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II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核HFRS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法及其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微量细胞变性中和试验(MCPENT),检测接种者血中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水平;调查接种组与对照组发病情况。结果:以怀宁、广德两县18个村为疫苗观察现场,接种组7499人,对照组7261人,中强反应率为2.24%(5/223)。3针全程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3.33%(19/30),荧  相似文献   

2.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观察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非疫区人群的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方法:进行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检测。结果:疫苗接种1~3针后,轻度体温反应率分别为2.50%、0.63%、1.25%;轻度红肿反应率分别为0.00%、1.88%、1.25%;648名接种者均无严重反应和异常反应。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83/83);中和抗体总阳转率亦为100%(53/53),其中Ⅰ型为86.8%(46/53),Ⅱ型为962%(51/53)。结论:(1)该疫苗副反应轻,副反应率低,安全性好;(2)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交叉加强免疫抗体应答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双价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1年后分别用双价苗和Ⅰ型、Ⅱ型单价苗分别进行加强免疫,以观察不同型别疫苗加强后机体的抗体应答水平及区别,以确定加强疫苗剂型。方法:对206名疫苗接种中的部分接种,在基础免疫后2周及1年后(加强前)和加强后2周、1年分别采集血清,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MCPENT)检测IFA-IgG抗体和中和抗体。结果:(1)基础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为96.76%,GMT为38.0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100%,Ⅱ型为92.50%;中和抗体GMT:Ⅰ型为20.82,Ⅱ型为15.66。(2)基础免疫后1年(加强前)IFA-IgG抗体阳转率降为51.91%,GMT也降到25.45;中和抗体阳转率:Ⅰ型为55.81%,Ⅱ型为46.51%。中和抗体GMT也分别降到5.45和5.18。(3)加强免疫后2周IFA-IgG抗体阳转率回升到98.46%,GMT也上升到38.02;同时中和抗体率:3组两型抗体均为100%阳转;Ⅰ型抗体GMT分别为20.01,46.66和12.42;Ⅱ型抗体和GMT分别为20.00、19.99和16.82。结论:在双价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通过3种疫苗加强免疫,产生的IF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阳性率和GMT水平3组间很接近,但Ⅰ型苗组应答的Ⅰ型中和抗体GMT是3组中最高的。提示:在双价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使用与该疫区相同型别的单价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降低疫苗接种成本和减轻接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沙鼠肾Ⅰ型灭活疫苗、地鼠肾Ⅱ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在姬鼠型疫区及家鼠型疫区两个现场,以整群抽样方法,每一疫区各设一接种组和一对照组,分别研究沙鼠苗和地鼠苗的安全性,血清抗体效价和实际防病效果。结果:沙鼠苗:中强反应率213%(51/356)、荧光抗体阳转率:基免后100%、一年后5416%、加强针后两周:100%、第三年774%、第四年:7200%;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时间同上)为:7037%、0、7333%、3230%、320%。全程接种(四针)疫苗保护率为100%(全程接种者无病人,疫种三针者发病1人,对照组发病53人)。地鼠苗:中强反应率:397%(51/1284)、荧光抗体阳转率分别为(时间同上):100%、3636%、100%、7710%、8000%。中和抗体阳转率:5000%、1765%、100%、5140%、4400%。全程接种疫苗保护率为100%(接种者无1人发病,对照组发病97人)。结论:两种疫苗经过四年观察认为是安全有效的,未发现有增强反应,地鼠苗实际防病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Ⅱ型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在山东省高发人群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疫苗初免3针后2周、12个月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68.96%(20/29)、18.5%(5/27),12个月复种1针后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达100%(27/27)(MCPENT法);几何平均滴度(GMT)为8.4、3.2、17.05。