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症状与组织灌流不足、液体潴留和神经激素反应有关。近年来,采用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对于高危的CHF失代偿期和肾功能异常的患者,BNP能明显减少住院天数、降低死亡倾向和减少肾功能恶化。现就BNP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机制综述如下。内生型人脑利钠肽(ehBNP)也叫B型利钠肽(B-type NP),是当心室内压力增大和容量超载时由心脏纤维母细胞  相似文献   

2.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利钠肽(BNP)是左心室分泌的氨基酸多肽,其释放受心室壁张力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BNP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脑利钠肽(BNP)可作为反映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活程度的定量指标.本文从BNP对普通人群心功能不全的筛选,到心功能不全的诊断、纽约心功能的分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0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6例完成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运动耐量,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BNP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心力衰竭患者各NYHA心功能不同分级组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2)BNP值与LVEF呈负相关;(3)BNP值与6MWT结果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BNP测定是辅助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可反映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脑利钠肽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利钠肽(BNP)是左心室分泌的氨基酸多肽,其释放受心室壁张力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BNP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利钠肽(BNP)可作为反映心功能和神经内分泌激活程度的定量拂指标。本文从BNP对普通人群心功能不全的筛选,到心功能不全的诊断、纽约心功能的分级、心力衰竭的治疗及预后判断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脑利钠肽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6例CHF患者(CHF组),32例有呼吸困难的非CHF患者(非CHF组)及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比较各组血清BNP水平,并动态观察NYHA级、级患者治疗二周后BNP水平变化。结果:(1)心衰组BNP水平(853.6±258.3ng/L)明显高于有呼吸困难的非CHF组(110.1±22.4ng/L)及正常对照组(105.1±21.2ng/L),P<0.01,以113.0ng/L为正常上限值,BNP诊断CHF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85.5%;(2)NYHA级、级和级的BNP水平分别为615.4±171.0ng/L、837.2±166.1ng/L和1025.7±252.8ng/L,组间比较P<0.01,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920,P<0.01);无效者治疗后BNP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血清脑利钠肽(BNP)浓度有助于心衰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8.
脑利钠肽在心力衰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利钠肽 (Brain/B typenatriureticpeptide ,BNP)是一种主要由心室分泌的神经激素 ,可反应心室压力负荷与容量负荷的变化。BNP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评价 ,并可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但BNP检测应该结合临床而不应该作为一种孤立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在不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3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分析血浆NT-proBNP与LVEF及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根据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得的LVEF值分为Ⅰ、Ⅱ、Ⅲ、Ⅳ组,LVEF值分别为:大于45%、35%~45%、25%~35%及小于25%4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375(186~2476)ng/L、476(278~6752)ng/L、896(247~9000)ng/L和3472(1326~9000)ng/L,与Ⅰ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据年龄分为≤50岁、51~60岁、61~70岁及≥71岁4组,各组血浆NT-proBNP中位数分别为:男性295(190~6579)ng/L、502(263~8634)ng/L、11 396(303~8956)ng/L和1785(335~9102)ng/L,女性286(186~6412)ng/L、479(235~8589)ng/L、1361(289~8879)ng/L和1713(314~8956)ng/L,与≤50岁组相比,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性别间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不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而且与心力衰竭严重度及年龄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B型脑利钠肽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力衰竭患者中舒张性心力衰竭占相当大的比例,其预后与收缩性心力衰竭相似,而目前对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尚缺乏简便客观的手段及统一的标准,尤其早期诊断更加困难,以致漏诊率、误诊率较高。B型脑利钠肽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客观生化指标,其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也为一系列临床研究所证实,虽然尚存在争议,但相信在将来随着研究的深入,B型脑利钠肽及N端脑利钠肽前体可能会成为早期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的可靠的生化指标之一,并且可能有明确的分界值,从而使舒张性心力衰竭诊断变得简便易行、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伴左心力衰竭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钠素(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和脑钠素(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二种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AMIKillipⅡ级患者40例作为试验组,在AMI1周内行PCI治疗,另入选AMIKillipⅡ级未行PCI治疗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于AMI48h内,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时,对照组患者在相对应的时间,采集肘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测血浆ANP及BNP水平。结果两组间ANP、BNP水平比较,试验组患者AMI48h内,血浆ANP、BNP水平均与对照组相似,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ANP、BN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患者PCI术后24hANP、BNP水平较AMI48h内减低,但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I术后1月ANP、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回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在相对应的PCI术后24h,术后1个月这一时限ANP、BNP水平较AMI48h内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AMIKillipⅡ级患者经PCI治疗可使血浆ANP、BNP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AMI患者76例,分为急诊PCI组42例,未再灌注治疗组34例。同时检测入院即刻、入院后1、7、28d血浆BNP浓度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即刻两组患者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d、7d和28d急诊PCI组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诊PCI治疗能降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6例年龄>65岁的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23例,以常规疗法+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治疗;对照组23例,以常规疗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记录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Killip分级、心率、收缩压、血清脑利钠肽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24 h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9%(21/23)vs.65.2%(13/23),P<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的心脏指数、每搏输出量均有提高,且试验组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9±0.53)L·min-1 ·m-2 vs.