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陆良县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教育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殖健康中的男性参与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探索农村男性参与生殖健康的适宜途径,本研究在陆衣农村社区小范围内,对处于性活跃期的18-49岁男性进行 了解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的基线调查后,通过自编 录像带,采取逐级培训及参与式教学的方法,进行男性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并通过小组讨论课前课后问卷的效果指数来评价教育效果,结果显示:干预组培训前、后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为60.36%及89  相似文献   

2.
张艳清  张发能 《职业与健康》2010,26(15):1728-1729
目的了解某大学女新生生殖生理与性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为高校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讲座、播放DVD、发放宣传资料,对玉林师范学校586名大学女新生生殖生理与性病知识进行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同一调查问卷,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大学女新生对生殖生理及性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健康教育除对人工流产安全时间选项没有显著影响外,而对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尤其是对女性生殖结构及功能回答正确率由18.26%提高到88.43%;性病的危害回答正确率由27.4%提高到82.04%。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大学女新生生殖生理与性病知识的认知有积极的效果,应将生殖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学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与评价在艺术类高校进行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艺术类院校1 293名学生进行3个月的生殖健康教育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均有提高,对于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其他作用及紧急避孕方法回答正确的分别有15,26,25人,正确率分别为1.5%,2.6%,2.5%;而干预前回答正确的分别为7,10,19人,正确率分别为0.6%,0.8%,1.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生殖健康态度各个指标均明显提高(P<0.01);干预后,半年内性行为发生率由8.7%降至5%,每次均采用避孕措施和安全性行为的比例均升高.结论 校园讲座结合网络途径的干预模式对艺术院校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明显、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4.
张艳清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02-2804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玉林师范学院文科和理科专业的一至四年级各100名女生,自行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低年级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普遍较低;低年级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含义及女性生殖结构及功能总回答正确率不足50%;对回答性传播疾病的名称总正确率只有7.34%;对紧急避孕措施总回答正确率仅为1.31%;有84.53%的学生对生殖健康知识的获得感兴趣;过去77.98%的女生生殖健康信息主要来源于报刊书籍;有71.95%的学生最易接受生殖健康教育主要形式是专业教师授课。结论:应加强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尤其是来自农村和低年级女生,促进大学生生殖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肖庆玲  侯惠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6):2235-2236
目的:了解上海市郊区已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掌握健康教育需求,为改善上海市郊区已婚妇女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渡镇社区2个行政村的已婚妇女作为干预对象,发放问卷调查,开展生殖健康教育讲座,颁发健康教育科普小册。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青年妇女的生殖健康卫生知识提升显著(P<0.01),中老年妇女生殖健康卫生知识有一定的提高(P<0.05);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生殖健康卫生知识提升显著(P<0.01),半文盲、文盲生殖健康卫生知识有一定的提高(P<0.05);对生殖健康卫生知识掌握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52.56%上升至干预后的67.95%;对生殖健康卫生行为和习惯的总正确率由干预前59.07%上升至干预后的73.33%;而阴道炎的患病率由干预前的16.51%下降到干预后的13.85%。结论:上海市郊区农村已婚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的干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素养状况,评估居民健康素养综合干预与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城市社区居民进行干预前与干预后健康素养状况进行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居民健康素养总正确回答率为73.31%,干预后居民健康素养总正确回答率为7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居民知识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7.86%、81.12%;干预前后居民行为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7.86%、70.52%;干预前后居民技能性健康素养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8.65%、73.50%,3个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后,城市社区居民知识性健康素养有较大提高,效果明显;技能性健康素养虽有提高,但效果不明显;行为性健康素养反而有所降低。在健康教育干预时应加强重点健康行为和技能的演示,同时要适时进行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珠海市城乡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知识教育的效果及需求.方法 采用多媒体形式对珠海市不同地区1 112名10~12岁学生集中进行青春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前后对青春期知识(满分26分)掌握情况及是否喜欢讲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教育后青春期知识回答正确率大幅提高.健康教育前后总体正确率分别为30.6%和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 812.61,P<0.001);青春期知识总分在健康教育前、后得分分别为7.97±3.95和19.28±4.61,培训后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072,P <0.001).不同地区、不同青春期知识除心理保健及防护知识在培训前两组学生无统计学意义外(P>0.001),其他内容培训前后均为农村组比城市组得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集 中进行青春期讲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村学生生理卫生及心理辅导课程相对薄弱,学校等相关部门应配备足够的专业教师开展正规青春期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广州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广州市4所高校的750名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干预,通过干预前后2次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和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大学生知晓和认为适合青少年使用的避孕措施中,均为避孕套所占比例最高(99%);干预后大学生对各种避孕方法的知晓率明显升高,认为适合青少年的避孕方法中选择高效避孕方法(包括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剂、宫内节育器)的比例显著增加;选择低效及长效不可逆避孕方法(安全期、体外排精、外用避孕药、男性/女性绝育术)的比例明显减少(P0.001);大学生对常见的5项避孕误区回答的正确率均有明显提高(P0.01);99.