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报道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家系的临床症状发展规律。方法分析了该家系连续5代共20例患者的症状发展过程,并对先证者和其他4例患者分别进行了肌肉病理和肌电图检查。结果先证者为57岁女性,30岁出现双眼睑下垂,35岁出现眼外肌瘫痪,37岁出现四肢力弱,47岁出现延髓部症状,有时出现心悸。20例患者发病年龄在26—33岁之间,男女均累及,均以双眼睑下垂为首发症状;在35—45岁之间15例中12例出现眼球活动障碍,14例出现四肢无力;在44—60岁之间9例全部出现面肌或咀嚼肌无力,其中8例出现吞咽障碍;50岁后7例中4例出现心脏损害并导致死亡。肌电图检查均提示骨骼肌存在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发现不整红边纤维、细胞色素氧化酶阴性肌纤维和琥珀酸脱氢酶染色的不整蓝边纤维。结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的临床表现从眼外肌开始,逐渐累及四肢肌肉,而后损害面部和延髓部肌肉,晚期出现心脏损害并导致部分患者死亡。症状的发展规律提示应当在疾病后期关注其心脏损害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1个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imb 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LGMD)家系的临床表现,并应用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组扫描技术和连锁分析对该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1个来自浙江的连续4代发病的LGMD家系进行家系调查和体格检查,先证者行电生理检查及肌肉病理活体组织检查分析;26名家系成员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抽取基因组DNA进行基因突变分析、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结果 家系分析证明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中存在遗传早现现象,主要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无构音障碍、肌强直;电生理检查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符合肌肉病变特点;基因突变分析未发现LGMD1A、1B、1C和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基因的致病突变;基因组扫描和连锁分析显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与已报道的LGMD1D和LGMD1F的染色体区间连锁关系不成立.结论 LGMD家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该家系的致病基因不在已报道的位点内,推测可能存在新的致病位点或是一种新的LGMD遗传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总结我国汉族眼咽型肌营养不良(OPMD)患者的临床和多腺苷酸结合蛋白核1(PABPN1)基因改变特点.方法 6个OPMD家系共28例患者,男性13例,女性15例,发病年龄32~70岁,平均发病年龄49.7岁.在可确定首发症状的患者中,以吞咽困难或构音障碍首发的13例、眼睑下垂首发的4例、双下肢无力首发的1例.经过3~20年均出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其中7例出现四肢近端无力.对6例先证者做肌肉活体组织检查,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和电镜检查.对6个家系的先证者以及部分家庭成员进行PABPN1基因检查,并对6例先证者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 6例先证者的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均发现肌纤维直径轻度变异加大伴随肌纤维内镶边空泡形成,4例患者经电镜检查发现OPMD典型的核内栅栏样丝状包涵体.3个家系的PABPN1基因型为(GCG)9,另外3个家系的基因型分别为(GCG)6(GCA)1(GCG)3、(GCG)10和(GCG)8.2个携带(GCG)9突变的家系存在rs2239579(C)-(GCG)9-SNP2622(C)的单倍体型.结论 吞咽异常和眼睑下垂均是我国汉族OPMD患者的首发症状.肌纤维出现镶边空泡以及核内包涵体是我国患者的常见病理改变.PABPN1基因的(GCG)异常扩增和(GCA)插入突变均出现在我国患者,起源具有多源性.携带(GCG)9突变的部分家系可能来自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4.
肌营养不良症致病基因编码产物检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导致肌营养不良症的基因编码产物进行检测,从分子水平为临床诊断和分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技术对临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症的患者进行抗肌营养不良蛋白、αsarcoglycan和γsarcoglycan的研究。结果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检测出由于α和γsarcoglycan缺陷而致的常染色体连锁遗传性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例,检测出由于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缺陷而致的迪谢内肌营养不良症2例。结论肌营养不良症在临床症状、遗传模式等方面具有极不均一的特点。直接检测致病基因的编码产物不仅为临床诊断和分类提供了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致病基因,阐明该病的病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的遗传性变性疾病 ,主要特点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面肩肱型为其中一类型 ,临床少见。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此家系中发病年龄最早 5岁 ,最迟 31岁 ,平均 2 1.6岁。共 12例患者症状与体征相似 ,起病隐袭 ,面部表情肌受累最早 ,表情运动微弱 ,口轮匝肌假性肥大 ,嘴唇特别厚而微翘 ,吹口哨和鼓气困难 ;眼睑闭合无力 ;鼻唇沟变浅或消失 ;有胛带肌内受累 ;冈上肌、冈下肌、菱形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均有不同程度萎缩 ,上肢抬举无力 ;产生“翼状肩”;胸大肌上部萎缩 ,锁骨与第一肋骨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个家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起病多在青春期,男性多于女性,病情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萎缩和肌无力主要累及面肌、肩带肌和上臂肌群,常见翼状肩;肌电图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表现肌病特征。结论该病临床异质性很高,无特殊有效治疗,预后相对良好。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为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发病率5.5/10万。近期收治1例,调查该家系4代有5人发病和可疑患者2人,对其中2例进行了临床、实验室及肌肉活检的病理和组化检查。 例1,女,47岁。8年前无诱因觉腰肌和四肢无力,进行性加重伴双手握拳后不易放松,逐渐丧失劳动能力。38岁绝经,幼子先天智力低下。外祖父和舅舅青年期消瘦死亡。两个妹妹有肌无力和强直的表现。查体:表情少,眼睑闭合无力,行走鸭步。双侧胸锁  相似文献   

8.