(2.69±0.33)L·min-1 ·m-2,P<0.05;(54.94 ±5.58)mLvs.(52.10±5.20)mL,P<0.05];治疗7d后试验组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63.59±366.87)pg· mL-1 vs.(2 336.64±518.44) pg· mL-1,P<0.05;45.28%±5.49% vs.40.62%±6.16%,P<0.05].试验组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3±0.8)dvs.(4.5±1.6)d,P<0.05;(8.2±1.2)d vs.(10.3±2.5)d,P<0.05].结论 rhBNP能有效改善老年NSTEMI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减少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接受急诊及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09年7月~2010年12月,发病后12 h内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4例,住院期间未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A组(n=46),住院期间第5~7天行第2次PCI治疗者为B组(n=48);发病后24 h内入院的AMI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者为C组(n=34);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测量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SD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B两组各时间点NT-proBNP水平较C组明显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在45 d及6个月时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NT-proBNP水平在45 d及6个月时与A组相比进一步下降,LVEDD、LVSDV、LVEDV、LVEF测量值则进一步改善,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行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后续的择期PCI治疗能进一步降低NT-proBNP及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患者循环内分泌激素及左室功能的影响,并评判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AMI并发急性失代偿性HF患者58例,随机分为rhBNP组26例和硝酸异山梨酯组32例,在标准抗缺血、抗HF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应用rhBNP或硝酸异山梨酯48h,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h、24h及72h,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醛固酮(ALD)浓度;治疗前及治疗后72h测定血BNP、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比较3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硝酸异山梨酯组比较,rhBNP组血浆PRA、AngⅡ、ALD治疗6h后即降低(均P<0.05),72h时仍保持较低水平(均P<0.01);治疗后72hBNP下降(P<0.01),LVDd及LVEF明显改善(P<0.05,P<0.01),30dMACE事件发生率rhBNP组显著低于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结论:rhBNP对AMI伴HF患者的血浆肾素、AngⅡ和ALD水平有快速而持续的抑制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左室功能,同时降低30d内MACE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剂量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成rhBNP组和硝酸甘油组;两组均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浓度及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金属基质蛋白酶(metal matrix protein,MMP-9)、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浓度,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浆rhBNP及炎症因子hs-CRP、MMP-9、IL-6的表达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rhBNP治疗组变化更为显著.结论 低剂量rhBNP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显著的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炎症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HF)的临床意义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MI患者。完善血清CA125、BNP及心脏彩色超声等检查。冠状动脉灌注治疗后1周内评估患者心功能。分析血清CA125、BNP水平及心脏彩色超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对比HF患者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间CA125、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共有124例AMI患者入组,其中41例(33.1%)患者出现符合诊断标准的HF。血清CA125、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227,P=0.011; r=-0.569,P0.001),CA125与BNP呈正相关(r=0.270,P=0.002)。ROC曲线显示,CA125预测AMI后HF发生的AUC为0.772(95%CI 0.679~0.864,P0.01),BNP的AUC为0.938(95%CI 0.888~0.988,P0.01)。41例AMI后HF患者不同NYHA分级组之间,随着NYHA分级的升高,血清CA125、BNP水平随之升高,LVEF随之下降,且组间CA125、BNP、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血清CA125、BNP水平对AMI后HF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并与HF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7例发病24 h之内进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测定术后入院即时血浆NT-proBNP水平,收集年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等临床资料,并根据相应程度或等级分组,对比各组间NT-proBNP水平的差异。结果 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39,P=0.000),与LVEF呈负相关(r=-0.29,P=0.000);入院时killip分级Ⅲ~Ⅳ级组和Ⅱ级组NT-proBNP水平高于I级组(P均<0.01);随着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的延迟,NT-proBNP水平依次增高(P均<0.01)。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LVEF、killip分级、发病至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92例,分成硝酸甘油组57例和rhBNP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症状缓解情况、利尿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注射硝酸甘油和rhBN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缓解呼吸困难和恢复完全平卧休息这两方面所需的时间,rhBNP组均显著少于硝酸甘油组[(5.34±1.45)h比(7.58±2.51)h,P0.01;(10.31±3.41)h比(12.22±3.79)h,P=0.017]。此外,rhBN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较硝酸甘油组显著缩短[(7.7±1.4)d比(8.7±1.2)d,P0.01]。在引起低血压和由此而使用多巴胺的患者比例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患者,静脉应用rhBNP与硝酸甘油比较,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利尿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AMI)伴收缩性心力衰竭(SHF)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住院的发病72h内AAMI-SHF老年患者(60岁)87例,随机分为rhBNP组和硝酸甘油(NTG)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持续静脉滴注rhBNP或NTG24h。记录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测定BNP、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GFR),观察治疗后心脏功能改变和30d内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显著短于NTG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D)以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在rhBNP组显著优于NTG组(P0.01)。两组GFR均下降,第3天GFR回升,第7天时,GFR水平已经显著高于基线水平,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后7d内rhBNP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少于NTG组(P0.05)。14和30dMACE事件发生率rhBNP组均显著少于NTG组(P0.05)。结论rhBNP可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SHF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30dMACE事件发生率,对患者肾功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