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学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科普讲座。结论:在高校进行生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大学生科学避孕知识知晓率,干预效果显著可行,应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大学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与评价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和效果,为高校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干预研究的方法,对石河子大学2000级新生2437名进行为期2a的性健康教育(包括专题讲座、同伴教育、主题班会和咨询服务等),并在教育前后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通过教育,干预组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知识、态度、观念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转变,总的回答正确率由干预前的48.32%上升到71.06%,提高了22.74个百分点。结论对大学生进行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是可行的,且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对未婚流动青年实施生殖健康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类试验研究。2010~2011年对成都地区3个行政区中选择工厂和服务场所的780例15~24岁未婚流动青年开展了调查。在干预组对象中开展了涉及6个专题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活动。结果:干预活动明显提高了干预组对象的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综合得分及各项知识回答正确率,对转变干预对象的性相关态度有正向影响,对增加干预对象避孕措施的使用有一定作用。调查对象主动利用性与生殖健康相关服务差。结论:生殖健康知识教育和生活技能培训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未婚流动青年的相关知识、态度与行为,也受调查对象欢迎。制定长期、可持续的干预战略以改善未婚流动人群的生殖健康状况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对甘南藏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样本。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4个月的多种形式生殖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同一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殖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率分别较干预前提高了46.65%和10.98%,干预组的干预效果好于对照组(X2=327.618,P〈0.01)。农区、藏族、年龄在15—25岁间、文化程度为文盲、丈夫文化程度为文盲的干预组妇女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好于其他地区、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妇女,分别提高了46.44%、37.71%、41.34%、39.88%和45.16%。干预后干预组不同地区、民族、年龄、文化程度和丈夫文化程度的妇女的干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生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使目标人群生殖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洋  徐晓阳  钟朝晖  刘晨煜  闫菊  陶永梅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9):1050-1052,1055
目的 了解重庆农村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为针对性地生殖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农村地区4所农村中学,每个中学初一至高三各抽取2个班共2 08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85名留守中学生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23.5%)低于非留守中学生(29.1%) (x2=8.470,P=0.004);初中和高中留守中学生中女生知晓率(17.6%,34.4%)高于男生(9.4%,24.1%)(P值均<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1.390)、低年级(OR=0.531)、父母离异或再婚(OR=0.668)、较少或未开展生殖健康教育(OR=0.693)均是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低认知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庆留守中学生生殖健康知识认知水平低于非留守中学生,女生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总体优于男生,知识结构存在性别差异,应加强对农村留守中学生的生殖健康教育,改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及其家长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学生及其家长进行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天津市3所中学的初二学生及其家长分别进行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培训,在培训前后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问卷调查和焦点人群座谈)分别进行调查,并与对照组(家长未培训)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后,学生和家长的生殖健康知识、交流能力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同时,组织家长进行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交流技能的培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崔建林  张纯兵 《预防医学论坛》2011,(12):1107-1108,1111
[目的]探索幼教机构的健康教育方法,评价项目的干预效果。[方法]在吕梁市选择1所幼儿园对幼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合计调查幼儿家长546人,干预后合计调查522人,干预前后幼儿家长相关健康知识总知晓率分别为46.15%、73.75%(P<0.01);幼儿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分别为56.59%、40.42%(P<0.01),幼儿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3.79%、9.41%(P<0.01),龋齿的发生率分别为40.63%、35.06%(P>0.05)。[结论]在幼儿园中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干预方式对小学生口腔健康知识、行为及龋齿的影响,评估同伴教育干预对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口腔行为的效果。 方法 采用整群法抽取3所小学二年级学生395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校常规宣教(老师或者医护人员授课),观察组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口腔兴趣小组)结合,干预时间约1年。干预前后开展问卷调查、牙模刷牙和口腔检查。 结果 干预后,两组学生口腔知识和健康行为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均P<0.001);除“最易发生龋齿牙齿”,干预后观察组其他问卷项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观察组牙模刷牙合格率(82.51%)高于对照组(5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79, P<0.001),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χ2=242.984,P<0.001; χ2=95.404,P<0.001)。干预前后两组乳牙患龋率和恒牙患龋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乳龋充填率(42.99%)高于对照组(30.63%),恒龋充填率(59.57%)高于对照组(42.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493,P<0.001, χ2=4.778,P<0.05),且均高于各组干预前水平(P<0.001)。 结论 学校常规宣教和同伴教育结合方式能更大程度促进小学生掌握口腔保健知识、形成正确行为和提高龋齿充填率,同伴教育用于小学生口腔卫生宣教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杨婉秋  张河川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98-2300
