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敏  王勤 《中国厂矿医学》2014,(9):1155-1157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以期为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病历166份,分析其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85.5%,病原学送检率7.7%,使用强度55.77。选用品种主要为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西丁与头孢曲松。在48 h内预防用药占20.4%,术前0.5-2 h给药的占7.0%。结论Ⅰ类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培训及管理,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江门市中心医院I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类切口手术患者82例,对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抽取的8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男62例(占75.61%),女20例(占24.39%);年龄11~69岁,平均(42.21±1.21)岁;颈部外科手术31例(占37.80%),乳腺手术21例(占25.61%),腹外疝手术20例(占24.39%),骨科手术10例(占12.19%);手术前使用抗生素共计72例(占87.80%),术前未使用抗生素10例(占12.19%);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62例(占86.11%),术前>2h使用抗菌药物10例(占13.89%);适当延长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65例(90.28%),过长延长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持续时间7例(占9.72%);抗菌药物选择合理者64例(占88.89%),不合理8例(占11.11%)。结论目前本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比较合理,但仍存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过长、选取不正确等情况,需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了解,提高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目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符合Ⅰ类切口手术归档病历921份,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921例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率43.11%;使用最多的是头孢呋辛(52.9%)、克林霉素磷酸酯(18.89%);术前0.5 ~2小时未用抗菌药物而术后使用率9.57%;术后用药3~7使用率32.24%.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医院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范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管理.  相似文献   

4.
郭宝均 《中外医疗》2016,(12):38-40
目的:探讨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53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按照患者有无高危因素、是否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17.28%;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比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只提高了0.31%。结论在该院的手术条件下,有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无高危因素的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可无需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手术预防,切口感染率变化不大,验证了Ⅰ类清洁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指征在该院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承婷  袁方 《中国医院》2010,14(6):28-30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医院管理部门制订相应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样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出院的562例Ⅰ类切口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562例患者全部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前三名依次为:头孢菌素三代257例次,占31.38%;头孢菌素二代160例次,占19.54%;青霉素类149例次,占18.19%。术后用药时间≤48小时23例,占4.09%;用药3-5天132例,占23.49%;用药5-7天177例,占31.50%;用药大于7天230例,占40.92%。首剂抗菌药物给药时机:术前0.5-2h给药494例,占87.90%;术后返回病房给药68例,占12.10%。手术时间〉3h患者172例,其中术中追加第二剂抗菌药物74例,占43.02%;未追加第二剂抗菌药物98例,占56.98%。联合用药情况:单联用药435例,占77.40%;2联用药120例,占21.35%;3联用药7例,占1.2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性: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把握不严,使用率高;抗菌药物种类选择不合理;术后用抗菌药物时间过长;部分患者首剂用药时机不当;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过度用药问题。提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抽取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病历共164份,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用药率为26.83%,联合用药占9.30%,无指征用药占58.14%,超规定范围选药占48.83%,预防用药时间过长占46.52%.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还不够规范,建议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抗菌药临床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价值及建议。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2年5月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360例围术期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270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给药方式分为静脉预防组、局部预防组、联合预防组,各90例。比较三组围术期预防用药情况、感染情况、手术前后白细胞计数、引流管体内段的培养结果阳性率。结果:联合预防组切口感染率低于静脉预防组与局部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三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联合预防组白细胞计数低于静脉预防组与局部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联合预防组引流管体内段的培养结果阳性率低于静脉预防组与局部预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Ⅰ类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较低,局部联合静脉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切口局部带菌率降低,但对手术部位感染率无明显影响。抗菌药物的使用对患者恢复影响程度较低,不提倡常规使用预防性抗菌药物;如果患者存在感染风险,可考虑予头孢菌素以静脉联合局部给药的方式来有效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8.
