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邱晓娣 《中原医刊》2004,31(5):48-4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的作用。方法:42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包埋制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生在胃和小肠的间质瘤最多占73.7%,肿瘤的四个亚型中,平滑肌细胞分化型比例最大为59.5%;神经源性分化型9.7%;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4.2%;未分化型16.6%,SMA(smooth-actin)在平滑肌分化型肿瘤中阳性率较高,未分化型间质瘤CD34阳性率较高,而CD117在四个亚型中阳性率都较高,接近9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分析1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2~77岁,男女之比11∶.2。病变发生在胃肠道,以胃多见,其次为空肠和十二指肠。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排列成片状、束状、栅状,细胞呈梭形或上皮样,可见核周空泡。免疫组化标记:15例(93.8%)CD117(+);12例(75%)CD34(+);6例(37.5%)Ki-67(+),强弱不等;1例(6.3%)S-100蛋白(+);2例(12.5%)SMA(+)或灶(+);1例(6.3%)desmin(+)。2例手术后4、5个月死亡;1例术后30月复发;1例失访,其他人至今尚在,无复发。结论:胃肠道间质瘤诊断需要特异性抗体CD117、CD34的检测。恶性、高危程度组肿瘤预后不佳,综合各方面指标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判断是临床治疗与估计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宝新 《中外医疗》2007,26(20):4-4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收集20例GIST临床相关资料.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GIST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均类似于胃肠道肿瘤,病理形态学类似平滑肌瘤、平滑肌母细胞瘤或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有其特征CD117、CD34阳性表达.结论 GIST是消化道较少见肿瘤,临床病理形态类似于平滑肌肿瘤,诊断依据:CD117、CD34等免疫组化检测,预后治疗不同于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CD117、CD34、Vimentin、A,ctin标记.结果 52例GIST中男24例、女28例,平均年龄53岁.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反复腹痛、便血、腹部包块,有的呕血.肿瘤大小不等、实性、体积大者有囊性变,瘤体边界清楚,突出黏膜者有形成溃疡.52例GIST中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组成,混合型及印戒状瘤细胞少见.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76.9%、CD34阳性占84.6%,多数瘤细胞Vimentin呈不同程度的(+).结论 GIST是一种独立性疾病,术后易复发,CD117、CD34是其确诊的最重要标记物,瘤细胞对Vimentin也有良好的表达.肿瘤的大小、核增殖活性是评价其良恶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病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标准。方法光镜观察36例GIST,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esmin、S-100蛋白、CD34、p53、PCNA。结果良性GIST8例;恶性GIST28例,其中较高分化17例,低分化11例。免疫组化S-100蛋白阳性16例,Desmin阳性3例,CD34阳性23例;PCNA高表达26例,p53阳性14例,二者表达情况均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结论GIST缺乏定向分化,根据其免疫组化特征可与其他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鉴别。GIST中PCNA、p53共同表达的肿瘤分化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病例资料并应用CD117、CD34、SMA和S-10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20例GIsT中男女发病例数相等,平均年龄59岁。肿瘤常见于胃,多呈结节状,大小不等,瘤体边界清楚,部分切面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组织学类型为梭形细胞型。免疫组化示CD117阳性占95%、CD34阳性80%,SMA、S-100均为局灶状阳性,阳性率分别为40%和15%。20例GIST极低度风险3例、低度风险7例、中度风险2例、高度风险8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胃发病率最高,CD117、CD34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率,GIsT可以向肌源性分化或向神经分化。  相似文献   

7.
夏燕  封杨  吴玲玲 《安徽医学》2010,31(7):765-767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对54例GIST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54例GIST的发病年龄为26~86岁,男女之比为1.5∶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117强阳性、CD34多呈弥漫强阳性、SMA灶区阳性。结论免疫组化是GIST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CD117是诊断GIST的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 ,探讨其诊断标准。方法 对 85例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 ,用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CD 117、CD 3 4、Vim、SMA及S 10 0蛋白。结果  81.18%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和小肠。瘤细胞以梭形细胞和 (或 )上皮样细胞为主 ,呈弥散状、栅栏状、编织状排列 ,瘤细胞可形成较特征的团巢样结构。CD 117和CD 3 4的阳性率分别为 78.82 %和 87.0 5 % ,部分病例伴有SMA和 (或 )S 10 0蛋白的局灶性弱阳性。结论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形态存在一定的特征 ,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 ,缺乏定向分化 ;CD117、CD 3 4免疫标记对GIST的诊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万义增  杨京京 《铁道医学》2000,28(5):314-315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 理诊断及预后判断标准。方法 光镜观察36例GIST,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esmin、S-100蛋白、CD34、p53、PCNA。结果 良性GIST8例;恶性GIST28例,其中较高分化17例,低分化11例。免疫组化:S-100蛋白阳性16例,Desmin阳性3例,CD34阳性23例;PCNA高表达26例,p53阳性14例,二者表达情况均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65例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常被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作者总结分析了65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资料,以期提高对该瘤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109例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胃肠间质瘤(GIS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探讨其病理诊断标准。方法 109例胃肠间质瘤常规病理检查,其中61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波形蛋白(vimentin)、CD34,结蛋白(desmin)、SMA和S-100的表达。结果 GISTs成人多见,≥50岁占76%(83/109)。男多于女。77%的GISTs发生于胃和小肠。