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动脉调转术治疗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的可行性。方法:为19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新生儿患者实施了急诊大动脉调转术,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大动脉调转术是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手术方法,但必须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调转术前筛查、超声诊断指标及术后随访意义.方法 将17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的超声心动图特征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7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均为心室右伴大动脉右转位,心房正位.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8例(47.1%)、房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7例(41.20)、单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11.8%)、2例冠状动脉畸形(11.8%).17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术前心功能正常.16例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1例细小动脉导管彩超未查出.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早期明确诊断新生儿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心尖四腔心切面观室间隔位置居中,胸骨旁短轴切面观显示室间隔突向右室面,手术效果好.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早期进行大动脉转位调转术前手术时机选择和筛选及术后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总结我院完成4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2004年11月~2008年1月.采用大动脉转换术(Switch手术)及心房内调转术(Senning手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复杂先心病4例.包括室间隔完整型(TGA-IVS)1例,伴室间隔缺损(TGA-VSD)3例,2例合并轻度肺动脉瓣狭窄.结果 无手术及术后死亡.术后随访5个月~3年,所有病例发绀症状均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增长发育明显加快,体重明显增加.2例术前二尖瓣轻一中度反流,1例术后仍为轻度反流,另1例反流消失.术后无主动脉和肺动脉瓣上狭窄,1例因年龄较大术后带呼吸机62天,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大动脉转换术及心房内调转术应用于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纠治,手术效果满意.对于年龄较大患儿左室发育尚可的亦可选择大动脉转换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一期大动脉调转术(Jatene手术)主要应用于婴幼儿室间隔完整的单纯性大动脉转位,及一些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肺动脉瓣下型室间隔缺损右室双出口.笔者2000年11月~2005年12月行一期Jatene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疾病9例,近期死亡2例.现就临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对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2005年8月-2011年6月15例施行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的D-TGA患儿超声心动图表现,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左心室的变化及手术结果,总结分析一期肺动脉环缩术后行二期手术的最佳时机。结果:15例患者一期术后,评估解剖左室,显示室间隔凸向右室面,左心室呈圆形,提示实行二期手术时机已到。二期术后一个月内死亡4例,手术成功率约73.3%。术后3个月随访,1例死于重症肺炎,其余10例主动脉、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快速二期大动脉调转术治疗D-TGA的评估手术时机、术中监测以及术后随访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方能存活。动脉调转术(即Switch手术)是采用调换大动脉的位置同时处理合并畸形的方法来根治这类复杂先心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或Taussig-Bing畸形合并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复杂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患者往往需伴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或动脉导管未闭方能存活。动脉调转术(即Switch手术)是采用调换大动脉的位置同时处理合并畸形的方法来根治这类复杂先心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手术时期小龄化,大部分矫治手术在新生儿和小婴儿时进行;遗留成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手术方法创新和改进以及晚期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1完全性大动脉转位(CTGA)CTGA是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7%~9%。自1976年Jatene报告1例儿童CTGA合并VSD成功地施行大动脉调转术以来,经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不仅能在新生儿施行大动脉调转术,而且手术方法也在不断完善,疗效逐年提高。1.1手术适应证室间隔完整的CTGA手术最佳时期为生后二周,最迟不得超过一…  相似文献   

9.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发绀型先心病,目前大动脉调转术已成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的首选治疗方案。术中冠状动脉移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复杂冠状动脉畸形的移植,成功的处理可明显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由于冠状动脉畸形的类型繁多,采用的手术方法也多样化,相同的冠状动脉畸形可采用不同的移植方法。如何更好地完成畸形冠状动脉的移植以及降低术后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仍在不断地摸索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婴儿大动脉转位患儿手术期间护理配合的质量。方法回顾总结我院2003年8月至2013年1月期间19例大动脉转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手术配合体会。结果手术成功率达到80.9%。结论动脉调转术是复杂外科手术,需要通过多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完备的手术物品准备,良好的温度控制和心肌保护,准确的手术器械配合是成功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 To review and analyze the surgical results of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s in complete D-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TGA). Methods A total of 113 patients underwent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from Jan. 2001 to Dec. 2005. There were 60 patients with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and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 (TGA/IVS) and 53 patients with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TGA/VSD). The lowest body weight was 2. 3 kg and the smallest age was 6 h. The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was performed under deep hypothermia with circulatory arrest and low-flow perfusion. Results The total mortality was 9. 73%. There were 5 deaths in TGA/IVS (8.3%), 6 deaths in TGA/VSD ( 11.3%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urgical techniqu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he total mortal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16. 65% in the early times to 5. 5% lately. Conclusion The vital risk of the operation is coronary artery malformation.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malformation is higher in TGA/VSD than in TGA/ [VS. The posit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great arteries does not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 The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should be prevented when the pressure ratio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ventricle is less than 0.6, otherwise it is great likely to cause severe low cardiac output postoperatively.  相似文献   

12.
