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行为特征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材神分裂症子女的个性和行为特征。方法 分别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研究组53例精神分裂症子女,对照组50例正常儿童评定。结果 两组儿童EPQ各项因子分无显著差异,在CBCL分析中,研究组退缩、社交问题和内向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男童焦虑抑郁,女童躯体主诉分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精神分裂症子女个性无异常。存在有内向,退缩.社交困难等行为问题.应对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在某市SOS儿童村至少入住1年以上的8~16岁汉族儿童61人(SOS组)为研究对象,方便选取SOS儿童村儿童就读较集中的小学和中学各一所,选取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和完整家庭儿童各61人为对照组(分别简称为单亲组和完整组),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al Checklist,CBCL)、Achenbach教师报告表(Teacher's Report Form,TRF)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1)SOS组儿童TRF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完整组儿童(37.7%vs.3.3%,P0.001)。三组儿童的CBCL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24.6%,16.4%,P=0.156)。(2)SOS组男童TRF的社交问题、注意、违纪、攻击、外化性问题分和总分均高于完整组同龄男童(如,总分30.83vs.12.67,P0.01),违纪分高于单亲组同龄男童(32.33vs.19.83,P0.01),退缩分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16.87vs.33.33,P0.001)。8~11岁SOS组男童CBCL的分裂样、抑郁、强迫性、社交退缩、攻击性分及总分均低于单亲组同龄男童(如,总分15.70vs.30.80,P0.01);SOS组女童与单亲组和完整组女童CBCL各项行为问题因子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有数个好朋友、学业成绩良好是其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生活在非完整家庭是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B=-1.356~1.947)。结论:SOS儿童村是一种较好的抚养孤儿的方式。SOS儿童村男童Achenbach教师报告表行为问题较突出,女童行为表现较适切。儿童行为问题与其学业表现、同伴关系及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某市儿童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行为问题,并探讨单亲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和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248例单亲家庭儿童及346例完整家庭儿童进行评定和对照。结果 1单亲家庭的儿童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躯体忽视及总得分上均高于非单亲家庭(t=4.119,11.869,3.175,10.790,15.170,14.746;P0.05);2单亲家庭男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女生除违纪维度外,其他维度得分均高于非单亲家庭。结论单亲家庭更易造成童年期的创伤体验,容易引发行为问题,应尽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春期发育提前女童,即真性性早熟及单纯乳房早发育对女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庭环境量表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对真性性早熟女童4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46例及同龄正常女童50例进行评定.结果:1.真性性早熟组、单纯早发育组、对照组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45.7%、34.8%、16.0%,两组早发育女童均高于对照组(x2=9.99、4.51,P分别为0.002和0.034),两组早发育组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288).2.两组发育提前的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平均秩次(91.2、82.3)显著高于对照组(43.4),抑郁、体诉、社交退缩等因子得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如抑郁因子分89.2,79.1/48.2).3.Tanner分期与抑郁、社交退缩、体诉、违纪、内向因子、外向因子方面呈正相关(r=0.37~0.47,P<0.05).4.家庭环境因素中矛盾性、娱乐性影响行为问题评分(β=0.3、0.4).结论:1.两类发育提前女童行为问题均多于正常女童.2.单纯早发育女童与真性性早熟女童相比,行为问题仍较严重.3.乳房增大可能是引起发育提前女童行为异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城乡儿童社会能力的强弱和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9~15岁的447名城市儿童和498名农村儿童进行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对照分析。结果 社会能力评分:城市儿童显著高于农村儿童。行为问题各因子评分:9~11岁儿童,农村高于城市;12~15岁儿童,除体诉因子外,城市高于农村。结论 城市儿童社会能力比农村儿童强,城市年龄较小儿童的行为问题比农村相应年龄儿童的  相似文献   

6.
刘元 《医学信息》2006,19(10):1872-1873
为了探讨父母离异对儿童性格行为发育的影响,我们选择了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与正常和睦的双亲家庭的儿童测试对比,单亲家庭中由母亲、父亲或离异后委托外祖父母、祖父母抚养的儿童。 1临床资料 对象为5~6岁儿童,共45例,他们均为父母离异的儿童,其中男孩19例,女孩31例,第一组,由母亲抚养的15例,第二组,由父亲抚养的15例,第三组,父母离异后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的15例,另外随机选择了和睦双亲家庭的同龄孩子15例作为第四组。4组孩子间的平均年龄无显著的差异,分别进行了表达能力、性格特点、智力发育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11—12岁儿童家庭环境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本文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和Moss家庭环境量表,对11-12岁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环境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家中缺乏民主,自由,平等的气氛是11-12岁儿童生行为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存在性别差异和行为问题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寄宿与非寄宿学校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差异。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及自制调查工具,以现况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寄宿学校初中生655人和非寄宿学校初中生50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CBCL结果显示,寄宿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15.2%,非寄宿学生检出率10.1%;两组间性别比较,仅女孩在体诉、焦虑强迫(t=3.726,2.963;P0.01)及抑郁退缩因子(t=2.479;P0.05)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寄宿环境中的初中生,两组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出现存在性别,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9.
具有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既往对发生凶杀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般凶杀犯多局限于一般犯罪学特征方面的研究 ,缺少与凶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人格特征的研究。本文采用MMPI测查了两者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异同 ,以便有助于预防犯罪、制止暴力行为。对象  1 精神分裂症组 10 9例 ,来源于北京市安康医院经司法鉴定 ,无刑事责任能力的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 (CCMD -2 )及国际精神疾病分类 (ICD -10 ) ,病情稳定 (住院在两年以上 ,近 3个月无明显的精神性症状 ,服药均以氯丙嗪折算 ,少于 30 0mg/日 ) ,全为男性 ,…  相似文献   

