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泻物如水样为主的病证.在临床上多以久暴分虚实,各个证型既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并见,且可互相转化.至于治法与遣药,必须根据"法随证转,药随证选"的原则,本着"暴泻以祛邪为主,久泻以扶正为主"的  相似文献   

2.
五更泄辨治3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全之 《河北中医》1999,21(5):294-294
五更泄,又名晨泄,一般认为多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但临床用温肾固涩法治疗不效者亦不少见。近年笔者对五更泄患者分寒湿阻遏型、肝气犯脾型、命门火衰型辨证施治,疗效较为满意,兹举例介绍如下。1 升阳胜湿,寒湿自除薛某,男,58岁。1997-06-09初诊。患者晨泄3月余。因田间冒雨劳动发病,日泄泻10余次,经当地医院治疗好转,但此后晨起均泄泻1~2次,感寒或饮冷加重,伴肢体酸重,神疲乏力,腹胀,喜温怕冷,食少,苔薄白,脉缓。大便检查见少量黏液。先予香砂平胃散、理中汤等温中健脾,疗效不显。思之再三,遵“寒湿之胜,助风以平之”、“下者举之,…  相似文献   

3.
泄泻证治十法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北京中医》1991,(3):31-34
泄泻是临床常见证,其表现十分复杂,古人论述颇多,但目前尚乏统一的分类证治标准。本文就泄泻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学古师法,反复实验,将泄泻证归于十大类型,主要阐述了证治十法,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有笔者独到体会,拟定为:“和中解表”、“消积导滞”、“清热利湿”、“祛暑调中”、“升降止泻”、“温中理脾”、“调和肝脾”、“升清朴中”、“益火生土”、“驱蛔止泻”十大治疗法则,具体讨论了各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及治疗原则,结合本人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既有常,又有变,总以辨证为先;审证求因才能药中肯綮。运用每一法则时,分析了兼证变证的  相似文献   

4.
结合临床经验论述泄泻辨证论治的体会。认为暑湿泄泻须注意兼夹风寒;湿热泄泻与暑湿泄泻两者不能相提并论,应区别对待;脾胃虚弱泄泻应重视阴虚为患;顽固久泻可从水饮留肠、血瘀肠结论治。  相似文献   

5.
6.
《伤寒论》下利证治浅析曾红学(江西省赣州地区中西医结合医院341000)关键词《伤寒论》,下利,辨证论治下利一词在《伤寒论》中是泄泻与痢疾的统称。仲景在《伤寒论》中对下利证治论述甚详,其理法方药对我们当今治疗下利病证,仍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为后世所...  相似文献   

7.
8.
<正> 近年来,中医期刊论述脾阴虚者逐渐增多,论述脾阴虚生湿泄泻者,却少有报道。笔者对此治疗略有心得,浅述于下。1 对病机的认识 脾虚,一般多责之脾阳(气)虚;脾失健运,一般也多责之脾阳(气)虚。据临床观察,并不尽然。脾的生理功能,由脾阴与脾阳(气)协同完成,缺一不可。脾阴,包括营血、津液之类;脾阳(气),包括卫气、中气之类。脾主运化,多指脾阳(气)的作用而言,但必有脾阴的参与,二者相辅相成。如《养生四要》中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  相似文献   

9.
区泽林 《新中医》1991,23(12):9-11
泄泻又称腹泻,是肠胃病证之一。病位虽主于脾胃及大小二肠,但与其他脏腑有关联。前人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和“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说,若据此原则治疗,当以健脾化湿为主。然人体体质强弱不同,脏腑功能有异,邪侵病变,途径各殊,故泄泻治疗,不能固守于一、二法,当从辨证施治。现举典型病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从圆运动角度探析,其脾虚可能与五行生克制化失常有关,或本脏不足,斡旋无力而温运失健;或他脏亏虚,或克伐太过,升降轮转失常,影响中气运行致运动不圆。临床上,泄泻以脾虚肝旺证、脾肾阳虚证、寒湿内盛证、中气下陷证较为常见,故治疗采用补脾柔肝、益火补土、解表化湿、健脾升阳等法,以运轴行轮,运轮行轴及轴轮并转使运动“复圆”,将健脾燥湿之法贯穿治疗始终。该文基于圆运动理论探讨泄泻的临床辨治。  相似文献   

12.
<正> 就腹泻证,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归为九个类型。笔者在继承前贤经验基础上,结合本人临床实践,其治则亦分九类,不揣固陋,作一介绍,以供参考。一、解表和中法本法运用于外感泄泻。由于感受寒湿,邪气由表入里,以致肠道传导失司,清浊不分。症状:泄泻清稀,腹痛肠鸣,发病较急,伴恶  相似文献   

13.
14.
15.
叶桂 ,字天士 ,号香岩 ,乃一代名医。叶氏诊治外感热病医道高超 ,辨治杂病亦颇多建树 ,现择其要者分叙如下。1 理虚大法 ,培中填下说叶氏辨证虚损 ,以上损、中损、下损为经 ,伤阴、伤阳为纬 ,提纲挈领 ,分别论治。论治虚损 ,大法以存精气为主 ,充分体现他的“存体”思想。“存体”则以甘药培中、血肉之品填下 ,遂成“培中填下”说。治中损贵在“安谷”,理下损重在“精生”,且常常“安谷”与“精生”并举。1 .1 甘温之剂以培中( 1 )理论依据 :久病虚损 ,无论上损及下 ,或下损及上 ,均以中损为要。因“饮食增而津血旺 ,以致充血生精而复其真…  相似文献   

16.
17.
顺时辨证论治五更泄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般都认为五更泄乃脾肾阳虚、火不暖土所致。在治疗上采用温肾补土的四神丸辈统治该病,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其原因为何?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一是以温肾补土之法统治五  相似文献   

18.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以排尿刺激症状和膀胱生殖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病属中医学精浊、白浊、癃闭等范畴,其病机复杂,虚实夹杂,寒热互见,气滞、血瘀、湿浊相参,易反复发作,病势缠绵难愈。笔者在多年临床的基础上,将该病辨证分为五型论治。1温阳化气本法  相似文献   

19.
慢性泄泻是泄泻的一大类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一般不外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脾不和等。然而,余在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也有循常规辨证施治而枉效,究其一点施治,效如桴鼓,兹举例报告如下: 病例一 李×,男,42岁,农民,腹泻5余年,每黎明之时,脐周作痛,即泻,泻后痛减,粘液稀便,一日3~4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