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5~2002年,我院采用静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联合雄激素(康力龙),治疗儿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收到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球蛋白治疗组12例患者年龄7~13岁,男8例,女4例,初治者8例。康力龙+中药治疗1.5~6年者4例,外周血WBC1.6~2.5×10~9/L,ANC(0.5~0.9)×10~9/L6例,2.6~3.5×10~9/L(ANC(1.0~1.4)×10~9/L)6例,30~50×10~9/L7例,60~85g/L2例,BPC(5~30)×10~9/L7例,30~50×10~9/L5例。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重度减低者3例,增生减低7例,增生活跃2例。巨核细胞0个/片5例,1个/片4例。4个/片2例,7个/片1例,其中1例BPC5×10~9/L出现脑出血(面积7cm×8cm)。对照组12例,其年龄、  相似文献   

2.
赵小英  陈朝仕 《浙江医学》1993,15(4):247-248
目前脾脏切除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手段之一,我院自1974年来对12例患者作了脾脏切除手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10~50岁,其中10~30岁8例。病程在6个月以内2例,其余均超过6个月,最长8年,平均3年10个月。所有病人均有皮肤瘀点、瘀斑,鼻衄11例,牙龈出血11例,消化道出血2例,泌尿道出血1例。查眼底9例,仅发现1例眼底轻度出血。触诊脾脏肿大5例,平均肋下1.0cm。实验室检查: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小于10×10~9/L4例,10~30×10~9/L6例,大于30×10~9/L2例,最低者仅3×10~9/L。血红蛋白:6例病人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最低者仅29g/L,且伴  相似文献   

3.
SARS患者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2 4例不同病程SARS患者外周血CD3+ 、CD4 + 和CD8+ T细胞计数 ,同时测定免疫球蛋白 ,另设 5 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和 5 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 ;对SARS患者进行病程分组 ,比较不同病程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SARS组CD3+ [(5 89± 4 35 )× 10 6/L]、CD4 + [(316± 2 6 7)× 10 6/L]和CD8+ T细胞 [(2 15± 16 5 )× 10 6/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116 3± 32 4 )× 10 6/L、(6 4 1±186 )× 10 6/L和 (4 0 5± 14 6 )× 10 6/L],但CD4 + T细胞高于AIDS组 [(15 3± 10 5 )× 10 6/L],CD3+ 和CD8+T细胞则低于AIDS组 [(112 2± 5 72 )× 10 6/L、(96 9± 5 4 6 )× 10 6/L](P值均 <0 0 1)。SARS组和AIDS组分别有 5 4例 (4 4 % )和 39例 (76 % )CD4 + T细胞 <2 0 0× 10 6/L。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病程 10~ 12d达最低值。SARS组血清IgG(15 1g/L± 8 5g/L)和IgE(0 6g/L± 0 9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12 4g/L± 2 2g/L ,0 3g/L± 0 6g/L)。结论 SARS患者CD3+ 、CD4 + 及CD8+ T细胞均显著减少 ,病程 10~ 12d为最低值阶段。  相似文献   

4.
李宁榕  吴素华  黄琦 《河北医学》2004,10(6):489-491
目的 :通过观察C -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变化 ,探讨炎症标记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组 10 2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亚组 34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亚组 6 8例 ,选择稳定性心绞痛 (SAP) 4 4例作对照组。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及热沉淀比浊法测定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及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 :ACS组CRP高于SAP组 (19.2 3± 18.2 6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2 6 .34± 2 5 .38mg/Lvs 12 .0 7± 10 .85mg/L、1.72± 0 .82mg/L ,P <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12 .0 7±10 .85mg/Lvs 1.72± 0 .82mg/L ,P <0 .0 5 )。ACS组FIB高于SAP组 (3.5 3± 1.2 9g/Lvs 2 .2 4± 4 .81g/L ,P<0 .0 5 ) ,AMI亚组明显高于UAP亚组与SAP组 (3.87± 1.5 0g/Lvs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0 .0 1) ,UAP亚组高于SAP组 (3.4 7± 1.0 8g/L、2 .2 4± 4 .81g/L ,P <0 .0 5 )。结论 :炎症参与了ACS患者的发病过程 ,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的高低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ACS患者CRP和FIB水平增高 ,二者均是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5例,2~3岁4例,4~6岁4例。8例均有发热、恶心、呕吐。2例呕吐明显呈喷射状,头痛5例,精神萎5例,哭闹烦躁3例。4例颈强(±),脑膜刺激症不典型,病理反射(±)。血常规:白细胞<10.0×10~9/L2例,>10.0×10~9/L6例。脑电图及脑地形图:6例广泛轻度异常。脑脊液:白细胞(0—6)×10~6/L,蛋白(30-100)mg/L,生化检查均正常。人  相似文献   

