-glucopyranoside(6)、7, 11-dimethyl-3-methylene-1, 6-dodecadien-10, 11-dihdroxyl-10-O-β-D-glucopyranoside(7)、紫云英苷(8)。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及与对照品共薄层色谱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苏木心材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1-羟基-7-甲氧基呫吨酮(1)、2-羟基呫吨酮(2)、1, 5-二羟基呫吨酮(3)、1, 7-二羟基呫吨酮(4)、大黄酚(5)、木栓酮(6)、熊果酸(7)、β-谷甾醇棕榈酸酯(8)、麦角甾烷-4, 6, 8(14), 22 (23)-四烯-3-酮(9)、豆甾醇(10)、β-谷甾醇(11)。结论 除化合物1011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云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同时也是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的呫吨酮和蒽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紫苏属种、变种之间系统发育关系,准确鉴别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var. arguta、白苏P. frutescens与其他变种。方法 提取紫苏、白苏及其他变种的DNA,对ITS和psbA-trnH序列扩增和测序,计算物种种内(变种内)种间(变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最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分子系统树,进行系统发育和鉴定分析。结果 ITS和psbA-trnH MP系统树显示白苏和紫苏的不同地域的样本聚为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100%和93%),紫苏与回回苏构成姐妹群分支(支持率为95%和90%),野生紫苏和耳齿紫苏构成一单系分支(支持率为100%和90%);白苏、紫苏与其他变种间的ITS和psbA-trnH序列遗传距离0.008 210.018 18和0.002 380.029 31,明显大于白苏与紫苏间遗传距离00.001 65和0,大于各变种内遗传距离。结论 白苏和紫苏合并为一个种紫苏;紫苏与回回苏亲缘关系最近,野生紫苏与耳齿紫苏亲缘关系最近;ITS和psbA-trnH序列可以准确鉴别紫苏与其他变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羊耳菊花Inula capp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系统溶剂提取法结合各种色谱分离技术、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羊耳菊花中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乙酸羽扇豆醇酯(2)、豆甾醇(3)、ineupatorolide B(4)、cleomiscosin C(5)、木犀草素(6)、3, 4-二羟基苯甲酸(7)、芹菜素(8)、fortuneletin(9)、luteolin 4′-methyl ether(10)。结论 化合物2457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快速识别及鉴定灯心草及野灯心草中的菲类成分。方法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研究菲类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分别对灯心草和野灯心草甲醇提取液中的菲类成分进行快速识别和鉴定。结果 在负离子模式下,菲类成分容易丢失2H的碎片,推测可能是乙烯基与苯环环合而失去2个氢;也易发生重排丢失羰基,呈现出一定的裂解规律。根据菲类成分的裂解规律,从灯心草和野灯心草甲醇提取物中快速筛选了21个菲类成分,其中6个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另外结合质谱裂解信息及极性差异,推测出其中5个成分的结构。结论 HPLC-ESI-MS技术既可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快速识别菲类成分并根据裂解规律初步确定菲类成分结构,也是实现中药中目标天然产物定向分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贾陆  李焕芬  敬林林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1):1771-1773
目的 对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l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Sephadex LH-20、MCI、ODS和硅胶色谱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尿嘧啶(1)、尿嘧啶核苷(2)、尿嘧啶脱氧核苷(3)、腺嘌呤(4)、腺嘌呤核苷(5)、3′-脱氧腺苷(6)、鸟嘌呤核苷(7)、鸟嘌呤脱氧核苷(8)、苯丙氨酸(9)、酪氨酸(10)、亮氨酸(11)、异亮氨酸(12)。结论 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黄秋葵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冬青科冬青属植物救必应Ilex rotunda 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救必应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进行色谱分离,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个新化合物二丁香醚(1)和6个已知成分,分别为木栓酮(2)、3-羟基齐墩果烷(3)、紫丁香苷(4)、芥子醛葡萄糖苷(5)、十九烷酸(6)、硬脂酸(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冬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HPLC法对广东土牛膝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广东土牛膝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建立广东土牛膝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13个共有峰,确定其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结论 在选定的条件下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为广东土牛膝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野八角茎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茎和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野八角的干燥茎叶用95%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MS、1H-NMR、13C-NMR)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氯仿部分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eranisatin D(1)、莽草毒素(2)、merrillianolide(3)、bullatantriol(4)、(?)-clovane-2, 9-diol(5)、caryolane-1, 9β-diol(6)、oplodiol(7)、4-ally-2, 6-dimethoxyphenol(8)、(?)-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槲皮素-3-O-a-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0)、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1)。结论 化合物47为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半红树植物海杧果Cerbera manghas叶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方法 通过多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海杧果叶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间羧基苯乙酸(1)、对羟基苯甲酸(2)、原儿茶酸(3)、对羟基桂皮酸(4)、间羧基苯甲酸(5)、香草酸(6)、丁二酸(7)。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血府逐瘀胶囊原料药材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芦丁,川芎中生物碱类成分川芎嗪和有机酸类物质阿魏酸的定量的测定方法,从而建立多成分的定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条件(红花):C18色谱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5 mL/min,柱温 40 ℃。色谱条件(川芎):C18色谱柱,以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32︰68)为流动相,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30 ℃。结果: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羟基红花黄色素A 97.2%、RSD为2.3%(n=6);芦丁99.6%、RSD为3.2%(n=6);川芎嗪100.9%、RSD为2.2%(n=6)阿魏酸98.6%、RSD为2.6%(n=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血府逐瘀胶囊的原料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