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室间隔完整型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IVS)的治疗经验。方法 119例TGA/IVS患者分为急诊手术组(n=61)和选择性手术组(n=58),分别行大动脉转位手术(ASO)(急诊手术组58例;选择性手术组54例,其中14例为二期ASO)、体肺分流加肺动脉环缩手术(急诊手术组2例,选择性手术组14例)和心房换位术(急诊手术组1例,选择性手术组4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随访情况,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因素。结果术后院内死亡12例(10.1%),急诊手术组病死率高于选择性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8%vs 5.2%,P=0.0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急诊ASO和ASO术前左心室心肌质量(LV Mass)≤50 g/m2(P=0.05,P=0.00)。83例患者随访3月~4.5年,随访期内无患者死亡,1例因肺动脉瓣上狭窄再次手术。结论手术治疗TGA/IVS可获得较好的结果,导管介入球囊房间隔造口和辅助循环等技术可进一步降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总结我院采用大动脉转换术(ASO)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的疗效。方法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大动脉转换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27例,其中〈2周11例,〈4周8例,〈6个月4例,〈1岁3例,〉1岁1例。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错位(D—TGA/IVS)19例,其中快速二期4例。大动脉错位合并室间隔缺损(D—TGA/VSD)8例。所有患者均在经鼻气管插管全麻深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行ASO。结果全组死亡5例,病死率18.5%。其中TGA/IVS15例,死亡2例,1例为肺出血,1例为重度黄疸、肝功能衰竭。TGA/IVS快速二期4例,无死亡。TGA/VSD 8例,死亡3例,2例合并冠状动脉畸形,1例死于出血。22例随访3~56个月,心功能均正常,残余主动脉轻度梗阻1例,肺动脉轻度梗阻3例。结论大动脉转换术治疗TGA效果良好。适当的手术时机和冠状动脉的完美转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大动脉转位术(ASO)治疗完全型大动脉转位(D-TGA)和右心室双出口伴肺动脉瓣下室间隔缺损(Taussig-Bing)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对7例患儿行ASO,4例冠状动脉正常分布、2例左单根冠状动脉、1例右冠状动脉起源左前降支,6例用"活板门"、1例用"凸窗"技术。中或深低温、中-高流量转流,转流时间213~269 min(230.3±19.5),主动脉阻断106~188 min(147.3±28.0)。结果死亡1例(D-TGA/IVS)。存活6例,呼吸机支持(101.0±130.0)min,重症监护(8.2±6.5)d,术后住院(20.2±13.1)d。随访1~5次,时限5~59个月,发绀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发育良好。除1例D-TGA/VSD术前ECHO提示肺动脉关闭不全、裂隙,术后复查主动脉有轻度反流外,其余无残余分流、无残余梗阻。结论 ASO已广泛应用于D-TGA和Taussig-Bing的外科手术纠治,效果大多满意。手术时的年龄、肺动脉高压、冠状动脉走行、冠状动脉移植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变异对动脉调转手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an XM  Yan J  Liu YL  Shen XD  Li SJ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9):2062-2064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变异对动脉调转手术结果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有280例患者行动脉调转手术,73例(26.1%)合并冠状动脉变异(变异组),其中男54例,女19例,年龄7 d~6岁,平均(0.6±1.1)岁,体重3.0~18.0(5.8±2.6)kg.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1例,室间隔缺损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30例,Taussig-Bing畸形22例.其余207例冠状动脉正常(正常组).手术方法包括动脉调转和冠状动脉移植以及其他心内畸形的矫治.结果 全组早期死亡29例,总病死率10.4%,其中变异组死亡12例,病死率为16.4%,而正常组死亡17例,病死率为8.2%,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1至2005年间冠状动脉异常的患者手术病死率是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手术病死率的2倍.冠状动脉变异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229±8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6±48)min,均长于冠状动脉正常组(206±59)min和(137±40)min,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变异组6例患者术中证实有冠状动脉受压或梗阻,早期死亡的12例患者中包括单冠畸形5例,冠状动脉走行异常4例,其他少见畸形3例.结论 冠状动脉变异增加手术难度并影响手术结果,手术技术的成熟可以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大动脉调转术(ASO)对年龄>3周的室间隔完整(IVS)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DTGA)患儿的治疗效果,探讨螺旋心肌带(HVMB)理论在诊治DTGA/IVS中的意义。方法 分析54例年龄为3周~16个月(晚期ASO组)和74例年龄<3周(早期ASO组)的DTGA/IVS患儿的临床资料。