通过1995年春峰及秋冬峰本病高峰期观察,接种人群未发生病人,对照人群发病25例,发病率210.9/10万,疫苗保护率100%,疫苗接种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近期免疫、防病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陕西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效果及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报告了肾综合征出血热(Ⅰ型)鼠脑纯化灭活疫苗及沙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在陕西省高发病乡、高发人群的免疫效果。鼠脑疫苗全程接种后2周,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78.57%,几何平均滴度9.38,接种组发病1例,发病率8.17/10万;对照组发病24例,发病率167.97/10万,保护率95.13%,效果指数20.56。沙鼠肾疫苗接种后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73.08%,几何平均滴度13.39,接种组发病1例,发病率为6.02/10万;对照组发病66例,发病率340.73/10万,保护率98.23%,效果指数56.60。两种疫苗接种反应轻微或无反应,无异常反应,表明疫苗安全性好,近期免疫防病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1997年3~5月,采用国内研制的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首次在丹徒县HFRS非疫区进行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双价HFRS疫苗3针接种后轻度体温反应率分别为1.87%、0.63%、1.25%,轻度局部红肿反应率分别为0.00%、1.88%、1.25%,648名双价苗接种者未发现严重异常反应。全程接种后2周HFRS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83/83),中和抗体阳转率为100%(40/40),其中Ⅰ型、Ⅱ型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5.0%、95.0%(34/40、38/40)。提示国内研制的双价HFRS疫苗是副反应轻,安全性好,免疫效果良好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地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发生与流行,对沙鼠肾细胞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血清学、流行病学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疫苗接种总反应率0.89%(557/62311),中反应率0.03%(19/62311);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两周后的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70.37%(38/54),荧光抗体阳转率83.33%(25/30);垦区HFRS冬季主要宿主动物为黑线姬鼠,占62.61%(360/575),野外黑线姬鼠密度11.13%(204/1833),带病毒率6.0496(9/149),带病毒鼠指数0.0820;HFRS病人血清IgG抗体检测为Ⅰ型,流行峰型为冬峰型,秋冬季节(8~1月份)发病人数占93.91%;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3.47%(56/1616)。1995年10~12月份,疫苗全程接种组人群HFRS发病率0(0/17127),全程非接种组人群发病率101.36/10万(144/142061),保护率100%。由此显示:黑龙江垦区HFRS疫区类型为姬鼠型;该疫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好的近期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红  徐立 《中国公共卫生》1999,15(7):600-602
为考核肾综合征出血热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及防病效果,对接种组7499人、对照组7261人进行系统观察。疫苗接种反应率在121%~892%之间,以弱反应为主。疫苗接种者在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3858%,中和抗体阳转率为6333%,疫苗接种一年后荧光抗体全部阴转,加强一年后抗体又有6786%阳转。经过两次流行高峰期前后,对疫苗接种人群血中荧光抗体进行检测,流行高峰期后(536%~1526%)高于流行高峰期前(446%~508%),且有阴性再次阳转的情况,证明有良好的特异性回忆反应。疫苗接种后4周年,对照组发病3例,接种组无一例发生,疫苗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观察沙鼠肾细胞Ⅰ型灭活疫苗的中期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微量细胞变性中和试验(MCPENT),分别检测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调查接种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情况。结果:自1994年10月以来的两年中,接种组发病1例(轻型),发病率为9.27/10万;对照组发病问例,发病率为161.98/10万,保护率为94.28%。流行高峰前(1996年10月)、后(1997年3月)新出现荧光抗体阳性4人,均无任何临床表现。结论:该疫苗有良好的中期防病效果;接种人群不存在免疫增强现象。  相似文献   