9.
眼咽型肌营养不良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眼咽肌营养不良(ocu lopharyngeal muscu lar dystrophy,OPMD)的遗传学和病理形态学表现。方法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6例患者提上睑肌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和分析,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来自3个家系的OPMD患者11例及其亲属共27名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4例患者眼肌活检标本于电镜下可观察到特异性核内包涵体(intranuc lear inc lusions,INIs),在细胞核内出现率分别为18%、20%、34%及40%。而9例患者基因中存在(GCG)6重复序列拷贝数异常(GCG)8、(GCG)10,亲属中未发病者均未见重复序列的异常扩增。结论OPMD患者受累眼肌活组织检查于电镜下可见INIs,并且INIs出现比率与异常扩增数目成正比。OPMD患者存在(GCG)6重复序列的异常扩增,并且发病年龄与异常扩增数目成反比。  相似文献   

10.
周期性面瘫也称面神经麻痹,系茎乳孔内面神经、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组织水肿、受压、血循环障碍所引起,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针对急性期(即发病2周以内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如患者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将有可能遗留后遗症状.我科于2005-2008年在我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面肌训练和药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2D型(LGMD2D型)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报道一家系2例女性LGMD2D型患儿临床表现、肌电图、肌肉MRI、肌肉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及其妹均于3岁发病,以进行性四肢近端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肌肉MRI显示部分肌肉萎缩、脂肪化或纤维水肿;其妹肌肉病理学显示局灶性骨骼肌坏死、再生,部分横纹肌消失,肌纤维大小不等。基因检测显示,先证者及其妹存在相同基因突变,即SGCA基因第3外显子移码突变c.262del T(p.Phe88SerfsX123)和第5外显子错义突变c.409GA(p.Glu137Lys),其母为SGCA基因c.409GA(p.Glu137Lys)突变携带者,其中,c.409GA(p.Glu137Lys)为已知突变,c.262del T(p.Phe88SerfxX123)为新发突变。结论对于临床类似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女性患者,排除DMD基因携带者后,还应行家系分析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相关基因检测,以明确具体亚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切了解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闭目乏力的发生率,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观察1年内所有起病7d内人院的脑卒中患者。使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I-ISS)中第4项面瘫评分及日本面瘫评分(Japan facial score,jrs)进行面瘫评估,使用拉力测量器测量双侧眼轮匝肌的闭目力量差值。比较中枢性面瘫者伴与不伴闭目乏力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病例914例,中枢性面瘫者伴闭目乏力且头颅MRI显示脑干无病灶者共40例,发生率为4.4%。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者的双眼闭目力量差值随时间延长而递减(F=36.049,P〈0.01),而不伴闭目乏力者双眼闭目力量无差异。伴闭目乏力者的责任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的比例较不伴闭目乏力者高(72.50%郴32.01%,x^2=32.95,P〈0.01)。两组的责任病灶的性质、分布部位、体积、Alberta卒中计划早期CT评分、有双侧病灶的比例均无差异。责任病灶分布在右侧大脑半球、年龄、性别以及是否有脑干病变这四项因素作为Cox回归的协变量,对中枢性面瘫闭目乏力的持续时间均无影响。结论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伴闭目乏力的发生率达4.4%,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右侧大脑半球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3.