6.
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渝  李华 《重庆医学》2003,32(2):219-220
目的 评价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在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肝硬变腹水患者 93例 ,其SAAG均≥ 11g/L符合门脉高压性腹水。其中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组 36例 ;非出血组 5 7例。测定两组SAAG及B超检测门静脉内径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出血组之SAAG(2 4 0 4± 3 5 5 ) g/L ,均≥ 2 0 4 9g/L ;非出血组SAAG(16 0 0± 3 2 5 ) g/L ,均≤ 19 2 5 g/L。两组P≤ 0 0 1。门静脉内径出血组 (1 4 6± 0 17)cm ;非出血组 (1 18± 0 18)cm ,两组P≤0 0 1,但有重叠。结论 SAAG对预测门脉高压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洪涛  高炜  霍勇  朱国英 《中国医刊》2002,37(4):24-26
目的 研究小剂量混合雌激素对冠心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4 5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人 ,平均年龄 5 8 0 6± 5 2 8岁 ,每日口服混合雌激素 0 6 2 5mg共 6周。服药前后分别取空腹静脉血查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17β 雌二醇浓度及血脂分析。 结果 服药 6周后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降低 14 39% [(2 2 17±14 72 )× 10 -6mol/L比 (18 98± 17 6 0 )× 10 -6mol/L ,p <0 0 5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 18 37% [(0 98± 0 31)× 10 -3 mol/L比(1 16± 0 33)× 10 -3 mol/L ,P <0 0 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7 83% [(3 83± 0 84 )× 10 -3 mol/L比 (3 5 3± 0 79)× 10 -3 mol/L ,p <0 0 5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降低 2 2 4 9% [(6 7 19± 17 2 8)× 10 -5g/L比 (5 2 0 8± 17 72 )× 10 -5g/L ,P =0 0 0 0 ],无严重副作用发生。结论 口服小剂量混合雌激素可降低冠心病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改善血脂代谢状况、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  相似文献   

8.
儿童严重颅脑损伤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怡  刘岚  龚曼子  魏强 《重庆医学》2002,31(4):318-319
目的 研究血糖 (Glu)在儿童颅脑损伤急性期的水平以及与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析 12 1例颅脑损伤患儿入院时的Glu水平。结果 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和预后 (GOS)分组 ,结果为 :(1)GCS3~ 8分 2 0例 ,9~ 12分 2 1例 ,13~ 15分 80例 ,Glu值分别为 16 83± 2 16mmol/L ,10 0 9± 2 0 6mmol/L ,6 12± 1 36mmol/L。 (2 )预后良好 10 8例 ,差 9例 ,死亡 4例。Glu值分别为 7 6 8± 3 36mmol/L ,12 4 6± 3 0 6mmol/L ,2 1 6 9± 3 76mmol/L。急性颅脑损伤患儿各组的Glu含量与健康组 (Glu值为 4 80±1 30mmol/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GCS评分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死亡组与预后良好、预后差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在儿童颅脑损伤急性期测定Glu对病情监测及预后有重大意义。颅脑损伤越严重 ,血糖水平越高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例1 男37岁。左上腹包块伴不适16个月。查体脾肋下4cm,左右活动,边缘钝,无触痛,肝未触及。血像正常。B超:脾大,脾实质回声欠均质。疑脾多发性囊肿。剖腹见脾暗红色,25cm×25cm×10cm大,质中,部分与左腹壁粘连,下极有直径1.5cm的丘状突起。 例2 男19岁。因鼻衄、牙龈出血6个月以“原发性脾功能亢进”入院。查体脾刚触及。Hb90g/L~105g/L,WBC3.5×10~9/L~4×10~9/L,分类正常,BPC40×10~9/L~5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群成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考范围调查   总被引:76,自引:0,他引:76  
目的 建立中国正常成人静脉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 在全国 14个城市(哈尔滨、长春、北京、天津、兰州、西安、南京、苏州、成都、武汉、重庆、福州、昆明、广州 )的 14家医院 ,使用不同型号的血液分析仪 ,检测正常人群 (男性 92 7人 ,女性 82 2人 ,共 174 9人 )静脉血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和红细胞压积 (HCT)。 14家医院均在同一个月内完成调查。研究期间 ,各实验室均进行严格的室内质量控制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果 各项参数的参考范围 (均值 )如下 :白细胞计数男性为 (3 97~ 9 15 )× 10 9/L(6 0 3× 10 9/L) ,女性为 (3 6 9~ 9 16 )× 10 9/L (5 89× 10 9/L) ;红细胞计数男性为 (4 0 9~ 5 74 )× 10 12 /L(4 91× 10 12 /L) ,女性为 (3 6 8~ 5 13)×10 12 /L(4 2 6× 10 12 /L) ;血红蛋白浓度男性为 131~ 172 (15 1) g/L ,女性为 113~ 15 1(12 9) g/L ;MCH男性为 2 7 8~ 33 8(30 8)pg ,女性为 2 6 9~ 33 3(30 2 ) pg ;MCHC男性为 32 0~ 35 5 (335 ) g/L ,女性为 32 2~ 36 2 (32 5 ) g/L ;MCV男性为 83 9~ 99 1(91 2 )fl,女性为 82 6~ 99 1(91 3)  相似文献   

