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先秦诸子(典籍)对《内经》和思想形成有直接影响,和思想贯穿于《内经》天道观、天人观、人事观、人体观、养生观等多个方面,是《内经》理论构建的重要思想原则与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生病起于过用”发病观,从外感六淫、饮食失节、七情内伤和劳逸过度4个方面论述了《内经》非平衡稳态思想,认为用稳态有序(生理)-失稳态无序(病理)的模式来阐释中医发病观,更符合《内经》的发病孥思想。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发病观及特点探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联系有关原文全面论述了《内经》发病观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邪气入侵与发病,正气强弱与发病,机能过用与发病,体质差异与发病,机体状态与发病。并强调指出,《内经》发病学思想有两个鲜明特点,即整体综合的病因观和内外相应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4.
联系有关原文全面论述了《内经》发病观5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邪气入侵与发病,正气强弱与发病,机能过用与发病,体质差异与发病,机体状态与发病。并强调指出,《内经》发病学思想有两个鲜明特点,即整体综合的病因观和内外相应的发病观。  相似文献   

5.
中医"黄疸"一词及病证首见于《内经》,散见于《素问》《灵枢》多篇。《内经》从黄疸病证特点鲜明易于鉴别、五运六气失常引发时疫黄疸、黄疸涉及多脏腑经脉等3个方面阐述了对黄疸的认识,其理论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尤其外感六淫邪气、五运六气异常变化、感受时疫之邪可致黄疸的理论观点,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武天立 《山西中医》1993,9(2):10-11
《黄帝内经》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其中在中医妇科生理、病理、诊断、辨证等方面的理论阐述甚详。本文就《内经》妇科生理观、病理观作一探讨。 一、生理观 《内经》对中医妇科的生理有独特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谓:“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蕴含丰富的时间医学思想和发病学观点,其是在中医“时序”观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导下,从整体层面上研究宇宙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及其关联性。文章整理总结《内经》中时序发病观的相关内容,从时序的概念与内涵、失于时序与发病的关系、时序与《内经》不同发病观之间的联系、时序发病观的临床应用4个方面论述《内经》“天人合一”思想下的时序发病观,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医经典中的理论内涵,探索生命现象的节律性,为临床诊疗以及养生防病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内经》中心身发病观、调摄观及治疗观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其以气血阴阳立论,并以气机为核心,在调摄治疗方面,除以理气机、调心身之外,还需医者知晓人事,与病患多语言交流,后世医家诊疗观点亦是宗于《内经》。又选取导师临证典型病案进行分析,从疏肝理气、心理疏导两方面阐发《内经》心身观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医书经典,其内容涉及医学、哲学、天文、气象、生物等诸多方面;其理论渊博,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渊薮",被后世尊称为"医家之宗",其博大深邃的健康理论,影响着中医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造就了众多著名的医学大家。从古至今,健康都是人们一直重视并追求的一项事业,《内经》对其也有深刻的理论阐述。文章从《内经》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合一的生命观、五脏为枢的整体观、邪正相争的发病观、以平为期的治疗观、未病先防的养生观探讨健康之要,为日常生活作出指导,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内经》关于虚损的论述,从病名、症状、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代表方药及预防等六方面进行探讨,认为《内经》的观点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组方原则是《内经》五运六气组方的核心内容。吴鞠通《温病条辨》在诊治外感温病时充分运用了《内经》六气组方原则,对后世临床防治外感温病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医家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树立了典范。《温病条辨》不仅从卫气营血论治、三焦论治谨遵六气组方原则,温病的预防和备药亦遵六气组方原则。研究《温病条辩》对《内经》六气组方原则的应用,对运用《内经》六气组方原则指导临床防治温病、组方用药具有指导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内经》推拿疗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智斌  郭小青 《陕西中医》2001,22(9):558-559
本文从推拿的渊源、机理等六个方面对《内经》推拿疗法进行了探析 ,指出《内经》对推拿的诊断原则、手法、补泻、工具、临床应用及推拿和针灸的配合应用、推拿人材的培养等均有明确的阐述 ,较系统的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推拿疗法的成就 ,为后世推拿疗法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学术和临床价值一直为中医界所重视,而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教授独具慧眼地从文化视角研究《内经》,其专著《〈黄帝内经〉文化专题研究》已正式出版发行。是书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由明晰概念、分析字义入手,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医学观念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首次对《内经》文化内涵、文化渊源与价值、天人观、心身观、生命观、三才观、"和"文化、"治  相似文献   