10.
学龄期儿童家庭因素与行为问题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问题量表对2940名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其中406例儿童有行为问题,将其家庭因素与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母的健康状态差、患精神疾病、性格内向、父亲学历低、酗酒,父母离婚、分居,亲子关系差,教育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肥胖儿童行为问题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近年来呈上升的趋势[1] ,已成为医学界和家长们关心的问题。肥胖不仅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且严重引起儿童心理损害[2 ] 。本研究对武汉市城区 4所小学和幼儿园 345 0名儿童进行了有关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调查 ,旨在了解肥胖儿童心理行为影响因素 ,为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按照WHO身高标准体重制定肥胖标准 :超重—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15 %~ 19%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2 0 %~ 2 9%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 30 %~ 4 9%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标准值的5 0 %以上。除外内分泌、…  相似文献   

12.
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的状况。方法 :对上海市 2 0个区县中离异、丧偶、再婚、特困、分居、本人残疾、寄养、父母残疾、服刑和孤儿这 10类家庭中 2 0 5 5名 8-2 1岁的子女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结果 :显示特殊家庭行为问题发生率为 8 1%,其中男性 9 6 %,女性 6 4 %,男性行为问题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 ,十类家庭中 ,每个家庭类型中男女性别行为问题发生率分别为 :本人残疾家庭 18 2 %,离异家庭 10 2 %,再婚家庭 8 4 %,丧偶家庭 4 3%,分居家庭 6 9%,寄养家庭 4 1%,服刑家庭 10 1%,父母残疾家庭 2 3%,孤儿家庭 1 5 %和特困家庭 6 0 %。与正常儿童相比 ,特殊家庭子女的行为总是都与居住地的社会风气、父母亲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有关。结论 :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与家庭背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为了解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现状 ,探讨行为问题儿童与家庭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Ach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及“儿童行为问题相关因素问卷”对贵阳城区 136 5名 6~ 16岁儿童少年进行调查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的单元和多元比较。结果 :检出有行为问题的儿童少年 2 0 7名 ,检出率 15 16 % ,显著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p <0 0 5 )。中学组检出率高于小学组 ,与其他城市及全国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性别差异不显著。检出率高的因子是忧郁、社会退缩、多动、攻击等。影响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家庭因素依次是 :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母亲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对子女心理健康的认识、父母的婚姻状况等。结论 :贵阳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检出率高于全国水平 ,大年龄组尤为突出。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少年行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电子游戏依赖儿童的智力、个性、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电子游戏是儿童青少年十分喜爱的娱乐活动 ,少数儿童对此入迷。英国Griffiths[1] 、美国Funk[2 ] 等在这方面做过不少研究 ,各作者之间对电子游戏爱好者的智能高低意见不一 ,但多数作者认为电子游戏具有成瘾性和危害性。目前 ,电子游戏依赖作为一种疾病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在我国仅仅有一些案例报道 ,缺乏系统研究。为了解电子游戏依赖儿童的智力、个性、行为特点 ,我们对长沙市一批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分析电子游戏依赖儿童的智力、个性、行为特点 ,以便为儿童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参考。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个性特征及其干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筛查行为问题儿童82名,分为干预组(n=41)和对照组(n=41),随机抽取非行为问题儿童50名作为正常组。对干预组儿童采用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一个学期,干预前后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进行评估。结果:行为问题组儿童的社交焦虑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行为问题组情绪稳定性(N)分高于正常组、内外向(E)分低于正常组(P<0.01,0.001)。干预前干预组社交焦虑及个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社交焦虑及各因子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与正常组比较,社交焦虑及个性各因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行为问题儿童和正常儿童在社交焦虑水平、个性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以社会技能训练为主的行为干预对行为问题儿童的社交焦虑和个性缺陷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及父母养育模式对儿童人格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筛查行为问题儿童,应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幼年版)(EPQ-Junior)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评估56例行为问题儿童(研究组)及56例正常儿童(对照组)的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结果:(1)研究组的内-外向(E)维度评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N)维度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6,P0.05;t=4.020,P0.01);(2)EMBU的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两个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448,P0.05;t=-4.607,P0.01),父亲惩罚、严厉与父亲过分干涉两项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307,P0.01;t=2.168,P0.05);(3)研究组内-外向(E)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07,0.299;P0.05),情绪稳定性(N)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及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r=-0.292,-0.264;P0.05),与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及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r=0.361,0.359,P0.01;r=0.300,P0.05)结论:行为问题学龄儿童的人格特征、父母养育模式与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其人格特征与父母不良养育模式可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42名要求正颌手术的患者进行了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发现男性患者MMPI 异常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多,女性患者仅比对照组表现更多抑郁。结合临床观察作者认为术前对病人进行个性心理测查对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0年前后非独生子女间个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倡独生子女政策之前的非独生子女与成为特殊人群后的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个性有无差异?方法:分别对于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前和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后出生的16-18岁城市高中部非独生子女,用MMPI集中测试。结果:女性组,非独生子女之间MMPI的F、D、Ma3个量表获分析于10年前,K量表获分高于10年前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男性组,10年前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MMPI各量表获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10例前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个性有一定的差异。现在的非独生子女的个性优于10年前辈在独生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