GISTs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波形蛋白和CD34有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 IST)的临床特点、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31例G IST病人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均进行手术治疗,病理诊断极低度侵袭危险性2例(6.5%),低度侵袭危险性4例(12.9%),中度侵袭危险性10例(32.3%),高度侵袭危险性15例(48.4%),CD117阳性26例(90.3%),CD114阳性24例(77.4%),CD117和CD114均阳性21例(67.7%)。结论:G IST好发于中老年,消化道出血、腹痛和腹部肿块表现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目前手术切除是胃肠道间质瘤的首选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将成为今后治疗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胃部9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1例,胃肠道外1例。14例中恶性7例,交界性4例,良性3例。CT表现为腔内外肿块,最大径范围1~23cm,<5cm者5例,≥5cm者9例,呈类圆形、不规则形,密度均匀及不均匀,增强后实性部分中度强化至明显强化。瘤内点状钙化灶3例。结论: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声在小肠间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小肠间质瘤的术前超声特征,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方法 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情况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1例中18例超声(85.7%)探测到腹部肿物,术前诊断为肠道肿瘤8例;14例显示血流信号,其中8例血流信号丰富;18例定位诊断准确,8例来源诊断正确。结论 超声检查为小肠间质瘤定位诊断、确定病变范围、了解病灶血流灌注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前均未获明确诊断,均有腹痛、黑便症状,其中消化道大出血6例,腹部包块6例,幽门梗阻3例,合并穿孔1例。发病部位:胃部16例中1例失去手术机会,余15例均手术治疗;空肠2例为术中探查发现。术后随访15例,随访率为83.3%,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3%、66.7%、46.7%。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术中应常规仔细探查空肠近端,谨防漏诊,完全彻底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D34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5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s)进行CD34、vimentin、Desmin、actin、S-100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5例胃肠道间质瘤(良性14例,潜在恶性9例,恶性12例)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率依次为vimentin 100%(35/35)、CD34 85.7%(30/35)、actin 22.9%(8/35)、S-100 20.0%(7/35)、Desmin 5.7%(2/35),良恶性GISTs免疫表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34 在GIST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其良恶性判别无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94例GIST患者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GIST发生部位:胃54例(57.4%),小肠22例(23.4%),结肠11例(11.7%),直肠6例(6.4%),肛管1例(1.1%).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56.3%)和腹部肿块(32.1%), 94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1年、 3年、 5年存活率为83.4%、 53.2%、 38.8%,良性及交界性患者均无复发;23例恶性患者中9例复发,其中5例死亡.结论: GIST以胃及小肠最多见,以消化道出血、腹部肿块表现为主.GIST的诊断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化的结合.完整的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李斯润  陈永标  林华 《重庆医学》2008,37(17):1974-1975
目的 分析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对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福建省长乐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结果 首发症状中黑便15例(其中3例伴呕血);上腹疼痛、不适伴恶心、泛酸8例;腹胀、纳差4例.14例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肿物(性质待查);5例胃镜活检为胃平滑肌瘤;3例胃镜活检为胃神经纤维瘤;2例胃镜活检为胃息肉;3例经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为胃间质瘤.全部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切除标本经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证实,其中19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中4例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加幽门成形术,15例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1例多发肿瘤行全胃切除术,7例行病灶楔形切除术.术后均存活,随访6个月至3年.结论 胃间质瘤诊断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免疫组化证实的23例胃肠道间质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并与病理学对照。结果肿瘤多单发。2例发生在食道、9例发生在胃、1例位于十二指肠、3例位于小肠、1例位于结肠、7N位于胃肠道外。CT平扫表现为腔内、外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6例为良性,瘤体直径〈3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增强后均匀强化,CT值增加10-35HU;5例为低度恶性,瘤体直径2.5~6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多均匀、中等强化,增强后CT值增加25~55HU;12例为恶性,瘤体较大为4.5~20em,呈分叶状、内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密度明显不均匀,CT值增加45~80HU,可见转移灶。对CT征象(肿块位置、大小、形状、密度、强化程度)与病灶良、恶性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x2值分别为8.74、17.66、22.77、18.5、26.45,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肿块数量、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内部密度及强化特点,显著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对临床手术及治疗有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98-2005年我院35例确诊为胃肠道恶性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好发于胃(91.4%),男女比例1.9∶1,年龄13~82岁。本组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腹部超声、CT、消化道造影、消化内镜检查为术前常见检查途径,其中超声内镜确诊率最高(75%),腹部超声检查对该病诊断意义不大。35例患者均行手术,甲磺酸伊马替尼被用作术后辅助治疗药物,手术标本免疫组化示CD34(90%)、CD117(80%)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抗原(P<0.05)。术后复发率为44%,术后5年生存率为32%。结论:该病预后较差,临床工作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