Kennedy病一家系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   总被引:21,自引:11,他引:10  
目的报道国内首例Kennedy病大家系,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分子机制。方法根据先证者的叙述对该家系4代74名个体进行家系调查,进行神经系统体检,常规检测神经电生理、肌电图、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等。并经家族成员知情同意后抽取静脉血5ml,标准法抽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连接素基因(Cx32),证实无基因突变后再检测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CAG重复片段。结果经临床方法检出家系中另外3例患者,经AR基因检测,其CAG重复数均为50次;而先证者CAG重复数为51次;4例患者肌电图均显示感觉、运动神经受累及,血清CPK均增高;AR基因检测还发现1例症状前个体,其CAG重复数为50次。结论临床上Kennedy病多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甚至Charcot-Marie-Tooth病等,AR基因检测是诊断本病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一家系2例DNAJB6基因突变所致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肌肉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肌肉病理学和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先证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近端肌无力,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其父呈姿势异常,上楼需扶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并确定1个抗肌萎缩蛋白病(dystrophinopathy)家系的临床、分子病理及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行肌肉活体组织检查,采用抗层黏连蛋白α2(1aminin α2,又称merosin)、抗emerin蛋白、抗肌萎缩蛋白(dystrophin)中央棒状区(Dys1)、C′末端(Dys2)、N′末端(Dys3)单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进行抗肌萎缩蛋白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基因检测.结果 该家系中包括先证者在内共有3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肌营养不良,均无腓肠肌肥大,但病情重、进展较快,同时先证者肌肉活体组织检查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dystrephin蛋白部分缺失,merosin、emerin染色呈阳性表达.MLPA检测显示先证者DMD基因第45~54外显子缺失,其母在第45~54外显子区域为杂合性缺失.结论 该家系中的先证者DMD基因为第45~54外显子缺失,突变基因来自母亲,其母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dystrophin蛋白表达异常是造成抗肌萎缩蛋白病表型的病理基础,其临床后果不仅取决于dystrophin蛋白表达缺失的程度,还取决于DMD基因缺失区域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九例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有镶边空泡的远端肌病(DMRV)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1990~2001年9例DMRV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肌活检组织病理特点,其中6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平均起病年龄25岁,全部患者均为下肢无力起病,远端受累明显,下肢近端、骨盆带肌和上肢肌群也逐渐受累。肌电图示4例为肌源性损害,5例为混合性损害。其病理改变主要为镶边空泡纤维、肌纤维萎缩和肌间质增生,肌纤维坏死相对较轻。电镜观察6例,5例可见大量的髓样结构聚集,4例发现肌质内细丝包涵体,2例有核内包涵体,其中1例可见增大的肌核内染色质完全被细丝取代,核膜破裂,核内细丝包涵体释出进入肌质内。结论 发生在我国的DMRV与日本报道的病例在临床和病理特点上基本一致。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胞质内的细丝包涵体来源于崩解的肌核,肌核改变先于肌原纤维的破坏,镶边空泡的形成很可能是肌核崩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frequency of pneumonia and to determin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is complication in poststroke patients with oropharyngeal dysphagia (OD). W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up 67 patients (mean age 72.9+/-12.2 years) in the first 6 months after stroke, during which time we recorded gender, stroke side, type of lesion, diabetes, history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smoking, level of consciousness, functional outcome, dietary history, occurrence of chest infection, and death. Degree of OD and presence/absence of reflex cough was assessed by Fiberoptic Endoscopic Evaluation of Swallowing. Sixty patients showed complete recovery of prestroke swallowing; 9 (13.4% IC 95%=5-20%) developed pneumonia, two of whom died. The first episode of pneumonia occurred in all nine patients within the first month after stroke onset. The pneumonia was associated with absence of reflex cough after swallow, COPD, and severe impairment of consciousness and poor functional outcome.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及康复效果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探讨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在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康复前后患者吞咽功能变化.方法脑卒中患者70例及健康成人80名分别作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进行VFSS,比较两组误吸等VFSS异常征象的发生情况.对发现误吸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4周,训练后复查VFSS,比较训练前后吞咽异常的发生情况变化.结果对照组渗透或误吸、口腔滞留、咽腔滞留的发生率为5.0%,13.4%,25.3%.主要为轻度渗透及口咽腔滞留.研究组渗透或误吸、口腔滞留、咽腔滞留发生率为45.0%,46.5%,48.9%,主要为重度渗透或误吸,中重度口咽腔滞留.其中隐匿性误吸为10次(占总误吸的24.4%).误吸患者康复治疗后渗透或误吸发生率较康复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康复期仍较为常见,可表现为多种影像学异常.VFSS可确切诊断吞咽异常,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使患者吞咽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