秦树森  覃东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50-51,54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甲状腺、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12月归档病历120例,进行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及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结果 120例Ⅰ类切口手术无继发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6%,合格率为86.7%。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选药、用药时机方面都比较合理。结论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降低抗菌药物费用,显著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选出住院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79份(例),并对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选择、用药时间、疗程、用法用量和联合用药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共67份(例),占抽查病历的37.4%,其中,选药不合理占13.4%,用药时间不准确占12.3%,病程记录不完整占7.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8%,联合用药不合理占1.1%。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需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骨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情况及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1 923例,对其中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1 232例,评价小组依据国家有关抗菌药物使用与管理法规文件、医院管理制度和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判断,对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及不合理应用的病例进行分组分类汇总分析,结果报医院质控办最终审核。结果 2013-2016年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逐年明显降低,分别为94.25%、79.37%、60.63%、4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类型抗菌药物应用率从高至低依次为:关节置换术100.00%、髓核摘除术100.00%、内固定术72.18%、其他56.99%、内固定取出术54.89%;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评价不合理的59例(4.79%),不合理用药类型前3名为给药时机不合理13例(1.05%)、用药时间过长12例(0.97%)、选药物择不合理11例(0.89%),经过专项整治不合理应用率逐年明显下降,2016年与2014年、201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χ~2=8.57,P0.01);抗菌药物种类按应用率依次为: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唑林43.51%、头孢硫脒32.06%,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14.85%,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4.22%,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2.27%、头孢孟多脂1.95%。结论专项整治行动对抗菌药物应用进行干预,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应运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以下简称PDCA循环)持续改进,为规范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骨科收治的Ⅰ类切口择期手术患者300例,随机分为方案组149例及对照组151例。对照组采用盲法(不进行干预,按医生习惯)给予抗菌药物;方案组按照制定的方案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体温变化、切口愈合、切口感染情况及主要经济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切口均愈合,且未出现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术后体温异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方案组77.2%的患者仅在术前使用抗菌药物1次,22.8%的患者术前及术后均使用抗菌药物,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为24h以内,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抗菌药物平均使用(5.43±2.72)d。方案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并在24h内停药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相关的各项费用,促进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规范化及合理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现状。方法:制定《Ⅰ类切口手术病历用药评价意见表》,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323份病历合理性逐份进行评价。结果:(1)缺陷情况统计: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完全符合要求仅38例(11.76%);不符合要求的病例中出现的缺陷频次总计为573次。(2)预防用药:出现无需预防用药190频次(58.82%)。(3)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缺陷频次为172次(53.25%)。(4)药物选择起点高,直接使用二、三代头孢菌素148例(45.82%),单次剂量超过治疗剂量范围高限49例。结论:手术科室应规范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魏小丽  张婉 《当代医学》2021,27(28):112-114
目的 分析某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旨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历448份,并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448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262例,占58.48%.预防用药以头孢替安为主,占84.35%.结论 本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于30%,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用药疗程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普外科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普外科手术中甲状腺、乳腺及疝修补术3类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在干预前使用率是55.98%,干预后是8.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干预前与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占总药品费比例明显下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手术部位均无感染.结论 普外科甲状腺、乳腺及疝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节约资源,且不会导致切口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6.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以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359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9.8%,其中绝大部分(350例,97.5%)于术前0.5~2h给药;总的邓防用药时间≤24h有57例,占预防用药的15.9%,25~48h的有72例,占预防用药的20.1%,大于48h的有230例,占预防用药的64.0%.预防用药其6类,使用最多的为头孢菌素类(69.2%,主要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其次是青霉素炎(12.5%);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单一用药为主.结论:该院在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必须加强对外科医生围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247例符合条件的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2年的68%降为2014年的16%;给药时机和疗程合理率由2012年的62.1%和36.4%均升至100%;联合用药比例由10.6%降至0;预防用药品种以头孢菌素为主。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分别对2008年5月和2012年5月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并予以合理性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2008年5月97.92%,2012年5月72.55%;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在术前0.5-2h:2008年5月39.58%,2012年5月66.67%;术后在48h内停药:2008年5月18.75%,2012年5月92.16%。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虽有很大进步,但与卫生部的合理应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该院住院患者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规范临床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使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性;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220份,对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种类、用药时间、给药时机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该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9.1%,药物包括5大类17个品种,术前用药65例,术前术后均用药72例,术中追加用药的有15例,未使用抗菌药有68例.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性,预防性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科室用药种类选择欠妥,用药时机不当,时间过长,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及过度用药的问题.医院应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规范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遏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Ⅰ类、Ⅱ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总结抗菌药物为临床应用管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月至12月期间在郸城县人民医院手术的Ⅰ类、Ⅱ类切口患者60例,通过对其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段内使用了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性用药,抗菌药物使用率达到100%,头孢类菌素和青霉素为主要用药品种,一联用药的患者41例(68.3%),占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绝大部分。结论:通过加强对Ⅰ类、Ⅱ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分析和管理,增加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