11.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人群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HFRS沙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对非疫区人群的接种反应与免疫学效果。方法:进行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检测。结果:疫苗接种1 ̄3针后,轻度体温反应率分别为2.50%、0.63%、1.25%;轻度红肿反应率分别为0.00%、1.88%、1.25%;648名接种者均无严重反应和异常反应。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83/83);中和抗体总阳转率亦为100%(53/53),其中I型为86.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现场考核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东海、赣榆、灌云东辛农场3个HFRS高发地区分别进行4871人份Ⅰ型疫苗、4571人份Ⅱ型疫苗和6658人份Ⅲ型疫苗的人群接种,并进行了1年期观察。结果:该两型苗的副反应均较低,安全性好,Ⅰ型疫苗全程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84.4%,中和抗体阳转率为37.0%;Ⅱ型疫苗荧光抗体阳转率为48.8%,中和抗体阳转率为94.58%;Ⅰ型疫苗1年期内保护率为56.0%,Ⅱ型疫苗为93.0%。  相似文献   

13.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地鼠肾细胞Ⅱ型灭活疫苗在以家鼠型为主疫区接种后一年的血清学和防病效果。方法:采用IFAT和MCPENT法检测疫苗接种者静脉血的荧光抗体和中和抗体阳转率与GMT滴度,追踪观察防病效果。结果:(1)加强免疫前、加强免疫后14天及12个月,IFAT阳性率分别为62.06%、100%和56.1%,GMT分别为18.77、98.83、29.22;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8.5%、100%和60%,GMT分别为3.2、17.05和5.75。(2)加强免疫后接种组无一病例;对照组发病12例,发病率为101.2/10万,保护率100%。(3)采集接种人群流行高峰期前(9月)、后(翌年1月)双份血,IFAT未检测出汉坦病毒(HV)自然感染者。结论:加强注射后抗体滴度迅速升高,中和抗体和荧光抗体阳转率均达100%。加强免疫后1年,抗体滴度和阳转率均明显下降,但仍有好的防病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灭活疫苗在浙江省高发疫区大面积人群接种后的安全性、血清学和流行病学近期防病效果。本次共接种10460人,全程接种者占97.30%;对照16159人。全程接种后两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98.55%(68/69),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83%,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69.36和4.44。经一个流行期观察,接种组无发病;对照组发病12例,发病率为74.26/10万,人群近期保护率达100%。人群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较明显,注射局部疼痛感达100%,但均未发生异常反应(包括隐性感染者)。预测疫苗接种后当年发病数减少了33例,取得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接种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Gong Z  Weng J  Zhao Z  Lan J  Chen Y  Lin C  Fu G  Zhu Z  Xia J  Ji Q  Xu J  Wang C  Yu X  Wang W  Fang C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0,34(6):351-353
目的 观察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在高发疫区大面积人群接种后的血清抗体水平变化,评价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以村为单位,16~60岁健康(删除既往患肾综合征出血热、外出〉9个月及疫苗禁忌证)为观察对象,按接种和对照各半的原则随机分组,接种组共10460人,对照组16159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特异性IgG荧光抗体,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测中和抗体。结果 接种前血清抗体阴性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两种HFRS灭活疫苗在陕西省高发病区接种后第2年的免疫效果。方法:于加强免疫前及免疫后14天、1年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和荧光法检测中和抗体、IgG抗体,并观察流行病学防病效果。结果:鼠脑纯化灭活疫苗(Ⅰ型)加强免疫1年后,中和抗体阳性率为45%,GMT5.41,接种组无发病者,而对照组发病率为79.10/10万,保护率100%;沙鼠肾灭活疫苗(Ⅰ型)中和抗体阳性率40%,GMT50,接种组发病率6.02/10万,对照组发病率108.41/10万,保护率94.45%。两种疫苗均末发现免疫增强反应。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uan Y  Xu X  Liu W  Deng X  Weng S  Zhou W  Wang Q  Chen L  Fang L  Xu Z  Yan Q  Liu W  Dong G  Gu H  Yu Y  Xu Z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9,33(6):340-342
目的 在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随机对照试验现场,观察接种人群的免疫效果和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分别检测167 名和69 名基础三针接种者免疫后2 周血清荧光抗体和中和抗体(Ⅰ和Ⅱ型) ,重点观察657 名接种者免疫后72 小时内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荧光抗体阳转率和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99.04% (166/167)和24.51±2.06;中和抗体总阳转率为100 % ,其中Ⅰ型为91.30% (63/69)、Ⅱ型为88.41%(61/69) ;中和抗体对Ⅰ型和Ⅱ型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18.27±2.21 和12.47±2.16 ;接种3 针疫苗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48% ,全身体温反应发生率为0 .36 % ;未见人群接种后发生严重副反应和异常反应。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接种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鼠肾细胞I型灭活疫苗的中期流行病学效果。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IFA)、微量细胞变性中和试验(MCPENT),分别检测荧光抗体及中和抗体;调查接种组与对照组人群发病情况。结果:自1994年10月以来的两年中,接种组发病1例(轻型),发病率为9.27/10万;对照组发病17例,发病率为161.98/10万,保护率为94.28%。流行高峰前(1996年10月)、后(1997年3月)  相似文献   

19.
选择被动物咬伤的71人接种浓缩2~3倍的狂犬病疫苗,以观察接种后的临床反应和免疫效果。结果5针全程免疫后,未见体温中、强反应及其它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发生率为101%。应用小鼠脑内中和试验检测血清中和抗体,其阳转率为100%,其中90%具有保护水平,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4824,几何平均效价为552IU/ml。  相似文献   

20.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免疫后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免疫接种人群血清抗体水平变化并评价疫苗血清学效果。方法 以村为单位,16~60岁健康者(删除既往患HFRS者、外出>9个月及疫苗禁忌症者)为观察对象,按接种和对照各半的原则随机分组,接种组共10 460人,对照组16 159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特异性IgG荧光抗体,用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测中和抗体。结果 接种前血清抗体阴性者全程接种后2周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0%(67/67,95%CI:96.3~100.0),中和抗体阳转率为44 4%(8/18,95%CI:22.0~69.0),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72.1和4.6。1年后进行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前、免疫后2周,免疫后1年、1.5年、2年、3年和5年,荧光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6%、83.3%、75.0%、53.1%、22.6%、10.0%、55.0%;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8%、55.6%、35.0%、31.3%、26.0%、10.0%、50.0%。免疫(感染)增强反应需要进一步研究。结论 HFRS疫苗免疫效果良好,血清抗体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