11.
笔者自1993.1—1998.12收治小儿服用感冒通后致血尿20例,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 20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 2—6岁8例.6-10岁10例,11-15岁2例. 1·2 检查 2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WBC<6.0×10~9/L的1例,>6.0×109<10.0×10~9/L的17例;>10.0×~9/L的2例。RBC均在正常范围;Hb均>110g,  相似文献   

12.
IL-8 IL-17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白介素 - 8(IL - 8)及白介素 - 17(IL - 17)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搜集 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其缓解期和 2 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 ,离心后取血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 - 8、IL - 17的浓度 ,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 (急性期治疗前后、缓解期、正常人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8浓度 (70 1 5 3± 12 1 34)pg/L与缓解期 (2 2 8 5 3± 5 7 5 8)pg/L及对照组 (2 0 2 87± 31 14 )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 - 17浓度 (76 0 1± 4 35 )pg/L与缓解期 (2 0 85± 3 6 8)pg/L及对照组 (16 30± 3 0 8)pg/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12 34±2 9)× 10 9/L与缓解期 (5 9± 1 39)× 10 9/L及对照组 (3 87± 0 83)× 10 9/L比较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 ,血清IL - 8浓度 (4 2 2 6 7± 88 9)pg/L明显低于治疗前 ;血清IL -17浓度 (4 4 0 2± 4 82 )p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 - 8、IL - 17浓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γ =0 6 34、γ =0 5 94 )。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 ,因发热、畏寒、体温升高 39°C左右来诊。体检体温 38°C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16次 /分 ,血压 16 / 10kPa ,皮肤无瘀点瘀斑 ,双肺呼吸音清 ,心界不大 ,心率 10 0次 /分 ,律齐 ,腹平软 ,肝脾不大 ,查血常规正常。考虑为伤寒 ,即给氧氟沙星 0 .2 ,Po,tid ,用药 4天后体温下降 ,为巩固疗效 ,继续服用氧氟沙星。 8天后出现牙龈出血 ,皮肤散在瘀点瘀斑 ,次日瘀点瘀斑增多 ,即给予停药。查血常规RBC3.6 6× 10 12 /L ,HB10 7.0 g/L ,WBC 9.5× 10 9/L ,PLT 15× 10 9/L ,出血时间 2s ,凝血时间 3s,骨髓涂片 :骨髓增生活跃。粒…  相似文献   

14.
<正> 例1,女,32岁。以乏力及反复出现双下肢瘀斑、瘀点半年。门诊拟“血小板减少症”,予服中药无效入院。体检仅见贫血貌及双下肢陈旧不一瘀斑、瘀点。化验:Hb 50g/L,RBC 1.40×10~(12)/L,WBC 2.8×10~9/L,BPL 70×10~9/L,ESR 180mm/h,IgG130g/L(正常6—16g/L),血清蛋白电泳(醋纤腔法)SPE示r 0.40(正常0.09—0.18),r区见M成份。骨髓像浆细胞.比例0.42,其中原幼浆细胞占0.10,予M_2方案两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CR)。 例2,男,30岁。以左肋疼痛5个月,腰痛2个月收住院。5个月前无诱因感左肋钝痛,多次就诊当地医院,拟肋间神经痛,经治无好转并感腰及骨盆疼痛。体检:左第6—11肋、右第6~7肋、胸骨压痛。化验:Hb 98g/L,RBC 2.9×10~(12)/L,WBC 5.4×10~9/L,  相似文献   