14.
《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及其对后世经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颖  粟栗 《吉林中医药》2009,29(3):188-189
《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对后世经方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内经》从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五味所入所禁、五脏苦欲补泻、六气淫胜配伍等方面阐述了《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伤寒、温病诸方均承袭《内经》,说明《内经》药物性味组方原则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后世按《内经》组方原则组成的经方大都配伍严谨,适用有效,其中结合岁运、岁气所制定的配伍原则更体现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有必要对此进一步挖掘与整理。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高等中医药教育在育人要求、教学内涵等方面,因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能够反映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针对中医经典《内经》中涉及“德”字的内涵及“德”的具体范畴进行初步探析,从重视生命的伦理观、天人一体的哲学观、道术并重的医学观、患者为本的医德观4个方面,对《内经》的修德思想进行了归纳。并进一步结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实践,以《内经》修德思想为引领,从大医精诚、精神健康、课程思政、校园环境、自我修养等出发,对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育人观的探索,进行了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16.
欧阳波  翟双庆 《新中医》2014,46(10):224-226
《内经》养生思想是在吸收道家养生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论在理论原则还是实践方法上与道家养生观都非常一致,其中道家"无为"思想在《内经》养生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家"无为"的"无欲无求"的精神追求体现在《内经》情志养生中,提倡恬淡虚无的精神调养;二是道家"无为"的"顺其自然"思想体现在《内经》情志养生,强调顺物合道保持心境平和;三是道家"无为"的"不妄为"思想体现在《内经》的情志养生中,主张节制情欲勿使情绪过极、节欲保精以保全生命活力。总之,在《内经》的情志养生中,处处体现着道家"无为"思想的精神实质,其最终还是为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目的,以求健康长寿,尽其天年。  相似文献   

17.
运气理论记载于《内经》的七篇原文当中,以"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为指导,研究天地自然变化规律,以及这种变化对生命影响的理论。它涵盖了时间的、空间的概念,从时空的角度来探讨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古代医家及当代学者对五运的太过、不及和岁运的交运时间均提出了各自观点。本文从运气太过、不及、时间交接、历代医家认识不同时间划分不同、实际观测是客观规律的源泉3个方面对《内经》五运六气时间问题进行阐述,认为历代医家对《内经》五运六气及交运时间的认识均来自于对客观规律的观测,明确了《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正确认知方法必须以实际观测为基础,对五运六气理论中时间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诊法的定义、《内经》诊法的基本内容、《内经》诊法的主要特点、《内经》有关诊断的内容、《内经》诊法的要点五个方面,重温了《内经》诊察疾病方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10):1043-1045
从7个方面对中医运气学认识的方法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医运气学与《内经》的整个理论一样,在认识方法的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整体系统恒动观。文中将中医运气学认识方法的特点归纳为7点: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在中医运气学的每一个方面,运用五运和六气两个系统来研究气象运动规律,气象变化与时间空间紧密相联系,气象变化的因素是多元的,气候变化的"常"与"变"是相对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变化,五星运行情况影响气候变化。对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方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结合笔者《内经》课程教学实际经验,从《内经》自身方药理论、《内经》相关经文运用、援引《内经》古今名医心得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内经》教学当中联系中药方剂相关内容的方式方法,目的在于贯彻经典联系临床的宗旨,体现出《内经》在中医药学发展当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整合课程知识,培养中医思维,为《内经》教学开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