目的:探讨影响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因素,为女大学生性健康/生殖健康干预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客观数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法,整群随机抽取云南省6所高校的840名18~25岁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结果:①5.1%的女大学生承认有非意愿妊娠行为,16.2%承认有性经历但无妊娠行为,78.7%报告无性经历。②在性知识掌握的正确率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P=0.000~0.002);在对婚前性行为的容许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高于无性经历组(P=0.000);在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影响和未来家庭影响的性态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低于无性经历组(P=0.028/P=0.000);在生殖健康"以女性为重点,男性参与"的性态度方面,有性经历组(未妊娠)低于无性经历组(P=0.000)。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级、避孕相关的知识、婚前性行为对未来家庭的负面影响、性行为容许度是影响性行为发生的因素。结论:性态度是影响女大学生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传统性的贞洁观和性道德教育仍对女大学生性态度/行为具有相当约束力,提示性道德教育仍将是我国学校性健康/生殖健康干预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what influences health visitors' breastfeeding support. The objective was to describe health visitors' breastfeeding experiences, beliefs, knowledge and self-efficacy in breastfeeding guidance and determine the impact of a training course on these factors, and how they were reflected in practice. METHODS: 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 enrolled 52 health visi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57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articipated in an 18-hour pre-study training course that focused on knowledge about lactation and how to guide the mother to learn the mechanisms of breastfeeding.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fter the follow-up period. One hundred and six (97%) health visitors and 1302 (82%) mothers responded. RESULTS: At baseline no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were se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n years since education, own breastfeeding experiences, beliefs or self-efficacy in breastfeeding guidance except that health visi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ho had completed the cours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on knowledge questions (P < 0.01). After the intervention health visi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por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self-efficacy in guidance on three of five breastfeeding problems (P < 0.01). Mothe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ported having received more support than mother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CONCLUSION: An interactive course increased the health visitors' knowledge of breastfeeding practice. After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the health visi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increased their self-efficacy in helping mothers with common breastfeeding problems. The mothe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reported more inform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breastfeeding support.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采取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后,民营企业外来务工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的变化,为制定企业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慈溪市2家民营企业,按车间分层,每个车间各随机抽取200名外来务工者为调查对象。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2月开展为期1年的企业健康政策、支持性环境、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在干预前、后分别对调查者进行职业卫生知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职业病知识、职业有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职业体检、相关法律法规等。[结果]外来务工者正确理解职业病概念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0.25%上升至干预后的90.71%(P〈0.05);职业卫生总体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1.47%上升至干预后的86.38%(P〈0.05);初中文化程度的外来务工者的职业卫生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9.41%上升至干预后的85.93%(P〈0.05)。[结论]企业制订职业健康政策是开展外来务工者防治职业危害的关键,加强教育和培训是重要手段,安全例会前的10分钟健康教育和人际传播是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的宣传干预手段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流动人口未婚女性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免费发放避孕套与宣传资料,改良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张贴宣传海报、开通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专线、设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服务点、开展生殖健康讲座与发放服务联系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情况。结果:干预后,除艾滋病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316)外,改良组避孕知识、流产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与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45.399,P=0.000;流产知识:χ2=49.112,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43.613,P=0.000;性健康知识:χ2=53.296,P=0.000)。改良组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5.214,P=0.022;流产知识:χ2=19.705,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32.119,P=0.000;性健康知识:χ2=28.910,P=0.000;艾滋病:χ2=6.948,P=0.000)。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良宣传干预能有效提高她们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