晚期ASO组中,20例室间隔平直或者偏向左,纳入室间隔偏移(VSM)组;34例室间隔形态保持正常,纳入室间隔正常(VSN)组。评估ASO的治疗效果。结果 晚期ASO组与早期ASO组比较,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钳夹时间以及术后呼吸机应用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SM组的术后病死率为10.0%,VSN组的术后病死率为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对年龄为3周~16个月的DTGA/IVS患儿疗效确切。室间隔正常形态的保持对于DTGA/IVS患儿ASO预后的意义重大,HVMB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大动脉调转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Wu QY  Shen XD  Yang XB  Li SJ  Yan J  Guo Y  Wang X  Chen X  He X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78-481
目的 观察大动脉调转手术治疗合并心内畸形较多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TGA)或Tausing Bing畸形根治性手术后疗效。方法 对 30例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男 2 0例 ,女 10例。年龄 3天~ 6岁 ,平均 9 4± 15月。新生儿 9例 ,1岁以上儿童 6例。体重 2 7~16kg,平均 6 1kg± 2 7kg。室间隔完整的TGA 7例 ,TGA合并室间隔缺损 (VSD) 19例 ,Tausing Bing畸形 3例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 12例 ,多发VSD 3例 ,动脉导管未闭 (PDA) 18例 ,左室流出道狭窄 2例 ,右侧并列心耳 1例 ,重度肺动脉高压 2 3例。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正常 2 6例 ,冠状动脉开口位置或走行异常 4例 ,其中 1例左前降支走行于主动脉壁内。术前 3例应用前列腺素E1治疗 ,1例行肺动脉束窄术 +体肺分流手术 ,1例行房间隔球囊扩张术。手术在全麻、低温、低流量体外循环下完成。经右心房切口 ,修补VSD。在两大动脉瓣上方 ,横断两大动脉 ,将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移植至肺动脉近端。经肺动脉分叉下方 ,吻合肺动脉近端和升主动脉远端。用自体心包修复主动脉近端缺失部分 ,并吻合主动脉近端和肺动脉远端切口。结果 院内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6 7%。 2 2例术前肺动脉高压患儿 ,术后肺动脉压力均有明显下降。其余 2 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回顾总结单个手术组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 Bing心脏畸形)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应用大动脉调转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56例,男37例,女19例,6d~9岁,体质量2.55~18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患儿40例,Taussig Bing心脏畸形患儿16例,TGA/IVS 15例,TGA/VSD 25例,合并房间隔缺损10例,动脉导管未闭32例,肺动脉瓣轻度狭窄8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大动脉调转术进行治疗,手术在体外循环(CPB)下进行,冷血停博液或HTK液灌注保护心肌,停机改良超滤。结果 本组手术CPB时间为150~2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8~163min。术后早期患儿死亡6例,3例死于术后出血(其中1例系PDA缝线松开),1例术后12h死于肺高压危象,1例术后5d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22d死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ICU滞留时间为5d~22d,住院时间为14~48d。术后随访3个月~7年,死亡1例,系单支冠状动脉患儿,出院后半年因肺炎心衰死亡,其余49例紫绀症状均消失,活动能力明显增强,生长发育良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心功能Ⅰ级(NYHA分级)。8例肺动脉狭窄患儿术后压差均有下降。结论 大动脉调转术是治疗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包括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和Taussig Bing心脏畸形)的理想手术方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采用机械循环支持技术救治心跳骤停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本院利用机械循环支持救治4例心跳骤停先心病重症婴幼儿的临床救治情况和预后。病例1诊断室间隔完整型大血管转位,术前严重低氧、高乳酸血症,心跳骤停1次,心肺复苏同时急诊建立体外循环,行大动脉调转手术治疗,术后切换为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病例2诊断室缺术后残余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室功能不全,室缺残余分流修补术后出现心跳骤停、高乳酸血症,心肺复苏同时床旁紧急行ECMO辅助;病例3诊断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心上型),术前严重低氧血症、高乳酸血症,心跳骤停2次,急诊建立体外循环并行完全肺静脉异位引流矫治术,术后切换为ECMO辅助;病例4诊断为肺动脉闭锁、动脉导管未闭,行右室流出道重建术后严重低心排,心肺复苏1次,床边ECMO辅助。结果 4例患儿3例顺利撤离ECMO,病例3术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无法撤离ECMO死亡。结论对于出现心跳骤停重症先心病婴幼儿,及时快速建立循环辅助,纠正低氧低灌注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是救治心跳骤停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