15.
<正>1989年以来,我科应用先锋必治疗小儿重症肺炎6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为住院病例,并经确诊为重症肺炎。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38天~5岁,≤6个月10例,7~12个月28例,1~3岁21例,4~5岁9例。发热体温在37.5~38℃ 7例,38~39℃ 25例,40℃以上12例。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发绀或/和胸部三凹征46例。肺部均有湿性罗音,细小、密集,部分病例有干鸣音,13例有哮喘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8×10~9~10×10~9/L 6例,10×10~9~15×10~9/L 24例,15×10~9~20×10~9/L27例,20×10~9/L 11例,以中性粒细胞为主(82%~94%)。咽拭子培养及痰液培养检查26例,其中培养出致病菌或/和条件致病菌18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2例,化脓性链球菌1例,肺炎链球菌的5例,大肠杆菌2例,肺炎克雷白氏杆菌4例,B型流感杆菌2例。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 1991~ 2 0 0 0年开始在传统病灶清除术的基础上 ,运用哈氏 (Harrington)撑开棒技术 ,加用椎间立柱式植骨及可吸收螺钉 (SR -PGA)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合并截瘫 2 8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16例 ;年龄 17~ 4 0岁 ,平均年龄 2 8岁。病变椎体分布 :T10~ 119例 ,T11~ 12 10例 ,T12 6例 ,L13例。截瘫指数为 2者 7例 ,3者 9例 ,4者 8例 ,5者 4例。截瘫持续时间最短 10d ,最长 6个月。术前X线测量 :脊柱后凸成角最小 2 9° ,最大74° ,平均 4 1° ;脊柱侧弯成角最小 10° ,最大 19…  相似文献   

17.
<正> 例1,男,第1胎第1产,足月胎吸助产,有窒息史。出生体重2.80kg,生后4小时发现皮肤点状出血迅速增多,第2天呼吸急促,嗜睡,抽搐,呕吐咖啡样物。血Hb 80g/L,WBC 16.2×10~9/L,BPC 50×10~9/L,大便OB(卅),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母22岁,BPC 15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阳性,否认家族出血病史。诊断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并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给予止血、激素、输新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 Pharm acia U ni CAP系统检测 2 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 17例治疗后血清 ECP的含量 ,计数静脉血嗜酸粒细胞 ,测定肺通气功能 FEV1 。结果 :急性发作期哮喘血嗜酸粒细胞 (0 .2 75± 0 .2 6 3)× 10 9/ L 较正常升高 (0 .0 6 8± 0 .0 2 8)× 10 9/ L,P <0 .0 1;血清 ECP浓度 (16 .0 9± 13.6 8) μg/L 高于正常对照和治疗后 (3.78± 1.77) μg/ L;(4 .2 4± 2 .5 6 ) μg/ L,P <0 .0 1。哮喘患儿血嗜酸粒细胞计数与血 ECP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5 716 ,P <0 .0 1)。血清 ECP含量与 FEV1 呈显著负相关 (r =- 0 .430 9,P <0 .0 5 )。结论 :ECP在哮喘气道炎症机制中起作用 ,反映哮喘活动情况 ,是临床评价哮喘嗜酸细胞炎症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1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1989年夏秋季,在我院门诊发现手足口病16例,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0.5~1岁9例,~2岁5例,~4岁1例,~6岁1例;男10例,女6例。16例患儿中均有发热,最高可达39℃,并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白细胞计数:3~5×10~9/L 6例,~10×10~9/L 4例,~13×10~9/L4例;白细胞分类:N0.5~0.7 13例,~0.81例,L0.2~0.3 14例。2例未查血象。皮疹情况:皮疹最多见于口腔有15例,余依次为手14例,足13例,臀部3例,腕、小腿  相似文献   

20.
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水浓缩静脉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利用腹水浓缩机对 38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进行浓缩后经静脉回输体内。结果 :腹水浓缩前后血清总蛋白为 (5 4 .2 0± 4 .93) g/L和 (6 0 .5 8± 4 .4 4 ) g/L ;白血球数为 (0 .6 9± 0 .11)× 10 9和 (0 .84± 0 .0 9)× 10 9;腹水总蛋白为 (12 .0 5± 4 .2 4 )g/L和 (4 6 .0 0± 10 .6 5 ) g/L ;腹围为 (86 .80± 5 .38)cm和 (75 .79± 5 .30 )cm ;尿量为 (781.32± 97.6 5 )ml和 (135 6 .5 0± 2 2 1.36 )ml;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腹水浓缩回输后 4例出现发热 ,5例出现蛋白凝集 ,堵塞管腔。未发现低血压、肝昏迷及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结论 :腹水浓缩回输可大量回收腹水蛋白 ,克服了腹水直接回输的局限性 ,可作为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